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一台每声道31只晶体管的DIY前级
这是一台每声道31只晶体管的DIY前级。该前级设计先后改版四次,最后定型以场效应管作缓冲输入,适应不同类型阻抗的音源,之后每一级均以电流放大形式递进。第一级3毫安,以后逐级增大电流,至末級静态电流达到70毫安!可以看到,线路中所用的晶体管数量比电阻数量还多,而通常一般设计所需的消振电容、电感等则一个没有!说明该设计电路十分稳定可靠。这样做的结果使得在电路中受到的主动“干扰”最小,音色自然大气而优美,而且可以最大限度地消除晶体管通常容易出现的“冷、硬”的缺点。用手去摸一下线路中的晶体管,除了末級管必须安装散热片降温,其它小功率的晶体管也已经明显感到热度,可知已经进入甲類工作状态。这样设计使得整机除电源自身消耗已经达到500毫安以上,足可作为小功率功放输出了。这样设计有什么好处?
有道是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有DIY经验的烧友自会明白其中妙处
实践证明,除了线路的设计安排,原件的选择对扩音机的音色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虽然在试版时用一般原件已经达到较好的预期效果,但更换更高级原件後,音色才是质的飞跃,音色高贵迷人,既大气又从容,既甜润又厚实,既有胆机的甜美特质,又有晶体管机的高分析力。和另一台零件成本达万元以上的6SN7胆机比较,整体表现明显胜出,尤其分析力、层次感上更为胜出。
主要原件大致如下:电阻,主要为美国CADDOCK和英国HOLCO;电容,黑金刚(blak-gate,);机内线:搭棚线、信号通道均为纯银线;最后还有:特别定制的A类矽钢片变压器。
还可以想到什么更好的原件吗? 别相信那些只要设计好“校声”手段高就能出好声音的废话,什么原件出什么声是千真万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