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核辐射的影响 [复制链接]

查看: 2707|回复: 5
1#
下图是从教科书上扫描下来的关于辐射对有源器件的影响。
显然辐射对双极型晶体管的影响是很大的。如果在音响器材附近有较强的辐射源,那么音响器材工作时将受到影响,这种影响最终表现在声音的变化上。
[upload=jpg]Upload/200551623114924086.jpg[/upload]
辐射对人体的影响,有关的资料如下(这是美国的一本书的中译本扫描图)。
[upload=jpg]Upload/200551623131594429.jpg[/upload]
本论坛里有人说某办公楼用花岗岩装修,结果有许多人得了病,并认为是花岗岩惹的祸,但几年后又测不出。实际上不是花岗岩惹的祸,看下面的图片你会明白的。镭的半衰期那么长,几年后什么可能测不出呢。应该是其它的装修材料。
[upload=jpg]Upload/200551623182513605.jpg[/upload]
分享 转发
TOP
2#

如果真有辐射的话,俺倒是建议那天试听并用环的人快去医院检查一下,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呀。
如果身体出现问题,再好的好声也是白搭。
TOP
3#

来点更厉害的东东,这事件前些日子就看过.
惊没!

                                   γ射线辐射事件余波未了

             本报记者 王伟

  一条小小的金属链,引起了北京燕山石油化工有限公司300余名职工的恐慌,他们突然对自己的头痛腹泻等常见病充满了恐惧。是什么原因让他们害怕?他们被谁伤害了?
  9月2日早晨,从一台探伤机里脱落出一条金属链,正是这条放射性同位素铱192放射源,在几个小时里,使北京市房山区发生了地震般的恐慌,至今仍没有平息。17位当事人中,6人被送到了专治放射性伤害的解放军307医院,11人在燕山石化职工医院住院做进一步观察,其中以42岁的钳工李丙海受害最为严重,目前已被专家认定为急性放射性感染。
  艰难采访,终于等到马处长
  9月7日清晨,记者乘坐北京远郊公共汽车,历经3个小时、4次倒车来到位于北京房山区的燕山石化职工医院,在避过医院保安人员后,记者随着探视人群进入8楼的内三病区,11位怀疑受到γ射线损伤的炼油厂事业部职工,仍在走廊尽头的三间病房中住着做进一步观察。记者刚开始问几位当事人,事后他们都有什么感觉时,被警惕的医务人员发现,马上被“驱逐出境”。
  下午两点不到,记者再闯医院。院办的一位女同志以“领导不在家,我们是公司二级机构,不接受采访”为由,一句话就将记者拒之门外。但她转身一声“书记”的称呼却暴露了在座领导的身份,记者强烈要求“书记”接受采访。被逼不过,这位“书记”只好与公司经理办公室联系,一位姓李的秘书答应见记者。记者5分钟内赶到两公里外的燕山石化有限公司总部,但传达室一位戴眼镜的男同志在验过记者的介绍信和证件后,以周末办公楼没人为由,坚决拒绝记者入内。记者要求与经理办公室通电话,也被拒绝。
  万般无奈,记者抱着试试看的心情走入总部北侧的一栋小楼,向楼里的安全与环保监察处询问。记者的身后上来了中央电视台的摄像机。两家新闻单位不断交涉,我们想见到的马宏图处长一直没有出现,公司总部也没有人出来过问此事。
  僵持到15时20分,记者与中央电视台的同志商量兵分两路,他们去医院拍病人,我留守等马处长。16时35分,中央电视台的同志一无所获归来,记者更是闷坐,但他们带回了一个“人质”———经理办公室秘书小董,在小董的努力下,17时10分,负责此事的马宏图处长出来与记者见面。马处长诚恳地表示了歉意与欢迎。
  用30分钟听完马处长介绍情况,记者弄清了事件的来龙去脉。
  傍晚访现场,细探放射源丢失经过
