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音響二十要 劉漢盛 [复制链接]

查看: 5793|回复: 11
1#
音響二十要是指看、寫、評論音響器材的二十大要素。它包括「音質」、「音色」、「高中低各頻段量感的分佈與控制力」、「音場表現」、「聲音的密度與重量感」、「透明感」、「層次感」、「定位感」、「活生感」、「結像力與形體感」、「解析力」、「速度感與暫態反應」、「強弱對比與動態對比」、「樂器與人聲的大小比例」、「樂器與人聲的質感、空氣感」、「細節再生」、「空間感」、「整體平衡性」、「器材個性」、「搭配上的推薦」等二十項。除了最後二項無法為它們找出測試的CD之外,其餘每一項我都選一張CD來測試。
Crossover Cello
金弦天碟 GSCD 025(天碟代理)

入選原因:音質美的CD不在少數,為什麼我偏選這一張?何況,它只有大提琴、打擊樂器以及一點鋼琴、爵士套鼓以及貝司而已。沒錯,它並不是整個樂團,但是,我認為它的音質美極了,包括打擊樂器都美。而且,我認為您只要認明大提琴,將它整治得音質非常美,其他的樂器自然也就沒問題。您知道這張的音質有多甜美嗎?簡直就像蛋糕上再淋蜂蜜般的甜美。

難關:大提琴會瘦嗎?如果會,請想辦法讓它豐腴起來,這是最重要的。大提琴的質感有出來嗎?如果沒有,也請讓擦弦的質感顯出來,否則,一切音質的美將無法表現。打擊樂器夠甜美嗎?不要懷疑,打擊樂器的音質也會甜美。如果不會,那也要想辦法讓它們甜美。我甚至還認為這張CD裡無所不再的堂音也會甜美哩!總之,這張CD裡的一切樂器如果不香、不甜、不美,那就不對。對了,第六首快要結束時大提琴的長音弱奏突然打個顫抖,好像錄音座出了問題似的。

Stokowski: Rhapsodies
RCA 09026-61503-2(BMG代理)

入選原因:史托科夫斯基無疑是本世紀指揮中的音響魔術師,他所指揮的作品極盡音響效果之能事;也極盡樂器音色表現之能事。聽他的唱片,就好像為整套音響器材來個大專聯考般,大概什麼細節都考到了。這張CD收錄了六首曲子,每首曲子都展現出截然不同的音色之美(當然,其他的美處也多得說不完),可說將管弦樂配器的色彩表現得淋漓盡致,所以我特別選它來測「音色」。

難關:第一軌是非常狂暴的演出,所有的樂器質感與音色都達到了一個最鮮明的臨界點。正常的音響系統可以享受到所有樂器的音色質感之美,不正確的系統就會覺得聲音太粗、太硬、太尖。第二軌木管的音色真是太美了,如果您感受不到那如蜂蜜般色澤的音色,那就一定要檢討了。第三軌「摩爾島河」如果您聽了會覺得噪耳,那就代表著您的高、中、低頻段並不平衡。第五軌木管、銅管、弦樂群的音色如果沒有美得讓您感歎再三,那也絕對有問題。不過是您的系統有問題,而不是錄音有問題。第六軌龐大厚實的弦樂群肯定是錄音史的典範,如果您感受不到的話那真的太慘了!

Flight of the Cosmic Hippo宇宙河馬
Ba Fleck & The Flecktones
Warner Bros. 7599-26562-2(飛碟代理)

入選原因:鈸的量感可以代表高頻段,斑鳩琴與吉他可以代表中頻段,腳踩大鼓與貝司可以代表低頻段。高頻不會飆得抓不住、中頻堅實而不會吵、低頻既低速度又快又清楚等這三種表現就是控制力。從各方面來看,「宇宙河馬」都符合了各種測試要件,加上它錄音的音質很好,因此特別選它來測各頻段量感與控制力。整張表現得最驚人的就是電貝司,它可是從高音階彈到低音階的,而且從結實彈到鬆軟,無論是技巧或音質音色的表現都很多變而豐富。

難關:斑鳩與吉他要清脆又甜美,還必須具有彈奏的質感。在此同時,電貝司與腳踩大鼓同時踩、彈下去的厚重結實低頻要很迷人。無論何時何地,即使各種樂器彈得再快再複雜都不能覺得會吵。如果會吵就代表控制力不佳。在第四軌時,假若低頻沒有鬆軟兼凝聚而且一直往下鑽的效果,那就是低頻段的功夫還未到家。小鼓打在鼓面的聲音如果缺乏結實的鼓面振動質感、而且感到會吵,那也代表中高頻段控制力不佳。

Britten: Noye's Fludde 諾亞方舟
Britten親自指揮
London 436 397-2(福茂代理)

入選原因:本來我不想選這張CD入榜,因為這張CD已經介紹過許多次了,而且大家都知道它好。可是,選了再選,我還是覺得沒有一張能夠比得上「諾亞方舟」的音場表現。不得已,還是將它選入榜中。當然,它的好是全部都好,不是只好在音場而已,只不過我將音場凸顯而已。「諾亞方舟」的音場有多大呢?就像現場一樣大,假若您的喇叭越大,就越能體會我這句話的意思。它的聲勢有多驚人呢?雄厚的低頻段滾滾而來。它的音場深淺高低呢?上帝高高在上,舞台上還有幾種不同層次的高度。

難關:一開始弦樂群的錄音就好得不得了,音質音色與質感都非常正確。假若您沒有感受到低頻段特別的雄厚飽滿,那也就不會感受到上帝與一些角色歌聲的飽滿。此時,音場的氣勢也就消風失重了。小孩的聲音非常甜美而且形體不大,如果比例不對也完了。演員在舞台上走動跑動的腳步振動與現場感非常好,如果低頻的振動只有薄薄的,那也不對。第五軌鼓聲夠雄壯嗎?音場夠深夠高嗎?終歸一句:如果您不覺得這張CD的錄音具有非比尋常的雄壯飽滿、非比尋常的樂器質感、以及非比尋常的音質與音色,那麼,一切都錯了。

金屬製品合唱團
Vertigo 510 022-2(寶麗金代理)

入選原因:我很少能夠聽到非常暴力的錄音同時又兼有很好的音質者,而這張CD正是罕見者之一。這是我捨棄許多同樣非常暴力、可以表現聲音的密度與重量感的CD而選它的原因。您可以聽聽它的吉他與鈸聲,那種音質多美!您可以聽聽它的鼓聲(例如第一首),它的音質多美!當然,整張中死命暴力的演奏所呈現出超強的「聲音的密度與重量感」更是我要選它的原因。以前MBL老板在福華飯店展示時也曾秀出這張CD。請注意,這張的封面是全黑的,因此您看到的漆黑一片封面印刷是正確的。

難關:第一軌一開始的吉他聲與鈸聲如果不細緻甜美,那就不必聽下去了。第三軌如果沒有狂風暴雨的感覺就不對;小鼓打在鼓皮上的質感幾乎就像是打在您的皮膚上;腳踩大鼓既猛又烈,壓得人喘不過氣。第四軌腳踩大鼓與貝司一起演奏出來的低頻噗噗聲非常迷人,您感受到嗎?那噗噗聲要有QQ的震撼力才對。第五軌的空間感非常好,小鼓、鈸、腳踩大鼓的所有優點也都集中在此。第八軌又出現那美絕的吉他聲,趕快感動一下吧!第九軌那超強的暴力又出現了,實在太過癮了!如果您High不起來,那絕對是錯的。第十二軌一開始的小鼓像排山倒海般湧過來,如果小鼓聲變雜了就不對。配合著大鼓QQ震撼力的低頻,這段說多迷人就有多迷人。總之,聽這張如果您沒有血脈賁張就是錯的!

伊莎貝兒安恬娜:巴黎的憂鬱 De L'amour et des Hommes
Les Disque du Cruscule VDP-15004(滾石代裡)

入選原因:透明是一種很難形容的東西,而且很容易引起誤解。在此,我可以舉二種透明感的例子。第一種是在音樂廳中,您會感受到廳內燈火輝煌的氣氛,那種透明感就像您眼睛所見,是溫柔、暈黃、清楚的透明感。第二種是在室外。當天氣非常好、空氣品質也很好時,您會覺得台北市周遭的山好像都拉近了,連山上小建築都看得清清楚楚,這就是爽朗明亮的透明感。前者的透明感適用在音樂廳錄音,後者的透明感則適用在錄音室中錄音。這張CD就是屬於後者的典範。它爽朗明亮,但是絕對不會刺耳刺眼,聽起來就像晨曦灑滿室內,既明亮又舒服。

難關:如果您聽到的是顏色太白、會刺耳的透明感,那就錯得離譜。若是每樣樂器的質感不夠清脆清楚爽朗,那也不對。貝司的聲音有彈性嗎?沒有彈性就糟了。貝司與鼓加起來的效果渾渾悶悶嗎?如果是這樣那也糟糕。鈸的聲音既結實又清亮,而且還有一點甜味,如果您聽不到這樣的鈸,那就太可惜了。當然,我們的女主角嗓音甜蜜慵懶中還帶有純潔的味道,這就是日本人的最愛。

Hovhaness: Celestial Gate天國之門
Rudolf Werthen指揮 I Fiamminghi
Telarc CD-80392 (上揚代理)

入選原因:這是一張非常難過關的CD,同時也是一張非常感人的CD。先說感人的地方,先看第一首「天國之門」這個標題,您就可以想像音樂的型態。綿綿密密細細緻緻的弦樂就好像天國飄來的音樂般,是那麼的輕飄,是那麼的柔美,是那麼的純潔,是那麼的無邪。而接下來的曲子也都是那麼美的弦樂,比利時這個樂團的水準真是驚人。再來說到難過關,這也與弦樂群有關。想想看,那麼綿密細緻的弦樂群,其層層疊疊的層次感該有多難表現。可恨的是錄音師把整個層次錄得非常好,您一定要表現得出來才能過關。附帶告訴您:聽這張CD時不要心急,請放鬆心情躺在椅子上慢慢欣賞,您一定會被那麼優美的音樂所感動的。

難關:這張CD其實沒有哪裡是特別的難關,因為它到處都是難關。如果您的層次感不好,整體弦樂群聽起來就混成一團。如果表現得好,那一層層細緻綿密的弦樂實在美極了。如果您硬要找個段落考一考,那麼我建議您從第八分鐘開始注意,那裡有二段從極小聲到大聲,乍聽之下極紛亂像噪音,實則是很高超的演奏技巧。如果這二段聽得很美很有層次感,那就過關了。還有,如果您聽這張覺得不甜美、聲音一點力道也沒有,那也不對。

奇克.富立曼(Chico Freeman):爵士使者(The Emissary)
Clarity CCD-1015(響韻代理)

入選原因:要測定位感,一定要找二支麥克風所錄下的音樂才行。為什麼?因為多支麥克風的錄音在收音時就會有很複雜的相位問題。再加上多支麥克風一定要進入混音台去混音,相位問題又再多一曾,因此其定位就會受影響。如果只以二支麥克風懸掛在演奏者前面上方,讓音樂直接經過麥克風就進入錄音座,這樣所錄出來的聲音必然是最無音染、最無相位問題的。不過,這種錄音方式最大的困難就在於找到最適當的麥克風位置。如果位置找錯了,錄音也就泡湯了。Clarity的錄音就是用二支麥克風直接進入錄音座的,而且我相信這張CD的麥克風位置一定是正確的,因為錄音效果非常好,樂器的質感非常清楚直接。當然,定位也非常好。

難關:您所聽到的每件樂器位置應該要非常清楚,不會模糊,不會飄移,就像被釘住一樣。如果您聽來有飄移現象,有不能確定的感覺,那就是定位不佳。再來,您所聽到的樂器質感都要非常鮮明,而且該軟的軟,該硬的硬,不能有軟趴趴的感覺。當然,更不能有尖銳的聲音。最後,每件樂器的形體都相當大,那是很健康的大。如果瘦瘦的那也不對。

Michel Jonasz: La Fabuleuse Bistoire de Mister Swing
WEA 2292-42338-2(2CD)(飛碟代理)

入選原因:這是現場演唱會的實況錄音。本來,它已經傑出得可以放在任何一項來測試。但是,您總不能只選這一張CD吧!考慮再三,我把它安排在結像力與形體感這項。為什麼?如果您聽了就知道,所有的樂器與歌手的聲音結像得都太實體了,實體得簡直就有立體感。而且,其形體都結實飽滿而大,絕對是活生生的形體感。如果您聽了第二張CD的前三首而不感動,打死我都不相信。

難關:就以第二張CD的前四首來說好了。第一軌(其實每一軌都有)的鼓掌聲如果不結實、變得有點沙沙聲就不對。一開始的電子鈴聲形體感非常強,如果沒有敲擊的質感也不行。第二軌猛猛打出來的所有低頻都要非常低沈,非常凝聚,像一團實體般打過來才行。更重要的是,其形體都要一致,不能有某一個音特別大。如果有一個音特別大,那就是您房間的低頻駐波所加強的。第三軌人聲喉頭的振動要很清楚,而且非常結實有勁。而一開始的定音鼓聲結實而脆,貼地滾滾而來的低頻量要足夠才行。第四軌電貝司也是結實有勁,如果您沒有感到像實體的一團低頻在那裡彈跳就不對。老實說,這套錄得實在太傑出了,我無法逐項去說它。反正您如果不會感動就有問題。

The World of Harp(低頻解析力)
Marisa Rolbles, Harp
Decca 433 869-2(福茂代理)

入選原因:Marisa Rolbles是非常有名的豎琴演奏家,她在Decca錄製了很多的豎琴音樂,她的琴藝無疑是入選原因之一。不過,她的琴藝與測試低頻的解析力並沒有關係,與它有關係的是在錄音時穿過Kingsway Hall的地鐵噪音,那才是測試低頻解析力的主角。假若您的低頻解析力越好,您在第七軌所聽到的地鐵聲音也就越逼真。當然,您在測試過低頻解析力之後,可以輕鬆的躺下來好好享受一下豎琴甜美的聲音。

難關:您在聽第七軌時只是聽到呼呼的模糊低頻噪音嗎?請移動喇叭位置再聽。您聽出那呼呼的低頻噪音是錄音室外汽車噪音嗎?還是不正確,不過已經有進步。請再調整聆聽位置與喇叭位置。您已經可以聽出那呼呼聲像是地鐵跑在鐵軌上的聲音了嗎?恭喜您,越來越接近了。不僅可以聽出火車跑在軌道上的噪音,也可以清楚辨別火車行駛的方向。這個時候又更上一層樓了。最後,您可以清楚的聽到那低頻噪音在圓拱形隧道內迴盪的空間感嗎?此時您大功告成矣。
馬勒:第六號交響曲,悼亡兒之歌
伯恩斯坦指揮維也納愛樂,湯瑪斯.漢普生男中音
DG 427 697-2(2CD)(寶麗金代理)

入選原因:氣勢磅礡,動態驚人,演奏時強而有力的表現震懾人心。各種樂器都在它們表現極致的邊緣演奏,極強音的管弦樂總奏下樂器各部門都不會混成一團,無論是弦樂群、獨奏的木管、銅管以及使勁全力的打擊樂都能表現出本身自然的音質音色。這是現場實況錄音的最佳典範之一,如果聽起來覺得難聽就表示音響系統缺點仍多。

難關:強奏時小提琴是否已經尖銳刺耳而且單薄?小喇叭是否強得會刺耳?定音鼓猛擂時有沒有震撼力與彈性?低音弦樂部的摩擦質感夠不夠粗?最強力度的合奏時會不會吵?整個管弦樂演奏時低頻段夠不夠穩、夠不夠紮實?是否經常覺得大提琴很迷人?這些難關需要您一一去過。

Duets
Rob Wasserman與Aron Neville, Rickie Lee Jones, Bobby McFerrin, Lou Reed, Jennifer Warner, Dan Hicks, Cheryl Bentyne, Stephane Grappelli等八位合奏。
MCA 255 537-2(飛碟代理)

入選原因:入選原因直接而明確:第一、這裡面找來八位在音樂界、音響界都很出名的男女歌手演唱,這符合了人聲的要求。第二、這些人都選擇一種樂器作主要伴奏,而Rob Wasserman彈的貝司當然一直長相左右。第三、有了人聲與各種樂器,樂器與人聲的大小比例就出來了。第四、這張CD裡的樂器與人聲比例是很真實的。第五、它的樂器與人聲質感非常的真實鮮明,這是奉送,可以併入下一個項目去測。最後,如果您沒買這張CD,您就是傻瓜,因為它太棒了!

