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张国勇:直指当前古典音乐根本没有市场(转载广州日报) [复制链接]

查看: 16773|回复: 63
31#

音乐和器材没有直接的关系,若干年的几百盘磁带就是最好的证明
TOP
32#

[quote]音乐小友 在 2006-7-5 22:26:04 发表的内容
古典音乐不能完全走市场化,在国外也是靠政府和社会资助。就象中国搞教育一样,走了一阵民办学校,现在成了死路又退回来。为什么中国干事,没有成与不成的预测和应对方案。大退大进,劳民伤财,中国家底薄,折腾不起。古典音乐没有必要强求大家都去听,搞一些普及是十分必要的。流行音乐有市场也是对的,中国再用一百年,也不可能把西方的古典音乐作为自己的民族的东西完全让大家接受。京剧的爱好者恐怕比古典音乐还少。

有点道理!
TOP
33#

wyx 在 2006-3-18 15:24:48 发表的内容
各位烧友的LP不是经常被熏陶吗?但又有几个爱好古典音乐?

呵呵~~因为她受"锅碗瓢盆"的熏陶更多.
TOP
34#

同意张的看法,交响乐在国外都是需要有人赞助的。我有幸到芝加哥听了芝加哥交响乐团演奏的拉2交响曲,我看到在单子上写满了乐季的赞助者,其中包括芝加哥政府
TOP
35#

是啊.任重道远啊.
TOP
36#

古典音乐不能完全走市场化,在国外也是靠政府和社会资助。就象中国搞教育一样,走了一阵民办学校,现在成了死路又退回来。为什么中国干事,没有成与不成的预测和应对方案。大退大进,劳民伤财,中国家底薄,折腾不起。古典音乐没有必要强求大家都去听,搞一些普及是十分必要的。流行音乐有市场也是对的,中国再用一百年,也不可能把西方的古典音乐作为自己的民族的东西完全让大家接受。京剧的爱好者恐怕比古典音乐还少。
TOP
37#

天天好心情 在 2006-3-15 10:57:48 发表的内容
政府应出面,数字电视也应转播古典音乐台,而且应该是免费频道,这对普及很有好处。

同感
TOP
38#

futewen 在 2006-3-13 19:35:39 发表的内容
古典音乐永远是精英文化,没必要普及!喜欢的自然会喜欢,不喜欢的乐盲就算送给他们柏林爱乐音乐会的头等票也等于扔到水里一样!

哈哈,这位老兄说人家乐盲也太不好了吧?法国启蒙运动思想家伏尔泰说了"即使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还是誓死保护你说话的权利",听音乐本来就是很个人的事情嘛~
TOP
39#

我到是觉得古典音乐比以往更普及了。
普及通过的是网络传播。

网络,尤其是bt和电驴下载丰富了人们的视野。
别的不说,至少在80年代,我没有接触过什么古典。
一定要说一个,可能就是小学跟着老师唱过“欢乐女神~~圣洁美丽”那个~

凡是有利也有弊,D版恶意流行却绝对比以往更让人更容易的接收了古典音乐。。

当然了。YLJ也作出了贡献~~这个就懒得多说了
TOP
40#

其实很早以前本人就在思考了,翻开以前的音乐教材,其实从小学开始我们就接触 到不少好的音乐.小学、初中、高中的音乐书内容都差不多,中乐部分是《二泉映月》、《梁祝》、《秋江夜泊》,还有气势磅礴的《黄河大合唱》等等,外国的主要是古典了:《蓝色多瑙河》、《命运》等等。也常常接触到施特劳斯、贝多芬、MOZART、巴赫、门松尔德、肖邦、李斯特的名字,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大家就是没有兴趣、也许是对那个年纪的年轻人来说这种高雅的音乐门槛太高了,什么对命运的控诉、对大自然的喜爱、什么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对国家衰亡的痛惜……对小孩子而言真的是太深奥!
  而让我最惋惜的是,我们一个泱泱大国,有着悠久的文化、无论在歌曲、文学、绘画、表演方面都有许多非凡的成就,按常理来说我们的年轻人应该是会为自己的文化遗产感到自豪、从小受到很好的文化熏陶,对一切美好的事物有着诚挚的喜爱和追求嘛!?就象维雅纳那边就很多人对我们的中乐感兴趣,怎么我们的年轻人不但不喜欢外国的东西,连对自己民族的过去都不感兴趣呢?
  难道快餐年代的新人类就这么的害怕沉淀、这么没有底蕴吗?小学时代喜欢的是日本的卡通音乐、中学时候情窦初开爱听的是港台情歌、大学以后生活开始有压力听摇滚和蓝调聊以发泄,却忘记了当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我们的老师就给我们听过世界上最美好的音乐、教过我们怎样去享受生活、怎样去珍爱生命、怎样去认识自己……
难怪人家说,现在中国的教育是小学学初中的知识、初中学高中的知识、高中学大学的知识、大学才重新学小学的东西……
  我们的祖国有着几千年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沉淀,我们的年轻人本该是有文化气质、对世界一切美好文化有求知欲、有兴趣的,我可不希望再听到外国人说我们国人素质低下、没有文化!
  共勉之~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