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5758596061626364» / 76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CD佳丽大荟萃兼谈【音响发烧三大定律】的应用--高文Goldmund E... [复制链接]

查看: 127614|回复: 753
601#

[upload=jpg]Upload/200610241721021439.jpg[/upload]

ROTEL是市場上廣受音響玩家青睞的音響品牌,其一貫風格是採簡潔的設計,沒有其他多餘的線條,不過外觀雖然簡單,但是功能卻一點也不含糊喔!而且由英國設計師設計的功能再結合日本人對產品的嚴謹(這是一個日本品牌),因此不論是在聲音的表現,或是功能性都是直得您信賴的,是一個中價位但是高品質的產品,滿足您最低預算,最高音質要求。


ROTEL RCD-02 使用HDCD數位濾波與類比轉換的新晶片,減少被干擾的機率,其傳動結構加上了錯誤修正的功能,可以確保所有的訊號都被正確的讀取。

ROTEL RCD-02聲音純度很高,所發出的聲音輕鬆而優美,流暢而自然,透明感很好,細節非常豐富,尤其音場的表現又寬又深,令人激賞,而且RCD-02使用新的多功能晶片及讀取結構,因此寧靜度非常好,買了這一台CD播放機會讓您對聲音有更深一層的體會喔。


  

  

ABOUT ROTE
卓越之聲,絕無例外
您將看到的 Rotel 產品,皆是獨一無二的,包括:DVD和CD播放機、前級擴大機、環繞處理器、後級擴大機、收音擴大機...等。他們乃是源自於一家具有40年歷史,致力於設計與生產:品質優良、價格合理、表現出眾的家庭劇院與高傳真音響元件的家族企業。所謂「生產」乃是指由核心零件開始,一直到整件產品完成,所有東西皆由自己製作。就在自己的工廠中,嚴格的控管之下。
整體設計力求平衡
「平衡設計理念」將物理、電子,以及機械工程,嚴謹地融合為一。藉由我們堅定的信念--最好的不需要是最貴的--引領著它的精神。「平衡設計」的開端,首先由一個獲獎無數的全球性工程師團隊,構思出基本電路。過程包括了對電路中每一個零件的徹底評估,不是僅僅決定哪一種零件可以用,而是要找出哪一種零件才是最佳選擇。「平衡設計」也意味著我們每一項審查抉擇皆是藉由世上最嚴格、最靈敏的儀器來進行的,那就是,人耳的聽覺。
這也是為何我們訓練有素的聆聽測試員對於每一件產品原型都要進行最挑剔的評審,從而協助我們對基本設計做最精密的微調,直到它們能夠完全符合ROTEL所要求的嚴格標準。「平衡設計」同時結合了可靠的科學以及嫻熟的直覺,拉近您與逼真影音之間的距離,任何訊源,無論是音樂或電影皆能如臨現場,並且毫無妥協地讓您聆聽到藝術工作者真正想要呈現給您的聲音,既不多一分,當然也絕對不會有絲毫缺損。
TOP
602#

转贴

音乐味极浓 英国Naim CD5i激光唱机


  NAIM公司是一家历史悠久的英国老牌公司,它生产的CD机被许多资深发烧友推举,它音色华丽,平衡度极高,音乐味极浓。但是只有二十年以下发烧史的朋友,对NAIM的了解不会太多。因为在近几年中,更多的发烧友是玩音响而不是听音响,天天都要“开大炮”“碎玻璃”,一套多国联军,一两个月就换一件器材或者线,玩音响的时间远远大于听音响的时间,NAIM的音乐味很少有人懂得欣赏。导致了NAIM在国内基本上可以说是消失了几年的时间。它不能在国内流行的另外一个原因是,由于对音乐味的执著,坚持使用自己的DIN接头,坚持是成套出售。其实这点与Goldmund及Cello等顶尖名厂一样,从音源到喇叭都是整体设计,虽然也可以拆开单独使用,但要完全发挥出它的最高实力,还须整套使用才好。言归正传,今天给大家介绍的就是Naim旗下的一款CD机,型号为CD5i,售价在13000左右,它是Naim CD5的改进版,去掉了CD5的din接口改用rca口,实用性更强!