難關:人聲的形體一定是最飽滿最大的,其次是貝司,再來才是其他的伴奏樂器。這種比例您一定要弄清楚。即使是有樂團伴奏的獨唱,人聲也是要最大的,您不能把人聲與整個樂團的大小去合起來算比例,因為沒有錄音師會這樣錄;也沒有指揮會這樣指揮。第四軌Rob Wasserman自己表演同時彈二把貝司的絕技,您感受到那非常有彈性又柔和的貝司嗎?我感動極了,認為這首「Duets」是絕頂之作。其他每一首也都是傑作,有任何一首您聽了覺得音質不美,樂器與人聲的質感不夠鮮明,那就有問題了。
這個男人有點色
電影原聲帶,Michael Kamen作曲
AM 540 357-2(寶麗金代理)

入選原因:好的錄音有那麼多,為什麼偏偏選這張CD來測樂器與人聲的質感、空氣感呢?顧名思義,被選中的CD中要有人聲以及各種樂器,除此之外,還要能凸顯質感與空氣感。因此,選來選去,就是選中這張CD。可不要誤會它是流行音樂,除了人聲之外,整張CD不折不扣是古典音樂。人聲、低音弦樂群、小提琴群、古典吉他、各種木管、銅管、鈸、打擊樂器等的質感與空氣感實在都太好了。加上它的音樂非常好聽,您說,我不選這張CD行嗎!

難關:第一軌的吉他質感一流,人聲質感也一流。如果質感不夠強烈、聲音鈍鈍的可能就有問題了。第二軌的低音弦樂部、定音鼓非常好,如果定音鼓不夠清脆不夠震撼也不對。接下來有許多古典吉他的質感值得品味,如果沒有溫暖帶堅硬的觸弦質感,那也要檢討系統的聲音是否太鈍了。第八軌的木管空氣感與質感聽起來美得讓人起雞皮疙瘩,各種打擊樂器與弦樂群的質感非常真實,您有與我相同的感受嗎?第九軌一開始的小提琴質感也非常好。總之,如果您聽來覺得質感不鮮明那就不對。

The Fred Hersch Trio Plays…
Fred Hersch, Piano; Drew Gress, Bass; Tom Rainey, Drums
Chesky JD116(福茂代理)

入選原因:要測細節再生的能力倒不必去聽很複雜的樂器編制,反倒是越簡單的編制越能夠聽出它細節再生多不多。奇怪,這個道理何在?其實道理很簡單,因為樂器越少時,您就越容易聽到樂器的泛音、堂音或各種細節。再者,樂器少時,如果細節不多您馬上就會覺得聲音很單調。因此,我特別選了這張只有鋼琴、爵士套鼓以及一支貝司的演奏。這三種樂器本身的細節就已經夠多了,合在一起之後更夠您聽。當然,這張CD的曲子動聽以及演奏水準高也是入選原因。

難關:第一軌一開始的鈸聲,您聽到的是有甜味有光澤有金屬波動質感的鈸嗎?如果鈸沒有甜味,那麼您的音響系統聲音可能趨向乾澀。還有,那鈸聲敲下去之後一直往上飄的餘振您聽到了多少?樂器演奏時在空間飛舞的堂音您又捕捉到到多少?請注意,以上我所說的這些東西都要捕捉到很多很多才行。如果這些細節的表現不多,那也就代表您的喇叭紙盆振動的靈敏度還不夠。整張CD中鈸的表現處處都很傑出,您就慢慢享受吧!

當鋪爵士
Proprius PRCD 7778(太孚代理)

入選原因:爵士樂唱片中有很多是在小酒館內錄製的,在這種場所錄音充滿了親和力與現場感。更重要的是現場有觀眾的互動會讓演奏者情緒高昂,演出更為生動。既然有那麼多的現場爵樂錄音,我為什麼偏選這一張呢?當然,活生生的現場感所塑造出的絕佳空間感是原因之一。第二個原因就是這張CD的樂器形體比較大,質感比較真實。由於經過極少的錄音器材,因此現場所有的聲音都清楚的被捕捉起來,也因此顯出非常自然的小酒館空間感。您可以從所感受到的空間感中描繪出該空間的大小。

難關:當樂隊沒有演奏時,小酒館內的各種雜音非常的清楚逼真,如果您覺得那些聲音好像離您很遠,這種空間感恐怕就不對了。當演奏開始時,現場客人的活動其實並沒有停止,因此也可以聽到很多雜音。還有,現場觀眾的鼓掌聲要有肉聲,而不是只有高頻的拍拍聲。如果您的掌聲聽不到肉聲,那就代表您的音響系統中頻與低頻量感不夠,高頻太突出。這種失衡的現象會導致聲音太尖太吵。

Ancient Echoes
Alexander Sedov指揮Chorovaya Akademia
RCA 09026-68055-2(BMG代理)

入選原因:當您第一首聽完之後,您絕對無法相信這個男生合唱團只有十六個人。因為,您所聽到的合唱實在太龐大了,龐大到好像有一、二百人。當您聽完整張CD之後,您絕對於法相信這個十六人和唱團中的男低音只有少數幾個人。因為,您所聽到的男低音效果簡直就像幾十個人所唱出來的。當您聽到最後,您只有搖頭感歎的份,因為,這個1989年才創立的俄羅斯合唱團,其指揮是那麼的年輕。他生於1961年,但是所指揮出來的合唱整體平衡性可說是無懈可擊。基於這些無上的完美,我選它來測音響系統中最重要的整體平衡性。

難關:您聽到男低音所發出來的低頻震波嗎?您感受到男高音像天籟般在音場上方盤旋嗎?您享受到男中音飽滿的聲音之美嗎?您讚歎這個合唱團的演唱平衡、圓潤、緊密、和諧到無法再加入任何東西;也無法解析分離出任何東西嗎?如果您的感受與我一樣,那您就過關了。反之,如果您感受不到這龐大和諧圓融緊密平衡的感覺,那就表示您的高、中、低頻段的平衡性有問題。
For Duke
Bill Berry and his Ellington All-Stars
Realtime RT 1001(愷銳代理)

入選原因:Realtime的唱片在LP時代就很出名,可是曾有許多人嫌他家的錄音太軟沒有活力,所以我特別挑它來測活生感。我自己從LP時代就有這張For Duke,一直聽到CD,我一直認為這張是錄得非常好的作品,它根本也不會太軟,也不會太死,而是恰恰好。如果您會覺得太軟太死,這純粹是器材活生感不足所至。而活生感不足幾乎就是暫態反應不好、強弱對比不佳、動態範圍受壓縮、速度感不夠的綜合病情。為此,我特別選這張CD做活生感的試金石。當然,演奏的精彩已經不在話下。

難關:這張CD有二難,就是「過」與「不及」,這是我自己的經驗。所謂過就是聲音太強太尖,銅管的壓迫感很重,但是又沒有應該要有的厚度與溫潤金屬質感。而不及就是剛才我所說的聲音太軟太死,沒有活力。會過的原因大多肇因於中頻不夠飽滿;會不及的原因除了上述之外,還有中低頻與低頻的駐波太強也是因素之一。無論是短號、薩克斯風與伸縮號,您都應該要聽到堅實飽滿有厚度的質感才行。而且,銅管的聲音即使再亮也不會刺耳才對。如果您聽起來覺得偏瘦而且會刺耳,或是軟趴趴沒力,那都是不對的。

古典音樂部份

這個部份專門以古典音樂的各種人聲、樂器以及曲式來分類,每種類別分別選出二張傑出的CD來測試。而在小提琴與管弦樂部份,我特別選了更多的CD來測,為的就是凸顯這二項音樂在音響器材表現上的重要性。

Jongen/Saint-Sas: Symphony for Organ
Mata指揮達拉斯交響樂團,Jean Guillou管風琴
Dorian DOR-90200(響韻代理)

入選原因:自然樂器中音域最低的就屬管風琴,鋼琴的音域雖然也夠低,但是其量感的震撼力無法滿足音響迷。許多人對低頻與極低頻有誤解,認為會捶心肝的那種重擊就是夠低的低頻,其實錯了。真正的低頻(40-80Hz)與極低頻(20-40Hz)並不會捶心肝,而是會捲褲腳或震皮膚、或讓頭皮發麻。如果單聽管風琴一定很無聊,所以我選了這二首與管弦樂合奏的管風琴音樂。無論是管風琴或管弦樂團,其音色與音質都非常美,演奏也讓人滿意,所以選它入榜。

難關:在第一軌與第二軌裡您聽到多低的管風琴?在第六軌裡您有沒有被管風琴像從地底幽幽昇起般的低沈柔美與弦樂的優美所感動?這軌中管風琴的量您覺得夠嗎?當然,第八軌如果沒有波濤壯闊、驚滔拍岸的那種感覺那就太可惜了。整張的管弦樂音質非常美,您感受到嗎?如果您覺得不美,那也不對。
比才:卡門精選曲
蕭提指揮倫敦愛樂,Domingo 、Troyanos、Kanawa等
Decca 421 300-2(福茂代理)

入選原因:要選測試用的歌劇無須整齣都選,因為您也沒有心情全部聽完,所以我只選精選集。老實說,錄音好的歌劇不在少數,我挑了再挑,最後終於決定選「卡門」。它的原因有二:其一是這齣歌劇老少咸宜,每個人都喜歡,尤其是精選集中的音樂更是沒有冷場,其二是錄音效果之佳並不輸給「杜蘭多公主」或「阿依達」。卡門這位女主角是由女中音來唱的,聽慣女高音當主角的歌劇,您不妨仔細品味女中音的迷人之處。錄音則保有Decca大師Wilkinson一貫渾厚飽滿溫暖中又帶著清晰透明的特質。

難關:一開始的強烈總奏是否就讓您的喇叭破功了?記住,此處有破聲不對,只有混濁沒有清晰也不對,有氣無力也不對。第五軌演員們在舞台上的對話位置是否具有活生生的空間感?荷西唱大聲時會尖銳嗎?卡門的聲音夠溫暖圓潤厚實嗎?合唱的聲音雖然在後面,但是要夠清晰才行。三角鐵也要隨時展現清亮香甜的音質。總之,這張CD如果您覺得會混濁,活力不夠,那就表示您的音響系統必須再檢討。

雷哈爾:The Land of Smiles
Richard Bonynge指揮英國室內管弦樂團及一些歌手
Telarc CD-80419(上揚代理)

入選原因:雷哈爾這位作曲家生於前匈牙利(現今斯洛伐克共和國),大家都知道他有一首很有名的圓舞曲「金與銀」;也知道他的輕歌劇「風流寡婦」很好聽。可是,大部分的人卻不知道他還有很多好聽的輕歌劇。這些輕歌劇在今天聽起來就像是音樂劇般,「The Land of Smiles」就是其中一齣。Decca以前的當家歌劇、芭蕾舞曲指揮Richard Bonynge竟然替Telarc錄音了,而且是在倫敦Abbey Road錄音室中錄的。有趣的是,該錄音室所用的鑑聽喇叭是B&W 801Ⅲ(皇佳代理),而擴大機是Chord SPA-100(上瑞代理)。這樣的組合匯集了指揮演奏與錄音的專家,自然造就了這張示範級的歌劇錄音。

男女演員嗓音清亮圓潤,純度很高。管弦樂柔軟細緻、氣勢龐大。更妙的是音樂本身非常好聽,保証比「孤星淚」還精彩。

難關:當大鼓在輕敲時,是否夠低沈夠凝聚?當鈸在輕敲時,是否夠細夠質感?當小鼓與大鼓以及許多樂器合奏時,低頻還清楚嗎?這些要求無論是在第一軌或第九軌都要有很好的表現才行。第十軌的小提琴與大提琴夠甜嗎?男歌手與女歌手的嗓音唱得再高再大聲應該都不會有撕裂的難聽感覺,還要保持甜美圓潤才對。
The Anniversary Concert

Edita Gruberova
Nightingale Classics NC 090560-2(韻順代理)

入選原因:像夜鶯一般美的花腔女高音,像夜鶯一般擅歌的Gruberova,觀眾屏息聆聽,只聞空間中空氣流動的空間感以及全場熱烈鼓掌的氣氛。無疑,這是一張傑出的CD。在日本東京Suntory Hall舉辦的Gruberova登台演唱25週年音樂會,不僅為樂迷帶來一場印象深刻的音樂會;也為音響迷留下女高音錄音與演唱的典範。光是第一首無詞歌的「夜鶯與玫瑰」與第二首「夜鶯」就已繞樑三日、盪氣迴腸,令人回味不已。這絕對是一張值得珍藏的CD。

難關:您可以從大家屏息聆聽的寂靜中感受到空間感嗎?您可以從觀眾鼓掌中體會出音樂廳有多大嗎?您可以從Gruberova的歌聲中聽出音樂廳的殘響是長是短?Gruberova的歌聲圓潤光澤嗎?您聽出她細若游絲與直衝雲霄的二極嗓音之美嗎?伴奏樂團的弦樂部聲音非常的綿細迷人,您感受到嗎?第一首管風琴柔柔軟軟的鋪在底部,您享受到這種美感嗎?

