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请教KT88与6550之间的差异 [复制链接]

查看: 6790|回复: 4
1#
KT88与6550之间的差异:音色、价格以及使用寿命等,请知道的大虾赐教。谢谢!
分享 转发
TOP
2#

我只知道两者可以换用,KT88是欧洲编号,6550是美国编号.实际听感上6550音乐味好些.KT88驱动力大些.其它不知道了
给你两篇网上的文章:


星期五晚上,匆匆解决了晚餐,音响也没听,七早八早就上床睡觉,为的是第二天一早Silicon Valley独一无二的电子跳蚤市场(Flea Market)。与其他跳蚤市场不同的是,这个电子市场所卖的物品都是玩家所好的音响、电子零件、电脑配备、过时的软件、成人光碟、电子仪器以及“火腿””族用的器材。
比较有趣的是,Flea Market出现的货品可以看出硅谷公司的营运状况。最近看到比往年更多的Maclntosh电脑器材,表示Maclntosh正逐渐没落。可正如大家开玩笑所说:“You don't buy what you need, You buy what you want in a flea maket”。
Flea Market不是每一周都有,而是每个月的第二个星期六才开档,一年中也只有三月至九月,天气变冷就不办了。
第二天凌晨,我四点半钟就爬出被窝,五点就已出门,开车到四十里外的一个小城Los Gatos,将车停放在一家小学院的停车场。通常不管我到得有多早,都会发现停车场已半满。到了六点时,连车位都找不到了。
一般湾区的清晨气温不高,只有十摄氏度吧,所以必须备有外套,有些人还携带手推车。而我则必备手电筒和真空管手册。
Flea Market的一个好玩之处就是永远都不知道会碰上什么!不过去了这么多次,大体上都会买到LP唱片和不同种类的管子,当然也碰上比较稀罕的东西,如去年有位先生在卖一台Maclntosh MC275,要价US$3000。所以若要避免"走宝",就要一大早到达,用比平常敏锐百倍的眼光一路搜寻。一旦看上了什么,就要问价。问价也要有学问,卖家才知道阁下是否是有经验的。通常都应该说“How much are you asking?”需在极短的时间内让对方知道来意,然后在其漫天开价之后就地还钱,捧着战利品美滋滋地回家!
许多玩管机的发烧友可能都听说真空管是旧的好。没用过的古董管叫NOS(New Old Stock)。NOS可遇不可求,如果遇不到,也只能跟专卖真空管的商人以天价买了。
NOS里最贵的,大家都知道是诸如Westem Electric 300B,KT-88,KT-77及KT-66。这里指的当然不是中国生产的,而是六十年代英国Genelex,Goldlion(狮子是英货,不同于中国的金龙)GEC,Mullard。这些管子,很少在Flea Market看到,有时出现的也是用过的金龙KT88,大概$10一根。NOS的KT88可以什$200一根,配对带原装盒能卖到$300。有个朋友玩的是MC275,换上Genelex比原来用的金龙好得太多了。而且,NOS非常长寿,如果保养得好的话,可以用上几乎一万小时。所以很多玩家还是纷纷抢买不休。
KT-88毓的管子是现在市面上许多Hi-End放大器,如MC-275,Conrad Johnson Premier,Music Reference,Jadis,Arc Classic,VT等所采用的功放管。KT-88与6550是相容的管子,但是KT88有稍大的功率,有些只供6550的设计,如Audio Research的VT或Classic系列,改成KT88不小心会把控制偏压的一颗电阻烧掉。反之,用KT88的设计放上6550都不会有事。对自己的器材不太清楚的朋友,请记住须先读读说明书。
NOS里,所有英国的KT-88都是一等一的好管,看到了就绝不可放过!很多时候,即使碰上的是用过的旧管,但还是可以一试!因为NOS的寿命都很长。
在6550里,以五十年代的美国Tungsol最好,而且,Tungsol6550虽然难买,但是价钱没有KT88贵,一般是一根$100至$150。Tungsol 6550的特色是声音非常的温暖顺耳,一点火气都没有。与英国的KT88相比,KT88胜在功率大,而音色依然保持美妙。
我曾将ARC Classic 30换上了Tungsol,声音美得不得了,可惜Classic 30只有30W,推不动低效率喇叭。
NOS里还有美国的General Electricc(GE) 6550,但我没有听过,美国General Electric的简写是GE,和英国的GEC是不同的公司。
如果碰不上NOS,还是有不错的苏联和东欧管可以一试,一般器材附带的大部分是Sovtek的6550或金龙的KT88。若要以新管来升级,可用南斯拉夫EI厂的KT90($100)替代KT88。
在众多6550中,苏联的Svetlana 6550C($40)也非常好,已接近Tungsol的音色。
