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19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06 — 07’ 音乐大赏、原声展览馆:喜欢影视原声音乐的朋友进来... [复制链接]

查看: 28395|回复: 181
1#
以前几个特喜欢原声音乐的朋友相继失踪,俺转了几圈现在又杀将回来啦,咱们重新开帖继续侃,希望喜欢影视原声音乐的朋友进来对对碰、畅所欲言,欢迎耍大刀、扔砖头,哈哈!
最后编辑蚂蚁博士 最后编辑于 2007-08-29 23:44:50
分享 转发
TOP
2#

蚂蚁博士 在 2006-2-27 22:57:06 发表的内容
以前几个特喜欢原声音乐的朋友相继失踪,俺转了几圈现在又杀将回来啦,……


我也算一份吧,不过就是不够你们牛。

请继续:)
TOP
3#

星球大战前传(2)——克隆人的进攻 电影原声大碟





耳熟能详的帝国旋律,由约翰威廉姆斯的生花妙笔,延伸成百感交集的爱情诗篇。跌宕起伏的乐声中,星战的宿命观怒放开来
2002年,影片还没有正式上映,Sony古典唱片公司就提前半个月推出了《星战前传二:克隆人的进攻》的原声唱片,一共收录了约翰威廉姆斯创作,伦敦交响乐团演奏的13段音乐,所有曲目加在一起将进74分钟的时间。其中,和《命运对决》一样,《穿越星际》也被约翰威廉姆斯制作成独立的乐章。
通过各种宣传攻略,Sony古典唱片公司率先将人们的视线集中在约翰威廉姆斯创作的主题曲《穿越星际》上。黑武士主题的精髓,经过约翰威廉姆斯的改头换面。完全没有昔日的杀气,摇身幻化成荡气回肠的情感诗篇。从温柔如水到心潮澎湃,旋律的巨大落差中,忧郁矛盾夹杂着愤怒的情绪犹如影随形。“星战”影片问世以来,如此具有煽情效果的乐章还是史无前例,对约翰威廉姆斯的这段新作的评价,存在着相当大的争议,乐评人认为这种由旧有旋律衍生而来的作品,算不上什么创新,而乐迷则认为这段乐曲蕴涵着强烈人性色彩,这也正是从前的“星战”影片所欠缺的。因此,这张单曲唱片很受乐迷青睐。
TOP
4#

带头贴上:星球大战的原声大碟,全家福!


TOP
5#

星球大战(六)——武士归来(双碟)电影原声大碟





电影配乐大师约翰威廉姆斯在完成斯皮尔伯格执导的《夺宝奇兵》和《外星人E.T.》的配乐后,大师的权威地位更加稳固。当时影史上十大卖座电影中,就有七部电影的配乐是出自威廉姆斯之手,顶着如此的光环,威廉姆斯继续为星战系列影片创作电影音乐。威廉姆斯的创作魔力丝毫未减,无论在烘托银河大战的震撼场面,还是为本片中新出现的抵抗军新朋友The Ewoks量身打造的可爱的田园进行曲,就连黑武士的黑暗主题音乐都有更深层的演绎。威廉姆斯与伦敦交响乐团携手合作的电影原声大碟同时入围奥斯卡与格莱美奖最佳原创电影音乐的提名。
约翰威廉姆斯另辟悉径,浓墨重彩的铜管乐,终被轻描淡写的弦乐取代,第一轮星战故事在细腻平和的新世纪乐章中安然落幕。
经过时间的磨砺,约翰威廉姆斯创作电影音乐,尤其是打造主题旋律的造诣逐渐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1983年,当乔治卢卡斯再度发出邀请时,约翰威廉姆斯的进行曲情结已经到了家喻户晓的程度。无论是星战系列片本身还是约翰威廉姆斯,都面临盛名带来的巨大压力。一明一暗两大经典主题之后,抛却现代音乐元素多年、宏扬古典管弦乐创作手法的约翰威廉姆斯,首次在最受人瞩目的代表作中,做出了大胆地尝试。传统与现代相融的新世纪曲风,将否极泰来的喜悦与恬淡,植根于利雅公主的主题旋律之中。虽然未能先声夺人,却成就了星战中最别致的人性诗篇。
《武士归来》于1983年上映时,传统黑胶唱片的未来已经开始受到质疑,新问世的CD(即激光唱片)凭着便于保存等优势,直接威胁到黑胶唱片在商业市场上的老大地位。因此,尽管黑胶唱片和磁带版的《武士归来》原声还是率先问世,但是约翰威廉姆斯和伦敦交响乐团三度合作而成的音乐遭到了更加严重的断章取义,只有11段乐曲被收录其中,总的时间长度还不到45分钟。从这张原声唱片开始,人们发现每隔一段时间,“星战”系列片的原声必定有更新更好的版本出现,从曲目内容上弥补上一个版本中的某些缺陷。
TOP
6#

