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秀兰 在 2006-4-24 18:20:32 发表的内容 歌者奚秀蘭参加1984年“春晚” [upload=jpg]Upload/20065132243344576.jpg[/upload] [upload=jpg]Upload/200651614441765104.jpg[/upload][/upload]
歌者奚秀蘭《秋水伊人》之MTV [upload=jpg]Upload/20065142254876634.jpg[/upload] [upload=jpg]Upload/20065161345096368.jpg[/upload] |
个人形象方面,她身材不错,身高较高,由于身高的原因,当年差点被淘汰出局。她年轻时身材苗条,外号叫“高妹”、“竹篙美人”、“竹篙精”等等,不一而足,都和“高”有关。她长相不漂亮,在美女如云的香港娱乐圈,论姿色是中下,但很优雅迷人,很有女人味,要是颧骨再低一点儿,可能就更好了。她唱很多30-40年代的怀旧经典歌曲,唱很多民歌小调歌曲,为了和歌曲的意境相匹配,相吻合,她的打扮往往很妖,很艳,很媚,很吸引人,甚至很挑逗人、勾引人,典型的是“小调歌集第三、四、五、六辑、七”专辑封面、封底的照片。早年她的打扮更妖,更艳,更媚。那当然是经过商业策划、商业包装的,是她的卖点,为的是吸引眼球。她的现场表演很优雅迷人,有风度,台风很好,早年她在香港各大夜总会跑场子,签约电视台主持电视节目,唱歌、表演节目、卖广告,积累了丰富的舞台表演经验。
1984年春节联欢晚会她的台风后来为很多行家所津津乐道,那是香港风格,她首开风气之先。比如现在的电视文艺晚会逢歌必舞,她在春晚演唱《阿里山的姑娘》时,有四位姑娘身穿高山族服装为她伴舞;再如,她唱《我的祖国》时,演唱期间走下舞台和其它演员、嘉宾握手,这叫台上台下互动,观众和演员互动,现在很时髦。据我所知,这些都是她当年首开先河。那年除夕之夜我是看了现场直播的,她身穿一袭漂亮的旗袍走下舞台和蒋大维、李古壹等人握手的情景迄今仍然历历在目。她在“同一首歌”节目中的表演也很棒。
她长得不算漂亮,却很有女人味,很耐看。她的舞台形象就如她的嗓音一般,既古典传统又时髦现代,东方女性美在她身上有上佳的完美的体现。
她信仰耶稣基督之后,气质更高雅,人到中年,更显雍容华贵。
我现在最喜欢她在《娘心•乐坛巡礼》专辑中的《秋水伊人》歌曲的MTV中的形象,拍摄这个MTV时她刚好50岁,知天命之年。身穿旗袍,手擎阳伞,典型的中国妇女的样子,那是她的本色。这张VCD碟的MTV由安徽电视台、江苏电视台拍摄,在内地拍摄,属于随CD碟免费赠送的物品。正因为如此,少了一些商业性的考虑,显得更真实,更自然,迹近于她洗净铅华之后的本色。当唱到第二段的一句歌词“不见妈*妈的慈颜”时,她身穿白色衬小黑花旗袍手擎绿色阳伞半侧身回眸一望……。
这个画面既定格在我的电脑桌面上,定格在我的DVD电视机屏幕上,也定格在我的心中,并不时盘旋在我的脑海里,久久挥之不去,……。
早年我最喜欢她在春节联欢晚会中的形象,那时她三十多岁,我十多岁。
当年我十多岁的时候最喜欢她三十多岁的形象,二十年之后的现在,如今我三十多岁的时候最喜欢她五十多岁的形象。那么再过二十年呢?再过二十年当我五十多岁的时候呢?究竟最喜欢她几岁的形象?
但愿届时我最喜欢她七十多岁的形象,但愿她的容颜和歌喉旖旎依然,美丽如昔。
她嗓音的美不是每个爱听歌的人都能够发现、欣赏的,她本人的美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发现、欣赏的。
她的长相很中国化。
——摘自拙作《世上优秀的女歌手很多,我独爱奚秀兰》
http://bbs.hifi168.com/bbs/article.asp?titleid=83615&ntypeid=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