另一个相当普遍的功放管是6L6。兼容的管子有KT66,5881和7581。6L6用在Mclntosh MC240, Mesa Baron和Golden Tube SE40上。市面上大量的电吉它放大器Mesa Boogie,Peavy都是用6L6。不用说大家也一定猜得到,最好的 6L6是KT66($100-300),而且是功率最大的。
接下来是 GE的7581或7581A($30-40),声音也非常好,价格也合理。
有种非常少见的6L6是GE的黑色金属管(完全没玻璃),声音特色是非常的“快”,失真也是6L6中最低的。这是6L6的Best Buy,通常不贵,$10就可以买到了。常见到的6L6是苏联Sovtek的5881,通常是放大器附上的标准管子。
比较少见的功放管是EL34。用EL34最有名的放大器是Marantz了。近来也有不少的放大器如Cary,Cat,Conrad Jhonson的一些型号用上了EL34。据说 EL34是除了单端放大(211,300B之流)以外声音最好的管子。
EL34兼容的管子有KT77及6CA7。如果找不到NOS,东欧的新管子以Tesla或EI的EL34($25)声音比较好。最近听说Svetlana推出仿Mullard的EL34管子,价钱也很合理,不妨一试。
接下来介绍的是常用的Preamp管子。一般旧管前级所用的大多是12AX7类的管子。12AX7是为音频设计的,有温暖的音色。缺点是频宽窄,高音的空气感及细节均比不上用6DJ8类的前级。用6DJ8的管子也许比不上12AX7的温纯中音,但有一点是6DJ8的动态非常好,听惯了会上瘾。
很多人都已知道在12AX7里以Telefunken最好,正因如此,就有很多假的Telefunken出炉。真Telefunken的管子底部玻璃上有一个菱形的Telefunken Diamond商标。Telefunken管子可能要$40一根,寿命非常长,超过一万小时。比起大陆金龙的1000-2000小时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Telefunken的特点是非常静,非常纯,但也有人会觉得声音退得太过向后了。
其他的12X7有Amperex,Mullard,Brimar(比不上同是英国的Mullard)。
在美国管GE,RCA,Sylvania及Philips,如果是印上了Made in USA,都是Sylvania代生产的。12AX7和5751,7025,ECC83,12AU7等都是一样的东西。
在某些场合里,12AT7,12AZ7,ECC81和ECC801也能替代;12AX7的电流输出比较强,所以在有些情况下声音会变得较好。12AX7系列除了Telefunken外,一般美国管价格在$15-20,欧洲管$20-30。因为NOS的12AX7又不贵又好找,所以没有必要买“现代”管。说到6DJ8系列,正是我最熟悉的管子。我的前级Audible Illusion M3,用的正是6DJ8。6DJ8的强处是有非常宽的频宽,它原本是设计给RF用的。
在Flea Market里往往可以看到写上Hewlett Packard,Tektronix等字样的6DJ8对音频的回馈(Microphonic)非常敏感。如果是听钢琴,便会听到每敲一下琴都跟着有“咚”的回声。
解决的方法有两个,一是不用6DJ8;二是用一些小法宝。
一般PRE-AMP出厂时都是用Sovtek的6922。6922是工业级的6DJ8,也叫E88CC。工业级的规格要经得起各种各样的震动,所以6922基本上解决了音频回馈的问题。
除了6922之外,另一个兼容管是7308(ECC188);7308比6922的增益大些,所以用在6DJ8或6922线路里,动态更好,因为7308有较大的增益,而且比较不容易达到饱和点,7308里的两个增益级都是配对的。
在6DJ8里,还是欧洲牌子的管子声音好。其中最好的是Amperex。Amperex最早期的6DJ8有一个吹喇叭小孩的画像,内行人称“Bugle Boy”。NOS的Bugle Boy价格不下于Telefunken的12AX7,都是小讯号管里最贵的珍品。其它的6DJ8好管还包括Telefunken,非常细致甜美的音色,但缺少了一些生命力(如果喜欢这种音色的话,倒不如去听12AX7算了)。
SIEMENS 7308有非常棒的低音,高频稍微干硬,总的来说,属于非常好的声音。Amperex 6DJ8、6922的音乐性高,中音有独特的魅力,但试了几根都有相当大的杂音。
Bugle Boy的中音比较厚重,高频伸展比不上6922,但比较有“胆”味!还有Mullard也是非常珍贵的胆,我拥有一套还带原装盒子的Mullard ECC88,但还没用过,所以只能下回再告诉大家Mullard的声音了。
要解决回馈的有效法宝是用Ensemble的Tube Sox。顾名思义,Tube Sox是管子的“袜子”,是以Kevlar可耐高温的防弹衣材料和铜丝编织而成,可以套上管子。套上后,回音便被去掉了。
后来我发现Tube Sox对我来说有个大烦恼,即管子一旦被套过后,原来印着的牌子就被去掉了!重金买进的名管,一夜之间变成无牌


