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小火炉般的天逸AD-99合并式功放
玩Hi-End真……
若要问众发烧友:玩Hi-End音响, 大家的共同感受是什么?好象很难回答。听音感受真的是很主观,十个 人面对十套器材,有可能会听出一百种声音,要说共同感受,谈何容易 !不过,各位请仔细审题,我问的是玩,非仅限于听,答案嘛就一个字 —累。哈哈,有点儿象脑筋急转弯,但仔细回想一下,玩Hi-End真的是 很累。随便一台轻量级的播放机都是十余千克,功放没有个几十千克的 体重,和Hi-End就没法挨边儿;音箱可就更没谱了,百十余千克的比比 皆是;若是玩到旗舰级,整套系统总重可达数百甚至上千千克,WOW! 买器材回家那一刻可能算是最好的情况,店里送货上门,有工作人员帮 着搬运开箱、摆放就位;随后的日子里,要想给播放机或功放做做避震 ,给音箱调整一下摆位,免不了弄得一身臭汗。所以呢,Hi-End发烧友 也都是三五成群聚在一块儿烧,今天你家明天我家,除了对声音评头论 足以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多几个劳力,嘿嘿…… 玩Hi-End虽然让浑身筋骨劳累,不过换回在精神上获得的无穷享受,却 也是千值万值的。当我想到这里时,正坐在沙发上往播放机中放入一张 碟片,准备开始聆听一段美妙的音乐。而在这之前,一个人费了老大的 劲儿,刚把重达42kg的天逸AD-99合并式功放从包装箱中取出、摆放、 接驳完毕,感慨也因此而生,调侃一下啦。
充满阳刚之美的中量级选手,带有 MM/MC唱头均衡放大
其实,天逸AD-99无论从体型还是重 量来说,在Hi-End界也只排得上个中量级选手级别,就以他家的大哥 AD-2N为例,深度尺寸比AD-99大了90mm,重量更是超出一半多,达到了 64kg。AD-99采用天逸高级功放的典型造型设计,基本上没有掺杂任何 可能体现出“柔”的艺术元素,强对比的黑白配色、简洁的面板布局、 硕大的按键旋钮以及分明的棱角,处处散发着威猛和刚毅。和世界上其 它所有的Hi-End功放一样,AD-99的重量大部分来自金属机箱、散热器 以及电源变压器等等。机箱左右两侧是通排的铝合金散热器,面板左右 两侧黑色部分是厚达25mm的实心铝板,中间银色部分看上去是更厚的 30mm,不过事实上是空心结构,以便于安装指针式功率指标表、电源开 关、信号源输入选择以及音量旋钮等等。
天逸AD-99备有5组信号输入端子,其中4组为线路电平 输入,还有1组则是LP唱头输入,此外还设有Rec Out(录音输出)、 Pre Out(前级输出,用于接驳驱动其它后级功放)和Amp In(功放输 入,用于接驳其它前级,将AD-99作纯后级来使用)等3组端子。所有的 输入输出接口均采用了镀金端子,以提高接触稳定性,降低失真。在 PHONO(唱头)输入端子下面,一个小小的拨动开关标注着MM和MC字样 ,表示AD-99机内的RIAA唱头均衡放大电路可匹配MM(动磁)和MC(动 圈)两种类型的唱头。对于初玩或已有意于LP的玩家来说,AD-99的内 置唱头放大电路无疑带来了巨大的方便,至少在勿须投入额外资金购买 LP唱头放大器的情况下,就可以感受LP这种最纯正的模拟之声了。
AD-99的机箱内部被结构件分割为独立的6个空间,相互 之间有很好的电磁屏蔽隔离效果。左右两侧是功率放大电路板。中央部 分从前往后依次是:紧靠面板后面的应该是整机控制电路、指针功率表 及驱动、音量控制电路等;往后是一个竖立安装的巨大环形变压器,其 直径达到了160mm,厚度超过70mm,功率容量高于600VA;再往后是电源 电路组件,整流桥佩戴着专用散热器,滤波电路由8只10000uf的电容组 成“大水塘”,多只电容并联的优点在于能降低等效电感、降低电源内 阻、提高响应速度;最后紧靠背板的则是输入电路和LP唱头均衡放大电 路,信号源之间的切换均采用逻辑电路控制的密封继电器,以缩短信号 传输路径,降低受干扰的可能,确保声音纯净度。
额定输出功率达到160W×2,60W以内 为纯甲类输出
