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线材的确神奇,谁能解开奥秘 [复制链接]

查看: 11650|回复: 61
1#

各位前辈和弟兄一定是见笑了——小弟的阶级成分是三代贫农,囊中羞涩,目前使用的仍是入门的低档器材:多年前购置的先锋525K声源+山灵2000解码器+operaA100II、A100pius,讯号线为怪兽、华敏,音箱线为惠普K33、K66;音箱:(南京熊猫电子集团公司的早期产品)金熊猫6966F落地箱,哑铃式设计,三路二分频,中低单元采用特殊涂层亚光面纸盘,长冲程、强双磁式设计,高音单元为高档蚕丝音膜,灵敏度好。其高音甜美、透澈、极具质感,中频圆润、自然(不暖不甜),低频深沉、雄厚富有弹性,音场的定位和空间营造准确,整体平衡理想。个人认为这是国内大厂家早期音响产品中不可多得的一对好箱。如今仍让它继续服役,与友人闲置借给的AE100书架箱在听不同音乐时交替使用。

由于器材档次低,一直懒得在线材上下什么功夫。所有器材用的仍是随机线,且与其它家用电器共用电源,用一只15A的普通排插引出。最近连续拜读了发烧前辈们有关线材讨论的帖子后,受益匪浅,跃跃欲试。上周末终于挤出时间,动手寻求其中乐趣。

一、改造音箱内连线。对象:熊猫落地箱。操刀,开膛破肚一看,箱内连线都是几毛钱一米的普通花线,于是换掉。改造内容与方法:1、改变音箱接线柱与分频器的连接方法;2、改变分频器元件之间的连接方式;3、全部采用搭棚焊接法重新连接。

事毕。摆位,连线,开机,试听——好家伙:声音比原来通透,速度也稍快,质感也有改善;高音去得尽,中音似乎也多圆润,低频量感多了一些,但还较松散;声场与原来无二。小试牛刀之后,就琢磨着下一步计划该如何付诸行动了。

二、改造电源线。1、音响电源改从厨房电热专用线路上引用(该线路电压亦为220V,单独从电表拉,且只有做饭时才用电,其余时间对音响应无干扰);2、疏通电路“瓶颈”,改造音响专用电源插座,将插座里较细的内连线换掉,焊上粗的单芯铜线;3、在插座前串联一只宽带正弦波再生魔块(电源净化器);4、所用电线均为横截面4平方毫米单芯铜线;5、将功放机随机线也换成了二手买来的、不知名的专用电源线。

一切妥当后坐下来倾听——天啊!简直不可置信:这是眼前那堆破器材播出来的声音吗?妙,太妙了!一时间手舞足蹈、欣喜若狂。改造音箱内连线和电源(线)后的效果是:

声场和层次感:定位更佳,可以分辨出乐队里各种乐器及合唱队各声部演唱者的准确位置(前后或左右)。听民乐《春江花月夜》,那怀抱毖琶半遮面的美人仿佛端坐在你面前;那美妙的音符在玉指拨动间从空中缓缓飘来;那感觉若即若离,如痴如醉,前所未有。同时,声场变得愈加开阔且具很好的纵深感,甚至部分声音似乎是从音箱近米开外的侧墙和后墙处发出的(没有言过其实,也不懂声学上这是为什么),更兴奋的是音乐背景比原来干净许多。

细节:播放熟悉的音乐节目,听到了原来没有听到的东西。听《风雅之旅》的“云之南”和“野鸟情歌”:近处,有欢快的少数民族舞蹈音乐旋律;远处,各种鸟语遥相呼应,此起彼伏,清晰可辩。音乐与自然界声音浑然一体,一种身置大自然的感觉以前是体会不到的。

质感:人声稍厚有肉感;弦乐能听到少许松香味;中高音有光泽感,听“鸟语情歌”,乐队中的小银铃仿佛就在你面前轻轻碰响,非常悦耳动听。那种感觉就像风吹密林透进缕缕金光,沁人心脾,非常惬意。

高兴之余,从友人家中借来带滤波功能的电源插座、电源线、音箱线各一,用他的电源线插座连接起来听听,声音是一样的。但换了功放电源线感觉就不同了,音箱线更甚。

迷惑:线材的作用这么神奇,其奥妙何在?盼高手解开个中奥秘。
分享 转发
TOP
2#

刘罗锅 在 2004-9-8 8:50:25 发表的内容
相位传真发表的。。。 。。。火线和零线的方向搞错了声音的区别是很大的。



果然是接反了。三脚插头和两脚插头是如何辨别他们的火线和零线的?