向来我提起 KT88/6550 这只管子,有点敬而远之。
这大概源于早年刚涉足音响自作的时候,惨痛的教训吧。印象中, KT88/6550 是出奇的不稳定,增益太高,很容易出大大声,但也很容易屏红,闹不好就冒烟,打火 ...... 当年可是电子管十分珍贵的时代,我手里的几只,是通过那时任职尖端行业的“曾大师”才好不容易买到的,这样容易就 OVER 了,我都受不了,人何以堪?
所以,我很快就改为选择稳定可靠的 6P3P 。 K6 的诞生和 15 年的长寿设计,端赖于选择了性格忠厚质朴的 6P3P 。否则,继续和刁蛮的 KT88/6550 缠下去,决非上策。
同时,我也就把早年试作的样品机打入冷宫,任其成为尘封的少年往事。
我当然知道,在国际 HI END 圈, KT88/6550 有着显赫的名声,历数名器,就有 MCINTOSH
和 JADIS ,都以 KT88/6550 成名, ARC 和 C-J 也出过许多用 KT88/6550 的大作,所以,从道理上说, KT88/6550 应该不是那么无法驾驭。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曾先生,和许多国内开发胆机的厂家,之所以和曙光厂,柳州厂合作,在很长时间把 KT88/6550 当作高档胆机的代名词,也是看重了 KT88/6550 的国际名声。
然而,大家齐齐追求这个豪门艳妇的结果,应该承认都是铩羽而归。我是放弃了,转而专攻 6P3P ,后来是 2A3 ;老于,欧博集中精神搞 EL34 。 K6 作为 6P3P 推挽机的代表, 2A3“3 瓦”作为小音量美学的代表, M100 作为 EL34 的代表,“ 3 个代表”是实至名归的。但 KT88/6550 呢?哪台机器,能为 KT88/6550 光大门楣,称得上金屋藏娇?时至今日,国人胆机中,随便那一家都好像有用 KT88/6550 的,而且现在中国也 WTO 了,休说湖南,广西的,就是俄罗斯,捷克的,不照样来咱们这里找生意?来得容易就不希奇,好像随便就可以搞一下,其结果就是似乎所有人都尝过 KT88/6550 的滋味,“ KT88/6550 ?我试过!就那么回事!”由是 KT88/6550 名声大落,在中国人手里,生生把个豪门艳妇,变成廉价路边货色,想起《复活》和《日瓦戈医生》的往事,真令人不胜唏嘘!
KT88/6550 是那么糟糕么?面对如今,我有时还想起当年在香港“臂王甄”那里和 KT88/6550 的初次邂逅 ......
万事都是缘分。近来,恰巧有机会,先后接触到一台国产“路边级” KT88/6550 功放,和一台 ARC 当年的成名之作 D76 ,为了对比,也趁搬家之机,重新把自己的少作从尘封中出土,玩了几天,深有感触。好像十年参禅,一朝顿悟, KT88/6550 的真面目,真性情,原来如此!
听那台同样有代表性的国产 KT88 ,声音真是又粗又亮,果然是街边本色。
看里边,“补品”用料倒不少,但用的地方,都不知所云。
套句于大胡子的经典名句,“把声音做成这样,也不容易……”
客观地说,这只能说是用 KT88/6550 做响了的一种机器,离音响的基本概念还很远。
如果因为这样的机器也用 KT88/6550 ,就说“ KT88/6550 胆机,我听过,就那么回事”,倒也不能说毫无根据。但,岂不冤哉?
巧在不久,另有朋友拿 ARC 的 D76 来修理,在治好了伤风感冒后,我们仔细听到现在。
名器果然是不凡。     
声音以“凝练”两字概括,最恰当。
