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真正的发烧友都是喜欢味精的(包括录音时:-),这才是真正的HIF... [复制链接]

查看: 6730|回复: 49
21#

科研级旗舰 在 2006-4-26 21:08:07 发表的内容
很多录音在录音的过程中就已经涂脂抹粉了,大部分唱片公司都不会去做最纯净的无母带直刻录音的,虽然这样最本真:)


无母带直刻不代表没经过调音啊.无母带只不过是指没有使用中间介质.但一般都是经过事先调音的..

而且大多数录音,都是需要或多或少的混音调音.只不过能够把握到火候恰到好处的人太少了.
最后编辑Raxel
TOP
22#

关于这个问题,可以分成两个阶段看;1、录音过程阶段。目的是录下美妙的音乐。录音师就象厨师,录音对象就象主菜,环境混响、话筒选择和摆位、均衡器、制造产品过程的处理等等,就象录音师的“配料”或者说“味精”;最终产品就是录音师厨艺水平的产物。这个过程是“需要”“配料”或者说“味精”的过程。就算你不想加入“味精”也很难避免;
2、就是还原的过程阶段。顾名思义,还原就不应该加什么“配料”或者“味精”了,这样我们才可以品尝到不同录音师的“厨艺水平”。当然环境的影响我们也是无法避免,但是我们的目标仍然是尽量的少加“味精”。

当然,你认为全世界的录音师“厨艺水平”都没有你高,你统统要重新返工加“味精”才好,那是你的自由。哈哈!!!!
TOP
23#

中性也是一种味精,它的味道就是不淡不甜罢了.中性不等于"忠实"于现场"忠实"于音乐.
TOP
24#

水掉锅头 在 2006-4-27 1:06:30 发表的内容
我信神话 在 2006-4-27 0:45:20 发表的内容
HIFI与味精无关。HIFI即高保真,保什么真?保音乐软件的真。
不好意思,总觉得题目不顺。

这样又引出一个问题:音乐软件的“真”原本应该是什么样的?

*************************************
只有“高保真”没有“绝对保真”,没人能晓得音乐软件真正的“真”。
TOP
25#

suifengqingwu 在 2006-4-26 21:43:14 发表的内容
并不矛盾,音乐性与HI-FI性的本质区别就在于此:音乐根据需要往往人为使器材(乐器)产生“音染”,或者说音乐本身就是由器材的各种音染组成的;HI-FI则极力减少器材(还音设备)对音乐产生音染(即各种失真),以保证录音时那种“音染”的准确性。


哈哈,楼上所言甚是,只是HI-FI派打压音乐派不遗余力,弄得一说英国声就灰头土脸,往往还以所谓HI-END器材撑腰,俺不大服气,反正是新人,随便说说大家也不见怪

不过楼上所说的<>其实只是理想,说器材可以不失真或许还有可能,但放家里一重播,加上了房间的声学特性,要回复录音时的初始状态就难上加难了
TOP
26#

我信神话 在 2006-4-26 22:30:17 发表的内容
恭喜LZ已突击成论坛博士后了!


哈哈,同喜同喜,已经毕业好几天了
以前读书时怎么没发觉自己那么有天赋的;-)
TOP
27#

所谓加味精,也是要有度的,如果从根本上改变录音是不可取,但稍微加以调整,从而适合自己的欣赏习惯,却并不为过

另外,关于现场,其实有两种,录音的现场和音乐会的现场,这两种情况是不一样的

音乐会由于是商业活动,必定要满足一定的人数要求,但由于每一种乐器的音量是有限的,所以最佳聆听空间也各不相同,而我们听的位置也有很大区别,所以得到的效果也是差别很大的,特别是小作品,很难有理想的声音

相对来说,录音时可以调整的空间更大一些,但受录音师主观的影响也更多一点,所以这两种现场,都有其不利的一面

至于科研兄提及的英国声是早期技术水平的局限所做的妥协,我是理解的,但我理解的内容是比如BBC为了保证中音的完美重播,牺牲了高低频,那么是不是可以说那时候的中频是符合中性的标准的?

但按照现在的音箱中频和那时候也有很大不同,是不是可以理解为那时候更温暖,现代声更注重控制力和速度感?

那么是不是可以理解为那时候主流的音乐欣赏标准是偏慢的,偏重韵味而忽视速度感和力度?

如果生在当代,有希望欣赏现代录音,但又有点主观意思,那么适当加以调整,不知道可不可行?

还有,我总觉得,音染不等于丢失细节,只是音色取向不同,有点类似于不同的小提琴发出的声音,虽然表面区别甚大,但本质还是相同的,如果小提琴出来是大提琴的声音就太离谱了,也就是过度了,想来大家都不能接受
TOP
28#

并不矛盾,音乐性与HI-FI性的本质区别就在于此:音乐根据需要往往人为使器材(乐器)产生“音染”,或者说音乐本身就是由器材的各种音染组成的;HI-FI则极力减少器材(还音设备)对音乐产生音染(即各种失真),以保证录音时那种“音染”的准确性。
TOP
29#

科研级旗舰 在 2006-4-26 22:18:04 发表的内容
传统英国声是需要打压的^_^
因为那是在当时条件下做不到的情况下妥协的结果,现在随着科技的进步,喇叭,放大器都在向着中性发展。中性的声音不好么?听听像AUDIONET这些东西就知道:)

中性?中性?多听听现场,少说空话。
TOP
30#

恭喜LZ已突击成论坛博士后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