Great Sporanos of Our Time
Scotto, Schwarzkopf, Sutherland, Gruberova, De Los Angeles, Freni, Callas, Cotrubas, Caballe
EMI 7234 4 78914 2 7(科藝百代代理)

入選原因:為了找測試男、女高音的CD,我特別設定要找同時有幾個人演唱的精選集,為的就是要讓您比較出不同歌手的聲音特質,以及他們不同的美妙之處。幸好,女高音與男高音我都找到一張這樣的CD。在這張「偉大的女高音」CD中,總共收錄了九位最有名的女高音,每人唱一首拿手好歌。您可以充分聽出每位歌手不同的嗓音以及她們的表情、技巧。聽熟了之後也就不會認不出那是誰的歌聲(大部分音響迷覺得女高音的聲音都差不多)。每位女高音的特質雖然不同,但都同樣有圓潤、甜美、音域高亢的特點,聽來很迷人。否則,她們的歌聲就不會有那麼多人著迷了。

難關:在音響中,鋼琴、小提琴、男高音與女高音是最難表現的地方,通常很容易有尖薄乾澀細瘦的缺點。而尖薄乾澀細瘦就是因為中頻與低頻不夠飽滿、高頻太突出所導致。因此,如果您聽這張CD,沒有享受到女高音的圓潤、甜美、光澤、飽滿嗓音,那肯定就是錯的。如果女高音的聲音太細太瘦,沒有壯實的感覺,那也不對。
Brindisi歌劇飲酒歌
本世紀男女名歌唱家匯唱
EMI 7243 5 65679 2 4(科藝百代代理)

入選原因:要在別的唱片中找到這麼多本世紀的男女名歌唱家共聚一堂並不容易;要有那麼多著名歌劇中的飲酒歌收錄在一起也非常不容易;全部二十首曲子都要錄得很好更不容易。當然,更不要說這些歌唱大師們精彩的歌藝。還有,您一下子就聽到許多男高音了。所以,不讓它入選才怪!這張CD可以當作眾歌手的競技台,您可以慢慢體會他們之間的不同;這張CD也可以當作人聲的試金石,它各種音域的人聲都有,真可說是一網打盡。

難關:如果您聽到哪位男高音或女高音的聲音會刺耳,不用說,肯定不對。如果您覺得這些歌手的聲音並不迷人,想不通他們為什麼會這麼出名,那也絕對不對。假若您覺得這些歌手的聲音乾乾扁扁瘦瘦的,那更離譜。當鈸與大鼓一齊出現時,聲音一定要很飽滿才對。總之,由於他們的嗓音都是人間絕美的自然樂器,只要您覺得不好聽那就全錯了。

Ariel Ramirez: Misa Criolla拉丁(中南)美洲彌撒
卡列拉斯演唱,Jos* Luis Ocejo指揮
Philips 420955-2(寶麗金代理)

入選原因:這張CD音響迷幾乎人手一張,至於音樂迷,我就不敢肯定。為什麼我會肯定音響迷人手一張呢?因為錄音效果實在太自然了,此外,卡列拉斯演唱的情感感人至深,以至於每位音響迷都把「拉丁美洲彌撒」視為一張有水準的測試片,拿出來不會被人笑。老實說,不管卡列拉斯錄了多少張唱片,唱了多少齣歌劇,我認為這張CD是他頂峰之作。因此,如果您到現在還沒有這張CD,那實在也太「那個」了,趕快託人偷偷去買吧。

難關:第一軌一開始,音場如果沒有既深又寬,而且又聽不到空間中流動的細微噪音,那就不對了。接著輕敲的鼓聲要有凝聚的形體,而且要又輕又清楚。如果鼓聲模糊就不對了。當然,主角卡列拉斯的聲音如果您聽起來不夠結實不夠大,而變成瘦瘦尖尖的,那就全完了。當卡列拉斯唱到又高又強時,如果喇叭會有一點撕裂的感覺,聲音也變刺耳時那也不對。大鍵琴的聲音要又輕又脆又有彈性又有肉聲,如果沒有這些感覺就必需再努力。
Dvorak in Prague. A Celebration
小澤征爾指揮波士頓交響樂團,馬友友、帕爾曼、von State,Firkusny
Sony SK 46687(新力哥倫比亞代理)

入選原因:在這張CD裡,女中音Frederica von State只唱了二首歌,其中一首是「媽媽教我的歌」。但是,就這二首歌就足以讓她入選。短短的二首歌,但是她表現出圓潤甜美與厚實的嗓音卻讓人贊賞再三。除了女主角之外,這張CD的其他節目也是所有女中音演唱CD所沒有的。您同時還可以聽到帕爾曼、馬友友、Rudolf Firkusny以及小澤征爾指揮波士頓交響樂團的精彩演出。這張是1993年12月16日在布拉格史麥塔納廳所錄下的,全部都是德弗札克的作品。沒想到在這個廳裡所錄下的音質會這麼的優美,我建議所有古典樂迷都要買一張。

難關:Frederica von State的歌聲您聽了會感動嗎?老實說,她那既飽滿又圓潤甜美的嗓音讓我感動極了,尤其是在現場錄音還能表現得那麼好更屬不易。假若您聽了無動於衷,那絕對不是您無情,而是音響系統出了問題。此外,第一軌的管弦樂是否澎湃洶湧、氣勢龐大?如果沒有那就錯了。第二軌一開始的弦樂有沒有像不食人間煙火那般飄逸?帕爾曼的小提琴甜不甜?如果不甜也不對。第三軌馬友友的大提琴聲音聽起來有沒有很美的鼻音感覺?他那把琴的音色美極了,如果您聽了不會感動,那就表示您的音響系統沒有把美麗的音色表現出來。
Wolf: The Italian Song Book
費雪迪斯考男中音,舒娃玆可芙女高音
Toshiba/EMI TOCE-3026(科藝百代代理)

入選原因:奇怪,怎麼選他們二位唱義大利歌曲的版本呢?不是應該要選唱德國藝術歌曲的版本會比較正宗嗎?不要緊張,義大利歌集只是說沃爾夫作曲的原素材來自一本德譯義大利詩集。他們二人唱的正是非常有名的德國藝術歌曲。截至目前為止,無論是演奏或者錄音,要勝過這個版本的可說少之又少。至少在我的心目中這是首選的版本。要知道,能夠找到這麼好的女高音、男中音以及本世紀最傑出的鋼琴伴奏合作演出,那真是太寶貴的機會了。或許您目前無法體會這個版本的美妙之處,不過我建議您一定要去買一張放起來,有一天您會懂得欣賞的。

難關;男中音費雪迪斯考的嗓音是不是中氣飽滿、厚實、柔和溫暖。假若您聽到的男中音是尖薄、粗硬的聲音,那麼您的音響系統就生病了。生什麼病?生中頻不夠飽滿的病。可不要以為「只有中頻」沒關係,要知道中頻就像人的腰,如果腰出了問題,人是一點力量都使不出來的。只要中頻不對,所有的頻段都不對了。請注意,不論是男中音或者鋼琴,一律都要音像結實、形體飽滿才行,只要是瘦瘦的就不對。當然,女高音的圓潤凝聚更不在話下。總之,一副好的嗓音不可能是尖尖薄薄硬硬澀澀的,這個道理放諸四海皆準。

Bryn Terfel: The Vagabond
Bryn Terfel男中音;Malcolm Martineau鋼琴
DG 445 946-2(寶麗金代理)

入選原因:Bryn Terfel的歌唱表現入情入境,情感非常的投入,他所唱的每一首曲子都醞含著感人至深的深情。純就聽男中音演唱而言,這張CD就已經值得買。而鋼琴的伴奏情感表現與他的歌聲非常一致,發揮出紅花綠葉的襯托效果。而在錄音效果方面,無論是男中音或鋼琴都非常自然優美。想要找爆棚效果此處絕對沒有,但是想對自然的男中音與鋼琴有正確的認識,聽這張CD就對了。

難關:第八軌第一聲鋼琴猛彈下去,您的喇叭是否表現得既強烈又清楚穩重?如果這一猛擊就散形不清楚那當然不行。第九軌男中音唱到很輕聲時嗓音的質感是否還在?聲線是否還凝聚?第十軌鋼琴輕輕自然向下延伸的低音鍵震波是否很清楚很自然很輕鬆?男中音是否也和鋼琴一樣既清楚又輕鬆,還有向下延伸震波的嗓音?男中音的嗓音一直帶有非常飽滿的震撼力,即使輕聲唱亦然,您感受得到嗎?無論唱得多強烈,請注意男中音都不會刺耳撕裂才對。鋼琴的音色則應該很甜美才對。
布拉姆斯:女低音狂想曲
華爾特指揮哥倫比亞交響樂團,Mildred Miller, Mezzo-Soprano
Sony SMK 64 469(新力哥倫比亞代理)

入選原因:這張的入選原因有必要特別解釋一下。許多人一定會感到困惑,曲名是「女低音狂想曲」,不過歌手卻是女中音,這到底怎麼回事?其實,女中音與女低音的界定相當模糊,如果她們的音域寬一點,就可以互相唱來唱去,就是這麼一回事。在這裡,我們認定她唱的是女低音。再者,以錄音的角度而言,第一曲「德意志安魂曲」是沒有入選的,我只選第二曲「女低音狂想曲」。不過您也不要以為只買到一半,能夠聽到華爾特詮釋「德意志安魂曲」也是您的福氣。女低音的音色不用說,低沈飽滿圓潤,聽了之後您就會了解什麼是女低音。更棒的是奉送了絕頂的管弦樂錄音效果。

難關:如果女低音的聲音不夠飽滿(請注意我說的飽滿是真的飽滿),不夠圓潤那就一定不對。您應該經常要聽到她壓低嗓音發聲時所特有的聲音質感,即使唱到高音域,她的聲音依然是圓的,而不是扁的尖的。至於管弦樂部份,一開始如果您沒有感受到低音弦樂群的拉弦震波質感以及高音弦樂群的細微波動,那就一切都錯了。這首曲子的錄音絕對是標準示範級中的示範級,如果您聽來無動於衷,那保証就是錯了。
The Very Best of Ivan Rebroff Volume 1
Ivan Rebroff男低音
Mediart Music MDMCD 001(留聲代理)

入選原因:這是罕見傑出的男低音演唱。Ivan Rebroff今年65歲(1931年生),他是俄裔猶太人,但是出生在德國,拿的是德國國籍。他會以六國語言唱歌,俄語與德語只不過是其中之二。在巴黎看過「屋頂上提琴手」音樂劇的人一定都認識他,因為他在那裡唱了二年。他的歌聲不僅是賣弄低音域而已,而是真正唱得非常好。純以錄音成就而言,這張CD還未達到我的錄取標準。然而它在音樂方面的表現足可彌補錄音分數的不足。所以,我認為這是一定要買的男低音CD。

難關:Ivan Rebroff的聲音夠不夠雄壯飽滿,最好是聽到他的歌聲就想到熊。Ivan Rebroff的低音域夠不夠粗糙?聽到他的低音最好就想到砂紙。如果沒有以上的感覺時,您的音響系統在中頻以下一定偏瘦偏薄了。還有,聽這張CD會覺得吵嗎?如果會,那也表現您的中高頻量感太多,或是房間的反射音太強太亂了。

The Very Best of Ivan Rebroff Volume II
Ivan Rebroff男低音
Mediart Music MDMCD 002(留聲代理)

入選原因:由於Ivan Rebroff實在唱得太好了,而且這第二集的曲子也非常好聽,所以我破例連續選二張他的CD。雖然與第一集一樣是精選集,但是第二集的音質卻比第一集還好,我想可能是製母版時所產生的差異吧!聽Ivan Rebroff的歌唱,不由得就從心底升起莽莽蒼原的悲涼感。只要您聽過前四首,我認為這張CD就值回票價了,而這張卻總共有十六首曲子。

難關:伴奏的樂器是否能聽出細細甜甜的音質?Ivan Rebroff唱到低音域時是否會有往下鑽的震波?他的高音域寬廣雄壯無比,您的喇叭承受得住嗎?整張CD的音場您覺得夠開闊夠深嗎?第五首他用假音唱時,那假音夠飽滿嗎?同樣是第五首,當他從最高一直唱到最低、又唱到最高時,您是否一直覺得他的音質與音色都美極了。在這裡,Ivan Rebroff的表現是沒有折扣可以打的。
Testament
Turtle Creek Chorale
Reference Recording RR-49CD(太孚代理)

入選原因:無論是Dorian或RR,自從達拉斯的Morton H. Meyerson Symphony Center落成之後,在那個Eugene McDermott音樂廳裡錄下很多傑出的錄音。這張CD也是在那裡錄下的。Turtle Creek男聲合唱團於1980年成立,目前有二百位團員。您可以想像二百位團員的合唱團有多難錄音;您也可以想像如果音響器材表現得好,可以再生出多磅礡的氣勢。罕見的龐大人聲能量、出奇和諧的合唱以及經常出現的排山倒海音壓對於音響系統都是嚴格的考驗。

難關:合唱的聲音是不是變成混濁不清的一團聲音?二百個人的龐大氣勢聽得出來嗎?還是縮擠得一團?龐大的動態與音壓之下聲音會撕裂嗎?合唱團的縱深排列層次感好嗎?男低音在整個合唱團中墊底的厚實美感聽得到嗎?總之,如果沒有感受到龐大懾人的氣勢就不對了。

Standing in the Safety Zone
Fairfield Four合唱團
Warner Bros. 9 26945-2(飛碟代理)

入選原因:這是一張福音歌曲合唱。在這張CD中,您可以聽到黑人特有美妙的嗓音。當然,其中也還有白人的嗓音。不論是黑人或白人,您一定會被那粗糙富磁性的男低音嗓音所迷住。再來,這個合唱團美妙的和聲也充分顯示了男聲合唱之美。「人聲是最美的樂器」這句話在這張CD中得到最高的驗證。對了,請記住開始聽時將第一軌跳過,因為第一首是從別張唱片併過來的紀念曲,錄音效果很差。

難關:第一首如果能夠讓您覺得很好聽,那就表示您調得不錯。如果不好聽那是正常的。第二首開始人聲的形體要非常浮凸,男高音清亮飽滿,男低音非常低沈而且充滿粗糙的磁性。如果覺得男高音太薄太尖太亮都不對;如果覺得男低音不會美得讓您起雞皮疙瘩,那也不對。他們的和聲非常的富有音響效果,您感覺得到嗎?
卡門幻想曲
穆特小提琴,李汶指揮維也納愛樂
DG 437 544-2(寶麗金代理)

入選原因:在DG、Philips的唱片裡,其實有許多非常自然真實的錄音。可惜不知道什麼原因,美國的發燒榜幾乎都把它們略過,這也造成了台灣樂迷的誤解。從我與德國人的聊天中,可以感受到美、英、法三個國家似乎都有意貶抑德國的音響器材,連帶的使得德國或荷蘭的錄音也倒了楣。這張穆特的「卡門幻想曲」無論是演奏或者錄音都是上乘中的上乘。小提琴的質感以及音質、音色都真實極了,而且美極了。至於穆特各種演奏技巧更是表現得淋漓盡致。我可以說,這張CD真是典範中的典範。要買音響,拿這張CD去試,只要會有尖、澀、刺、瘦、粗、硬、薄等問題,那就不對。

難關:您所聽到的管弦樂伴奏夠鬆軟豐潤嗎?您所聽的小提琴木質的音色夠明顯嗎?在撥奏時那種琴腔的共鳴聲夠美嗎?您聽得到琴弦與琴弓摩擦時那種粗糙不平坦的摩擦質感嗎?您感受到每一首曲子穆特刻意表現出來的不同音色之美嗎?如果以上要求只能聽到一些,那還必須努力。

What about this, Mr. paganini?(七把名琴)
Saschko Gawriloff/Violin; Kira Ratner/Piano
Tacet 36(文藝復興代理)

入選原因:不知道是不是受了「十五把名琴」那張CD的影響,Tacet也去找來七把名琴,錄下許多音樂,其中有七軌就是以這七把名琴拉同一首巴哈無伴奏小提琴組曲。以數量來論,十五把名琴比較多,以演奏者的名氣而言,十五把名琴的黎奇名氣較大,然而,如果以錄音成就而言,這七把名琴卻勝過十五把名琴。琴音飽滿甜美亮麗,兼有木質的溫暖;琴腔的共鳴豐潤,擦弦質感清晰可辨。小提琴聽起來像這樣就對了。

難關:您聽得出這七把名琴的不同特色嗎?您感受得到小提琴木質樂器的溫暖特質嗎?拉到高把位時聲音會變尖而失去美感嗎?鋼琴的琴弦共鳴是不是很豐富?很輕很小聲在拉琴時(第17、19軌),琴音是否像實體的東西浮在空間中,而且具有細微的擦弦振動?快速拉弦(第18軌)時琴弓在琴弦上的跳躍感真實嗎?

媽媽教我的歌
Arturo Delmoni/Violin
John Marks Records JMR 1G(欣毅代理)

入選原因:這張CD有普通版與24K金版,所謂1G那個G就是Gold的意思。無論是買普通版或24K金版,它們都能發出又香又濃又帶有鼻音的優美小提琴琴音。名琴聲音的美加上名家錄音的卓越技術造就了這張歷久不衰的好片。您很容易可以在別張CD中找到相同的曲目,但是恐怕很難找到相同的好錄音。

難關:您認為第一首錄得不好嗎?請小心!您認為第二首錄得不好嗎?您的問題更大了。您認為第三首聲音會尖銳嗎?請從頭檢討音響系統的高、中、低音平衡性。您聽不到低頻噪音的呼呼聲嗎?您聽得到錄音場所外的汽車聲嗎?您感受不到琴腔與琴板振動的音色與質感嗎?哎!請徹底檢討吧!

