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从供电源头整理声音-电源线结构解析与DIY(有兴趣传听的朋友来... [复制链接]

查看: 3921|回复: 14
1#
[upload=jpg]Upload/200512291430521658.jpg[/upload]
C2-M电源线结构:
火线为4平方毫米的绞合线,零线是6支1平方毫米的单芯铜,双重屏蔽。

[upload=jpg]Upload/200512291134283781.jpg[/upload]
最后编辑相位传真
分享 转发
TOP
2#

最后编辑相位传真
TOP
3#



音响系统的源头起自电源线,电源线的作用我认为甚至不在信号线之下,绝对在喇叭线之上。

器材中的电流波动必然会拉动供电中的电流波动,电源线的作用就是控制不同频率电流的速度,合理的结构更能降低高低频的内阻,让供电不再成为频率延伸的瓶颈。

经过电源线各种结构的试验,我发现,屏蔽影响高频延伸,而结构极大影响低频和中频的质量。

声场和空气感的的表现也取决于线材的绞合方式,多股互相绝缘线绞合要比裸线绞合有更好的声场和空气感表现。

电源线最难做好的是中频质感,NBS有其独特的结构采用单支粗铜和细线组合的方式,得到了几乎完美的中频质感。



2平方毫米单芯线和两只1平方毫米单芯线的低频区别:

为追求低频控制力,电源线必须要采用较粗的单芯线组合结构,或紧密绞合的适当尺寸的细线,因为多股松散的细线在互相之间电磁力作用下会产生振动,会让低频供电的速度大打折扣。

电源线的结构设计类似于喇叭线。
超时空的线材设计师的技术文章中曾谈到一个试验:
[upload=jpg]Upload/2005122911521611561.jpg[/upload]
测试2平方毫米单股线,两支1平方毫米单股线,以及2支1平方的方芯铜的全频内阻,并且作为喇叭线以实际听感验证。高频不用说肯定是方芯铜高频内阻最小,听感上高频延伸最好。
低频的曲线几乎一样,但听感结果发现单股2平方的线低频比较沉闷,而两支1平方毫米单芯线的低频是充满活力和弹跳的,方芯铜的低频更加充满活力和弹跳,这和线自身电感有很大关系。
最后编辑相位传真
TOP
4#

最后编辑相位传真
TOP
5#

终于出电源线了,支持下
TOP
6#

chengxd 在 2005-12-29 12:37:44 发表的内容
什么价格?低频如何?


低频的延伸和弹跳很不错,
请到网页看价格:
http://phase-audio.q88.net/shop_4/products.aspx?sku=179808&shbid=3217
最后编辑相位传真
TOP
7#

什么价格?低频如何?
TOP
8#

C1信号线,在上次传听过程中,试听的朋友提出很多宝贵意见,认为该线在大场面的分离度和高频延伸上需要进一步改进。

经过调整,改进版的C1信号线在保持原线出色的低频控制力和全频质感的基础上,高频延伸更加华丽飘逸,声场的深度和乐器的分离度,以及人声的定位进一步改善,以南海十三郎兄的话来讲,就是声音中看得到的东西更多了,交响乐大动态来临的时候,每一件乐器仍历历在目,音场的深度和乐队的层次达到了空前的水准,人声的口型聚焦虽不能以针点定位来形容,但绝对精准。

[upload=jpg]Upload/200512611155629957.jpg[/upload]
最后编辑相位传真
TOP
9#

好!
TOP
10#

leslie 在 2005-12-29 11:14:26 发表的内容
终于出电源线了,支持下


谢!电源线其实一直在做,但一直没有满意,所以没有正式推出过,总是有朋友买其他线的时候问我有没有电源线,有时候会搭上一根两根,现在这条是比较满意的,可以正式推出了。
最后编辑相位传真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