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非常感谢聚会组织者们给予晚辈这个分享与锻炼的机会!特开此贴作为提前预告与会后交流的空间! 是否用“黑胶的极限”这个作为分享的主题,本人犹豫了很久,因为这样的风险太大,在不熟悉的环境,未知的系统配搭,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假如单纯分享几张声音靓、音乐好听的唱片,相对来说就容易多了,但是这样未免有点敷衍了事的感觉!相对而言,挑战困难似乎更让人着迷!
当然,本人并非盲目激进,在选择黑胶唱片时仍力求做到“保底”,发烧级的录音是必须,老生常谈、经常见到、听到的唱片基本放弃,采用古典、弦乐、爵士、流行等多种音乐题材的黑胶唱片,并穿插立体声黄金时期模拟录音与数码录音的差别作为副线,务求令新手有所学,老手亦有所得。
1,黑胶的味道
本人认为黑胶特有的味道,是其至关重要的极限之一,很多发烧友喜欢味道,也有很多发烧友避之唯恐不及。味者,可以被理解成音乐味,也可以被称为音染。具有浓郁黑胶味道的录音主要集中在50-60年代中期,而且又以爵士唱片最为出众,早期很多爵士名盘卖得比那些天价的古典还要贵,而且非理性的一面是单声道头版可能会比立体声头版贵几倍,这点跟古典黑胶的情况是刚刚相反的!在此选用了爵士名盘《ELSE》,另外还会选一张无色无味的数码录音爵士黑胶作为对比。
(转载)专辑介绍:
这是史上最杰出的爵士唱片之一,在权威的TAS史上百佳爵士唱片榜单上位居第一
本碟的经典和精彩是丝毫勿容置疑的…
此番老迈虽是以客座身份为加农炮助阵,却抢尽了风头…
第一曲秋叶(Autumn Leaves)是爵士名曲,单本人听过的所谓名家版本就不下20个,但又有谁的演绎能如此销魂蚀骨,余音饶梁,欲罢不能…不禁让人想起杜甫的“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
Miles Davis的Trumpet Solo基本上属于神迹,为此我情愿忽略他的人品… 本应唱主角的加农炮的萨克斯在这里仅成了陪衬,并知趣的适时退出…喜欢爵士的朋友都知道,Jazz除了自由的音符,最让人津津乐道的还有各大牌爵士乐手之间说不清、道不明,错综复杂的恩恩怨怨,而且牌越大脾气越大,他们彼此互不买帐,所以加农炮能够做到这一点是很不容易的。或许是他有自知之明,知道再拼下去只会以惨败告终,还不如做个顺水人情,让已进入佳境的老迈自由深情的Solo,由此成就了一段天下无双的录音…同样要感谢一代鼓王Art精湛的鼓艺和双Jones出色的配合,是他们让这段演绎趋于完美…
最出彩的是标题曲Somethin' Else ,这是一场萨克斯与小号之间的大比拼,也许双方都为对方出色的技艺和发挥所感染和激励,于是两位旷世奇才越玩越精彩,几达前所未有的高度,撞击出无数灿烂的火花…真是堪称精彩纷呈、妙趣横生…曾经无法想象当年嵇康和元籍同奏广陵散而达琴瑟合一的意境,也不能理解金庸先生笔下所描述的刘师叔与曲长老琴箫共谱笑傲江湖的境界,听过这一首之后我忽然能够很真切的领略和感受到了...
2,弦乐之美
这点不用多说了,很多不喜欢黑胶的发烧友也不得不承认,用黑胶来播放弦乐真好听。这次用两张弦乐的黑胶作为对比,一张是早期模拟录音奥克雷尔的《舒伯特小提琴奏鸣曲》,很多玩黑胶多年的发烧友也未必听过这个录音,是又好听、又昂贵、又冷门的品种。
下面这张是数码录音拉威尔的四重奏,这个曲目也是非常冷门的,版本也不多,但是里面有一大段提琴拨弦,旋律优美,录音无比发烧,每次听都大呼过瘾!由两张唱片对比可以听出模拟与数码录音的不同:模拟录音是针孔里看世界,看到的是音乐的本身整体,数码录音是显微镜下的世界,看到的是各种声音的发烧元素,由这些声音的元素组成音乐,这个观点或许也可以解释音响器材的进化过程!
3,黑胶的低频
黑胶的低频,Q而带有弹性,质感佳,形体定位好,往往音响发烧的年份越久,对低频越重视,低频太重要,也太难处理得好了。这张流行爵士的低频特别出众,期待与大家分享。
4,黑胶低频下段至超低频
曾经听到过某大烧攻击黑胶说,黑胶绝对(肯定)没有超低频。他这么说我理解,但是不赞同!一来,的确在70年代以前录音的黑胶唱片,无论任何系统播放几乎都不可能出现超低频!二来,在正统的古典录音里极少会收录到超低频,除了当时技术所限,录音师们也会认为其他方面更加重要。三来,要重播出超低频,对黑胶系统的要求太高,可以说绝大多数黑胶系统是无法回播超低频的。但这次选用的黑胶,是可以直接打破一切系统的底线,在这里卖个关子,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由于时间所限,在分享过程中是不可能讲那么多话的,所以有缘分看到此帖又参加聚会的朋友,会有辅助理解的作用。分享的内容仍然有可能会根据现场的情况而作出适当的变化,还有就是有些曲目篇幅比较长,只能节选其中精彩的段落来听。预祝聚会圆满成功,大家都能尽兴而归,到时候见,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