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819202122232425 / 25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我理解的数码声和模拟声 [复制链接]

查看: 38079|回复: 241
231#

松香味 在 2006-3-7 10:17:53 发表的内容
科学技术领域,我相信“权威”;
意识形态里,只有相对的“权威”,没有绝对的“权威”;对音乐的理解、音响的评论更是如此。
这就是我个人根深蒂固的观点。所以,我不会受意识形态里的所谓“权威”太多影响。因为——美丽动人的词句形容出来的结果常常带有“夸张”;“揭斯底里”的漫骂往往带有“偏见”。
温心提示——意识形态里的观点——需要过滤。





科学技术领域,没有“权威”,也不需要“权威”。
TOP
232#

[upload=jpg]Upload/20063920231593204.jpg[/upload]
TOP
233#

iamyqx8571 在 2006-3-9 16:25:00 发表的内容
Raxel 在 2006-2-24 18:23:28 发表的内容
VV 在 2006-2-24 18:20:17 发表的内容
[quote]Raxel 在 2006-2-24 18:15:44 发表的内容
[quote]VV 在 2006-2-24 18:11:06 发表的内容
============
(如果使用DSD录音的话,当然都是用EMM Labs编码器,解码器的)
前不是说了:


很简单的道理:姑娘肯定说自已家青楼好的


1.他没有夸Telarc公司如何好,所以明显你的类比完全不合适.

2.你也可以拿出你的依据来证明Michael Bishop的说法不对啊.你最近录制了哪些专辑,觉得和他有不同看法,欢迎参加讨论,也给我们一个学习的机会啊.





===========
姑娘总要认同青楼吧!!!


希望你能够多发几个有实际内容,符合正常逻辑的帖子.你自己觉得你的类比有关系吗?[/quote]

他的意思可能是说认为LP好的姑娘就不认同青楼了!!![/quote]






====amyqx8571为何有这想法?物以类聚?!
我猜8571小姐您一定是位莲耦式的高人呀
最后编辑VV
TOP
234#

dr kuang 在 2006-3-9 21:26:40 发表的内容
iamyqx8571 在 2006-3-9 16:15:01 发表的内容

他同时比了此DAT母带转录的LP了吗?


当时没有,但现在那个录音的LP唱片已经发行上市,柏菲的古旋专辑,LP售价为170/张,普通版CD售价为40元/张,你如果有兴趣随时可以找来做AB对比。


你觉得CD不断降价,对品质有影响吗?
TOP
235#

中国音响总结 在 2006-3-9 20:51:24 发表的内容






科学技术领域,没有“权威”,也不需要“权威”。



往往科技领域的最高学术成果,会在权威的学生里诞生,或者一个默默无闻的人中诞生这样的人太少,大部分是权威培养出来的。[/quote]

有意思,典型中国文化特色。
TOP
236#

由此可见
------我猜对了(原来是.....号),不必自愧,低楼也是楼,说不定本少爷那天寻乐碰上8571号贵小姐呢!
最后编辑VV
TOP
237#

iamyqx8571 在 2006-3-10 9:29:27 发表的内容
中国音响总结 在 2006-3-9 20:51:24 发表的内容






科学技术领域,没有“权威”,也不需要“权威”。



往往科技领域的最高学术成果,会在权威的学生里诞生,或者一个默默无闻的人中诞生这样的人太少,大部分是权威培养出来的。


有意思,典型中国文化特色。


如果我们的航天技术是靠一帮外行或者没有最为尖端的试验设备作为保证,火箭估计就是吹上天的估计美国也是这样的,这也是你的意思吧。
[/quote]
TOP
238#

基于对听感或者说品质的不同需求,音响的发展目前向着两个方向发展,即以追求音质不断完美的纯粹意义上的音响和以音画为融合的AV视听音响。随着科技的进步,音频、视频信号的记录方式已经越来越"数字化","数字化"的记录方式是"革命性"的,其优势是显著的,它可以进行压缩、可以无损复制、无损传输、无损保存等。目前, CD、DAT、MD、MP3、DVD、VCD等都是以数字方式来记录音频信息的,盒式磁带、录像带、LP唱片则都是使用模拟方式来记录音频信号。数字记录方式的出现,使得音频信号的交互性得到了很大的扩展,音频数据的传播非常方便,我们可以非常方便的使用Discman、MD、MP3、DVD、VCD、CD-R来听音乐、看电视和转移、保存各种数据。而随着互联网的出现,网上的各种数字格式音频、视频节目、宽带VOD(视频点播)、AOD(音频点播)与我们的生活联系更加紧密。但是,我们不能否认的事实是,数字记录方式的诸多优点是以信号信息量的损失为代价的,这种损失带来的听感上的不适就是我们通常所泛指的"数码声",其本质上属于"有损记录"。模拟记录是一种对信号"连续记录"的方式,记录是"无损失"的,这就像是用"点"来描述和记录一个圆的信息,而"数字记录"就像是用"线段"来描述和记录一个圆,无论线段如何短,相对于"点"的记录方式总是有损失的,这里组成"圆"的线段长短,就像是数码信号中的压缩比例,线段越长,就越不"圆"滑,而对数字信号而言就是压缩比越大,信号损失越多,正因如此,MP3比CD压缩比大很多,它的数据量就很小,信息记录细节也就存在损失,听感上MP3就没有CD好听了。因此,数字记录方式是一种有损记录格式,它没有模拟信号那样自然,对音乐来说,它就没有模拟信号好听、那么自然。
TOP
239#

就好象......数码相机和胶片机......
TOP
240#

中国音响总结 在 2006-3-10 20:12:01 发表的内容
模拟记录是一种对信号"连续记录"的方式,记录是"无损失"的,这就像是用"点"来描述和记录一个圆的信息,而"数字记录"就像是用"线段"来描述和记录一个圆,无论线段如何短,相对于"点"的记录方式总是有损失的,这里组成"圆"的线段长短,就像是数码信号中的压缩比例,线段越长,就越不"圆"滑,而对数字信号而言就是压缩比越大,信号损失越多,正因如此,MP3比CD压缩比大很多,它的数据量就很小,信息记录细节也就存在损失,听感上MP3就没有CD好听了。因此,数字记录方式是一种有损记录格式,它没有模拟信号那样自然,对音乐来说,它就没有模拟信号好听、那么自然。


不好意思,你打了这么多字,但我觉得明显缺乏逻辑.如果模拟记录是"无损失"的,为什么30ips, 15ips, 45转LP, 33转LP有不同的音质? "无损失"的意思你真正明白吗? 如果要记录圆,只要知道半径,和中心位置在哪里就可以完全恢复了,这是数字记录的优势.

你模拟记录是"无损失"的前提就错了,后面这么多话根本立足的依据都没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