Hebraic Legacies希伯萊的遺產
Aaron Rosand, Violin; John Covelli, Piano
Audiofon CD 72033(上和代理)

入選原因:猶太人的音樂充滿感傷與憂愁,即使歡樂的舞曲中也帶有很濃的落寞之感。曲子本身非常動聽是我選這張CD的主要原因,錄音絕佳則是它入選的第二個原因。整張CD只有小提琴與鋼琴二樣樂器,然而這二樣樂器特質卻發揮得美之又美。小提琴在拉雙弦時簡直甜得快要滴出蜜來,鋼琴輕柔向下擴散的低音鍵弦振音讓人真正體會到好鋼琴的迷人。無論是小提琴或鋼琴的音質、音色、質感都自然無比。

難關:您聽得到它一直存在的原本類比錄音低頻呼呼噪音嗎?如果聽不到,那表示您的中低頻與低頻還不夠飽滿。也因為如此,您的小提琴與鋼琴也會偏瘦偏尖,更不可能會有這二種樂器的木質上好音色出現。小提琴拉到高把位時應該既清麗又甜美;拉到中、低把位時「板仔聲」應該要出來。第一軌如果聽了不會感動那一切都完了;第十軌聽不到溫柔婉約的特質也完了。如果第十一軌能夠感到既強烈又快速但仍然不會刺耳難聽,那就真正過關了。

魔鬼的聲音Diabolus in Musica
阿卡多小提琴,杜特瓦指揮倫敦愛樂
DG 449 858-2(寶麗金代理)

入選原因:阿卡多是詮釋帕格尼尼的不二人選,這已是舉世公認的,而這張CD裡面就是選錄了十二首帕格尼尼的節錄曲,舉凡有名的作品都在其中。就演奏而言這無疑是一張傑出的CD,阿卡多高超的技巧絕對讓人聽了目瞪口呆。而在錄音效果上呢?阿卡多手上的名琴所發出優美的聲音更是不讓它的詮釋專美於前。它的琴音華麗雄壯光輝,甜美的音質與音色更令人難以忘懷。

難關:小提琴在空間中所產生的堂音自不自然?阿卡多拉到高把位時聲音會不會變尖?此時小提琴的摩擦質感還能保持嗎?如果您聽到的是像細笛子一般的小提琴,那就表示您所聽到的是摩擦細節質感盡失的小提琴。假若您聽這張CD時會覺得琴音太薄太尖,那就代表著您的音響系統的中頻以下不夠豐潤。

Le Violin du Si le
海飛玆小提琴
RCA 74321232702(BMG代理)

入選原因:這是一張最嚴苛的小提琴考驗CD,所以我特別把它放在小提琴的最後一張。說它是嚴苛的考驗並不是說這張CD錄音效果非常好,反而,內中有些是單聲道錄音,而且,是一般水準聽起來都不好的單聲道錄音。可是,如果您的系統高頻段調整得夠好時,海飛玆那把琴所表現出來的美麗音色會讓您感動,否則,您就會誤會這是一張很難聽的小提琴錄音。再者,這張法國版的CD收錄了我遍尋不著的Vitali「夏康」。這首曲子在LP時代我就非常喜愛,可惜一直找不到CD,幸好現在終於出版了,而且擺在第一首。老實說,光聽第一首海飛玆那外冷內熱、充滿張力的演奏就已值回票價。對了,第十四首好像是海飛玆親自報了曲名。

難關:第一首是最嚴苛的考驗,它是小提琴與管風琴的合奏。如果您聽到的管風琴夠柔美,而且小提琴的琴音能夠泛出光澤,有甜味,並且有琴板振動的質感時,您就是音響調整的大師了。至於一般人所聽到的小提琴聲音,可能會是偏硬偏澀偏乾,而且沒有光彩沒有甜味的。第一首調完再調第十一首,也是同樣的要求。假若您將第一首與十一首調出我說的味道,那麼往後您的小提琴表現將打遍天下無敵手,更不要說您在聽第七、八、十首時會有多感動了。
Portrait of the Viola
Steven Dann, Viola; Bruce Vogh, Piano
CBC Records MVCD 1072(響韻代理)

入選原因:請直接從第四軌開始聽起。我的意思並不是前三軌不值得一聽,而是第四軌一開始就可以測試鋼琴低音鍵的表現能力,加上質感絕佳的中提琴,剛好一舉二得,所以才會做此建議。聽完第四軌後,請接著下去聽第五軌與第六軌,這是無伴奏的中提琴「輓歌」,在這裡,中提琴真實、自然又美麗的音質與音色表現得更是淋漓盡致。第五軌與第六軌聽完之後,再繼續聽第七軌中提琴與鋼琴的「浪漫曲」,這又是一首聽了讓人感動不已的美麗曲子,同樣的,中提琴與鋼琴的錄音也是示範級的。其實,這張CD中每一曲都非常好聽,您自己細細品嘗吧!

難關:在這張CD中,幾乎到處都可以聽到琴弓慢慢拉過琴弦時所引起的箱板振動質感。再者,整張中提琴的「箱音」很重。您要知道,對於提琴族而言,「箱音很重」是最高贊詞,而不是說它不好。還有,整張CD的中提琴聲音很甜美。以上這些,如果您缺了任何一樣,那都過不了關。最後,第十二軌您是否可以聽到很細微的堂音反射?其實,應該說每一首都要聽到很細微的堂音反射才對。

Henri Vieuxtemps: Elie, Sonates, Fantasia, Appassionata
The-Marie Gilissen中提琴; Jean-Claude Vanden Eynaden鋼琴
Pavane Records ADW 7340(韻順代理)

入選原因:中提琴的作品本就鳳毛麟角,要在那麼少的選擇中再挑出曲子好聽,演奏夠水準,以及錄音自然優美的CD,那就難上加難。幸好我還是找到了第二張。Vieuxtemps的曲子並不像德奧大師般經常被演奏,不過做為大菜之外的精緻小點,他的成就卻是超過多多。中提琴音域介於小提琴與大提琴之間,本就有些尷尬,聽起來有時像大提琴高把位與小提琴低把位的綜合體。也就因為如此,中提琴具有非常特殊的音色以及摩擦質感,值得您細細品味。

難關:在粗糙的質感之餘,琴音會不會變得嫌噪耳?在高把位強音演奏時,中提琴的摩擦質感會不會失去?這把中提琴味道很甜您聽得出來嗎?拉到低音域時很多段落應該聽到很清楚的琴板振動特殊音色與質感,您也都完全聽出來嗎?伴奏的鋼琴也錄得很好您感受到嗎?
The Cantorial Voice of the Cello
Coenraad Bloemendal, Cello; Valerie Tryon, Piano
Dorian DOR-90208(響韻代理)

入選原因:大家都知道美國Dorian唱片錄音所在地Troy儲蓄銀行的音樂廳是絕佳的錄音場所,Dorian唱片就因為佔盡地利,加上有品味的錄音師,因此錄出許多傑出的錄音。這張CD就是這麼一張非常自然的大提琴錄音。而它裡面所選的曲子,我認為每一首都是聽上百遍也不會厭倦的好曲。大提琴的溫婉柔美特質在這裡盡顯無遺,如果您少了這張CD,那真是人生的一大遺憾。

難關:您的大提琴聽起來是不是像在撒嬌呢?聽起來像是帶有鼻音的女低音嗎?聽起來是不是有很明顯的琴弓摩擦雜音?聽起來能不能感受到琴弓壓在琴弦上的顫動?聽起來是不是充滿了木質樂器溫暖兼一點沙啞的特色?甚至,琴音聽起來是不是香香的?

Schubert: Arpeggione Sonata; Schumann: Fantasy Pieces
Maria Kliegel, Cello; Kristin Merscher, Piano
Naxos 8.550654(滾石代理)

入選原因:Naxos?從來沒聽說它是發燒片!您說得一點都沒錯,它從來就不是發燒片。但是,它可以是錄音很自然的「自然片」,這是我選它入榜的原因之一。另一個原因就是它所選的曲子,舒伯特的「Arpeggione Sonata 」當然是名曲,每一個人都喜愛;也都經常可以聽到。不過,舒曼的「幻想小品」與「民歌小品」就不是經常可以看到的,因此製作人也刻意的將舒曼的曲子安排在前面。無論是大提琴或鋼琴,聲音都非常的自然,尤其是大提琴,絕對也是錄音典範之一。不要看輕演奏者沒有名氣,他們的演出非常的感人,請用心聽吧!

難關:您所聽到的大提琴聲音會乾澀沒有光澤嗎?如果是,那就不妙了。您聽得到大提琴琴板振動而產生的帶鼻音音色嗎?如果沒有,那麼大提琴也就不像了。當演奏者很輕很小聲的拉著大提琴時,它的摩擦質感是否依然存在?如果聽不到質感,那也糟糕了。鋼琴從頭到尾很樸素,沒有什麼震撼性演出,但是樸素之中見真情,您體會得出來嗎?
Concerto for Double Bass
Jan-Olav Wedin指揮The Oskarshamn Ensemble; Thorvald , Double Bass
Opus 3 CD 8502(文藝復興代理)

入選原因:提到低音提琴,大家馬上會聯想到Gary Karr,他在台灣可說是知名度最高的,可是,我卻寧可選這張低音提琴的協奏曲。為什麼?並不是嫌他拉得不好,而是他在日本King的錄音已經嫌太誇張了,會讓人誤解低音提琴的音質與音色。反而,這張CD的音樂更具欣賞價值,而且低音提琴沒有一絲誇張的表現,可以讓您了解低音提琴在各音域的音色。除此之外,協奏的管弦樂團音質音色也錄得很好;整體錄音場所的堂音也非常自然。

難關:低音提琴的形體要夠大而且結實,不可以軟軟沒有適當的硬度。而且,它的琴聲是在粗糙的喑啞音色中透出甜味,絕對不可以苦苦澀澀的。更重要的表現是整體的樂器質感都要有彈性,而不是硬梆梆的。當然,那麼粗的琴弦與琴弓的摩擦波動感也要表現得出來才行。

 

Miracle Contrabass
Knut Guettler, Contrass Bass; Keiko Ogura, Piano; 以及弦樂四重奏團。
Camerata 32CM-63(喜是歌代理)

入選原因:入選的第一個原因是這張CD裡有一首很罕見的Franz Anton Hoffmeister「低音提琴四重奏」,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與低音提琴的和諧演奏非常的迷人。第二個原因就是低音提琴的錄音很自然,完全以曲子為重,而非刻意以低音提琴為工具去錄音響效果。此外,無論是拉赫曼尼諾夫的「無詞之歌」、Bloch的「祈禱者」,或「綠袖幻想曲」都非常的優美好聽。聽過這張之後相信您對低音提琴的自然音質與音色會有正確的認識。

難關:在不強調「特技」的自然演奏中,您能不能聽出低音提琴特有的拉弦質感?當它一路往下拉時,是否音像都一樣大、不會有的音比較肥有的音比較瘦?拉到高把位時如果會變得乾澀那就糟糕了。最後一首四重奏是否能聽出四把樂器的不同位置?以及它們之間和諧而美麗的共鳴?我這樣說好了:最後一首四重奏如果您聽了不會感動於它的「好」,那就表示您的音響系統還沒達到及格的程度。
韋瓦第:四季
Sonatori De La Gioiosa Mara合奏團,Giuliano Carmignola主奏小提琴
Divox CDX 79404(天碟代理)

入選原因:古樂器演奏的「四季」不在少數,他們的錄音皆以清麗見長。可是,很少聽到如這張「四季」般具有那麼豐潤琴板振動木質音色的古樂演奏。它甜美、清亮、音色美、低頻豐富、合奏飽滿。更重要的是演奏水準極高,不管您已經有幾張「四季」,這張一上架其餘可能都將退位。

難關:如果聽起來清麗脫俗到沒肉太瘦,僅有骨感那就不對了,這表示音響系統的中頻與低頻不夠飽滿。如果聽起來太尖太硬沒有彈性那也不對,這也表示高頻太突出。要解決高頻突出的問題不一定要衰減高頻,增加中頻與低頻才是正確的作法。要如何增加呢?將喇叭重新擺位是最省錢有效的方法。
史麥塔納:「我的祖國」鋼琴四手聯彈版
Tetr Jirikovsky & Daniel Wiesner
Matous MK 0021-2 131(韻順代理)

入選原因:這是由原作曲家史麥塔納親自改編的四手聯彈,曲目本身已經罕見而珍貴。再者,二位演奏家四隻手所彈出來的「我的祖國」充滿管弦樂的色彩與氣勢。最後,它的鋼琴錄音非常的自然、非常的美,充分表現出鋼琴正確的音質音色,以及觸鍵的質感。它沒有將頭伸進鋼琴裡聽演奏的誇張感覺,它也不會像在音樂廳最末排聽鋼琴的疏離。總之,它是那麼的恰好。

難關:鋼琴甜美而向上飄的泛音能不能聽得清楚?低音鍵輕輕向下延伸的自然美感有沒有感受到?昂貴鋼琴的甜美琴音是否有表現來?琴聲顆粒是否飽滿有力?觸鍵木質而帶彈性的質感有沒有表現出來?低音鍵圓滾滾而有力的顆粒清不清楚?要每一樣都表現很好才算及格。

I Remember Duke, Hoagy & Strayhorn
Ahmad Jamal, Piano
Telarc CD-83339(上揚代理)

入選原因:上一張是古典味的鋼琴要求,而這一張則是爵士味的鋼琴要求。由於表現手法不同,這二張鋼琴的音效也就截然不同,上一張是坐在舞台下面欣賞,這一張則是坐在鋼琴旁喝咖啡。先說曲子好了。全部十二首曲子都是爵士樂的珠玉,旋律非常的優美,曲調充滿了浪漫與休閒。再來說到錄音效果,鋼琴的音粒飽滿堅實,還帶有光澤與甜味,弦震的質感與細節充塞在空氣中,低音鍵的表現尤其迷人。晚上安靜下來之後,砌一壺好茶或煮一壺好咖啡,在悠閒的將這張CD聽完,保証是至高享受。

難關:第一軌的鋼琴低音彈下去琴弦振得夠低嗎?弦的餘振夠清楚嗎?鋼琴的反應夠快嗎?假若鋼琴聲音慢慢的軟軟的瘦瘦的就不對了。第二軌高音鍵的琴音夠甜嗎?如果沒有甜味沒有光澤也不對。第七軌貝司的音粒有彈性嗎?有質感嗎?爵士鼓刷刷在鼓面的質感像嗎?第八軌的鋼琴音粒高音鍵像大珠小珠落玉盤,低音鍵則像一顆顆保齡球接連著滾出來般,您有感受到這種美感嗎?
Villa-Lobos:String Quartets Volume 1
Cuarteto Latinoamericano
Dorian DOR-90205(響韻代理)

入選原因:巴西的古典音樂您聽嗎?魏拉-羅伯士的音樂您聽嗎?他的弦樂四重奏您會主動去買嗎?如果連續三個答案都是否定的,那麼,以上三個問題就是入選的原因。藉著絕佳的弦樂四重奏錄音的吸引力,您來嘗試一下拉丁美洲風格的弦樂四重奏吧!這幾首曲子雖然充滿拉丁美洲風,但是形式端正、結構嚴謹,加上自然無比足堪典範的錄音,足以擔任校正音響平衡性的重任

難關:只要是聽起來覺得整體聲音太瘦就是不對的;只要是聽起來沒有感受到各把樂器的摩擦質感就是錯的。二支小提琴、一支中提琴與一支大提琴如果無法分辨那也有問題;四把樂器如果沒有和諧豐潤的共鳴也是錯的。弦樂四重奏最著重的就是和諧平衡之美,如果您聽起來覺得錄音並不怎麼樣那就有問題。
Serenata曼妙沙龍音樂
Maastricht Salon Orchestra
Philips 412 322-2(寶麗金代理)

入選原因:這張CD的內容保証可以適合所有的人,您可以將它當作清晨喚醒全家人的鬧鐘;也可以當作夏夜消暑的清涼音樂。第一首的夜鶯啼聲真是美極了,配合著背景裡的水聲,好像我們就置身在森林中。全部十一首曲子都是上個世紀末很受歡迎的沙龍音樂,聽來既典雅又閒適。二支小提琴、一支大提琴與一支低音提琴,還有一座鋼琴,它們的樂器質感非常的好,音質也非常的美,除了小提琴在高把位時略嫌尖一點外,其餘無懈可擊。

難關:第一首曲子中一開始沒多久就有水聲您聽到了嗎?當然,結束時的水聲您一定聽得到,因為很大聲。小提琴在有些地方會有一點強而尖的感覺,不過仍在容許範圍內。如果您聽來覺得太尖銳刺耳,那就錯了。大提琴與低音提琴的用力拉奏如果沒有迷人的彈性也不對。小提琴的顫音質感聽起來明顯嗎?大提琴與低音提琴要分得很清楚才行。四把弦樂器的位置是否也都很清楚?第三軌吹口哨時有幾個人在吹?

