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真正的发烧友都是喜欢味精的(包括录音时:-),这才是真正的HIF... [复制链接]

查看: 6728|回复: 49
31#

科研级旗舰 在 2006-4-26 23:08:20 发表的内容
水掉锅头 在 2006-4-26 22:28:23 发表的内容
科研级旗舰 在 2006-4-26 22:18:04 发表的内容
传统英国声是需要打压的^_^
因为那是在当时条件下做不到的情况下妥协的结果,现在随着科技的进步,喇叭,放大器都在向着中性发展。中性的声音不好么?听听像AUDIONET这些东西就知道:)

中性?中性?多听听现场,少说空话。


哈哈。现场就中性么?现场就一种调子么?每把琴音色一样么?每个音乐厅声音一样么?

那么请问您说的“中性”的参照物是什么?
TOP
32#

松香味 在 2006-4-26 23:08:02 发表的内容
关于这个问题,可以分成两个阶段看;1、录音过程阶段。目的是录下美妙的音乐。录音师就象厨师,录音对象就象主菜,环境混响、话筒选择和摆位、均衡器、制造产品过程的处理等等,就象录音师的“配料”或者说“味精”;最终产品就是录音师厨艺水平的产物。这个过程是“需要”“配料”或者说“味精”的过程。就算你不想加入“味精”也很难避免;
2、就是还原的过程阶段。顾名思义,还原就不应该加什么“配料”或者“味精”了,这样我们才可以品尝到不同录音师的“厨艺水平”。当然环境的影响我们也是无法避免,但是我们的目标仍然是尽量的少加“味精”。

当然,你认为全世界的录音师“厨艺水平”都没有你高,你统统要重新返工加“味精”才好,那是你的自由。哈哈!!!!


哈哈,我当然不是这个意思,我是指欣赏口味往往具有多样性,所以根据各自的要求,加以适当的取舍,其实也是符合HIFI的本意的

至于我的“厨艺水平”当然是不入流的啦,所以很想跟DX们学学,但简单一句音染就对付过去,实在是心有不甘啊
TOP
33#

最重要是合听,合自己听,别人说的监听与音染就由人说去吧,音响这东西本身就是为人服务的,为自己服务的.
TOP
34#

正确的声音应当是什么样的,有条件的话多听听现场音乐会心中就有标准了.用语言来描述声音无法精确.好的录音师也是通过调整器材,以便更忠实地反映现场的声音,而不应该加入任何自己的东西.不过只要是电声,音染是不可避免的,只是程度不同.录音要录得好也非常难.
TOP
35#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36#

水掉锅头 在 2006-4-26 23:21:53 发表的内容
科研级旗舰 在 2006-4-26 23:08:20 发表的内容
水掉锅头 在 2006-4-26 22:28:23 发表的内容
[quote]科研级旗舰 在 2006-4-26 22:18:04 发表的内容
传统英国声是需要打压的^_^
因为那是在当时条件下做不到的情况下妥协的结果,现在随着科技的进步,喇叭,放大器都在向着中性发展。中性的声音不好么?听听像AUDIONET这些东西就知道:)

中性?中性?多听听现场,少说空话。


哈哈。现场就中性么?现场就一种调子么?每把琴音色一样么?每个音乐厅声音一样么?

那么请问您说的“中性”的参照物是什么?[/quote]

其实两位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就是尽量的少加“味精”。
TOP
37#

扑通一声 在 2006-4-26 23:37:22 发表的内容
歌剧心情 在 2006-4-26 23:32:29 发表的内容
中性也是一种味精,它的味道就是不淡不甜罢了.中性不等于"忠实"于现场"忠实"于音乐.


我的理解,中性就是忠实于录音

**********************************************
中性就是忠实于录音,不另加味精!!!!!!!!!!!
既已理解到这一步,还不考虑修改标题!!!!!!!!!!
TOP
38#

我信神话 在 2006-4-27 0:05:32 发表的内容
扑通一声 在 2006-4-26 23:37:22 发表的内容
歌剧心情 在 2006-4-26 23:32:29 发表的内容
中性也是一种味精,它的味道就是不淡不甜罢了.中性不等于"忠实"于现场"忠实"于音乐.


我的理解,中性就是忠实于录音

**********************************************
中性就是忠实于录音,不另加味精!!!!!!!!!!!
既已理解到这一步,还不考虑修改标题!!!!!!!!!!


不改了不改了,挨骂就挨骂一下好了,就当是菜鸟的反面教材:-)

我总觉得录音只是音乐欣赏的一部分,既然器材和环境决定了不可能完全还原录音时的现场,那么在家里的重播几乎等于是一个新的再创作

就象很多人排斥翻译小说,说要看原版的,那样原汁原味。我就觉得如果能没有障碍的看原版当然好,但受限于外国文学水平(不光指外语水平)那么看翻译过的小说,其实相当于经过翻译家的再创作,结合成一体了,只要你看得满意,又何必去管是不是原文呢?
也许原版反而不能得到自己的认同了

呵呵,不行了,越说下去脑子越乱了,去睡觉了,如果有DX觉得题目不好,那就帮忙改一个好了,我照办,哈哈
TOP
39#

所谓“发烧”就个人而言应该选择调整出一套“中性”的硬件系统,进而欣赏富含各种“味道”的音乐软件。
呵呵!标题里的()不知我没留意还是一声兄后加上去的。
TOP
40#

水掉锅头 在 2006-4-27 1:06:30 发表的内容
我信神话 在 2006-4-27 0:45:20 发表的内容
HIFI与味精无关。HIFI即高保真,保什么真?保音乐软件的真。
不好意思,总觉得题目不顺。

这样又引出一个问题:音乐软件的“真”原本应该是什么样的?

**************************
在“HIFI”面前任何软件都视为“真”,至于“硬件保真度”业余条件下只有通过反复比较衡量。专业条件下应该能有办法测的。
最后编辑我信神话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