英国Naim CD5i CD机

  Naim CD5i有非常个性化的设计,它去掉了CD5的din接口改用rca口,声音更现代一些,但没有数字输出, 最适合搭配Nait 5i 等原厂功放。根据Philips VAM1202/12 加以改造的 Swing-Arm 转盘, 设计时考虑了最短信号传输内部供电给模拟和数字部分分开, 对微噪声,RF干扰等方面都有抑制电路PMD 200 数字滤波器提供了HDCD功能,支持 CD/CD-R/CD-RW。总体来说,它是为音乐爱好者而不是发烧友设计, 音色非常平衡, 非常具有模拟味的像LP一样的声音。

  英国Naim CD5i CD机参数:
  频率响应:10Hz- 20kHz     + 0.1dB   - 0.5 dB
  输出电平:2.1V rms at 1kHz
  输出阻抗:最大10欧
  相位响应:线性相位,绝对相位正确
  激光类型:AIGaAs半导体
  激光波长:780nm ± 20nm
  激光功率:Light output (cw) 最大0.5 mW
  De-emphasis(去加重)  ± 0.1 dB 根据主响应  
  失真加噪声:<0.1% 10 Hz - 18 kHz 最大输出时
  主电源:100V, 115V, 230V (50 or 60Hz)
  尺寸:(H x W x D)   58.4 x 432 x 301mm
  锌铝合金黑色外壳



好声且值得关注和借鉴的CD唱机——Naim CD5X


[upload=jpg]Upload/200612817333752402.jpg[/upload]

来自英国的音响品牌Naim向来低调,即使在大陆音响市场最疯狂的时候,它也没有如它的其它“同宗”音响品牌一样在中国大陆音响市场大力开疆拓土,而是依靠代理商稳健地开发市场。表面上看,它失去了一次急速扩张品牌、赢取快钱的机会,但也许正是这种稳健的商业操作手法,当现在音响市场全面趋淡之际,凭借其产品的品质及声音特点,Naim却慢慢地在市场上凸现出它的优势了,颇有点“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味道。

    介绍Naim的资料很少,尤其是中文资料,这对人们认识Naim这个品牌多少有些不利。实质上Naim在英国音响品牌之中,是定位于中高端市场的,它与Linn(莲)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产品上彼此也有竞争。Linn的市场操作很前卫,产品的设计也倾向于前卫时尚,声音的品质也很有口碑。Naim同样也是一个在声音品质及产品品质上均有极好声誉的品牌,但市场的操作很低调,显得有点缺乏“进取心”。产品设计很传统,将Naim的产品汇总起来看,你会发现许多产品的外形几乎都一样,色彩上也没有什么变化。Naim的设计观念很实在,他们认为音响产品是用于听音乐的,它不是时尚用品,与其将许多金钱用在外观造型上及无用的功能上,倒不如将这些资源和精力都放在实质性地改善重播音效上。以Naim的CD唱机为例,五款定位不同的CD唱机,CDS3、CDX2、CD5、CD5i、CD5X,彼此间,CDS3、CDX2的外形的基本轮廓相似,只是面板上有些变化,但传动机构相同。CD5、CD5i、CD5X有着相同的机壳,内里的传动机构也一样,至于其内里的数字电路板等,彼此间也有雷同之处。将产品延伸开去,放大器、AV放大器,要找类似的相同点就更多了。至于说到Naim CD机、放大器、调谐器产品的色彩,那是清一色的黑,连表面处理工艺也一致。这就是Naim的设计观念:不追求外在的变化与时尚,心思都用在声音的还原上。

    外观

    正如前所说,Naim CD5X CD唱机的外观实在没有什么特别的,面板是一个三区域设计,左边是CD播放盘,中间是一个Naim的标志,右边是操作、显示区,操作键只有四个:播放、停止,前、后选曲,连常见的图形标识也没有。显示屏只可以显示四种状态,即HDCD、time、repeat、prog,可以满足基本的使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CD5X的CD播放盘用的是手拉式抽屉,将转盘及读取装置一体化的结构,要播放CD时,捏住播放盘面板上的钮轻轻拉出,将CD唱片放入盘内,将随机附的一个磁力压块放在CD之上(增加CD旋转时的稳定性),然后轻轻将这个抽屉式的播放盘推入机器中,听到“啪”的一声,此时就可以播放CD唱片了。用户对这种操作方法有褒有贬,贬是嫌其麻烦,褒则说其很有味道,有玩LP的感觉。