舒伯特:「鱒魚」五重奏
馬友友、Emanuel Ax等
Sony Classics SK 61 964(新力哥倫比亞代理)

入選原因:「鱒魚」五重奏的版本不少,真正演奏錄音俱佳的版本卻稀有,能聽到馬友友這個版本實在太高興了。這個版本入選的原因並不只是馬友友,而是所有合奏的五個人傑出表現所致。他們的演奏個性鮮明,每個人都有突出的表現,卻又能營造出合奏的和諧,一聽就令人融入其中。而錄音的表現更是五重奏中少有的高成就,每一樣樂器的音質與音色都漂亮極了,質感更是突出。

難關:假若聽過十分鐘後,還感受不到傑出錄音的喜悅,那就有問題了,因為這五件樂器的聲音都自然真實極了。無論是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或低音提琴都有很高的聲音密度與黏滯感,木質的琴腔振動質感也很好,聽不到這些都必須檢討。至於說會尖銳單薄,那就更離譜了。
史特拉汶斯基:士兵的故事
Ransom Wilson指揮Solisti New York
Chesky CD 122(福茂代理)

入選原因:史特拉汶斯基這首作品當初(1918年)是因應方便巡迴演出,因此編制很小,但是,卻用盡巧思。演員只有士兵、魔鬼與旁白者三位,樂器編制則特別選一高音域與一低音域的對照,如小提琴與低音提琴;單簧管與巴松管;短號與伸縮號等,還有一些打擊樂器。三位人聲與簡單的樂器結果卻塑造出生動有趣的舞台效果。我認為旁白最貼切的是用法語講的,此處為了要給美國人聽,所以用英文,不過也很精彩。如果您想要聽得懂旁白,這個版本也有中文旁白的,不過旁白的音韻就顯得與音樂格格不入了。這張CD旁白錄得很生動自然,所有樂器的質感與音色非常的美與自然,堪稱小型合奏的典範錄音。

難關:每一樣樂器的質感都會讓您感動得一聽再聽嗎?整個音場是否寬深無比,好像沒有邊界的限制?無論是人聲或樂器,其堂音的自然延伸是否讓您贊歎?所有樂器的音色是否都很透明?樂器的音質是否都非常甜美?如果您在聽這張時感到有任何會刺耳噪耳或不好聽的地方,那都不是這張CD的錯,而是您自身系統的錯。

莫札特:德國舞曲
約翰.威特那指揮捷克斯洛伐克愛樂室內樂團
Naxos 8.550412(滾石代理)

入選原因:所謂舞曲當然就是跳舞用的曲子,聽這種舞曲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舞起來」的感覺,而這張CD的演奏就有讓人經驗的感覺。我沒有預期到這個室內樂團竟然把莫札特的德國舞曲演奏得那麼鮮活,我認為這是第一流的演奏。更巧的是,這麼好的演奏竟然剛好配上了那麼傑出的錄音。請記住,它是在Bratislava的Moyzes Hall錄下的,可惜沒寫錄音師的名字。以後您在買Naxos的CD時不妨特別留意這個樂團與這個錄音場所,這個組合一定還有寶貝的。

難關:低音部弦樂器所塑造出來的彈性一定要表現出來,如果沒有彈性,整首曲子就會缺乏活力,聽起來會死死的。那就是因為低頻向下延伸能力不佳所致。高音部的弦樂群一定要有光澤發出來,如果沒有光澤就等於沒有甜味,那麼整首曲子也會聽來乾澀無味。當然,木管也要有光澤。同樣的,如果沒有光澤,就代表著您的音響系統中、高頻沒有達到平衡的境界。如果聽這張CD時低頻沒有彈性,中、高頻沒有光澤甜味,那就表現您的音響系統病了。

聖桑:動物狂歡節
Argerich、Frieire 、Kremer、 Van Keulen vMaisky等合奏
Philips 416 841-2

入選原因:光是看那些演出名單,就可以知道這是很不容易出現的夢幻組合。當然,秀出來的名字只是其中大牌,其他中牌小牌的名字您就自己看封底吧。老實說,這是很斯文的「動物狂歡節」;而且與管弦樂版大異其趣。然而,就是因為它具有獨特的演奏風格詮釋,所以我才特別喜歡。當然,我不會忘了告訴您,這張Philips的錄音簡直就是典範中的典範,無論是樂器的質感、音質音色都正確極了,也美極了。在此我要說:「Philips錄音萬歲!」

難關:我要綜合的說,如果您聽不到小提琴既細又甜還有清楚的質感,那麼請不要怪錄音,要先檢討自己的系統。如果您聽不到鋼琴與低音提琴美得讓您打顫的質感,也請不要怪別人。還有,第八軌請聽聽看,那琴聲的美以及擦弦質感的清楚、箱板振動的細微質感都出來了,您有聽到嗎?簡單的說,聽這張CD不被它的錄音之美感動就是一路錯到底。
彼得與狼/青少年管弦指南/基傑中尉
杜拉第指揮,史恩康納萊旁白
London 444 104-2(福茂代理)

入選原因:這三首曲子通俗得很,為什麼偏偏要選這個版本?第一、「彼得與狼」與「青少年管弦指南」這二首合在一張CD,而且二首都有旁白說明,很清楚的說明現在演奏的是什麼樂器。第二、它的錄音無論是音質音色、或是各種樂器的質感都是第一流的。第三、它的旁白者是影星史恩康納萊,大家對他的聲音並不陌生。基於這三個原因,所以我們選這個版本來讓不聽音樂會的音響迷了解正確的樂器音質音色。最後,「基傑中尉」就算奉送吧!

難關:二首曲子一開始的樂團調音像現場嗎?一定要像才行。小提琴群不甜嗎?澀澀的嗎?會刺耳嗎?這些當然都不對。弦樂群厚嗎?如果聽起來是薄的就錯了。木管是否聲音圓潤音像龐大?銅管有沒有厚度?有沒有光輝的破金之聲?沒有這二樣都不行。豎琴是否一個個琴聲都很清楚有顆粒感?鈴鼓只聽得出嘩啦嘩啦,而沒有鈴振的質感嗎?這也不對。猛力擊鈸時鈸的聲音會不會變得刺耳而沒有質感?假若是這樣那就慘了。史恩康納來的聲音瘦瘦的嗎?他雖然不是胖胖的聲音,但絕對是壯壯健康的。
The Royal Ballet
安塞美指揮有名芭蕾舞曲
Classic CD LDSCD 6065(2CD)(太孚代理)

入選原因:這是一套令人很難過的CD,為什麼難過呢?因為安塞美指揮的芭蕾音樂實在太美了,絕對是經典之作。聽經典之作有什麼好難過的?我的話還未說完。它是經典之作沒錯,可是它二張24K金CD卻要一千多元哪!什麼!一千多,那要考慮。難過的關鍵就在這裡,這二張CD實在錄得太好了,它絕對是管弦樂錄音典範中的典範。聽過這套CD,什麼是正確的管弦樂錄音您已經了然於胸了。所以,我建議您即使把別張CD的錢省下來都要去買這套CD。

難關:第一個難關就是原來錄音時的母帶噪音您聽到了多少?請注意,如果聽到很少那就不妙了,因為這代表著您的低頻表現與空間感都會有問題。如果您聽到的噪音越多,低頻表現就會越好,空間感也會越大。再來,您必需要聽到很好的弦樂質感與龐大厚實的弦樂群才行,尤其是右邊的低音弦樂群,那種超級質感簡直美得令人難以想像。我很少在其他CD上聽到表現這麼傑出的低音弦樂群。如果您聽了覺得沒有什麼,那肯定是您錯而不是我錯。假若以上我所說這些您都過不了關,那真是太可惜了。

法雅:三角帽芭蕾全曲;巴托克:舞蹈組曲
Enrique Jorda指揮倫敦交響樂團,Barbara Howitt女高音
Vanguard Classics EVC 9000(喜瑪拉雅代理)

入選原因:這張CD的勁敵是Decca那張杜特華版,我比較再比較,最後還是決定選這個1960年代初期的版本。為什麼?這個版本就勝在動態範圍較寬、音場較寬廣、樂器音色較甜,以及樂器的質感更強烈。如果要比女高音與指揮的詮釋,我也比較喜歡這個版本,感覺上它比較具有西班牙的味道。而「舞蹈組曲」也是我非常喜歡的詮釋。

難關:「三角帽」一開始的女高音與後面的人聲夠不夠現場感?響板的聲音質感夠好嗎?堂音怎麼樣?會不會強到變噪音?短笛的聲音會不會太刺耳?整張CD有沒有充滿活力的活生感?請記住,一定要有。整張CD聽起來是不是太吵?請記住,太吵就不對了。在「舞蹈組曲」中各樂器的質感夠強烈嗎?請注意,一定要強到臨界點才有味道。弦樂群的粗糙質感以及管樂的龐大爆烈破金質感會感動您嗎?如果不會,那就太可惜了。

高大宜:哈利亞諾斯,孔雀等
克爾提斯指揮倫敦交響樂團
Decca 443 488-2(2CD)(福茂代理)

入選原因:豐潤自然的管弦樂演奏與迷人的演員旁白表現讓人一聽就不忍停下來。擬舞台現場的各種音效與角色位置安排自然生動,超大的音場絕對令人印象深刻。演員唱作俱佳的表演以及克爾提斯的伴奏讓人飽嚐音樂饗宴,弦樂群的厚實摩擦質感令人著迷。

難關:旁白的聲音中氣夠不夠飽滿?男聲像不像胸腔腹腔廣大的人所發出的聲音?一些擬現場的音效旁白夠不夠真實?單簧管與男聲形體是否一樣的「圓滾」。其他每一樣樂器的形體是否浮凸,人聲是否像站在舞台上般活生?

The Immortal Works of Ketbey ; Violin Encores
Eric Rogers指揮皇家愛樂與合唱團,Josef Sakonov小提琴
London 444 786-2(福茂代理)

入選原因:這也是一張Phase 4再版錄音。入選的原因當然分演奏與錄音二大項。先說演奏方面,英國輕古典作曲家Ketbey的膾炙人口作品都在裡面,如「波斯市場」、「中國寺廟花園」等,聽了如果您不喜歡才怪。其次,下半段的小提琴昂可曲更是曲曲精彩,在LP時代就已經人手一張,不聽絕對遺憾終生。至於錄音的成就,最迷人的就是一切都很「大腹」飽滿,尤其是弦樂群,簡直就迷死人了還有,Sakonov那把小提琴可說是油光甜潤,不由您不喜歡。

難關:弦樂群如果不夠「大組」,那絕對是說不過去的,您一定要深自檢討。各種樂器的質感如果不夠鮮明,那也說不過去。音場內樂器的高低感如果聽起來不明顯或沒有感覺,那也相當糟糕,一定要找出原因。Sakonov的小提琴有沒有泛著金黃色的光澤?如果沒有光澤,而且還會刺耳,那一切都完了。

柴可夫斯基:1812年序曲、斯拉夫進行曲;穆索斯基:展覽會之畫等。
史托科夫斯基指揮倫敦交響與皇家愛樂。
London 443 896-2(福茂代理)

入選原因:史托科夫斯基是本世紀指揮中的音響魔術師,他所錄過的好錄音不知凡幾,如果錄音年代是在1958年之後的,我的經驗是幾乎都可以買。他所錄的唱片質感都非常直接而粗糙,尤其與弦樂群與銅管,往往可以「爆烈」來形容。除了音響效果絕佳之外,他的演奏幾乎都與眾不同,有他自己獨特的改編方式或味道,因此,聽他的詮釋也都會有耳目一新之感。總之,無論在音響效果或詮釋上,他都是天才。嚴格說來,這張CD稍嫌「粗暴」些,但是剛好可以用來測試音響器材,所以還是選它入榜。

難關:第二首「荒山之夜」非常爆烈(其實每一首都差不多),可說已到了正常音響系統的臨界點,所以,如果您覺得無法忍受,那麼您的音響系統就是過了頭,反之,如果您覺得不爆烈,那麼就是還未到臨界點,如果覺得很刺激很過癮,那就剛剛好。Phase 4 的音場都很龐大,力道也特別有勁,如果您聽來音場窄窄,聲音軟軟,那就離譜了。整張聽下來,如果您沒有電光石火,銀花迸射的感覺,那也不對。建議您先聽第五首,保証讓您感動!
馬勒:少年的魔法號角
塞爾指揮倫敦交響樂團,費雪迪斯考,舒娃玆可芙。
EMI 7 47277 2(科藝百代代理)

入選原因:男中音費雪迪斯考的聲音飽滿溫暖,女高音舒娃玆可芙婉轉甜美,弦樂群無論在弱奏或強奏時都能表現出很自然的質感,音質與音色自然且美,整體管、弦樂具有甜美溫潤光澤鬆軟的特質。第五首與第六首尤其值得注意聽。

難關:鈸的聲音不能細碎得尖起來,要細碎而又有薄金屬互擊的質感。一開始的鼓聲要低沈而有向下延伸的軟性振波,如果鼓聲沒有彈性、空空的就不對了。費雪迪斯考的聲音唱到強音時也要飽滿而不撕裂。三角鐵的敲擊要清澈甜美帶厚實質感,不要過度的尖薄。

貝多芬:第六號交響曲
華爾特指揮哥倫比亞管弦樂團
CBS MYK 36720(新力哥倫比亞代理)

入選原因:貝多芬第六號交響曲的版本何其多,但是,如果您沒有華爾特的這張,那麼您肯定失落了珍貴的寶貝。為什麼?因為華爾特的詮釋讓人感受到最恬靜、最圓融的「田園」。而且,這張「田園」的錄音也是經典中的經典,管弦樂的和諧程度充分達到了「交響」的精義。它完全沒有突刺,完全沒有壓迫感,音質與音色的美就這樣淡淡的表露出來。聽過這張CD,我相信您已經學習到如何去判別好的管弦樂錄音。最後附帶一句:購買時請認明這個封面,這是美國版的。

難關:假若您聽了這張CD覺得平淡無味,那麼您的音響系統就真的無味極了。假若您聽不到弦樂的美妙質感,那麼您的音響系統肯定欠缺質感的表現。假若您聽了認為音質不甜美,那麼您所有的CD聽來一定也不會甜美。假若您聽來覺得低頻沒有彈性,那麼我保証您的音響系統低頻有問題。假若您聽來覺得太瘦不豐潤,當然,您的音響系統的確聲音太瘦了,而只要聲音一瘦,音響效果就完蛋了。
帕格尼尼:第一號小提琴協奏曲;薩拉沙特:卡門幻想曲
帕爾曼小提琴,Lawrence Foster指揮皇家愛樂。
EMI TOCE-3019(科藝百代代理)

