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为何一些外国录音室会用这些音箱做监听? [复制链接]

查看: 3555|回复: 10
1#
        前几天我在一些旧的音响杂志看到B&W的广告上说XX录音室用B&W801做监听,雨后初晴也是这么说。我发觉很有问题!
    1.这些音箱本身的设计是民用设计的,根本达不到监听音箱的设计参数要求。
    2.B&W801是后导相音箱,这样的设计是不能做近墙监听用的。
    3.雨后初晴和B&W本身的风格和音色太浓厚了速度也不快,一出声就知道是什么音箱了,所以根本不能拿来做一个录音的标准。
    所以雨后初晴和B&W拿来民用是不错,但是拿来做监听就不行了,我觉得真正能做监听只有Dynaudio acolistics和PMC.
       我在富盛听过一次TACT推Dynaudio acolistics的M1,摆一个等边三角形的近墙监听位,出来的声音非常准确,动态很大,细节很多。每张碟的录音好与坏立刻就听出来了。但是不是所有人都喜欢这种声音,不过我就很喜欢了!
    不知各位意见如何呢?
分享 转发
TOP
2#

diala 在 2004-12-20 14:53:37 发表的内容
1.B&W/Harbeth/DY/PMC都有鑑聽喇叭(是不是這樣翻),也都有基本的市場佔有率。這是事實,恐怕不能以存疑就否定。

2.一般音響用家常使用"鑑聽喇叭"說明錄音使用音箱的全部,其這是不正確的。依功用來分鑑聽喇叭就有非常多種,各自的條件需求設定都相當不同,設計參數也不同。就這點來說,Harbeth相當能因應所需對應的鑑聽需求。B&W不熟所以不予置評。至於一般音響用家將之用於hi-fi日常生活,是一種選擇,但因此就將之定位為民用設計,或許有點偏頗。

3.錄音的標準涉及錄音室/錄音師的主觀,尤其在現今百花齊鳴的年代,各家錄音室從麥克風空間以至後製鑑聽,都已經有相當不同的主張。DY作為自身向度的一個極致,僅能說明一種可能,而不是唯一。

事實上在現今的專業領域,高成本系統和低成本系統使用率最高的,都不是音響玩家熟悉的東西。個人以為這些有鑑聽血統的老牌子強調此點的用意絕大多數在於商業訴求,對於我們音響玩家而言,聽聽就好,不用太認真。

個人淺見,僅共參考。

前辈。哈,我就是想讲又讲不出的感觉,您全给捅破了。
TOP
3#

我不大明白监听的标准是什么?你先给了一个限定。
监听也分录音监听和回放监听。
B&w、雨后初晴都是民用设计吗,不对吧。
TOP
4#

“世界首席录音师”韦坚逊所用的监听设备是QUAD加天朗,EMI和PHILLIP的录音室真的是用B&W801作监听箱。
我最不明白的反而是至今未能在民用系统中听到能玩好801的。
TOP
5#


TOP
6#

专业问题
TOP
7#

Dr kuang 在 2004-12-20 23:27:31 发表的内容
“世界首席录音师”韦坚逊所用的监听设备是QUAD加天朗,EMI和PHILLIP的录音室真的是用B&W801作监听箱。
我最不明白的反而是至今未能在民用系统中听到能玩好801的。

他们都是使用主动式的B&W
TOP
8#

所以BBC 现在终于选对了,用Dynaudio Acoustic
TOP
9#


TOP
10#

1.B&W/Harbeth/DY/PMC都有鑑聽喇叭(是不是這樣翻),也都有基本的市場佔有率。這是事實,恐怕不能以存疑就否定。

2.一般音響用家常使用"鑑聽喇叭"說明錄音使用音箱的全部,其這是不正確的。依功用來分鑑聽喇叭就有非常多種,各自的條件需求設定都相當不同,設計參數也不同。就這點來說,Harbeth相當能因應所需對應的鑑聽需求。B&W不熟所以不予置評。至於一般音響用家將之用於hi-fi日常生活,是一種選擇,但因此就將之定位為民用設計,或許有點偏頗。

3.錄音的標準涉及錄音室/錄音師的主觀,尤其在現今百花齊鳴的年代,各家錄音室從麥克風空間以至後製鑑聽,都已經有相當不同的主張。DY作為自身向度的一個極致,僅能說明一種可能,而不是唯一。

事實上在現今的專業領域,高成本系統和低成本系統使用率最高的,都不是音響玩家熟悉的東西。個人以為這些有鑑聽血統的老牌子強調此點的用意絕大多數在於商業訴求,對於我們音響玩家而言,聽聽就好,不用太認真。

個人淺見,僅共參考。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