因为 D76 是纯后级,所以配我的 KI82 出声, CD 用的欧博 CD120 ,喇叭以 3/5A 为主,有时候接 CELESTION 700 来对照参考。喇叭线用老 AN-B ,讯号线普通中价线。
D76 很典型是早期 ARC 声音,音场比较深,乐器形体收的比较小,但仍然很鲜明。小提琴娇艳而适度,钢琴也玲珑而同时内敛,可以说是一种有修养,有阅历,经过修饰,亲切又有分寸的,成熟的声音。
这和那个国产货,完全不是一种境界。
D76 给我们一个难得的好参考,让我把自己那台 KT88/6550 搬出来,由于是自己的机器,可以随意变化。果然, KT88/6550 的老脾气还在,打火,屏红是调整中的常事。但我现在不是当年了,十余年经手千台机器,什么事情还能让我慌乱?就在这几天的摸索中,终于悟出了 KT88/6550 的真相。
我们常用的旁热功率管,可以笼统算 3 种,就是中跨导束射 4 级管 6L6/6P3P 族,高跨导五级管 EL34/6CA7 族,和高跨导束射 4 极管 KT88/6550 族。
相应的声音倾向,把握和控制的方法,认真讲来,大有不同焉。
6L6 是最古老的东西,是束射 4 级功率管的鼻祖。正因为早期设计,参数很保守,跨导中等(在当年已经比那些直热管高了),工作曲线和缓。电流也因此不算大。放在现在的音响应用上,它在可以正常工作的区域内调整起来,主要是功率,效率的变化,安全调整的范围比较大。相应, 6L6 对于推动电路的变动也不敏感。换言之,用什么电路, 6L6 还是那种声音感觉。之所以给人一种淳厚朴实的味道,这是根本原因。所以 K6 用简单的 DYNACO 线路,而把功力放在认真,重本的输出变压器和电源变压器上,是恰巧选择了顺其本性的做法,成功并非偶然。
而 EL34 , KT88/6550 都是 2 战后的“新科技”,属于电子管黄金岁月的后期产物。其共通之处,是追求大电流,低内阻,高跨导,以及相对小巧的外观。结构上采用“盘状封底”,实际等于放大了的小九脚管子。资深玩家大概知道一种叫 PL509 的管子,使用裸露管脚的“大九脚”结构,其实 EL34 , KT88/6550 的底封与之相同,只是在外面套上传统的大八脚管托。
采用这种结构,灯丝功率比较容易做大,同时管子结构支撑强固,更妙的是管腿同时能靠管座簧片导热,增大屏耗功率。现在分析,这应该算是典型的 2 战后“军转民”作法。
增大屏耗,便容易实现高跨导,而有了大屏耗,高跨导的管子,推动起来就比较容易;而同样的闭环增益下,有高的开环增益者负反馈必定深,相应谐波失真就可以降到更低。当时人们对负反馈的复杂作用还缺乏认识,从仪表数据得出的结论,非常符合“科学主义”的概念,而这种思想方法, 2 战后在全世界风靡数十年,现在看来,流弊危害甚烈。
然而同样是大电流,低内阻,高跨导的功率管, EL34 和 KT88/6550 血脉又不同。 EL34 是功率五极管,相应的父辈是 6F6 ,祖辈是 42 。而 KT88/6550 是 6L6 的后裔。所以相形之下, EL34 天性细致,典雅,而 KT88/6550 则更有束射四极管强劲的电子束带来的热烈狂放。有趣的是,这种区别非常直观。在调整工作点,超出功耗之时, EL34 和 KT88/6550 的屏红形式,明显不同。 EL34 是比较均匀的全屏红,而 KT88/6550 则是典型的束射管,屏极集中红亮一条,正是电子束轰击的靶区!
人的性格有千差万别,“知人善任”乃不易之道。知“管”善用,理所相通。