背板的端子很少,但很特别。CD5X的后背板上,只有一个联动控制的端子、一组RCA输出、一个DIN端子输出及一个供电源升级的端子,而光纤、同轴数字输出端口一概欠奉,也就是此机只提供模拟输出,没有数字连接口。不提供数字端口是Naim CD唱机的一贯做法。现在这样还算好的呢,总算提供了RCA输出端口,早年它家的CD唱机可是只有DIN端子输出的。这可能与Naim喜欢自成系统有关,因它的产品涵盖音响的方方面面,从CD唱机调谐器、放大器、音箱一应俱全,且都是成系统设计,所以发烧圈也有这样的共识,就是听Naim要听一套,否则很难听出Naim的音乐味。Naim很负责任地将CD5X的DIN端子的各脚与信号的连接以图的形式放在此端子的上方,有助于使用者了解。电源升级口也是CD唱机的一个特别设计,厂家有特别设计的一个电源可以与此CD唱机连接,不过价格不菲,约是CD 唱机2/3的价钱。由于价格昂贵,所以没能一齐拿下,所以也就错过了试听的机会,不过据代理商介绍,用了此电源,声音的改善很明显。
内部布局

    要打开CD5X的机盖有些小技巧,必须先用附机配的螺丝将唱盘锁紧,再将机箱底部的几个暴露在外的螺丝旋开,这时还是打不开的,记住在靠前面板的下方有一个用塑胶盖住的小孔,将此塑胶盖挑开,旋动螺丝才可以将机箱打开。

    CD5X的内部工艺及处理很漂亮,也有许多与我们传统的设计思维不一样的地方,例如这机器的内部就没有任何屏蔽措施;长距离的引线采用的是硬质导线架空连接,且数量不少,这让人联想到胆机的搭棚焊接。看来Naim的设计是另有一套,如能深入地解剖Naim的产品结构,也许对我们的音响设计师会有所启示。

    英制音响所用电源变压器小是公认的,至于CD唱机用的就更小,但CD5X却出人意料地用了一个超大的电源变压器,其体积大小若出现在英制放大器上,是75W×2的这样的规格的机器上才会用到。此环牛用黑色的纺织品包裹,显得很有档次。从变压器引出的两组输出及一组输入及控制用的导线采用不同的颜色及规格加以区分,电源高压端的绝缘保护做得非常好,让人有绝对的安全感,也让人对Naim的认真,严谨的制作肃然起敬。机内电源变压器、转盘约占3/5的位置,线路板分两块,一块是电源与数字电路,另一块是模拟输出及升级电源接口部分,两者加在一起约占2/5的容积,显示电路板直接安装于前面板后面。

    CD5X的电路设计很有特点,从线路板的布局看,电源及数字电路处于同一块电路上,D/A转换用的是BB公司的PCM1704,数字滤波用的是Pacific Microsonics的PMD200 HDCD芯片,这两片IC属常规设计,唯一不同的是一块Naim自己“写”的IC,相信是用于Naim机的互联控制用。让人大惑不解的是电源变压器只有两组输出,但却用了19个三端可调集成稳压器LM317。LM317的用途无非是做稳压及恒流源,从中可以看出电源的稳定在Naim的设计师心目中是何等的重要。两组电源都用了一个巨大的整流桥做整流,这本是小功率的整流二极管就可胜任的工作,CD5X这么设计,想必有其道理。电源滤波电解电容器只有三个,一个10000μF,另两个分别为4700μF,品牌为BHC,产于英国。此部分电路大多数都采用表面封装元件,工艺处理相当到位。

    模拟放大及输出电路采用了许多分立元件搭建,模拟放大IC用的是BB公司的OPA604AP(共四只),电源供电显然是由电源及数字电路板提供,不过此电路上仍然用了4个LM317集成稳压器。所用的电阻、晶体管及电容比较考究,尤其是电容,不同的工作场合,使用不同介质的电容,看来从声音考虑居多。不过同样令人迷惑的是,电源升级从电路结构上看主要是针对模拟放大、输出电路这一级的。用于升级的另购的专用电源万余元的售价,就为了这,值吗?为什么不在设计此CD 机时一并考虑?声音的改善与投入成正比吗?的确让人疑惑,但Naim的设计师这么做,也许有他们的道理,看来有机会一定要试这个让人疑惑的升级电源。

