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3334353637383940» / 46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松香味大侠的DIY音箱 [复制链接]

查看: 60782|回复: 459
361#

松香味 在 2006-9-9 18:56:34 发表的内容
听音位后面还留下了2.5m左右的空间,一边用于安置电脑,另一边是夫人早上起床后的活动空间。

[upload=jpg]Upload/20069918552916525.jpg[/upload]

听音室内地板前高后低,长约7.5m,前后高差约12cm,但通常是不容易察觉的;宽约4.5m;实际楼层高3.3m。面积约33.5平方米,总体积约110立方米。
[upload=jpg]Upload/20069918562850426.jpg[/upload]


经过掉顶处理后,掉顶上面形成了一个大约12立方米以上的吸音“空腔”,目的之一是吸收和防止低频驻波的形成。
最后编辑松香味
TOP
362#



松香味 在 2006-9-10 19:34:36 发表的内容

处理效果自我感觉比较满意。

大侠的聆听室吸音“空腔”处理确实不错,拿过一对美声书架箱到此试音室试听过,同时回家对比过,可以证明在此试音室已经基本感觉不到低频驻波以及反射干扰的存在了,声音非常干净!
正因为有了这个基础,DIY音箱才能做到精准!

[upload=jpg]Upload/200691021192578798.jpg[/upload]
再强调一点是他拥有的测量仪器及精益求精的测量方法!
TOP
363#

松香味 在 2006-9-10 10:48:51 发表的内容

经过掉顶处理后,掉顶上面形成了一个大约12立方米以上的吸音“空腔”,目的之一是吸收和防止低频驻波的形成。


在这个听音室里,听过自己DIY的SS8—11的落地箱、“秋之声”落地箱、以及其他的书架箱。听感上,已经基本感觉不到低频驻波以及反射干扰的存在了,声音非常干净。完全达到了原来设计建设的环境目标。来这个听音室听过音乐的朋友对这个听音室基本上都是给予充分肯定的。这实际上也为DIY创造了一个较好的环境条件。[/quote]

补充说明一点;掉顶平面钻了一些长方形小孔线条(怎么照片看不出来?);掉顶里面填充了一些海绵、化纤墙毯、厚棉布布条等,使用不同吸音材料的作用目的是平衡吸收峰;墙裙用厚2cm,宽10cm,高70~82cm的杉木扳条、倒边、间隔1.8~2cm安装,内部填充厚4.5cm(号称5cm)海绵,作用于吸收、扩散;四周围墙壁是化纤墙毯内部填包厚1.5cm海绵。其他的照片都可以看清楚了,就不用说了。
处理效果自我感觉比较满意。
TOP
364#

MTU 在 2006-9-14 23:31:24 发表的内容
至于“音箱”,我推荐
http://bbs.hifi168.com/bbs/article.asp?titleid=93741&ftdate=20060225&ntypeid=10

松香味大侠的DIY音箱

看了网友的评价:
松香味老前辈能够用惠威的单元喇叭造出如此之优异的箱子,的确是功力高深.他用一个4寸的单元和一个铝带式高音单元做的箱子出来的音场完全可以媲美甚至超越一些小型的落地箱子,而且听大动态的表现更是排山倒海,毫不脚软,低频的速度,质感,量感,冲击力让人不敢相信这居然是在这样一个小书架箱子里面出来的,要是用布蒙起来,很多人会以为是落地箱子了.

除了低频,尤其值得一说的是高频的表现,一般的箱子,高频的表现,高频都不约而同的会变的略为纤细一点,松香味老前辈系统的高频的厚度很够,上去的时候高频没有变纤细的.高频的厚度很好.
当天试听的时候,出了音场之外,对松香味老前辈系统的定位印象很深刻,定位很好,基本上无论声音多大,乐器的位置定得很死,不会有任何的移动.听大动态得时候,这样得定位就尤其爽了



哈哈


松香味 在 2006-9-15 0:16:11 发表的内容
MTU;怀疑这是“马甲”的作为吗?
我完全是自己娱乐,不出卖,不接定单,不需要“马甲”呀。
哈哈!!!!!!!!!!