谢谢![/quote]
三相插头把尾插对着自己,三个插孔形成一个三角,地线孔在上,右边的那个应该是火线才对。两脚插头可以换方向插插找出正确的方向。
TOP
3#

其实怪兽的一些信号线就是双线分音,用单支绝缘铜丝走中心传递低频,外面包裹细铜丝传递高频。但其实对信号线没有必要双线分音,一根0。08的无氧铜丝就可以带来很出色的高低频延伸。但这么细的铜丝在制线工艺上就很难。
TOP
4#

刘兄 一般的电源线都是多股的(指从插座到器材的那一米左右的线)如果从配电箱到你的器材一般用单芯线力水会好点 动态会足些。用软线声音会柔顺些。
TOP
5#

佩服楼主老兄的文才,让人开后,茅塞顿开,我也有跃跃欲试的感觉了

只是疑惑:是否换了线后真的有你所说的那么好?!!不得而知啊

也请把换线后的缺憾也一并谈谈可否?也让我等借鉴一二.

谢谢
TOP
6#

nhyhs 在 2004-9-3 10:08:04 发表的内容
佩服楼主老兄的文才,让人开后,茅塞顿开,我也有跃跃欲试的感觉了

只是疑惑:是否换了线后真的有你所说的那么好?!!不得而知啊

也请把换线后的缺憾也一并谈谈可否?也让我等借鉴一二.

谢谢



NHYHS兄过奖了,小弟实在不敢当。改良线材得到的效果的确也出乎本人预料,没有哗然取宠的必要。在下也是从泰哥《改良保险丝》一文中得到启示的,在动手做了三个不同保险丝来试音后恍然大悟。

对于在下这样的垃圾器材来说,改良线材后的音效能提升大半个档次,已是喜出望外。一来是播放熟悉音乐节目能听到过去从未听到过的许多音乐细节;二来是绝大多数原先听起来还算得上顺耳的东西现已今非昔比,小上台阶。倒也没有什么副效应。

遗憾之一,低频质感没有提升。要能调较到低音听起来感觉象一个个硕大的橡皮球从音箱前弹跳而出,那才... ... 。不过就在下这破器材来说,也就“狗嘴里吐不出什么象牙”来哟。

遗憾之二,音源和解码器的随机电源线是固定的,没能一举做了它们。现正琢磨着如何才能换上专用电源线(这样效果可能会更好吧),继续期盼各位前辈多多指教。
TOP
7#

讲到铜芯的形状就高一个档次了。

前一段时间我与一位前线材老板(现在无做)倾计。
问为何怪兽电源线的的声音现在国内产的与以前国外产的有差距?
他就把现在国内产的与以前国外产的各剥开一条比较,
我见未剥之前基本未有分别(我是外行),
但是到见到三条线的时候就发现有分别,
国内产的就棕色、黑色、绿色分别表示火零地,
国外产的就黑色、白色、绿色分别表示火零地。
再剥开绝缘层见到铜芯也有分别,
国内产的铜线就深色地、颜色暗哑缺乏光泽,
国外产的铜线就浅色地、颜色金黄富有光泽,
线材老板说基本进口的音响专用的电源线都是以黑色、白色、绿色分别表示火零地。
由于铜芯的铜质有分别所以听起上来就有分别
好坏就自己衡量了
以上谨做参考,错了见笑!
TOP
8#

相位传真 在 2004-9-2 9:22:13 发表的内容
hivision 在 2004-9-2 9:16:10 发表的内容
电源不就是50Hz吗,哪里来的高频电流呢?

音乐中有高频电流,电源线中必定有高频电流供应,和50Hz的交流电合成复杂的波形,电力网中的高频干扰就是用电设备带来的,所以电源并不是纯粹的50hz交流电。


相位兄我们国家的电源绝频率决对是50Hz,只是因为谐波会瞬时对其产生影响,而使其瞬间产生变化,并不是长久的.您所说的高频干扰就是谐波产生的.
最后编辑nhyhs
TOP
9#

nhyhs 在 2004-9-3 10:25:23 发表的内容
相位传真 在 2004-9-2 9:22:13 发表的内容
hivision 在 2004-9-2 9:16:10 发表的内容
电源不就是50Hz吗,哪里来的高频电流呢?

音乐中有高频电流,电源线中必定有高频电流供应,和50Hz的交流电合成复杂的波形,电力网中的高频干扰就是用电设备带来的,所以电源并不是纯粹的50hz交流电。


相位兄我们国家的电源绝频率决对是50Hz,只是因为谐波会瞬时对其产生影响,而使其瞬间产生变化,并不是长久的.您所说的高频干扰就是谐波产生的.


是这样的,所以发烧电源线一定要屏蔽层,用来吸收高频谐波。
TOP
10#

andy8_tan 在 2004-9-2 13:34:44 发表的内容
相位传真 在 2004-9-2 13:19:26 发表的内容
电源线粗细都是次要的,关键是屏蔽层。


在陶街开价几十文/米的电源线都有屏蔽层
有好多人以为捡到好野结果回家一试就摆埋一边
时间长左就堆埋一大箱“流线”
这样的人都吾会少

我看都是主要看铜芯靓先得!


继续向各位请教两个问题:

1、电源线的屏蔽应该是网状屏蔽好还是全屏蔽好;

2、电源线就铜芯形状而言是单支的好还是多支的好。

谢谢!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