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访李先生—美国Magneplanar MG1.6平板音箱聆听记 [复制链接]

1#


美国Magneplanar MG1.6平板音箱,我曾经在上海丽音音响广场中的代理处听过。当时询问价格,报价才不到18000元,我心想,这么大的平面喇叭只卖不到18000元,真的挺值的。于是我请他播放一下给我试听。代理实力不凡,经销马克与KRELL,但是,那天,竟然很懒惰地用80瓦输出的一台进口功放驱动这对MG1.6,播放TUTTI古典参考碟第一曲。结果,出来的声音又亮又干,尖得我耳朵难受得不得了,马上请求其关掉功放,我逃之夭夭。心想,这种大喇叭,竟然出这种恶声,卖的再便宜又有什么用。
然而,我在论坛上认识了一位李先生,与其PM闲聊时,得知其用的正是MagneplanarMG1.6,我决定,前往李先生家拜访一下,听听发烧友家中的这对喇叭的表现。因为,往往代理处的环境与搭配可能扼杀一对优秀的喇叭。









来到李先生家,得知其用的前端是国产器材,音源是SOUNDFIELD尚菲SF2,全新价格为6900元。功放为德颂V8I,全新价格为6600元。此时,我心中有两个想法,1,德颂V8I可以说是国产名机了,经常在发烧论坛上看到他的用家。这次正好听听国产8欧250瓦的功放的实力,2,前端总价只有不到14000元,整套器材总价30000左右的声音,会怎么样,是超值,还是素质低下。

先聆听迈克杰克逊:这套系统的声音透明感是顶级的,背景绝无底噪。空气感出色,解析力强,速度感属于迅速无比。摇滚中低频每一次打击都十分清晰而且弹性不错。这样的低频,我没有感觉量过少。摇滚总体的感觉不会由于干涩而感到刺耳,比起上次在代理处听到的喇叭,宽厚了不少,德颂250瓦的后级V8I,绝对比上次在代理处聆听的进口80瓦后级要强。迈克杰克逊的嗓音没有刻意突出,也就是说,中频不会给人ATC那样突出的感觉,频率表现很直,中性。
播放TUTTI第一曲,这套系统展现出非常中性直白的特质,音场非常宽广,如同观看大屏幕电影。整段录音表现出RR公司的HIFI性。声音干脆利落,低频迅速落下而扩散的感觉与丹拿的音箱感觉接近,异常讲究低频的快速瞬态与清晰的结像感。整段录音比代理商处耐听多了,我连听了2遍,加深感受。

为了全面测试这套系统的表现,我聆听了上海2009音响展示会的测试LPCD。第一曲OLYMPIC FANFARE,快速的鼓声敲击,形体清清楚楚,毫无粘连与拖泥带水,鼓得瞬态表现得相当出色。第二曲贝多芬钢琴奏鸣曲,钢琴的敲击圆润而饱满,质感非常逼真。小提琴明亮而不刺耳,有摩擦的粘滞感,很流畅。丝毫没有拉钢丝的瘦薄感。第三曲AT SUNDOWN,乐器有鲜明的轮廓感,前后层次分明。第四曲爵士乐,钢琴充满弹跳的质感,铜感乐器的敲击感有厚度,有清晰的余响。三角铁有令我觉得过于强的直白而前冲的感觉,整体感觉比较厚润。第六曲LIBERTY FANFARE,曲中炮声突然作响具有非常高的立体感与瞬态反映,令我感到非常过瘾。第八曲,鼓从左右以间隔的位置连续性的敲击有明确的定位感,鼓面的振动感明显,弹性十足。第十曲乐器齐奏时动态游刃有余,无由于喇叭的尺寸不足或功放驱动力不足而感觉动态压缩而产生破音,糊音的感觉。但是,结像位置比较高。第十三曲,赤壁怀古,古筝的弹拨清晰有力,更关键的是,凝聚的线条充满高密度的能量感与弹性。这种能量感,不是建立在低频量足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瞬态快速有力的基础上。

阿姐鼓第二曲,女声伴唱在极其深远处以超细致超凝聚的线条吟唱,空灵感极其出色,仿佛从天的那边传来。鼓声一来,大面积大动态的能量在空气中爆发的感觉,真是爽快无比,空气感极其出色。
阿爸的背影,这盘专辑的空气感,通透度被这套系统表现得淋漓尽致。女声晶莹剔透,清爽到不食人间烟火,嗓音线条边缘由于圆润,而具有强烈的立体感。