入選原因:這是日本Toshiba/EMI所再版的2088系列。所謂2088就是以20Bit、88.2KHz超取樣來製作CD。理論上這會比傳統的方式還好,不過轉製過程中仍有許多變數會影響結果,所以,一切還是要以耳朵驗收。這張帕爾曼拉的帕格尼尼小提琴協奏曲就是驗收通過的傑出錄音。整張CD中豐厚無比的管弦樂肯定會震撼您的心,細碎有厚度、又帶有低頻墊底的鈸一定讓您豎起耳朵,還有,甜美富質感的小提琴表現當然是主角。當然,您可以把帕爾曼的帕格尼尼拿去與阿卡多較量;也把他的「卡門幻想曲」拿去與慕特較量。我保証這幾個版本都是一時之選。

難關:如果有誰認為從一開始份量就很重的鈸並不迷人,那麼他就不必聽下去了,儘快開始重新調整吧!如果有誰認為帕爾曼的小提琴聲音不甜不美沒有質感,那也儘快徹底檢討。假若您的鈸聲會尖,而且鈸底下的低頻不夠豐潤,我想這是您因低頻不足導致了高頻太突出。還有,如果您聽不到類比母帶襯底的呼呼低頻雜音,那也表示您的音響系統低頻的量還不夠。低頻的量感如果不夠,音場就會變窄,真實的空間感也不容易表現出來,您有這些毛病嗎?
Pomp & Pipes
Frederick Fennel指揮Dallas Wind Symphony; Paul Riedo, Organ
Reference Recordings RR-58CD(太孚代理)

入選原因:Frederick Fennel可以說是目前世上指揮管樂合奏的第一高手,無論是以前在Mercury、Telarc所錄、或是現在在RR所錄,可說幾乎都是張張精彩。這張CD則比以前所錄更精彩,因為除了管樂與大鼓的優秀表現之外,還加入了震懾人心的管風琴。當然,管風琴並不是經常震懾人心,它也表現出很多的柔情。當管樂單獨出現時,請仔細欣賞它們的質感與音色,最後,它寬廣的動態範圍也是罕有的。

難關:如果您聽這張CD只感覺到吵雜,越聽心裡越煩,那就完全錯了。如果您聽了不覺得管風琴有什麼了不起的震撼力,那也不對。假若您聽了第四軌之後還是無動於衷,那該徹底檢討了。如果您聽完整張CD覺得有氣無力,那問題就嚴重了。因為您的音響系統整體動態範圍一定不夠。
Braggin' in Brass
帝國銅管五奏奏
Telarc CD-80249(上揚代理)

入選原因:帝國銅管五奏奏的錄音很多,但是我偏偏只選這一張,原因何在?第一、曲子真正好聽,全部十七首曲子都是選自爵樂名家的名作。第二、銅管的表現亦莊亦諧,音響效果絕佳。溫暖的銅管、光輝的銅管、厚實的銅管、破金質感的銅管到處都是,唯一沒有的就是尖瘦的銅管。第三、其他伴奏樂器如斑鳩琴、鋼琴、貝司與鼓也都表現傑出。

難關:銅管最難表現的地方在於既要光輝燦爛,又要溫暖柔和;既要有管壁振動的破金之聲,又要有銅管本身的厚度與質感。不用說,這些要求在這張CD中完全驗收通過。因此,如果您覺得小喇叭太吵,聲音沒有厚度當然是不對;如果您覺得伸縮號沒有叭叭聲的質感,當然也錯。對了,如果土巴號沒有那種大管子擠聲音出來的咕魯質感,那也不及格。我無法特別說哪一軌要測什麼,幾乎每一首曲子都包含了所有對銅管質感、音質、音色的要求。簡單的說,如果您聽到的銅管是會吵的、瘦的尖的,那就是錯的。

Trumpet Spectacular
Kunzel指揮Cincinnati Pop; Doc Severinsen, Trumpet
Telarc CD-80223(上揚代理)

入選原因:這張CD中的主奏小喇叭技巧出神入化,吹奏的速度要多快就多快,音色的變化要多少種就有多少種。這張CD中的伴奏樂團錄音是Telarc諸多張典範錄音之一,弦樂群既柔細又不失擦弦質感,大鈸互擊之下既清脆又細碎還有低頻震波,大鼓一敲既軟又沈還具有震撼力。還有,十二首改編自古典名曲的內容皆精彩極了。有這三大原因,無疑這張CD會出頭天。

難關:從第一首開始,如果您所聽到的小喇叭是尖尖瘦瘦的,沒有厚實溫暖質感的,那就不必再聽下去了;同樣的,如果您聽到的伴奏樂團不是溫暖厚實,大鼓大鈸一敲既軟又沈還有澎澎餘震的,那也不必聽下去了,因為,您已經離題太遠了。請切記我所說的:小喇叭即使再嘹亮也不能尖瘦刺耳,它還是會有厚度與溫暖的音質。
Ebony Concerto
John Bruce Yeh單簧管,Depaul University Jazz & Wind Ensembles
Reference Recordings RR-55CD(太孚代理)

入選原因:除了單簧管的傑出演奏外,很難得的這裡收錄曲子的配器很獨特;曲名雖怪,但卻很好聽,對於拓展音響迷的音樂視野有正面的助益。當然,錄音的效果已經好到無法用言語形容,它不僅僅是木管的部份錄得好,連其他所有的樂器音質、音色都錄得美極了。大鼓雖然輕輕的敲,不過那種遠遠傳來的震波卻是那麼的清楚;音場開闊飽滿,活生生的就是一個小樂團在前面演奏。

難關:第一軌如果聽起來覺得吵雜刺耳、越聽越煩躁的話,那就完全破功了,不需要再聽下去,完全不及格。如果第一軌聽起來能夠感覺到錄音真好,那就對了,接著的第二軌就會令您感動得說不出話來。銅管聽起來有破金之聲的質感嗎?如果沒有,不行!感受得到低音管的簧片催動氣柱的美感嗎?沒有?那也不行。

Stolen Gems
James Campbell & The Allegri String Quarter
Marquis Classics Erad 119(響韻代理)

入選原因:這是單簧管與弦樂四重奏、鋼琴、打擊樂器的組合,所演奏的曲子也都是珠玉般的小品。單簧管手出神入化的演奏是入選主因之一,珠玉小品的動聽是入選主因之二,自然已極的絕佳錄音是入選主因之三。

難關:聽得到單簧管圓圓的氣柱嗎?單簧管吹奏高音域強音時會刺耳嗎?弦樂有沒有擦弦質感很好的黏滯感?單簧管吹到較低音域時有沒有鬆軟的美感?請注意,單簧管的聲音形體如果扁扁瘦瘦的都不對。
明星打擊樂第一集
Harold Farberman改編,明星打擊樂團合奏
金絃天碟 GSCD 005(天碟代理)

入選原因:從沒聽過打擊樂的聲音可以用「甜美得出汁」來形容,這是我所聽過唯一的一張,後來錄的幾集雖然都很好,但是都沒有第一集這麼「甜」。它的甜還不只甜,可說已經甜到可以看到淋上蜂蜜的光澤。除了甜之外,緊緊跟著打擊剎那質感而再生出來的柔軟彈性也是一絕,此外,每一件打擊樂器延長的聲音在空間中的迴蕩也勾勒出無比清楚的空間感。

難關:請注意聽有些地方出現的拍手聲,那些拍手聲要有「肉聲」,而不是太高太尖銳的啪啪聲。聽不到很多的堂音就不對,聽不到柔軟的打擊質感也不對,聽不到甜美的音質更不對。每一件樂器的質感都是無可懷疑的真實,如果您動了疑念那也不對。

Unlikely Silhouettes打擊樂「卡門」
Mark Gorenstein State Symphony Orchestra "Yuong Russia"
Pope Music PM 2002-2(響韻代理)

入選原因:打擊樂「卡門」有好幾個版本,就屬這個版本的音質與音色最美。全套Cello器材以及Nagra錄音座,加上Gene PopeⅢ自然不誇張的錄音個性,造就了這張傑出CD。這張CD的錄音電平稍小些,請加開音量。但是要注意,它的動態範圍非常寬廣,小聲的時候會微弱到您要豎起耳朵,大聲時又會讓您擔心喇叭受不了。超凡的動態範圍以及既鬆軟又有極快速度感暫態反應的表現往往會令人贊歎不已。

難關:您認為這張CD的聲音軟軟死死的不夠勁嗎?請您先檢討自身系統的暫態反應與動態對比。您覺得弦樂群不夠溫暖甜美、而且太瘦還有一點澀嗎?這就不對了。您在聽第十軌極弱的聲音時還聽得到整個完整的音場、空間感以及所有樂器的演奏嗎?聽不到任何一樣都不對。您聽第十三軌時享受到厚實的弦樂群嗎?要真的很「厚實」才對。還有,第十三軌中極強與極弱的對比以及各部細節表現能令您感動嗎?如果真的感動,那就對了!
非古典部份

非古典包含得非常廣,有流行音樂、有New Age音樂、有電影音樂、有爵士樂、特殊音效,甚至還有台語歌以及國樂。此外,還特選了幾張可以測試各種項目的綜合測試CD。它的豐富多樣可以為您在測試之餘,帶來很大的聆樂樂趣。

Fairy Tales
Odin CD-03(文藝復興代理)

入選原因:這張CD最早以LP形式進入台灣,當時即膾炙人口,製成CD之後依然歷久不衰。它最迷人之後就是清麗脫俗、一塵不染,無論是人聲或伴奏的鋼琴都像是活在天上童話故事中般的純潔。這是1982年的數位錄音,堂音自然幽邈,人聲與鋼琴的質感都非常真實,歌曲更是百聽不厭。

難關:鋼琴的音粒夠不夠飽滿?人聲中氣足不足,假若您聽這張感覺到它不食人間煙火到太瘦的程度,那肯定是錯的。無論是人聲或鋼琴,肯定都是既飽滿而且還帶有甜味。千萬記得,要有甜味,否則就是有問題。

Kari Bremnes:Gate Ved Gate
Kirkelig Kulturverksted FXCD 143(文藝復興代理)

入選原因:聽不到十秒鐘,會誤以為是Esther改了個名字到KK唱片公司來錄音了,那種丹田特別有力的歌喉、那種歌聲的特質都像極了。伴奏的樂器很簡單,卻也因此而特別凸顯了她的歌聲,那是帶著野性、帶著蔑視世間、帶著悲憫上帝兒女的歌聲,直接、有力,沒有絲毫軟弱之處。無論是人聲或是伴奏的樂器都具有振破喇叭紙盆的企圖。

難關:人聲的形體夠不夠大?如果瘦瘦的就離譜了,您要想像她像個巨人般而不是林黛玉。每樣伴奏樂器的形體夠不夠大?夠不夠強勁?如果瘦小軟弱,那當然是錯的。歌手的唇齒音會不會尖得讓您受不了?如果是,那您的高頻太多了。貝司夠不夠沈?夠不夠彈性?與大鼓的噗噗聲配合得迷人嗎?吉他夠不夠清脆與甜美?如果都沒有,那更要檢討了。

Lori Lieberman: A Thousand Dream
Pope Music PM 1001-2(響韻代理)

入選原因:Pope唱片公司的錄音不一定有很多爆棚或刻意製造音響效果的地方,但是,「自然」絕對是他家的最高宗旨。無論是人聲或樂器,有時候您會懷疑這些聲音是透過麥克風、錄音器材再生出來的嗎?因為它太直接了。也就是因為非常直接自然,許多人的音響系統再生不出這麼純的味道,就誤以為他的錄音淡而無味。其實,他們可能習慣於把加了味精的清水當成老母雞熬成的高湯。我會選這張CD的原因無他:它不施脂粉,非常純樸,這是許多音響迷必須認識的真面目。

難關:對於許多人而言,要他們品嘗純正不加味精的高湯,在口味上恐怕要慢慢調適,這張CD的功能也在於此。您會覺得所有的樂器與人聲都沒有光彩嗎?如果是的話,恐怕您的系統太暗了些。您會覺得這張CD的人聲與樂器都死死的嗎?如果是,那也表示您的音響系統活生感不夠好。請記住:這張的錄音非常自然無染,如果您能嚐出原味,那才是對的。

This Is The King's Singers
EMI CDC-7 49118 2(科藝百代代理)

入選原因:六個男人,他們運用嗓音所創造出來的聲音效果幾乎是舉世無匹的,六個男聲,他們所唱出來的歌聲幾乎是天上才有的,六個男人,他們有幸遇上了對聲音認識很正確的錄音師。也就是因為這三個原因,所以這張CD能夠進入榜中。如果您不相信它錄得很好,可以直接聽第三軌一開始的弦樂伴奏,那簡直就是發燒級的自然錄音。如果您還是不信,再跳到第六軌去聽鋼琴與合唱,聽了保証您要感歎。假若您還是嘴硬,我要請您聽第八軌。若是您仍不為所動,那麼我不得不判定您是聾子。

難關:您是否隨時感受到男低音鋪在最底層的溫柔美感?如果沒有,那就是您的中低頻不夠飽滿。您是否覺得男高音清亮溫柔圓潤,而且甜美極了。如果沒有,那就是中頻與中高頻太瘦了。第十五軌就是被選入B & W測試片的那首,您能否感受到極大的空間感以及每個人不同的位置?還有,每個人的嗓音質感是否非常鮮明?合唱時是否融合無縫?
Janis Ian: Breaking Silence
Morgan Creek 2959-20023-2

入選原因:老實說,這張CD無處不美,包括人聲以及所有伴奏樂器的音質都美極了,它絕對可以歸於測試人聲類。可是,為了達到另外的測試目的,我特別凸顯腳踩大鼓與吉他。我們都知道光是腳踩大鼓的聲音是硬硬的,沒有彈性,然而在加上貝司一起彈奏之後,腳踩大鼓同時有衝擊性的噗噗聲以及低沈有彈性的尾音,這樣就造就了很迷人的腳踩大鼓聲。這張的腳踩大鼓就是這樣的美妙,而吉他的聲音更是清、脆、細、緻中還保有真實的彈奏質感。

難關:如果感覺不到夠沈夠彈性夠份量的腳踩大鼓噗噗聲,那就表現您的低頻與極低頻量感都不夠。如果腳踩大鼓的噗噗聲不夠飽滿,那麼整張CD也就不會出現一種柔韌的音質。腳踩大鼓除了低頻的量要夠之外,速度感也要夠快,如果踩起來軟趴趴的,那也不對。吉他的音質要有彈片或指甲接觸到鋼弦的那種清脆的微振感,此時吉他琴身的共鳴也要聽得出來。至於吉他的音色那更要具有溫柔的美感以及藍天的爽朗才行。如果您無法體會這種音色,至少也要感覺吉他聲是甜的才對。
Eagles: Hell Freezes Over
Geffen GED -24725(飛碟代理)

入選原因:這張專輯我相信是Eagles合唱團有史以來錄得最好的一張,TAS有挑他那張「亡命之徒」入榜,可惜我一直無法欣賞到那張專輯的美處,可能是我的版本不對吧!不過,我相信說這張CD錄得好應該不會有爭議。飽滿的人聲,結實的吉他聲,低沈有彈性的貝司與鼓,所有樂器與人聲的質感都很鮮明,以及龐大的音場是這張CD最迷人的地方。如果說有缺點,那就是有些曲子的唇齒音稍強了些,不過無傷大雅。

難關:首先找有拍手的段落來測,如果拍手聲音太亮太吵,沒有掌心肉互擊的厚度與質感,那就不對了。腳踩大鼓與貝司一起合奏時的低頻效果夠不夠軟?夠不夠沈?是不是還帶有一點彈性?如果沒有,那就表示低頻量感不足。主唱的人聲唇齒音是不是太重?一點點沒關係,但如果重得吱吱作響,那就表示中高頻的量感太多了。吉他聲音甜不甜?如果不甜而乾乾的,那就表示高頻延伸不夠好。還有,吉他聲結實不結實?如果不結實,就表示中頻不夠飽。對了,音場夠不夠寬廣、人聲音像夠不夠大呢?如果聽起來音場不夠寬,有一點縮縮的;人聲的音像不夠大,那一切都完蛋了。