    指标重要吗

    指标很重要,但不是绝对的。说很重要是针对产品而言,那是一个标准;说不是绝对那是指标与声音之间似乎也不是绝对的对应的关系。另外,同为指标,还要看是何种条件下测得的,这反而更重要。CD5X的技术参数并没有很令人惊喜的地方,而且很特别的是CDX3、CDX2、CD5i、CD5X给出的都是相同的技术参数:如频率响应:2Hz-20kHz+0.1dB-0.5dB,失真:<0.1%(10Hz-18kHz满电平),这是厂家最常标注的技术参数,对于频率响应参数及失真,±3dB测得的频响与10kHz下测得的失真与上述的技术参数那是有很大的不同,这是需要加以注意的。不过Naim厂方在CD机技术参数中罗列的其它几个数据及说明倒是很特别,如相位响应、去加重等,这是绝大多数厂家都忽略的数据。Naim的音响产品的声音有被公认的好声,从它给出的参数来看是保守、朴实、可信的,是传统CD唱机的路子,但是它的一些在别人看来无关紧要的数据与说明,却是很详尽具体,说明它是有实力的,好声是有基础的,这也是令我仰服的地方。

    操控

    CD5X的操控不复杂,面板上的功能键只能应付简单的操作,随机所附的遥控器大小适中,操作起来也还算顺手,不过其键钮的排列实在不敢恭维。这款遥控器显然不是CD唱机专属,是Naim的CD唱机、调谐器、放大器通用的。本来这没有问题,只需按区规划好即可,但显然这款控器没有按我们常用的思维去设计,或者说设计者与我们的考虑不同,所以键钮的排列有点乱,加上只有英文标识,极少图标,使用者需要有一个适应过程,所以CD5X的遥控器设计上应该扣分。遥控器可以完成CD机的所有操作,读取的时间很快,加之有字型够大的显示屏的帮助,使用起来还算顺手。

    声音评价

    CD5X显然是为听音乐的人士而设计,它也许不是以追求音场及细节为目的的发烧友之首选,但是在认真听、听久了CD5X之后,你对音场及细节的过分追求会有所动摇。玩音响的目的应该是听音乐,能使人感动的器材才是最值得尊敬的。CD5X就是属于能感动人的音响器材,它的声音、韵律感很好,节奏起伏流畅,声音有厚度且有真实感,而且这又是在不丧失重要细节的前提下给出的。它的低频也显示出相当的质量,有厚度且松软自然,这是十分难得的。至于谈到全频段的平衡性,我想在常规的频段内,十数Hz到20kHz之内,Naim有它的优势,而且在中频段这一块,Naim处理得特别棒,也许是他们深深明了:人们可以听到的大部分声响的频率都在于此,所以研究的重点也在于此,这也是Naim高人一筹的设计理念。在SACD的风头下,HDCD已被人们渐渐谈忘了,在英制的CD机上还会被强调,在美制CD机上只能算是“附属功能”,在日制CD 机中,也已逐渐被忽略了。属于英系的CD5X保留了这个功能,不仅是所用解码芯片带有此功能,而且厂方是很认真地将这一功能发挥,播放HDCD时声音的细节有明显的改善。

    Naim是很有特点的音响品牌,CD5X自然也会带有其浓厚的声音特点,那就是音乐味,为听音乐而设计是它的追求也是其产品的特色。正因为特点鲜明,所以褒贬不一。不过从中立的角度看,音效派也好,音乐派也好,他们都是有追求的,彼此也有互通的地方,听听何妨。说不定听完之后你的观点也会随之而变,我深信Naim的CD5X多少有那么点魔力。
最后编辑musicwalker
TOP
603#

musicwalker 在 2006-10-24 16:38:12 发表的内容
厚声好声之Roksan  Rok DP1大型单体式CD机和Attessa三分体Hi-End级CD机,现在只能到二手市场才能一睹芳容了,将音响性放在首位的烧友必定迟早会抛弃这两位佳丽。