顶起来!准备接砖。
TOP
365#

哈哈!!前面说了,听音室大约110立方米的体积,应该不算小的环境吧。
TOP
366#

才从外地出差回来,可惜没能会面。
TOP
367#

前些天受冷空气的影响,桂林的天气有些凉,早早的披上了外套,突如其来的冷空气让我们提早感受到了初冬的快感。在炎热的夏秋季节里,终于盼到几个清凉夜,睡上几个美梦。
    今天的天气已恢复正常,养足精神的烧友们摇摇欲动,久闻168明星网友“松香味”AND“名琴LP”大名,在“邓烧”和“海涛123”以及家电论坛的“我的掌心宝”等当地烧友组织下,推迟了一个星期的小规模烧友团早上8点集合后一同前往60公里开外的“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风景甲桂林”的阳朔旅游胜地,也是“松香味”“名琴LP老师的家乡。而自己有事推迟了2个小时后才出发。在接触HIFI音响一年多后,重操旧爱,骑上“我的掌心宝——小陈兄”的YAMAHA750 V缸大排巡航,在桂阳公路上狂奔了一把,重温旧梦,感受从前玩大排MOTO那份激情岁月,真是爽!
    来到阳朔城边,老的收费站已拆掉,三叉路口中间耸立着一根直冲山顶的灯柱,房屋和大多数地方一样,没什么特别之处,但在群山环抱中却另有诗意,当然也有著名的漓江、啤酒鱼以及漓江边的西街。西街那种中西完美结合的产物,让人沉醉于其中,让你充分享受生活。并且阳朔的当地人热情好客,正如来到“松香味”老师家,从一楼大厅穿过,走上几十步台阶,到四楼的独立听音室,和网上的照片一样亲切,随意数了数地砖,呵呵,接近黄金比i例哦!直是让人羡慕。四周的墙面贴着绿色吸音毯,吸收高频,减少反射声,90厘米高的分隔彬木板和海绵组成的墙裙起到一定的吸收和扩散作用。而略带欧式风格的吊顶上,可以看到老师在上面处理的吸音孔,对中低频的吸收处理非常的巧妙,充分利用和发挥整个现有听音环境。而对于“松香味”老师DIY的音箱,应该是4寸的中低音单元,而听到的声音却非常的开扬,难以想象那只是如此小口径的单元发出的声音,三个频段衔接理想,有不错的密度感。而在老师磨改后的CD和功放支持下,控制力好、速度快、透明度高、干净、音染少动态以及还原度都具有理想的HIFI性水准,至于声场定位和口形可能是根据个人口味适当调整和音箱摆位有关。喜欢口形小些,则会把两箱的距离调小些;而想得到宽大的声场,则会把两箱的距离调大些(在允许的范围内),相对口形会大些、靠前些,也有人喜欢靠前或者靠后的声场定位。关键还是协调取和舍的关系,但我们几个朋友还是喜欢略带音乐味的系统。至于声音的细腻度和低频的下潜,由于器材和喇叭单元本身的物理限制,发挥最大优势却很重要。老师的作品还是很能体现他的设计功力和听音喜好的。
    中午“松香味”老师馆子热情款待一番开胃可口的午餐,谢谢了!真希望老师们成立烧友会的构想早日实现!



最后编辑艾格丝通Eggleston粉丝
TOP
368#

图没上成?
TOP
369#

好的,谢谢松香味兄
TOP
370#

松香味 在 2006-9-18 18:57:34 发表的内容
艾格丝通Eggleston粉丝 在 2006-9-18 18:36:45 发表的内容
松香味 在 2006-9-18 12:56:29 发表的内容
Eggleston粉丝兄弟,晚上不是又到“邓烧”那里发烧吗?竟然半夜还发帖,辛苦了!
昨天一下来了八位,哈哈!还好环境比较大,勉强可以容纳,只是肯定会有照顾不到的情况了,还请大家谅解。Eggleston粉丝兄弟既然已经认识了,欢迎以后到了阳朔就来座座,人少些(3~5人合适)可以更好地了解一个系统的整体情况,哈哈,这是自己的经验,不一定对。
以后还是称呼松香味兄就好,这样就很亲切。我也希望能够和年轻人一样有颗年轻的心情啊。多来往多交流是我永远的愿望,欢迎有时间再来,过些时间我也打算到你们那走走,到时候再和你们联系。

还是叫朱老师好了~~~:)欢迎中。。。。
家里最近养了2只小狗,还没训练好让它们上WC,正在花不少时间观察和训练中~~~不过今天一只已被训练坐在皇帝位下休息了~~~:)


哈哈!!!小狗被训练坐在皇帝位,那我们去了坐那里啊?!!!!

朱老师真会开玩笑,小狗是坐在地上咯,坐在皇帝位,就搞大啦:(
最后编辑艾格丝通Eggleston粉丝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