  李丙海是北京燕山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炼油厂事业部维修班副班长,9月2日上午10时15分,他走进了位于厂区深处的柴油加氢车间,那里有一台停止工作的机器在等待着他们班组进行检修。在攀上五级铁梯的钢甲板时,李丙海发现左侧氢气管道下有一条铅灰色的金属链在闪光,他顺手捡了起来,发现是一条10余厘米长的金属链,一端还悬着一颗小疙瘩。李丙海觉得这玩意很有意思,就顺手揣进了裤兜。
  王福国是燕山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建安公司检测中心探伤一队6组组长,按照公司检修计划,9月2日凌晨1时40分,他与组员高晓明、杨兆泉一起去危险品仓库取出了探伤机。随后,在建安公司安排的两位身穿迷彩服年轻人协助下,王福国误以为是驻防厂区部队的现役军人,只进行了简单的询问,知道两位青年一位姓张一位姓刘,他们一起开车去柴油加氢车间为氢气管道探伤。
  从王福国自己的回忆材料看,本应该由他们三个有“上岗证”人员操作的探伤机,交给了两位穿迷彩服的民工。对人体具有极强杀伤作用的γ源铱192放射源在违章操作下,从密封的铅罐中滑落到工地的管道下,他们在上午10时收工时,谁也没有发现。
  下午当班的另一个维修小组需要使用探伤机,一个细心的工人发现探伤机与平时不大一样,那个平时密封的铅罐里透着光。这位技术工人知道γ源的危害,马上报告了班组负责人,这时已是9月2日14时30分。
  这个灾难性的消息不知是出于什么原因被压了下来,检测中心的有关人员开始了焦急而又细心的寻找。他们求助了401所的专家,动用了仪器在厂区搜寻。
  李丙海并不知道自己捡到的金属链就是探伤机里跌落的放射源,在检修机器时,他感到有些疲惫,自己的精力仿佛一下子失去了。吃中饭时,他顺手掏出了那条金属链,几个工友好奇地接过去看了看,大家议论这是一个什么东西。李丙海收回金属链时又顺手揣进了另一个裤口袋,过了一会儿,他身体的难受感不断加剧,他才将金属链扔进了工具箱。
  17时25分,检测中心的人终于打听到李丙海捡到了一条金属链,他们找了过来,17时45分收缴了在工具箱中仍在起放射作用的铱192放射源。
  由于9月2日是星期天,安全与环保监察处处长马宏图17时30分已在家中,听到γ源丢失的报告,作为企业负责安全工作的马工程师头一下子大了。依照有关程序,他在第一时间报告了当地公安机关和有关主管部门。
  看不见的射线,放射源的危害有多大
  截至9月7日,燕山石化有限公司共有300余人到医院检查身体。他们自叙在9月2日到过事故现场附近,并有各种身体反应。燕山石化有限公司也本着对职工负责的态度,欢迎职工及时检查。
  马宏图处长强调,公司8月15日通知要求大修时注意安全,想不到事故还是在9月2日发生了,而且是建厂30多年来最大的事故。
  北京市卫生局疾病控制中心放射防护所副所长李亚春和王时进教授当天赶到现场进行了测定,他们做出的7项检测报告认定了铱192放射源的放射性幅度为17.59居里。
  国家卫生部放射防护司范深根研究员说,人体对辐射年接触剂量限值为50毫希伏特,一般做一次脑部CT扫描约为30毫希伏特,胸部透视为15毫希伏特,因此一些病人做化疗多了,有脱发、内脏损伤等现象出现。以本次事故计算,人接触铱192放射源在0.5米内15分钟可致严重损害,在2米以外要2小时才可致放射损伤。李丙海是目前已认定的急性受到低至中度辐射伤害的患者,另外五名住在解放军307医院的病人都需要等待专家进一步观察认定。
  放射源是可怕的。由于我们平时难以接触放射源,对放射性物质的认知非常有限。但在一些危险部门或危险岗位工作,对危险品缺乏认识,缺乏自我保护观念比放射源更可怕。放射源管理好了,不会对社会和人群造成任何危害。如果安全意识不到位,则处处有危险。人们不要对放射危害丧失警惕!

    《健康时报》 (2001年09月13日第十五版)
最后编辑我爱辉辉
TOP
4#

哈哈!
从音响说到辐射,!越来越深入!
顶一个,继续研究-----
就等看结果了!
最后编辑我爱辉辉
TOP
5#

别被放射的没生育能力就惨了。:(
TOP
6#

上次山西,走私CD里发现放射物质也是真的.很可怕.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