如果听过上述旧款ROSANCD机机,回过头来再对比听听ROKSAN之新出品CD机机,不知阁下将作何感想?
TOP
604#

如果听过旧款英国CD机机,回过头来,再对比听听新出品之英国CD机机,不知阁下作何感想?
TOP
605#

新出品之英国CD机价格上涨了不少


兄台对比过觉得声音如何~~~~??
TOP
606#

令人无法自拔-DCS Verdi/Purcell/Elgar Plus 刘汉盛

这么多年的评论器材经验,我可以说dCS这三件器材是我所听过最好的数字讯源,它们把数字声音拉得更近模拟声音。


    原厂公布规格:Verdi二声道SACD/CD转盘,拥有IEEE1394传输接口,可以把SACD的数字讯号送到Elgar Plus译码后再转为模拟讯号。


    Elgar Plus 24Bit/192kHz/DSD规格数字/模拟转换器,各类端子齐备,包括IEEE1394。
Purcell取样频率提升器。可以输入各种规格的数字讯源,将取样频率与字符串长度提升,最高规格为24Bit/192kHz;也可将一般PCM数字讯号转换为DSD数字讯号。同样的各种输出入端子齐备,包括IEEE1394。
参考售价:550,000元(Verdi)/720,000元(Elgar Plus+Purcell),进口总代理:美特传新(02-25077096)

Elgar Plus与Purcell、Verdi的造型设计就是要让用家三机买齐,上下迭放一起。这样才能显出dCS特别的风味。

〔Elgar Plus内部〕Elgar Plus顶盖使用大理石,内部所使用的电源变压器与稳压滤波部份与其它二机类似,线路板涂上厚厚的黑漆,不知有何特别妙用?

    〔Purcell内部〕Purcell是取样频率提升器,它可以把16Bit/44.1kHz的数字讯号提升到24Bit/192kHz,也可以把PCM数字讯号转为DSD数字讯号。

〔Verdi内部〕Verdi内部采用Sony雷射机械拾取系统,虽然只是转盘,但因为内部有许多dCS特有的功能,所以内部线路比一般还复杂。

〔参考软件〕「Klavier Duo」意思是双钢琴演奏。雙鋼琴演奏本來沒什麼稀奇,二位演奏家使用的Bendorfer鋼琴也沒什麼稀奇,這種鋼琴台灣很多。比較特別的是這張雙鋼琴演奏錄音竟然是由Bendorfer鋼琴製造廠錄音發行的,而且由義大利名跑車Maserati贊助。演奏内容不常听到,但十分好听。录音效果上乘,琴音铿锵真实,足以当钢琴参考片。(钛孚)


    在音响圈中,知道dCS大名者很多,但是实际听过、用过它家器材者却很少。您知道什么原因吗?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售价很贵!就是因为这个要命的原因,让大部份的人无法亲炙数字处理界的杰出产品。这次,我要写的Elgar Plus(二声道数字/模拟转换器)、Purcell(取样频率提升器)、Verdi(二声道SACD/CD转盘)三件器材加起来售价更高达127万台币,一套数字讯源要那么多钱才买得到,这不禁让人好奇到底它们的声音表现好到什么程度?
幸福是什么?就是拥有dCS为了替读者揭开这个谜底,我安排试听了这套顶级数位讯源。听过之后,我只能告诉您:这是我从未听过的数字声音表现,它令我无法自拔!可惜您无缘听到这种令人梦魂萦绕的声音。不过您也不必太沮丧,大家都知道法拉利跑车之名,但是又有多少人曾经开过呢?我们对法拉利跑车的崇拜源自电视上赛车场面与汽车杂志的报导,而非亲身试驾。同样的,读者们对dCS的崇拜(假若您会的话)也可以来自论坛的这篇报导,而不必亲自拥有。当然,如果您能亲自拥有,那实在是太幸福了。在此我要说:幸福是什么?幸福就是拥有一套dCS Elgar Plus、Purcell与Verdi。


    到底dCS发出什么样的声音,让我这么歇斯底里?我想这先按下不表,还是先了解一点dCS的历史吧!dCS成立于1987年,原来是以专业数字处理器材为诉求,所以初期只有录音室等专业领域的人知道他家的产品。从创立的第二年起,他家就持续拥有许多「世界第一」的技术发表。例如1988年推出世界第一部24Bit模拟/数字转换器dCS900,1993年又推出世界第一部24Bit/96kHz模拟/数字转换器902,1994年旋又推出24Bit/48kHz数字/模拟转换器950,同年把950升级为24Bit/96kHz规格的952。在这期间,有日本音响迷把他们这些录音室专业用机器当作家用,发现效果非常好,于是敦促dCS要推出家庭用版,dCS就在1996年推出Elgar,这是世界第一部24Bit/96kHz家用版数字/模拟转换器,型号取英国著名作曲家之名。

