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16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俺喜欢听的一些“烧片”(附 曲目在线试听) [复制链接]

查看: 75258|回复: 304
11#

从yah兄在基点上的曲目看,有两点倾向:一是在时间上,偏重巴洛克-古典时期;二是在器乐方面,管乐多。不知老兄是否真是有所偏爱?
TOP
12#

亚河 在 2006-5-22 19:02:21 发表的内容
制作唱片这饭碗,也不易端吧?

现在感觉没有哪个饭碗好端了。
TOP
13#

我是比较喜欢NAXOS的。对付我这样的,NAXOS可以说是足够了。
TOP
14#

按理说不该出来插嘴,但还是想表达一下个人的想法。
此贴从头至尾也算是比较认真地通读过了。一些朋友对亚河兄确有一点美誉之词(包括本人在内),但也只是表达自己的一点尊敬与友好之意,应该没有什么恶意的成份。对此,亚河兄也并非就如lzyyj兄所言“面对歌颂也只不过客气一番坦然受之”,总是很谦虚地做了回复。基本上是一一回复了,这点已经很可贵了,显得出了良好的个人修养和对朋友意见的基本尊重。
至于说那一点雷同之嫌,我也比较了两者的内容。部分相同之处(诸如:“作曲家,小提琴家,沃尔夫冈·阿马迪乌斯·莫扎特的父亲。他长期担任宫廷作曲家与乐长”“出自海顿之手”“通俗易懂”“使用了玩具乐器”“童趣”等)只不过是一些客观性的描述,我想这些内容可能会散见于其他书刊吧,也不好说谁先谁后。
还是让我们好好享受美妙的音乐吧,否则一问一回不仅没有多大意义,还会影响彼此的好心情。
TOP
15#

完全同意yah兄的上面的意见,当时我想不来更恰当的词语,用了“客观性的描述”来表述。请yah兄继续介绍唱片,等着看呢。虽说听音乐的时间算起来也十多年了,但前些年由于手头拮据,加之本地唱片价格奇高,真是没有买几张,错过了不少的好东西。也许一些当下找不到(我也不想花大力气去找),我想唱片商的经济头脑比我等聪明的多,肯定会不断再版的。
TOP
16#

个人感觉部分内容已有人身攻击之嫌,绝不是讨论问题的态度。任凭下去,很不利用168的和谐氛围和论坛发展!
TOP
17#

上山砍柴 在 2006-6-2 23:45:23 发表的内容
才知道这里也有嘴仗。
简单看了一下,不想多说什么。

只想说一点:亚河兄说的听莫扎特就是“不逾矩”之说表示一点看法:我觉得你用这方式反驳对方,就显得半斤八两了。阁下言下之意显然就是,你的(听巴赫)不是最高的,我的(听莫扎特)才是最高的。

砍柴兄如此一改,看得明白多了。原来的表述真还没有看懂意思:)
巴赫、亨德尔、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等这些超一流的作曲家,要让我们这些凡辈来论个高矮肥瘦,真还是不好说。充其量说个更喜好哪个,而且,这种喜好往往还可能随着自己的年龄、心境等的变化而变化,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记得傅雷先生说过一句:贝多芬奋斗了一辈子的东西,莫扎特早就在那儿了(原话记不清楚了)。此语中也显然有莫扎特更高明些之意,同样有许多人的反对。
我过去非常不喜欢肖斯塔科维奇,去年到今年,逢老肖逝世30年和诞辰100年,想多了解一下,竟然给喜欢上老肖了,听得个不乐(悲)乎。真可谓喜好难料。
最后编辑aimo6666
TOP
18#

亚河 在 2006-6-3 22:40:38 发表的内容
俺不出手,谁出手?

亚河兄竟然也要“老夫聊发少年狂”了。大可不必。

lzyyj 在 2006-6-4 7:06:24 发表的内容
说实话,你们的水平太低了,尚引不起我驳斥你们的兴趣。

也说句实话,真还如兄弟所言,本人羞于水平低下,本无资格与高人同坛共论,更不该妄评贤人睿语。按兄弟签名指引拜读过大作《少听灌迷汤的瞎忽悠》(好象在这儿也见过)。文笔之流畅犀利自叹弗如,所持观点更是非常赞同。但稍有不同之意便是个别语句用词不雅,莫非也是一种时尚?兄弟文中曾引用圣人之语“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圣人之书本人也算读过一点点,愚以为“讷于言”者,慎与言也。此下句更有:“德不孤,必有邻。”
最后编辑aimo6666
TOP
19#

上山砍柴 在 2006-6-3 10:39:52 发表的内容
是啊,什么时候喜欢谁,跟天性、阅历、心境等东西有关,很多因素我觉得是比较偶然的。
莫扎特是天才,贝多芬是奋斗出来的天才,简单去评比是欠妥的。一个逆境中长大的,可能到老也喜欢贝多芬,觉得莫扎特只是小情小调(当然是不对的),这是很多偶然因素决定的。
傅雷的话是个误导。但是也提醒很多人更注意莫扎特。所以也算是功德一桩。

同意。
TOP
20#

对我而言,有些作曲家一听名字就不怎么喜欢,真是毫无道理。例如布鲁克纳,基本没有听过,也没有听的欲望。也曾买过两张试图尝试,可至今还在柜子里睡觉呢,真是奇了怪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