炎黄第一鼓,鼓得速度与瞬态强大,其中,大鼓的低频下潜,令我的身体感到冲击,万鼓齐鸣的时候,出色的解析力与快速的瞬态使得场面一点也不乱,可以看见万鼓的起与落层次分明。速度完全没有任何慢或者跟不上的感觉。国产前端的超高性价比,令我瞠目结舌,不得不在此告诉大家,与其用马克383,可能,我会更喜欢德颂V8I。诚然,马克383的高频更有胆味,更加圆润有气质,但是,力量上,V8I具有压倒性优势,而且价格,国产功放完全可以令人接受。
这对喇叭,对于希望以小代价取得大回报的朋友很有意义。他的优点是声音极端中性,瞬态优秀,速度迅猛,三频拉的开,声场规模大。他不是追求低频宽厚与量感的音箱,也不是追求厚暖韵味的音箱。在结像上,显得比一般音箱高大,对于希望得到电影版的画面感的朋友是值得考虑的音箱。
李先生的这套三万元左右的器材,在我看来, 哪怕近十万元的进口器材组成的系统,都未必能够在许多方面战胜它。关键在于音箱的选择与搭配。Magneplanar MG1.6,一人高的大型平板音箱,本身就具有中性无比的音色与庞大的声场规模。其高大的结像规模对于听者的冲击力非小书架箱与一般的落地箱能够相比。而驱动这对喇叭,根据我两次聆听的经验来看,必须用有相当厚度而且大功率的功放来驱动。因为这对喇叭本身就相当锐利与中性,如果没有足够的厚润度的功放,听感很可能尖锐刺激。而李先生在实践中,采用跳过箱子的保险丝,采用双喇叭线导通的方式,来增加结像细致度与中高频的厚度,大家可以参考。在聆听的过程中,我觉得,这对箱子在结像上与传统音箱不同,他的结像令人觉得不是在看现场,而是在看电影。也就是说,乐队结像太高,导致有的乐器从我正面的视线上方发出响声,如同是在看电影屏幕中上方位置的乐手。这点,我感觉有些别扭,是否哪个环节出了点小问题,还是这对喇叭更加适合作为看电影时的主音箱用。抑或,是唱片的录音出现了问题。在网上查阅资料的时候,我惊讶地发现一个问题,请李先生注意一下。
PS:李先生,请你看一下以下连接,
http://www.sgaudio.com.cn/bbs/thread-193-1-1.html
说明书内写到:尾号为“-1”的喇叭应该放置在左边(其高音单元位于喇叭的左外侧),而尾号为“-2”的喇叭应该放置在右边(其高音单元位于喇叭的右外侧)。而你的放置正好与说明说内写的相反,背后为2的放在了左边,请尝试一下将喇叭左右对调再听听看。

希望这个信息对李先生有帮助,再次感谢李先生让我近距离接触了Magneplanar MG1.6平板音箱,让我非常详细地聆听了这对音箱的各方面表现呢。
最后编辑sega88 最后编辑于 2010-02-17 17:06:13
本主题由 版主 eric 于 2010/3/8 12:01:04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我的HIFI与美女博客:blog.sina.com.cn/athfan
TOP
2#

这个组合刚刚的狠那。
TOP
3#

LZ真懂欣赏,Magna 是好东西也!

希望多些听音室的照片, 你的描述,主人家肯定是摆位高手!
TOP
4#

不太相信V8i能出好的中高频
TOP
5#

原帖由 SMERT 于 2010-2-17 17:54:00 发表
不太相信V8i能出好的中高频

非常强大的高频。中频属于平直型,非醇厚型。
我的HIFI与美女博客:blog.sina.com.cn/athfan
TOP
6#

按照图上的摆位,很难获得优秀的音场和结像。离后墙太近,音场和全频的顺性,透明度这些这个箱子最大的优点很难发挥。

这对箱的结像跟传统箱子一样,结像偏大和偏高是玩家的问题。我在调整的过程中也遇到过这些问题。

事实上,在音场的铺展,高低和纵深,结像与真实物体的接近程度这些方面,这对箱比传统箱还要好。

摆位方式也跟传统箱子一样,其他人说的跟传统锥盆箱子完全相反的玩法完全是胡扯。
逗你玩儿
TOP
7#

喇叭左右的问题,其实不需要按照说明书上写的教条地照搬。

这对箱对环境很敏感,我们要考虑它为什么对环境敏感,找到了答案,摆位也就有办法了。
逗你玩儿
TOP
8#

非常感谢铁饭兄年三十下午来我家聆听指导!他很仔细,也很狂热。对于所听的系统都有比较客观的自我评价,而且描述很系统。实在佩服!