之所以 50 年来,用 EL34 , KT88/6550 于音响者比比皆是,但往往流于平庸,真正成为一代名器者,不但中国,国际上也仅有那几家。十余年前我曾经有听过甚负盛名,工艺极佳的日本名机,觉得声音刻板拘谨的经验,也曾经听过某些流于粗豪的 VTL , TVA 的型号,甚至包括 ARC , JADIS 也有一些平庸的出品,其余更难言矣!知“管”善用,诚非易事,所谓“ STATE OF THE ART” 岂徒言哉?
事实上,真正的设计者,要有眼前有管,心中无管的境界,不应为管所拘,为管所役,亦不可为管所迷。此种关系,若以导演与演员在电影作品中的关系来理解,比较类似。一方面要体味其特点,另一方面要寻找发挥其特点的形式,切磋默契毫不勉强,最终还要为主题服务,天时地利人和,方才有不朽之作品。这种境界,岂是外行者堆砌技术,挥洒金钱,喧嚣吵作能梦见的?“我就不信……”云云,这种大干快上的结果,在历史上,留下多少笑柄?
而这在 KT88/6550 上,就愈发如此。对于 EL34 ,体味不深,尚能够凭借其 5 极管的天生文雅细致,作出端正规矩的机器,当个乖学生,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而对付 KT88/6550 ,把握不住,就只见其刁蛮顽劣,生生个“坏女孩”,只能靠强压镇服,用深度反馈来逼出个低失真,稳定就是一切。僵硬死板,别扭暴躁,活象熬着等退休的国企员工。这样的结果,就是“画虎不成反类犬”了,既然如此又何苦来?
所以,多年实践的经验教训, KT88/6550 恰恰最难搞好,最不适合经验修养肤浅的厂家来用。而当年这边的朋友,抱着拉海外明星为名,吸引投资上市的运作概念来搞 KT88/6550 ,失败正是理所当然。可惜的是,就此败坏了 KT88/6550 的名声。
那么,现在我的理解又如何?
KT88/6550 是敏感,娇纵的,天性不适合平凡。需要的是宽裕,甚至豪奢的环境。所以万不可抱着用 KT88/6550 来装点贫寒,提高便宜机器档次的概念。换句话, KT88/6550 不适合穷人。而且 KT88/6550 是要演主角的,既然要用,机器就是体会她的脾气,专门为她设计的,一切就要为之量体裁衣,决不可随便搞个万能线路,妄想没钱时用 6P3P ,有钱了再买套 KT88 管子来“升级”。
其次 KT88/6550 的声音,调整起来,色彩变化很大,但同时也就非常难把握。怎样把 KT88/6550 调整出既不辱没其高贵血统,又有本门自家特色的声底,这对设计者的修养,要求甚高。在这方面,没有对 HI END 的深刻认识,没有对现有流派的洞悉,休想靠堆砌原材料就能有什么奇迹。如果说象 300B 单端机器,还可以比较容易倚重补品,百尺竿头再更进一步;那么 KT88/6550 这样的机器,首先就要搭好一个完整的设计理念,而这是没有捷径的。
拿这些尺度,就很容易看明白,国内从 DIY 套件到厂机出品的 KT88/6550 机器,到底是什么概念了。
闲话说到此。到底什么是我认为能把 KT88/6550 的真面貌表现出来的机器?且看这次老关出手,为 KT88/6550 平反。
TOP
3#
威傲音响

回复:请教KT88与6550之间的差异

顶一下此贴,学习了!
谢谢!
TOP
4#

回复:请教KT88与6550之间的差异

这帖沉了三年,你是怎么找到的?

这么好的帖竟然沉了三年,老玉米就这样气死了
TOP
5#

回复: 请教KT88与6550之间的差异

原帖由 燃在烧 于 2008-11-23 14:58:00 发表
这帖沉了三年,你是怎么找到的?

这么好的帖竟然沉了三年,老玉米就这样气死了  

我是在百度搜索到的,老玉米什么时候再来啊?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