    1996年12月,dCS又推出972,这是世界第一部Universal Sample Rare & Format转换器。1997年又推出世界第一部24Bit/192kHz的模拟/数字转换器904以及数字/模拟转换器954。您看看,专业市场里1997年就已经有192kHz的规格了,家用市场迟了多少年才有!1998年,904与954附上处理DSD(Direct Stream Digital)的功能,成为第一部商业化的DSD模拟/数字转换器以及DSD数字/模拟转换器。1998年七月,972也升级为192kHz版,当然这又是世界第一部。


1998年就拥有DSD处理能力


    1998年九月,Elgar也升级拥有DSD讯号处理能力,称为Elgar Plus,不过当时用得上的场合恐怕非常有限。1999年,Purcell出现了,这是世界第一部家用型取样频率提升器Upsampler,也是取英国著名作曲家之名。同年九月,dCS又推出另一部24Bit/192kHz家用数字/模拟转换器Delius(又是英国作曲家),让音响迷在Elgar之外还有更便宜的第二选择。1999年11月,972升级了,这次变成能够把DSD数字讯号转换成PCM数字讯号,当然,这也是世界第一部。2000年二月,dCS的DSD模拟/数字转换器以及数字/模拟转换器才第一次用在商业录音上。这也就是说,在此之前的DSD商业录音用的都不是dCS的产品。会是谁的产品呢?我猜应该是Sony的产品。2001年1月,dCS推出Grieg(挪威作曲家),这是世界第一部家用型带有DSD数字讯号处理能力的24Bit/192kHz取样频率提升器,它同时也是一部模拟/数字转换器。2001年10月,Verdi(意大利歌剧作曲家)出现了,这是世界第一部搭载IEEE1394数字传输接口的家用二声道SACD/CD转盘。


    到此,我们今天的三剑客通通出场亮相,我最早看到三剑客串在一起演出就是在今年1月的CES中,不过当时并没有特别留意,因为在会场听不出什么名堂。现在,这三部机器总算在我家开声,让我好好享受这超过百万台币的数字讯源,我也才真正了解它们的实力。


整套西装表现将会最好


    或许您会奇怪,为什么要三部一起使用才能唱歌呢?Elgar Plus不就是一部具有处理DSD数字讯号能力的数字/模拟转换器吗?它加上Verdi转盘应该就能唱SACD与CD了,为什么还要在中间弄一部取样频率提升器Purcell搅局呢?理论上是如此没错,实际上这样做也可以。问题是,目前大家一致公认SACD的声音好过CD,如果我们能够用一部取样频率提升器,把我们珍贵的CD从16Bit/44.1kHz的取样频率提声到24Bit/192kHz不是更好吗?甚至您还可以把CD的PCM数字数音格式转换成DSD格式,这样就成了SACD不是吗?


    既然Purcell本身就可以输出24Bit/192kHz以及DSD数字讯号,为什么我们还要Elgar Plus呢?各位不要忘了,Purcell所输出的是「数字讯号」,这些数字讯号还必须转换成模拟讯号,才能把音乐讯号输入您的前级或后级里。就是为了这个缘故,所以我们还需要Elgar Plus。我知道还有人要打破沙锅问到底:为什么不干脆在Purcell上面装上数字/模拟转换芯片,让Purcell能够输出经过译码的模拟讯号呢?根据原厂的说法,Elgar Plus上面采用dcs Ring DAC,让它来做专门译码的工作应该会比较好。此外,Elgar Plus与Purcell之间还有Word Clock频率同步锁定,同时一起使用他们会得到最精准的数字讯号频率,让时基误差降到最低。当然,您也可以不使用Elgar Plus,而用别家的数字/模拟转换器,但是要注意规格要与Purcell相当。不过,DSD的讯号您可能就「无解」了。因此,假若您有心用dCS产品,我建议您最好还是整套西装都买,您该不会买Boss西装上装去配Zegna裤子吧!