关于摆位,我尝试过很多。但是结像一直在1.5m的高度。很是苦恼。。。。。。

只是也有比较开心的事,就是能很好的一点一点玩出这箱子的特点。
玩hifi的乐趣在于—自己快乐!
能和朋友一起分享更是快乐!
TOP
9#

原帖由 bennylookli 于 2010-2-17 21:24:00 发表非常感谢铁饭兄年三十下午来我家聆听指导!他很仔细,也很狂热。对于所听的系统都有比较客观的自我评价,而且描述很系统。实在佩服!关于摆位,我尝试过很多。但是结像一直在1.5m的高度。很是苦恼。。。。。。只是也有比较开心的事,就是能很好的一点一点玩出这箱子的特点。
李先生客气了。应该我谢你才对,让我感受到真正的平板音箱的魅力。以后多交流,等我的麦景图MC2102到了后,我联系你到我家听音指导。
我的HIFI与美女博客:blog.sina.com.cn/athfan
TOP
10#

大除夕的去打搅人家啊,莫不是年夜饭也一块吃了吧。
壮士豪情怀天下
英雄仗义本无名

江门市青年音响爱好者协会
TOP
11#

路过……
TOP
12#

原帖由 ray_ji 于 2010-2-17 18:44:00 发表
按照图上的摆位,很难获得优秀的音场和结像。离后墙太近,音场和全频的顺性,透明度这些这个箱子最大的优点很难发挥。

这对箱的结像跟传统箱子一样,结像偏大和偏高是玩家的问题。我在调整的过程中也遇到过这些问题。

事实上,在音场的铺展,高低和纵深,结像与真实物体的接近程度这些方面,这对箱比传统箱还要好。

摆位方式也跟传统箱子一样,其他人说的跟传统锥盆箱子完全相反的玩法完全是胡扯。


兄弟的箱子离后墙是什么距离? 我试过很多不同的距离:
我家听音环境——前后墙4.35m,左右5.5m。左边落地玻璃门拉落地双层厚帘,右边是开放性的餐厅。大型3+2布艺软沙发,0.7m x 1.1m 大理石茶几铺羊毛毯,两个箱子之间间距2.2m,地上是块1.8m x 1.1m的后羊毛毯。
不是特别好的听音环境,系统放在长边上。
50cm——中频最厚实,但是高频有些发冲,低频有些浑浊;
100cm——也就是现在的摆位。相对比较平衡;
120cm——声场最好,高频最细腻,但是低频有些虚,中频还过得去;
150cm——声音最没有压力,几乎没感到箱子的存在,和耳机的声音有些像。但是声场过于缩小,各频的质感大大下降,各条线有些紊乱。
玩hifi的乐趣在于—自己快乐!
能和朋友一起分享更是快乐!
TOP
13#

原帖由 audio 于 2010-2-17 21:40:00 发表
大除夕的去打搅人家啊,莫不是年夜饭也一块吃了吧。


兄弟这话有些不合适,呵呵。 大家都是爱玩一族,都是两口之家,没什么打搅不打搅的。本来就是相互体验、交流和学习。
玩hifi的乐趣在于—自己快乐!
能和朋友一起分享更是快乐!
TOP
14#

回复 13# bennylookli 的帖子

静电音箱我也听过,说实话如果功放合适的话,一般来说普通的音箱是没有办法同它相比。但它也有一个大的瓶颈。这个就是本身的结构问题所造成的。静电音箱的驱动是用高压的静电。这个高压是根据输出功率决定的,一般来说电压要达到3500V到5500V,但是高压是要通过升压变压器升压,但是这个升压变压器的制作是最大的问题。因为一般的音频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电压只有几十伏,要把电压升的那么高,变比一般要达到150--200倍,这么高变比的升压变压器实在是难做,基本上来说静电音箱都有两个音频变压器,一个负责高频,一个负责低频。
这个瓶颈这个升压变压器,如果能有高压音频的驱动功放的话,不用通过升压变压器驱动,整个静电音箱的保真度会高一个层次。
TOP
15#