星球大战(四)——新的希望(双碟)电影原声大碟





如同第一部“星战”影片的全名,约翰威廉姆斯用慷慨激昂的管弦乐笔触,为人们勾勒出一副充满希望、宏伟浩淼的史诗画卷。1997年,正值影片《星球大战》上映20周年之际,为了给即将开始拍摄的《星战前传》预热,导演乔治卢卡斯对原来的版本进行了重新修复和剪辑。同年,为了配合这个特别版《星球大战》的公映,RCA唱片公司趁机推出了特别版原声。尽管还是两张CD,却比1977年的首版增加了将近半个小时的内容。其中既有一些从未公开发行过的华彩段落,也有一些与以往不同的替换版曲目,创下了所有《星球大战》原声中,曲目最全的记录。经过20年的等待,乐迷终于有机会完整地欣赏到《星球大战》美妙乐章。
去年年底,为了配合“星战”三部曲套装DVD的发行,Sony古典唱片公司将《星球大战》的原声唱片,再度以收藏版的名义推向了市场。虽然在封面、包装上有所变化,并采用CD-ROM格式添加了屏保等噱头,所收录的曲目却与RCA唱片公司1997年发行的特别版如出一辙,因此并没有造成更大的反响。
星球大战4:新的希望》首度于1977年问世时,引爆全球空前的星战热潮,电影荣获奥斯卡最佳原创电影音乐、音响、剪辑、视觉效果、艺术指导、服装设计与特别成就奖等7个奖项,1977年与1997年两度上映的票房累计高达七亿九千七百九十万美金。电影配乐大师约翰威廉姆斯与伦敦交响乐团多达88名乐手共同合作的电影音乐——同时包办奥斯卡、金球奖、3座格莱美奖与英国电影学院奖等6座最佳原创电影音乐大奖。影片的原声大碟在1977年推出时曾蝉联Billboard流行专辑榜亚军,历年累积销售达400万张,本片的主旋律“Main Title”堪称世界影坛知名度最高的配乐片段。这段气势非凡的英雄式乐章在影片中不同的乐段中通过不同配器来演绎都能发挥转换影片情绪的效果,电影音乐所能展现的神奇视听体验莫过于此。这次推出的堪称终极版本的原声大碟比1997年的版本足足多出25轨曲目,使用最新DSD录音科技全新制作,还特别附赠全新电影海报、首度曝光剧照。想要感受《星球大战》最完整的听觉飨宴,绝不容错过此珍藏!
TOP
7#

都是日本盘,那里搞的?故意气人啊!
TOP
8#


呵呵~

李小龙的是什么?

中间的《冷山》,之前成都达明兄曾十分欣赏的。
TOP
9#

星球大战(五)——帝国反击战(双碟)电影原声大碟





在以《星球大战4:新的希望》荣获奥斯卡、金球奖、格莱美奖等6座电影音乐大奖后,约翰威廉姆斯从前作中所运用的19世纪的浪漫主义音乐风格中揣摩出象征黑暗势力的主题乐章“The Imperial March”,同时也谱写出温馨动人的尤达主题乐章,以及汉索罗与莉亚公主的浪漫爱情乐章,为了跟前作在风格呈现上有所不同,威廉姆斯在此集里特别加入电子合成器的使用,还以不协调的管弦乐编曲手法突显音乐的表现型态。他与伦敦交响乐团(此次录音编制多达129名乐手)携手合作的电影原声大碟于80年首度上市时,销售三个月即突破100万张,同时专辑也荣获了格莱美奖与英国电影学院奖等两座最佳原创电影音乐奖,同时也入围了奥斯卡与金球奖提名。
昂扬华丽的铜管乐,在约翰威廉姆斯手中发生一百八十度的逆转,压迫感十足的黑武士主题,成为“星战”系列片的灵魂之音。
随着一连串具有强烈个人风格的配乐作品陆续取得成功,约翰威廉姆斯在70年代后期就稳稳地跻身于“音乐大师”的行列,气势磅礴的进行曲风,渗透在他的每一部作品之中。尤其是他所创作的主题曲,即使脱离影片单独欣赏,也丝毫无损其艺术价值。因此,当卢卡斯于1980年继续在银幕掀起他的“星战”风暴时,约翰威廉姆斯顺理成章地成为配乐创作的不二人选。续集电影里的主题旋律通常会大量继承前一部的旋律基因,因此超越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这一定律却被约翰威廉姆斯在《帝国反击战》中打破了,威武中夹杂着矛盾的号角之声挖掘出更加深刻的精神内涵。
1980年,随影片上映而首度推出的《帝国反击战》原声唱片,与《星球大战》有颇多相似之处,同样由约翰威廉姆斯创作,并指挥伦敦交响乐团演奏、同样只发行了黑胶唱片和磁带、同样收录了74分钟左右的音乐,只是曲目总数略有变化,由16首变成了17段。1986年,Polydor唱片公司首次推出了它的CD版时,却发生了严重缩水的情况。原来黑胶唱片与磁带版中的17首乐曲,只有10首被保留下来,曲目时间总长锐减到41分钟不说,连黑胶唱片中制作精美的小册子也不见踪影,因此,该款原声的CD版,受欢迎程度反而不及黑胶唱片和磁带的版本。
TOP
10#

哈哈,你这蚂蚁终于回来了,等着你的好贴啊。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