    至此,您可能还会有一个疑问:目前市面上的SACD唱盘不都是只能输出译码过的模拟讯号吗?怎么dCS能够输出DSD数字讯号呢?难道这是合法的吗?不怕盗拷吗?我也就这个问题请教此间代理商,他们告诉我dCS所采用的IEEE1394接口完全按照IEEE与Sony议定的规格去做的,所以无论在效果上或合法性上都没有问题。

因为专业,与众不同,所以售价昂贵


    为什么dCS的取样频率提升器与数字/模拟转换器要卖那么贵呢?难道就只因为拥有DSD兼容功能吗?人家别的取样频率提升功能附加在数字/模拟转换器上,根本是免费的!说到这里,各位就有所不知,dCS内部所使用的并不是一般市面上买得到的编、译码芯片,而是他们自己开发的「编、译码线路」。这种编、译码线路是用复杂的运算方式把原来16Bit/44.1kHz或其它规格的数字串行先予以「解构」之后、提升取样频率与字符串长度(也就是Bit数),然后再重组出新的高规格数字串行讯号。这种作法与坊间简单的取样频率提升方式有天壤之别。您买了Purcell等于就是买到录音室所使用的专业机种,可以用来把自己的CD重新制成更高规格的CD甚至SACD,所以莫怪它的价钱要那么贵。此外,编码与译码除了可升级的硬件形式之外,还可以用软件形式,以播放CD ROM的方式就把软件程序灌入机器内升级。其实,就是因为dCS拥有这种市售芯片还未推出之前就能够编、译码的研发能力,所以他们才能屡获「世界第一」;同时也才能够在专业领域里扬名立万。在此我可以重申:dCS的贵,就在于您所使用的是最顶尖的专业领域技术。而非市面上大量生产的芯片技术。


    也就是因为dCS所使用的都是这种独门技术,所以当我打开Elgar Plus与Purcell的顶盖时,对于里面的线路实在「一无所知」,机内所看到的芯片也不是在其它数字/模拟转换器上可看到的市售芯片。不过有意思的是,Elgar与Purcell所采用的线路母板与电源供应部份都是一样的,只不过附加的线路板与细部线路不同而已。我猜想这样做的原因并不在于节省多少成本,而是在于二机之间Word Clock的同步考虑。至于那个「外国人」Verdi,它采用的是Sony的机械拾取系统。


造型也是一致性设计


    由于原厂有意要让三部机器一起卖出去,所以在设计外观时就按照三部上下迭放的设想去规画造型。为什么我会这么说呢?因为当我把这三部机器拆开之后,才发现虽然Elgar Plus最重,但是它的造型不可能让它放在最底部,而是必须放在最上面。再来,我又发现要把重量最轻、身子最「单薄」的Purcell放在最底下,这样它的前沿与Verdi的前沿才能契合得天衣无缝。而Verdi特别设计成二倍Purcell高度,从侧面看就像二部机器般,它刚好摆中间。老实说,这种设计有点奇怪,拥有大理石顶板、身体最壮、体重最重的Elgar Plus因为造型是带金字塔型而必须放在最上面,其余无论是Purcell或Verdi的顶盖都只用压克力而已。话虽如此,Purcell在下,Verdi居中、Elgar在上的安置方式不可否认的得到了最佳的视觉整体美感。此外,Elgar Plus机内温度高(选单中还有温度可查),可能也是放置上面的原因之一。


    虽然这三部机器售价高昂,不过它们所使用的机箱并没有相对昂贵的质感,所拥有的只是坚固,这是美中不足之处,我想也是专业机器的通病。在避振方面,除了机箱顶盖有橡皮夹层用来吸收振动之外,三部机器的脚座好像也没有什么特别惊人之处。不过,这三部机器迭放在一起也已经够「稳重」了,要搬动它们也没有那么容易,尤其要重新接线时您就知道「痛苦」了。


操控要先想通再动手去做


    为了配合整体机箱的专业设计,这三部机器的面板上所使用的都是小型按键与小型显示屏。假若您从来没有使用过AV器材,我想这些小按键会让您大伤脑筋。事实上这三部机器面板上的按键虽然才简单几个,但是它们所拥有的调整功能却相当复杂与完备,从来没有玩过AV器材的人一定要先仔细读过说明书后才有办法使用,就算一天到晚在摸机器的我也要大概看过说明书后才能让这套器材发出声音。说得更直接些:第一次使用dCS机器的人最好请代理商把所有背板接线接好、面板操控设定好,自己只要动最简单的几个调整功能,这样最保险。否则,没有经验的人买回机器后我保证唱不出声音来。