楼上的不要见到平板就以为是静电。Magnepan是电磁平板音箱
逗你玩儿
TOP
16#

原帖由 bennylookli 于 2010-2-17 22:02:00 发表
兄弟的箱子离后墙是什么距离? 我试过很多不同的距离:
我家听音环境——前后墙4.35m,左右5.5m。左边落地玻璃门拉落地双层厚帘,右边是开放性的餐厅。大型3+2布艺软沙发,0.7m x 1.1m 大理石茶几铺羊毛毯,两个箱子之间间距2.2m,地上是块1.8m x 1.1m的后羊毛毯。
不是特别好的听音环境,系统放在长边上。
50cm——中频最厚实,但是高频有些发冲,低频有些浑浊;
100cm——也就是现在的摆位。相对比较平衡;
120cm——声场最好,高频最细腻,但是低频有些虚,中频还过得去;
150cm——声音最没有压力,几乎没感到箱子的存在,和耳机的声音有些像。但是声场过于缩小,各频的质感大大下降,各条线有些紊乱。

背面发声跟正面能量一样,这个箱子最重要的是消除背波的干扰。
1米以内音场是混的,这是背波受后墙反射太严重的原因。虽然你这时能量平衡,但音场混,能量平衡了但解决不了音场,不行。纵深和高低都存在问题。
试试在1.5米-2米之间移动箱子。1.98米可能是个音场最好的距离(按照振膜到后墙的距离算)。
因为是长边摆放,左右两边空间大。可以试试把高音摆在外侧。并调整两箱间距。
箱子可以外凹,平放和内凹三种方式。请试试。
最后编辑ray_ji 最后编辑于 2010-02-17 23:58:06
逗你玩儿
TOP
17#

原帖由 ray_ji 于 2010-2-17 23:37: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bennylookli 于 2010-2-17 22:02:00 发表
兄弟的箱子离后墙是什么距离? 我试过很多不同的距离:
我家听音环境——前后墙4.35m,左右5.5m。左边落地玻璃门拉落地双层厚帘,右边是开放性的餐厅。大型3+2布艺软沙发,0.7m x 1.1m 大理石茶几铺羊毛毯,两个箱子之间间距2.2m,地上是块1.8m x 1.1m的后羊毛毯。


谢谢ray_ji兄!  其实您上述的位置和方法我都尝试过的,几乎所有的方法都试过的。目前在我的环境这样是最平衡的了,就是结像偏高还没解决。

估计和我家的电视放在中间有关系,挡住了部分反射回来的中低频,导致没挡住的上方直接成像了。
玩hifi的乐趣在于—自己快乐!
能和朋友一起分享更是快乐!
TOP
18#

你地板底下不会是空的吧
逗你玩儿
TOP
19#

电视机稍微有影响,但不是根本问题。影响不大。

地板影响非常大。如果底下空虚,就死了。

周边器材档次不够可能也是个原因,这箱子很难推,比DY还难。

也可以试试俯仰。
逗你玩儿
TOP
20#

回复 17# bennylookli 的帖子

哥们儿,有多少人做梦都想让邓丽君站着唱歌呀,你喇叭放出来的人声在1.5M,正好是人站着唱歌的高度.....老兄知足吧!

想要让人趴在地上唱歌可就容易多了,在很多环节上出现失误都可以导致趴着唱.比如电源相位,配线不合适,


找了一篇以前看到的文章,摘了一段,请参考:
假如你肯花一点钱去做好避震和发烧接线(要强调的是:音响组合失真最大的环节就是线材,线材的重要性绝不在器材之下!优质发烧接线的巨大改善能力,就是我迷上研制超级发烧接线的原因和动力!)的话,就可以进入有3D感的中学时代。以效果来说,不但乐器相互之间的分离度有所提升,前后感也开始浮现了。假如您懂得校声或有可靠的专人从旁协助的话,高度感也能够有所提升了(不是升高喇叭的高度)。歌者的口型结像,不再是低、矮、肥的肥婆坐塔式了,而是起码要有一个基本的舞台感。以女高音为例:您会有感女高音站在您面前引吭高歌,而配乐则在较低位置。许多流行曲也能做到上述效果,口型不会太大,离地面位置应最少有五呎高!虽然这是幻像,但却毋须加上太多幻想,是真正可以您的耳朵听出来的,假如再进一步的话,甚至可以有用眼「看」到的感觉,要注意,是「看」,不是猜想。而古典音乐方面,大、中、小提琴组的位置分布变得明确起来,定音鼓也回到音场的后方(这就是由于收敛了过量中低频的纟结果!和铜管一起在较后的地方出现,但很奇怪,木管在这阶段许多时就有凹陷感,音场的中间位置也许会有空洞的感觉,各种乐器在发声时就从音场中出现,吹奏完就消失了。
静电 丝带 平板 号角 一个都不能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