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ign=left][font=Tahoma,][font=宋体][size=7][color=#000000]已出,封贴[/color][/size][/font][/font][/align][align=left][font=Tahoma,][font=宋体][size=4][color=#000000]唱片的品相和质量非常好,只是外封套有开裂破损,瑕不掩瑜,但还是低价出售。[/color][/size][/font][/font][/align][align=left][font=Tahoma,][font=宋体][size=4][color=#000000]
[/color][/size][/font][/font][/align][font=Tahoma,][align=left]
[font=宋体][size=5]弗朗兹·康维茨尼[/size][/font][/align][align=left][font=宋体][size=4] 弗朗兹·康维茨尼(Franz·Konwitschny,1901—1962),德国指挥家,1901年8月14日出生于摩拉维亚,1923—1925年就读于莱比锡音乐学院,1927年首度以指挥家的身份露面,1927—1933年在斯图加特指挥歌剧,此后相继在弗莱堡、汉堡担任指挥;1949—1962年成为莱比锡格万特豪斯管弦乐团指挥,1953—1962年相继担任德累斯顿国立歌剧院、柏林国立歌剧院指挥,他曾在英国柯芬花园制作瓦格纳《尼伯龙根的指环》全集,1961年与德累斯顿国立管弦乐团在萨尔兹堡音乐节中演出;1962年在南斯拉夫的贝尔格莱德去世。在弗朗兹·康维茨尼的葬礼上,莱比锡的市民列队十里相送,他被认为是民主德国人民在战后音乐生活的重要支柱之一。[/size][/font][/align][align=left][size=3] [/size][font=宋体][size=5]康维茨尼的贝多芬交响曲[/size][/font][/align][align=left][font=宋体][size=4] 康维茨尼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期录制的贝多芬交响曲全集(莱比锡格万特豪斯布商大厦交响乐团,历史最悠久时代乐团之一,成立于1743年)可以说是毁誉参半。[/size][/font][/align][align=left][font=宋体][size=4] [/size][/font][font=宋体][size=4]年轻时最早听到这套录音,感觉也是了无生气,如此尔尔。没有想到以后重新听了第六,忽然发疯似的重新爱上了这套录音。其实[/size][/font][font=宋体][size=4]毁誉[/size][/font][font=宋体][size=4]代表着审美的取向,如果可以习惯他的风格,则彼之[/size][/font][font=宋体][size=4]毒药[/size][/font][font=宋体][size=4]正是偶之美味。[/size][/font][/align][align=left][font=宋体][size=4] 第六交响曲应该是他严谨恪守风格的一个最好体现,对相对具象的作品坚持抽象化表达,这个作品的特殊性比较容易让人找到对他的感觉。而这个第九依然是如此,平和的速度,平直而坚强的弦乐,坚固结识的构架。这是男性化的直白凌厉表现手法,相比之下福尔特万格勒的充满犹豫的自由速度则更类似于女性情感。[/size][/font][/align][align=left][font=宋体][size=4]但康维茨尼和托斯卡尼尼也不同,托斯卡尼尼的凌厉相对更加“暴躁”,而在细节丰富程度上面莱比锡一脉要做得更好。因手法不同,在欣赏时候如果以富尔特万格勒角度自然会批评康维茨尼的“缺乏流畅”和“没有才气”,但是这种端正的演绎比天才们过渡诠释的版本更加丰富和具有可听性。[/size][/font][/align][align=left][font=宋体][size=4] 北大严宝瑜老师50年代初曾经多次听到康维茨尼的现场第九,为其中应用莱比锡托马斯教堂唱诗班童声大加赞叹。可惜这个录音之中合唱团为莱比锡广播合唱团,不幸的没有应用童声,实在是令人扼腕叹息。[/size][/font][/align][align=left][font=宋体][size=4] 据说他有两个第九录音,不知道是否另外一个传说中的现场是否有托马斯教堂唱诗班的童声参与。不过,即使都错过,还有他的继任者库特.马祖尔在1981年莱比锡格万特豪斯布商大厦落成典礼的录音可以弥补这个遗憾。[/size][/font][/align][align=left][font=宋体][size=4] 在声乐上面,1960年左右的康维茨尼和1981年的马祖尔录音的男低音都是亚当,男高音马祖尔选择贝多芬第九定制男高音施莱尔,康维茨尼应用了汉斯-约希姆罗奇。这就颇为有趣了,托马斯教堂唱诗班没有来,后来的乐长罗奇却来了。(罗奇在1972年至1991年间任莱比锡托马斯教堂乐长。这是他早年作为男高音的录音,相关还有60年代初凯格尔录制的《布兰诗歌》。)[/size][/font][/align][align=left][font=宋体][size=4] 这场录音的效果相当不错,这也是日本、德国在不断的翻制出版的原因。阿本德洛特指挥莱比锡广播交响乐团的第九同样极为坚硬和男性化演绎,可惜因为是早于这个录音十年的单声道,无奈的遗失很多音乐上的细节。[/size][/font][/align][align=left][font=宋体][size=4] 听康维茨尼指挥贝多芬要调整好音响,以获得丰满绵厚的音质,这个传奇性的版本终于绽放出动人的光彩。康维茨尼的贝多芬是日神的,结构坚不可摧,一道江河般内力一以贯之,每根音乐线条都耿直浑厚(想象中的德奥味道可能莫过于此了),速度沉缓而不觉拖沓,音色极为质朴圆润,仿佛植根于大地与民众,并不去宣扬什么高高在上的东西。我认为康维茨尼在表现一个无往不胜的贝多芬,乐圣有力的精神信念从来都是不可撼动的,一切都是从胜利走向胜利,正是在这一点上,我认为康维茨尼与克伦佩勒本质上是不同的(尽管两个人都慢,都厚重,都富于强烈的音乐建筑感),克伦佩勒的版本事实上更有着多元化文化的影响,他对德奥经典的反思与重构永远是说不完的话题。魏恩加特纳同样富于周游列国的经历,他的版本同样指挥的是英国乐团,而他达到了日神与酒神的平衡。马舒尔后来指挥同一个乐团的版本音色更加美丽,分量感变得更轻,歌唱性更加突出,总体显得更加秀气一些。凯格尔的音响浓厚繁茂,有泼墨效果,而康维茨尼更近于大理石的雕塑。[/size][/font][/align][align=left][font=宋体][size=4] 坚硬结构,平直而坚强的弦乐,或许是整个莱比锡地区自巴赫、门德尔松、舒曼一脉相承的德国音乐艺术传统。[/size][/font][/align][align=left][font=宋体][size=4]
[img]http://www.kaipanji.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501/07/010337fq03449prjvsqj0i.jpg[/img]
[img]http://www.kaipanji.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501/07/010340hcxrzbphnf6k6kl1.jpg[/img]
[img]http://www.kaipanji.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501/07/010345t56caac7bxfcbopf.jpg[/img]
[img]http://www.kaipanji.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501/07/010349zc3m3tp8e1x4vpm1.jpg[/img]
[/size][/font][font=宋体][size=4][img]http://www.kaipanji.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501/07/010334gz8v3evck8h36shb.jpg[/img][/size][/font][/align][/fo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