Leahkastin/Unfolding拉普人之歌
Mari Boine演唱
Verve 523889-2(寶麗金代理)

入選原因:這是改良式的原住民之歌,從歌聲的強烈情感中我們可以感受得到極地原住民的怨嘆。歌聲有時激昂,有時又那麼悲戚;有時像吶喊,有時又顯得那麼無助。單是聽她的歌就值得入選,更不要說錄音精彩極了。每一項樂器的質感都那麼的直接,直接到有一點粗糙,好像每一項樂器底下都連著低頻震波般(這種感覺很難形容,一定要低頻表現良好的系統才感覺得到),人聲則更是飽滿有力,充滿野性之美。

難關:第一軌的人聲夠飽滿嗎?太瘦就不對。鼓聲會不會震到胸口上?鼓聲下的貝司音階夠清楚嗎?空間中的回聲夠清楚嗎?小提琴聲會不會刺耳?如果小提琴聲會刺耳就不能過關了。第二首只有清唱,但是她就像在您前面一公尺距離般那麼近。第三首的手鼓質感非常好,小提琴則很溫柔,更難的是每二下接連的低頻之後有沒有震波出現?第四首的低頻更是一直低沈又猛力的搥打,如果沒有感受到低頻的震撼都不對。總之,直接、鮮明、狂野、吶喊是這張CD的特質。如果您都感受不到,那就要檢討了。

Urna Chahartugchi「蒙古之歌」
Klang Rme 30200(響韻代理)

入選原因:老實說,我必需坦承,我會將這張CD選入榜中最大的原因是歌聲太令我感動了,反而,錄音效果是其次的考慮。您一定看不懂這張唱片的標題與演唱者,但是看唱片封套上的人物又是東方面孔。告訴您,她是蒙古人,而她唱的歌是蒙古草原的歌與即興演唱。樂器伴奏只有二個人,一個人彈吉他或曼陀鈴;另一個則彈像類似魯特、吉他的Zither撥弦樂器。您一定猜想蒙古草原的歌一定很豪壯,剛好相反,她唱的是非常柔美、非常輕聲、非常委婉、非常歡悅的蒙古草原情歌。與「拉普人之歌」相比,拉普人是蒼涼悲壯的,而蒙古情歌則羞人答答、情長意濃。當然,人聲與樂器都錄得非常非常的自然。

難關:這張CD裡沒有什麼複雜的東西,也就是因為很單純,所以伴奏樂器與人聲的音質、音色、各種質感等無所遁形。那些簡單的伴奏樂器是不是帶有彈性?是不是堅實中帶軟?是不是有甜味?人聲細細甜甜的,音像不是很大的那種,但是突然拔尖唱起來的那種「上升速度」非常驚人。她的唱法完全是用喉音唱的,不似西方發聲法,也就是如此,所以人聲的質感非常清楚。

Michael Allen Harrison: Matter of Time
Sheffield Lab 10060-2-F(極光代理)

入選原因:在美國大大小小的發燒唱片公司中,我一直認為Sheffield Lab 所錄出來的音質是一絕。只要是錄得好的CD,就會出現他家那種令我感動的特殊味道音質,那是一種既柔又有彈性,而且音質無比醇美的聲音。除非在Sheffield Lab 唱片的身上,否則您很難聽到它。可惜我聽過許多人家裡的Sheffield Lab 唱片,不是軟趴趴無精打彩,就是有點渾渾的。現在,這張CD可以作為Sheffield Lab 唱片聲音特質的代表,只要您能體會我所描述的,而且能被感動,那麼您聽到的就是正確的聲音。

難關:您會嫌這張CD的聲音軟趴趴嗎?如果會,那就表示您的速度感與暫態反應都不足。您會感覺這張CD的音質死死不柔沒有彈性嗎?如果會,就表示您的低頻表現有問題。告訴您,只要您聽的是喇叭花的CD,就一定要享受到既柔又純,而且還帶有彈性、速度感、清楚質感的聲音。如果這其中缺一,就表示音響系統有某方面的問題。您知道嗎?那低頻柔得簡直就像南風加上無影腳,那鋼琴又柔又剛又甜又美的質感真是無法形容。

台灣人
郭金發主唱,張弘毅編曲
太笙唱片 TSCD -8702

入選原因;不要以為男低音都是西方人的天下,我們台灣其實也有一個郭金發。郭金發的低音厚實飽滿自然,兼有溫和的震撼力,唱起台灣民謠來特別有一種別人難及的憨厚韻味,充分表現出老一代台灣人的特質。在今天台灣年輕人已經忘卻民謠而跳起黑人街舞的時代,或許這張CD中的十二首台灣民謠可以喚醒年輕人心中的稻香味。當然,這張台灣人所以會入榜不只是郭金發的歌聲,還有張弘毅的編曲以及王基光的錄音也是不可或缺的因素。

難關:第一首(其實應該說每一首)的腳踩大鼓與貝司同步合奏的低頻厚不厚?沈不沈?如果不厚不沈,那麼郭金發的聲音保証也就不夠厚。第三首郭金發的歌聲又低又厚音像又大又凝聚,您能感受到這些美感嗎?第四首郭金發的低沈喉音會發出震撼感,您聽得出來嗎?這一首曲子弦樂群之外的其他樂器的質感也錄得很好,弦樂群則有錄音室錄音不夠自然的小缺點。其實,在每一首曲子中,郭金發的歌聲都會有低頻的震撼力,那種震撼力既低沈又溫和,這是非常迷人的特質。

今夜來去聽阿吉仔唸歌卷一、卷二
金圓唱片 KYD 020、021

入選原因:雅弦錄音室的老板陳健平本身是個音響的大發燒迷,用過的器材不乏類似Wilson Audio Grand SLAMM之流的東西。不論他錄過多少好作品,阿吉仔這二張CD一直是音響圈中最受歡迎、也最感親切的錄音。下次如果您在音響大展中看到一位瘦瘦高高、蓄著長髮的人,他可能就是陳健平。這二張CD第一迷人的地方是阿吉仔那低沈深情柔婉悲戚的歌聲,他唱出台灣人數十年的悲哀。第二迷人的地方是陳健平的錄音,他所錄出來的弦樂群以及低音效果是台灣唱片中罕有的高水準。

難關:第一卷第一軌的「序」弦樂群錄得非常柔美有質感,而且有很自然輕鬆的向下延伸美感。往後的幾首也都是這樣,假若您聽到的不是很柔美的弦樂,那就不對了。阿吉仔的旁白聲可以允許有一點的唇齒音,不過不能太重,如果太重的話那就代表您的中高頻處太突出。阿吉仔的歌聲刻意控制得很低沈很柔,如果您聽起來會有硬調的感覺,那也不對。腳踩大鼓與貝司一起下拍子時的噗噗聲效果很好,它是既軟又有彈性的,假若您聽不到這種噗噗聲,那就代表您的低頻有問題。
Concierto De Aranjuez
Hiderto Kanai Quintet
Three Blind Mice TMB CD 5012

入選原因:我一直遲疑要不要讓這張CD入榜,因為它太暴力了,簡直就是喇叭中音單體的殺手。後來想想它的演奏雖然非常誇張,但是錄音卻是非常自然,因此最後還是讓它入榜。請注意,它可不是古典的「阿蘭費斯」吉他協奏曲,而是爵士五重奏的「阿蘭費斯」。內中有幾位爵樂好手盡情的改編幾首名曲,將他們的技巧以及樂器的性能極限發揮到極致。多可怕!您將聽到高音薩克斯風的狂飆,鋼琴強烈的打擊,以及貝司肆無忌憚的猛彈猛鋸。而這些聲音又大多衝著中音單體而來,簡直就要把中音單體摧毀才罷手。當然,當他們力氣用盡之後,也展現了溫柔的一面。

難關:第一個難關就是一定要開大聲。如果您覺得開大聲會吵得令人受不了,那就不必聽了,這表示您的中音單體承受不了。第二關是質感,如果您覺得還不算吵,但是聽得出每種樂器很鮮明的質感嗎?如果聽不出美妙的質感,那也表示不能過關。第三關就是非常快速的速度感與暫態反應,如果聽起來有一點軟趴的感覺就錯了。第四關是樂器形體要超大,如果沒有超大那也不對。第五關就是:建議您不要買這張CD算了,因為您的中音單體一定承受不了的。
Girl Talk
Tsuyoshi Yamamoto Trio
Three Blind Mice(天碟代理)

入選原因:首先,我是因為第一首歌實在非常迷人,所以想選它入榜。但是,我不能因為一首歌好聽就選它,所以找到了一個藉口,那就是它的貝司可以測中低頻駐波。只要您聽到貝司彈出來的聲音形體有過大的地方,那就是駐波所在。不過,如果偶而有一、二個駐波並無傷大雅,每個房間都會有的,但是如果一直轟轟作響,那當然太過分了。除了貝司測中低頻駐波之外,其實也可以測鈸,那鈸聲肯定是很脆很甜很美的。

難關:每一個彈出來的貝司聲形體是否都一樣大?不能有些音很肥,有些音很瘦,很肥的地方是駐波,很瘦的地方是不足。最好的狀態就是既結實又低沈,還有清楚的質感。腳踩大鼓雖然躲在背後,但是噗噗聲是否夠清楚?如果渾渾的那就糟了。第四軌每一種樂器可說都像一粒粒滾動的東西,速度既快又俐落,鈸更是清脆甜美,如果您對此處的鈸無動於衷,那就太可惜了。
The Power and the Majesty
Mobile Fidelity UDCD 504(極光代理)

入選原因:我第一次聽這張CD時還是LP時代,當時就非常感動,因為錄音實在太逼真了(不是誇張),逼真到令人感動不已。為了選「劉漢盛榜單」,我再度翻出這張至少七、八年沒聽的片子。隔了那麼多年,結果我還是很激動:它自然得讓我分辨不出是喇叭發出的聲音、或是外面真的有雷雨。請不要誤解它是為音效而音效,我選它的原因是它實在太「自然」了。

難關:第一軌的雷聲並不暴烈,那是遠近皆有的雷聲,然而,如果您沒有在曠野聞雷的那種自然空間感,那您就還無法體會這張CD錄得多好。再者,雨聲下在地上應該要有答答觸地聲,如果沒有那種硬朗的觸地質感,那也不對。雷聲與雨聲交織時會產生前後非常好的層次;大雨小雨以及積水的聲音都表現出不同的質感,這些都要清楚的表現出來。至於火車,那更是活生生的寬廣音場之美。那音場有多寬廣?您眼睛能夠看多遠、耳朵能夠聽多遠,音場就有多寬廣深遠。假若這些您都感受不到,那真的要好好檢討。
麥克風
Tacet 17(文藝復興代理)

入選原因:這張CD裡的主角並不是作曲家或演奏家,而是麥克風,特別是電容式麥克風。從1927年起,電容式麥克風就一直被用到現在。從這張CD裡的錄音來聽,電容式麥克風無疑完全捕捉了自然的樂器聲音,而且一點細節都不遺漏。Tacet唱片公司為了證明電容式麥克風的優點,特別從自己的唱片中選錄了這張精選集,它讓我們嚐到了音樂之國奧地利的高錄音水準。在說明書中,製作人告訴您每一首曲子是用什麼麥克風錄的,還附有照片,真是珍貴的資料。聽了這張CD的真實自然錄音,心中真是充滿感動之情。

難關:請注意,這張CD裡的每一曲都要有很飽滿的聲音與聞得出甜味的音色,樂器的形體如果瘦成細線那就太對不起錄音師了。貝多芬的鋼琴奏鳴曲聽得到大鋼琴長弦的振動嗎?踏瓣的延長音您聽到多少?您感受到低音鍵的堅實震撼感嗎?如果都沒有,那您所聽到的離「真實」還很遠。

A Tribute John Bowers
精選各家之長
B&W 010(辛森代理)

入選原因:B&W的音樂、音響專家為您精選出各式各樣的古典音樂,有管弦樂、有管風琴、有小型合奏、有古樂器、有歌劇人聲獨唱合唱等,最後還有電臺訪問B&W創辦人John Bowers的片段。這裡面所選曲子完全以自然的錄音為最高原則,它讓您知道什麼樣的聲音才是正確的。請依照內中十七首曲子的唱片編號去找齊這十七張CD,保証都是絕佳錄音。

難關:第一首混在管風琴裡的低音巴松管聽得出來嗎?第六首的女聲會不會變尖?古樂器有沒有甜味?第七首是不是很鬆軟柔美?單簧管按鍵的聲音是不是很清楚?第八首是不是很鬆軟?第十二首那些人是不是活生生?總之,整張CD如果會刺、會硬、會薄、會緊那就不對了。

Test CD 4.1
Opus CD 19400(文藝復興代理)

入選原因:假若您經常去聽現場音樂會,就會同意我這樣的看法:這張CD的錄音實在是太真實了,真實到聆聽者與樂器之間沒有麥克風的存在。再加上刻意選了十七種不同類型的錄音收錄成這張測試片,對於音場的表現、音色以及動態等都有其獨到之處,所以我當然要選它入榜。

難關:第一軌從頭到尾都有木管按鍵的活生雜音,您聽得清楚嗎?還有,這是十二位木管樂手在大教堂內的錄音,空間感夠大嗎?第二軌演奏者有時還會跟著哼唱幾句,您注意到了嗎?鋼琴如果不夠晶瑩紮實飽滿,鼓刷如果不夠清楚,那都不對。第三軌是在音樂廳裡錄的,您可以聽到側壁傳回來的堂音嗎?弦樂夠甜夠光澤嗎?如果澀澀沒有光澤那就嚴重了。第四軌的鋼琴夠乾淨俐落嗎?速度夠快嗎?如果拖泥帶水那也完蛋了。第五軌精彩的地方是那二支巴松管,您聽到它們很真實的質感嗎?您聽到空間的回響嗎?如果您覺得它們的聲音不美,那當然不對。總之,整張CD中的十七首曲子都是質感非常真實,音質音色非常美,樂器形體非常飽滿,空間感非常好的錄音。如果您聽來不會感動,那就是錯的。

Living Stereo Sampler
RCA 74321 27306 2(BMG代理)

入選原因:這張CD總共選了RCA Living Stereo時代的十七首曲子,錄音年代從1955年到1960年。這麼老的錄音轉製成CD會好聲嗎?就這十七首而言,一般人會認為有些很好,有些則有待商榷。老實說,我自己也不是完全過關,但是,我卻把它選入榜中,為什麼?因為它是難度很高的挑戰與考驗。如果您的音響系統調得很好,每一首曲子您都可以聽出很迷人的地方,反之,如果調整得有偏向,則有些會很好聽,有些則很難聽。如果調整得好,您會發現聲音很直接、幾乎沒有染色,而且人聲與樂器的質感很強烈。如果調整得不好,乾、扁、尖、澀、刺、瘦、粗、硬、薄、濁、死、軟、窄、慢、虛、飄等十六大缺點就會出來。祝您好運!

