抱歉.......恍神了,沒即時看到這篇。昆山飄雪了.....站在窗邊瞧著瞧著竟勾起了些許回憶,難受嘛?也不失幾分甜蜜.......我還在猶豫要不要去上海調唱盤呢,今天調出來的聲音一定過分特質化,很怕哥兒們不適應.....兄弟我就是有點,哀,多愁善感,講難點就是情緒化啦,麻子哥和wangj哥請多多包含了.....深深的一鞠躬。
如果從歷史沿革說來,LP12嚴格的說沒所謂的原裝臂.....是先有LP12,才有後來的Ittok/Akito以至於Ekos之類的。不過你提到Naom ARO,估計是要跟Ekos對上才能比較的。兩者身分地位比較相稱。
至於特點嘛.......恩恩,你想聊什麼?兩隻臂的設計原要素差蠻多的,雖然兩者都是為了對應"實際"的工作環境(不是理想化的假設唱片/軌道是個什麼樣),傾向於用巧勁而非蠻力(硬碰硬)的解決問題,只是兩家採取的策略不同而已......呵呵,一時三刻也不知道怎麼表達好.....今天真的怪怪的。
用個非常主觀的譬喻論聲音表現,ARO像是輕盈慢妙的芭蕾舞者,Ekos則是光鮮亮麗的宮廷劍士。兩者都美,完成度都很高,也很有音樂性,但方向不同。
我的ARO還沒從LP12上換下來呢,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