AD-99的前级信号放大采用了高音质 运放OPA2134,这颗运放IC目前在音响界的运用非常广泛,例如CD机的 输出级,对音质要求稍高的机型十有六七用的都是OPA2134。而在后级 放大中,输入级采用的是菱形对称差分输入,电压放大级则是使用恒流 源负载的CASCODE电路,末级电流放大为每声道3对东芝出品的音响专用 大功率对管2SA1943和2SC5200。AD-99在面板上印着CLASS A(甲类放大 )字样,说明书上并未详细标注,不过从其它一些资料上了解到当其输 出功率在60W以内时,末级电路是完全工作在纯甲类状态的,此时末级 晶体管不存在开关失真及交越失真,音质表现极佳;而AD-99的额定输 出功率则是更为强劲160W×2(8Ω负载),因此当实际输出功率超过 60W之后,末级电路相当于工作在高偏流的甲乙类状态。纵然有着巨大 的散热器,高偏流带来的热量也会很快让AD-99变成一个温暖的小火炉 。
为什么不做成完完全全的纯甲类呢?我想目前的结果应 是天逸公司寻求的一个全面平衡点,160W的纯甲类输出对整机稳定性来 说是一个非常严峻的考验,对元器件的性能要求、整机散热处理、电源 容量需求等会呈几何级数的提高,最终机器成本、体积、重量等也将增 加数倍。而在实际使用中,即便是以较大音量聆听,功放的平均输出功 率也就数十瓦而已,这也是欧洲多数合并式功放的输出功率都只做在 50~60W之间的原因。现在天逸AD-99将最常用到的输出范围做到了纯甲 类,这已经保证了在90%以上的时间里都有最好的音质表现力;而160W 的额定输出功率,则提供了优秀的大动态还原,而这正是在余下的近10 %时间里所需要的。若再从性价比方面来横向比较一下,进口的50W纯 甲类功放不但品种稀少,选择面小,并且价格惊人,此时更可见天逸 AD-99的优势有多么巨大。
此外,AD-99还采用了宽频响设计,频响范围达到了 10Hz~75kHz,能完全满足SACD和DVD-Audio的频响要求。
美妙丰满的声音真实且传神,庞大场 面亦应付自如
天逸AD-99有着怎样的声音特色呢? 总结一下,比较突出的特质首先是表现得相当沉稳,音质音色的像真度 相当之高,并且在大场面下也丝毫不会散乱。前面说它象是位中量级选 手,而在声音表现上却实在是颇具大将风度。
AD-99的声音非常饱满,显得美妙而丰满,从中低频下 段开始向下一直延伸至极低频,量感都相当之丰富,整个频段内的能量 分布呈比例协调的金字塔形状,因此底盘颇为稳固,无论播放哪类音乐 ,都带着安定而准确的权威感。从极低频到极高频的整个频带内,都散 发着令人动情的魅力,其声底非常宽松自然、丰满温柔,同时又具备无 所不包的宏伟气势。管弦乐队中的各种乐器、古典声乐或流行歌曲中的 人声,都有着极为强烈的质体感。
虽然AD-99的输出功率达到了160W×2,但它并没有表现 出任何强横蛮力的感觉,低音紧密而富有弹性,解析力和超低频下潜力 都是一流,对音箱的控制力非常出色。在推动力上它不会输于任何同级 别放大器,深深蕴藏的力量似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你可以放心地用 它搭配各种大型音箱。以高电平的交响乐齐奏来检验AD-99的力量极限 ,直至其功率表上指示的持续输出完全达到最高,而乐音仍然丝毫不乱 ,听不到什么失真。
同时,天逸AD-99还拥有的是极好的声音通透性,没有 杂讯和失真。高频和极高频段的亮度适中,非常自然地向上延伸,小提 琴的泛音和三角铁的余韵不绝于耳。中音部分AD-99呈现出独特有的圆 润、光滑,不论是嚣张的铜管、不安分的铜钹或尖锐吵闹的小号,AD- 99都能将它们棱角和毛刺磨去,而又不会伤其本质,变得非常的好听。
若是从整机角度进行全面而认真地评价,我也仅觉得其 面板上的蓝色指示灯以及指针表头蓝色背光读数的亮度稍高了一些,再 将它们设定柔和少许,看起来会更加的典雅。还有就是表头指针的反应 速度略慢了些,不过考虑到这个功率表主要是起装饰作用,因此也不必 称其为缺点。相对于其价位而言,天逸AD-99的声音表现没有留下可挑 剔之处,加之出众的性价比,使其可以全方面挑战任何一台同价位功放 ,无论对手是国产或是进口。
主要技术指标
额定输出功率:160W×2(8Ω负载)
频响范围:10Hz~75kHz
失真度:<0.03% 信噪比:>100dB
输入阻抗:20kΩ
外形尺寸:W450mm×H232mm×D455mm
重量:42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