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2008元旦发烧行(拜访一点及其他两位烧友家,有图)

之前没有听过盟主的旗舰“人间映象”,连老二“意思意思”也没有听过,不能做对比,但是我要声明一点,这个音箱准确说是借鉴了人间映象的理念,但是并非真正的仿造,一点兄还根据自己的情况做了一些改进,例如分频器的改进,使得这对箱子有90dB的灵敏度,因此不到100瓦的晶体机也可以推得不错。另外一点兄的听音室房间较小,因此低音从12寸改为11寸。而整体的高度也增高了一些。还有原箱子是主动的低音部分,而一点兄则完全设计为被动式,当然这对与功率放大器是一个严峻的考验。由于价格的问题,一点兄也没有采用钻石高音,而是陶瓷高音。
单元的情况是,一个飘尔的陶瓷高音、一个飘尔的陶瓷中音、一个伊顿(9寸?)中低音,俩伊顿11寸中低音
说说听感吧
1、我不知道为什么,我之前在丹拿的信心四号上也听到过这种感觉:声音是很轻松的传过来的,没有任何紧张、吃力的感觉,声音很自如,不论是小音量独奏,还是大动态唱片,这对音箱始终保持稳如泰山,闲静自如。绝对不会有小书架箱在大声压下声嘶力竭的现象,这使得整个一下午的聆听变得非常轻松适意。我想应该是它异常坚固的箱体和采用了非常优秀的喇叭单元造成的,飘尔的陶瓷高音应该是仅次于钻石高音的产品,声音解析力高速度快,声音密度更是非常好。陶瓷中音也保持了陶瓷高音一贯的优秀品质,失真非常低。伊顿的中低音单元恐怕是世界上数得着的几个最快的单元品牌,蜂窝状的振盆轻切坚固。
2、极为优秀的中高频段的解析力和密度质感,播放小提琴、钢琴等解析的非常到位。同样是我随身必备的使机名碟,DG极高成就的的4D录音技术的极品小提琴《pagenini for two》,我一前说过这张盘在中高低档的系统上播放的时候,有三种不同的效果,而且更是检验中高和中低平衡度的试机宝碟。一般来说第三首能够播放的不吵不乱,还可以表现快速拉琴的质感,不亮不闷,基本就一定是中高档次了,至少也是系统调校的非常到位才可以。但是今天我在一点兄的系统上又听到了第四个层次,那就是丝缕千千如秀发般的马鬃质感,你可以听得出来拉琴的弓是由无数根马鬃制成的,你可以听到每一根马鬃都单独发生。这个效果是我唯一在egglestone上才能听到过。
3、说说低频段。看了这个箱子的人一定以为,这个是用来爆棚放凶悍音乐的,特别是领教过一点兄汽车中的TD330高音和Ven***八寸(十寸?)低音的人,一定以为这对音箱会有着汹涌低频的风格。但其实声音大打出乎我的意料。一点兄平时还是歌剧居多,听得音乐也非常的温文尔雅,就如同温文尔雅的一点兄本人一样。这对箱子的声音也是稳重优雅,没有很凶悍的感觉。当然,朋友们来了,少不得播放一些爆棚的低频,好歹也是俩11寸低音么,28Hz的下限不是印在纸上给人看的。首选听了黑教堂,第一声一开始,就是一段很低很低的低频,表现的不错,但是第二声出来房间的驻波开始凸现出来,这也是没有办法的,毕竟房子太小,根本容纳不下这一对庞然大物发出的低频。开始就听出来一点兄为了压制低频的驻波,在分频器的地方已经对低频进行了压制,但是房间的问题,有时候是很无奈的,不过还好了,一点兄在房间做了很多的处理。后来又播放了1812进行曲,呵呵,真正的法国加农炮,过瘾。呵呵,不好,一点兄老婆在戈壁房间打了电话过来抱怨了,哈哈,讨饶了,希望我们走后,一点兄的老婆没有为难他。
轻松自如、中高频解析力密度超高,低频下限惊人。一点兄这对箱子还是非常成功的。
当然也有一些问题存在,例如坐在沙发上,看着高高在上的高音,觉得成象略高,刚开始很奇怪,但是后来渐渐习惯了到也不是很有所谓。另外非常优秀的中高频的陶瓷单元,超强的解析力和质感,但是中低频如何设计才可以配得上这么好的中高频,做到全频的超高解析力和密度,这也是一个难题。
当然,最后最最印象深刻的还是一点兄温文尔雅,随和内敛的气质,对发烧友永远都是那么绅士风度,幸会,幸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