難關:第一軌人聲夠飽滿嗎?堂音夠清楚嗎?第二軌吉他聲是否太硬?第三軌的人聲定位夠好嗎?聲音會硬嗎?第四軌人聲真實得像沒透過麥克風,您聽得出來嗎?第五軌銅管夠飽夠厚夠光澤嗎?第六軌小喇叭有沒有厚度?沒有就錯了!第七軌Jim Reeves的嗓音富磁性到會讓空氣產生粗糙的振波,您感覺到嗎?第八軌的合聲太美了,如果您不會感動就不對。第十軌的拍手聲如果太亮或聽起來像一片噪音都不對,要有肉與肉接觸的質感才行。還有,像第十二軌、十四軌實在太棒了,而最後一軌的錄音好得嚇人。如果您沒有像我這種感受,那都不對。 

Distinguished Friends of Cello Volume 1
Cello CAR 007(承奇)

入選原因:我並不是因為這張CD裡面有曾耿元的小提琴演奏,所以選它入榜,而是因為它自然無比的錄音。Cello的錄音一向強調用他自己的器材,以不加料的方式來保存原音,在錄音時,還會請一些人現場聆聽,然後立即重播比較。通常,大家都會驚訝怎麼「聽不出來」是錄音的。除了曾耿元之外,還有常客Gary Karr、吉他、鋼琴、人聲、鼓等。這些樂器與人聲的錄音都非常的自然,可說沒有一點誇張。我想,這是原音重現的最佳綜合測試片。

難關:原汁原味如果放在被扭曲的音響系統上,您可以想像得到,所有聲音都會被扭曲,以至於變成不好聽。再者,原汁原味的東西最樸素,他也很容易被扭曲為沒有什麼味道。假若您聽了這張CD而有上述二種現象,那麼您的系統就必檢討了。在這張裡,樂器與人聲的音像都很健康的「大」,也都很有活力。如果音像細細瘦瘦的,沒有活力,這些都是錯的。提醒您在聽第十二首時要將音量開大,因為它的錄音電平較小,但是動態很強。

Camerata Iberia
Songs and Dances from the Spanish Renaissance
M.A. MO35A(韻順代理)

入選原因:M.A.這家公司也是堅持用單點立體麥克風錄音的一派,他們錄了很多西班牙古樂的音樂,不過我只選這一張。為什麼?因為這張最好聽,而且最難表現。好聽在哪裡?那個Contratenor唱得相當好,每一首曲子也都很動聽。難在哪裡?那個手鼓鬆鬆軟軟帶點垮垮的質感很難表現,如果表現得好,那也就過關了。

難關:很多西班牙鼓樂器的聲音線條都是很細的,但是細得要有質感,而且音色要有甜味。此外很重要的是要有「弦在彈空氣」的那種感覺出現,如果光是細細的線條,而且不甜,沒有彈性,那就難聽了。Contratenor的聲音要聽得出是男生尖著嗓音唱的,而且要清亮又厚實。大提琴的聲音既粗糙又甜美,您感受得出來嗎?我說過,最難的就是大手鼓的聲音,那種鼓皮的振動有點像水波振動的感覺,而且「空空」聲很美。無論是比較高的音或比較低的音,手鼓的聲音都很有彈性才對。鈴鼓的聲音如果太尖碎而沒有結實的質感也不對。

An Evening with George Shearing and Mel Torm*
Concord Jazz CCD-4190(方山代理)

入選原因:炙熱的現場感、傑出的歌手與演奏、充滿活生生動感的錄音,以及非常好的樂器質感是我選這張CD入榜的原因。帶有磁性的嗓音實在太迷人了,他所唱的每一首歌都飽醞至深的情感。

難關:我還是要提鼓掌聲,如果掌聲細細碎碎尖尖的,那都不對。掌聲應該要有厚實感,而且應該有掌肉相擊的結實感,不會是一片雜音的感覺。再來,鋼琴的音粒是相當大的,它既結實又圓潤,彈奏的觸鍵質感非常好。如果您聽到的鋼琴沒有足夠的泛音,沒有足夠向下延伸的震波,那都不對。至於人聲,它的音像也是很大很結實的,而且,其聲音的質感經常會有喉嚨振動的感覺顯現。如果您聽了音像不大、磁性不夠,那都過不了關。第四軌與第五軌是測試貝司的經典曲,它既沈又有彈性、既快又猛、既粗糙又柔美、既粗暴又溫柔。如果您無法體會我所說的這些,那就代表還無法過關。
電影配樂絕地任務The Rock
Hollywood Records HR 62062-2(寶麗金代理)

入選原因:不要問我為什麼會選這張CD,只要您自己聽過三十秒,我相信您也會選它入榜,只要您的音響系統「正常」的話。電影我還未看過,但是光聽配樂就已經讓人熱血沸騰,瞳孔放大,心跳加速。這簡直就是音響系統低頻與極低頻表現的大檢閱;同時也是強烈衝擊性的大驗收。可不要以為這張CD粗暴不文,它的音樂好聽極了,溫柔時簡直柔到骨裡,強烈時又讓人擔心喇叭承受不起。總之,這張與下面那張「ID4星際終結者」簡直就是喇叭的終結者。

難關:您先告訴我,第一軌當音樂一出來時您聽到了什麼?有沒有聽到很低很低的極低頻?有沒有聽到很有彈性的大鼓?有沒有聽到很柔的法國號?有沒有聽到很脆的小鼓?有沒有聽到很大的音場?如果沒有的話,先把這張CD包起來,等以後音響系統調得更好時再拆開來聽。如果第一軌就讓您聽得心跳加速、瞳孔放大,簡直就要忍不住抓起電話告訴朋友去買一張,那麼,您已經過關了。接下去的音樂您就放心享用吧!

ID4星際終結者
David Arnold作曲
RCA 09026-68564-2(BMG代理)

入選原因:這是我所聽過的第一張HDCD電影音樂,不必擔心您沒有HDCD解碼器,只要您一開聲,不必一分鐘,您將會把所有的事情都忘記。為什麼?因為強烈的動態、龐大的音場以及低頻、極低頻的振波已經讓您無暇再想其他。不要以為這是一張粗暴沒有內涵的音樂,相反的,它的音質與音色都是古典音樂的最高級表現。如果您認為已經完全聽出這張CD的低頻與極低頻,我奉勸您不要太早下定論,以後換更大的喇叭時,記得一定要再拿出來測試,它一定會讓您目瞪口呆,以為是一張沒聽過的新CD。

難關:您有沒有覺得自己置身音樂廳的前排位置、享受著氣勢磅礡的管弦樂團演奏?您有沒有感覺到自己的椅子與皮膚同時都被低頻與極低頻的氣流掃過?您會不會害怕鄰居受不了這張CD的轟炸而報警?您有沒有因為小提琴與大提琴那極美的音質與音色而感動?如果都沒有,那恐怕還離題相當遠。

電影配樂1492
Vangelis作曲
Eastwest 4509-91014-2YS(飛碟代理)

入選原因:這是非常傑出的電子合成器音樂,傑出到可以完整測完「音響二十要」。。波濤壯闊的電子合成樂器與人聲塑造出一幅寬深音場的圖像,在清靈幽靜時,音場內各種樂器會在空間中飄邈,它們之間的不同位置、高低感描繪出生動且不單調的音場,更重要的是,它把電子樂器做出很美的音質與音色。整體而言,它的音場可說是充滿房間的,房間有多大,音場就該有多大。如果低頻段表現得夠好,整個音場是很飽滿壯闊的,如果低頻表現不佳,整個音場就是扁瘦的。這也是我選它來測低頻與極低頻的原因。

難關:您所聽到的音場夠不夠深?夠不夠寬?如果寬、深都夠了,那麼請注意低頻與極低頻的表現夠不夠柔、夠不夠沈?一定要又柔又沈才算臻於完美。人聲吟唱與鼓、低頻、其他樂器之間能否聽出前後層次感?還有,如果聽來高頻太尖,那麼一切都要從頭來了。各種樂器的質感呢?如果您覺得質感不好,那就有問題了。

電影配樂愛國者遊戲
Milan 74321 10150-2(巨石代理)

入選原因:電子樂器所作出來的音樂通常在音質上會有一點假假的,高頻雖然清亮,不過甜度不夠,而「愛國者」遊戲混合著真、假樂器演奏所做出來的音質音色卻非常的美,而且,每一樣樂器的質感都真實得不得了,再加上隨處可以測音場的寬廣深淺、強烈的衝擊性以及低頻、極低頻的各種艱難挑戰。因此,它非常夠資格來做嚴格的測試。

難關:首先,您必須要聽出它有一個寬廣深邃無比的音場。再來,鼓聲與低頻是嚴苛的考驗,這些考驗在整張CD裡隨處都會遇上。如果您聽了鼓聲與低頻而不會有震到心底的感動,那就代表著您的音響系統還未到一個標準。此外,第一軌的鼓聲夠不夠彈性?低頻夠不夠沈?第二軌輕敲的大鼓是不是又柔又低沈?第三軌的人聲是不是有很好的層次感?第四軌夠不夠爆烈?第五軌的弦樂夠不夠清緲細甜?第六軌鼓聲要震撼,吹管聲要有空氣感;而且還會一直移動位置,人聲要繞樑。整張CD充滿非常生動的音響效果與非常美的音質,我聽了很感動,您呢?

養峰人、霧中風景、塞瑟島之旅電影配樂
Helene Karaindrou作曲
Milan CD CH 299(巨石代理)

入選原因:我必需老實的說,這張CD之所以會入榜,最大的原因是我太喜歡內中的音樂了,其次才是錄音效果。艾蓮娜.卡芮卓這位女作曲家所寫出來的音樂真的是充滿著「蒼涼與憂鬱的地中海鄉愁」,我覺得如果不把這張CD介紹給您的話,那時在是罪過。所以,即令錄音還未到達我的絕對標準,我還是讓它入榜。不過,第一軌與第二軌的弦樂群倒是可以測試一下弦樂群的層次感,而其他軌的音樂則各有其長,如第四軌的薩克斯風質感非常好就是一例。

難關:第一軌、第二軌的弦樂群您聽得出它們的層次感嗎?如果是糊成一團那就不對了。第四軌的薩克斯風質感夠鮮明嗎?如果感受不到也不行。鈸會不會清脆得太亮了?如果太亮也不對。貝司是不是膨脹到沒有質感?第八軌的薩克斯風質感亦很鮮明,配上許多電子樂器,您能聽到很多層的樂器排列層次嗎?其他還很多難關,您就自己過吧!
Faust
Elefanten樂團演奏
Klang Rme 30150(響韻代理)

入選原因:這是一張很怪異的演唱與演奏,從唱片標題以及封面的設計上您就可以感受到它的怪。簡單的說,就是用管樂(特別是低音域的木管)、鋼琴、吉他、貝司、人聲、打擊樂器以及套鼓所創造出來的音樂。只要您聽完第一首,就會感受到他們那種無法想像的音樂表現,它怪異得極富吸引力,而且錄音效果又很好,所以我非選它不可。

難關:第一軌聽起來會不會太柔太鈍?如果會就不對了,它要很有活力才行。木管的空氣感、質感以及樂器管狀形體之美會不會讓您起雞皮疙瘩?如果不會,那也還不夠正確。還有,它由人聲所創造出來的空間感也棒極了。第四軌的吉他聲不知道怎麼彈的,它既超大又有彈下去的那種質感。其他搭配的樂器表現更是難以形容,真是又怪異又美。第五軌那怪異表現的人聲又來了,請您仔細聽他們的位置與層次。整張CD共十五首,其精彩怪異之處講也講不完,您自己去考驗吧!
秦兵馬俑」幻想曲
彭修文指揮中國廣播民族樂團
福茂20006

入選原因:在決定選這個版本之前,我特別又把雨果那個「秦兵馬俑」的版本拿出來比較。指揮與樂團都相同,福茂這個版本是1988年錄的,而雨果是1991年錄的。雨果的錄音一向不俗,但是,在此我要說抱歉,無論是樂器的音質、音色、聲音平衡性、弦樂群與低頻的表現都是福茂這個版本更勝一籌,所以我決定選這個版本。中國樂器的合奏錄音本就很難,而這個版本把胡琴的弦樂群以及阮的彈撥群錄得非常柔美而有甜味,至於低頻的表現更是飽滿。其他四首曲子也都錄得很好,可以當作國樂錄音的典範。如果說有一絲缺憾,那就是錄音電平嫌小了些,必須開大音量聽。

難關:如果您聽不到飽滿的低頻,那就錯了。如果您聽不到阮的彈撥雜音與本來的質感,那當然不對。如果您聽不到二胡柔婉甜美的音質與音色,那也錯了。如果您聽到的嗩吶很刺耳,而且沒有樂器應有的質感那也不對。樂曲將結束前各種樂器層層疊疊的美感您聽得出來嗎?猛力搥打的鼓您感受到震波嗎?最強奏時聲音的厚度夠嗎?此時,聲音應該強大而不會刺耳,而且聲勢驚人才對。

黃河遙遙
王宏偉演唱,趙季平作曲,胡炳旭指揮中國交響樂團
上揚 CD 904(JVC VICP-202)

入選原因:王宏偉的音域寬達二個八度,唱起中國民謠來高亢入雲,聲音既清亮又飽滿圓潤,聽他的歌唱,感覺比聽帕華洛帝還親切,還過癮。中國人黃色皮膚的歌,中國人黃色泥土的味道,雖然他在遙遠的黃河邊,心中感覺既親近又遙遠。難得的是,這張CD的錄音效果非常好,氣勢龐大,聲音清晰,音質不錯,看說明是1994年在北京電影錄音棚錄的。有意思的是,中國的歌手、中國的作曲與演奏,中國的錄音,卻由日本JVC製作發行,然後再轉由上揚在台發行。

難關:第一軌的歌聲清亮高亢,如果您只聽到清亮高亢而沒有聽到飽滿,那就表示您犯有音響通病:中頻不足。第二軌的鈸打得很迷人,弦樂與定音鼓更是傑出。如果聽不到龐大壯闊的氣勢,那也不對。第九軌的鑼、簫錄得很厚實,人聲聽起來會尖嗎?即使再高的音,他唱起來應該都是圓潤的。如果聲音變尖就不對了。

暢響
陳建華等製作演奏
暢響音樂事業出版

入選原因:這是一張特殊的CD,找遍各處,就是不見CD編號,但是,我把這張CD特別安排放在第100號,原因要請各位自己體會。我選它入榜的第一個原因是內中曲意清麗脫俗、意境幽邈,聞後令人沈吟再三。第二個原因才是質感鮮明、乾淨,音質音色正確的錄音成就。內中製作了十二首曲子,每首曲子都有特別想要表現的意念與樂器音質音色。更特別的是,它所要表現的大部分都是中國的樂器,所以,它是一張測試中國樂器的絕佳CD。除了測試樂器音質音色質感之外,這張CD的音場寬深無比,各種自然樂器與電子合成做出來的樂器效果融合無間,成就了絕佳的錄音效果。製作人兼錄音師陳建華在自家錄音室磨了二年的作品果然不同凡響。

難關:大提琴、低音號、中國排笛、二胡、古典吉他、篳篥、單簧管、馬頭琴、箜篌、古琴以及陳建華自己的嗓音都錄得非常正確,樂器與人聲的形體也都飽滿而大,您必須表現出這些主奏樂器的特質。如果您覺得樂器形體很瘦不豐滿,那絕對是錯的。如果您覺得樂器與人聲的質感不直接、鮮明,那也是錯的。反之,如果覺得鮮明得有壓迫感也不對。如果您覺得音場不夠開闊不夠寬深,那更有問題。許多首的電子合成的低頻刻意安排得很低沈,您感受得到低沈的美感嗎?第七首單簧管之外的弦樂四重奏相關位置分得清楚嗎?第八首與第九首的低頻很沈,您聽到了嗎?第十一首您聽得到人聲在古琴腔體上引起的共鳴嗎?
分享 转发
TOP
2#

[upload=jpg]uploadImages/200373011193082984.jpg[/upload]
TOP
3#

这么好的文章为什么没有人看???????????
TOP
4#

up
TOP
5#

精彩好文!帮顶!顶顶顶~~~~~~~~~~
TOP
6#

翻出来复习复习。
TOP
7#

好!
TOP
8#

不知道符合以上要求的器材要多少大米呢?????????唉!穷命啊!!!!!!!!!!!!!!
TOP
9#

温故知新!顶!!
TOP
10#

好文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