Word Clock先连接好


    再来绕到背板,我想新手看到那么多陌生的插孔一定要昏倒,因为上面的标示与传统二声道模拟音响系统或数字音响系统都有很大的差别。其实,您也不必害怕,只要安静下来先想想这三部机器的功能,就能够了解那些插孔与那么多连接线的功能与接法了。来!让我在此一步步引导您了解这些插孔。我在前面不是已经说过这三部机器具有Word Clock功能吗?既然有这种同步频率锁定功能,当然就要有输出输入插孔与连接线。在此,主角是Elgar Plus,它居主控地位,所以我们要先把Word Clock同轴线从Elgar Plus的Word Clock Out端连接到Verdi的Word Clock In端,这样就完成二部机器间的频率锁定连接。再来,我们要从Verdi的 Word Clock Out端连接到Purcell的Word Clock In端。最后再从Purcell的Word Clock Out连接到Elgar Plus的Word Clock In,这样就完成三部机器之间的同步频率锁定。怎么样?很简单吧!


接上传送44.1kHz的数字线


    频率锁定连接好之后,我们来看看数字讯号的输出入端。Verdi是讯源,当然要有数字输出端,把数字讯号先输给Purcell,这样Purcell才能够做取样频率(PCM从32kHz-192kHz,DSD则到2.8224MHz)与字符串长度的提升(16Bit-24Bit)。要达成这个功能,我们只要用一条数字线来连接Verdi与Purcell就可以,在此我用一条XLR平衡线做连接,因此我要选择XLR端子。这时问题来了,无论在Verdi或Purcell背板上都有好几个XLR端子,上面有不同的标示,到底我们要使用哪些端子呢?很简单,对于初级班的您,只要看标示AES 1、2、3的这三个端子就可以。所谓AES就是依照AES机构所设定的数字传输规格所制成的接口(SPDIF就是依照Sony与Philips所制订的数字讯号传输接口),您只要把Verdi的「AES3」与Purcell的Digital in端子连起来就可以,这样就完成把「44.1kHz」数字讯号从Verdi传送到Purcell的任务了。


Dual AES有二条都要接上


    奇怪,刚才我怎么要特别强调「44.1kHz」呢?原来,Verdi这个AES 3端子只是用来传送44.1kHz的数字讯号而已,比它更高(例如48kHz-192kHz)的取样频率并不是经由这个端子传送,而是从AES1与AES2这二个端子传送的。换句话说,要传送更高的取样频率数字讯号必须用二条线来传送,这就是dCS所独有的「Dual AES」传送法。为什么要这么费事呢?因为取样频率更高、字符串长度更长(Bit数更高)的数字讯号如果只用一条线传送的话,速度太慢了,无法实时解构再结构成新的数字规格。看到这里,我想您应该明白AES1与AES2这二个端子要怎么连接了,那就是拿二条XLR端子的讯号线,把Purcell与Elgar Plus的这二个对应端子连接起来,让高于16Bit/44.1kHz规格的数字讯号从Purcell传送到Elgar Plus去。


    或许您会奇怪?我是不是写错了,应该是用AES1与AES2端子把Verdi与Purcell连接起来才对啊!怎么会去连接Purcell与Elgar Plus呢?怎么Verdi与Purcell之间就不需要Dual AES连接法呢?难道Verdi永远不唱高于16Bit/44.1kHz规格的CD吗?坊间不是有许多号称更高规格的CD录音吗?没错!坊间有许多高过16Bit/44.1kHz规格的CD录音,事实上Verdi的背板上也有AES1与AES2插孔,不过Purcell背板上却只有一组AES1与AES2插孔而已,我们要把这组插孔留给Purcell与Elgar Plus连接使用。反正无论号称用多高规格录制的CD,那都是在录制过程中提高规格,到了要印制成CD时,还是要打回原形,采用CD的制式规格16Bit/44.1kHz。而这最基本的数字讯号规格可以透过Purcell的提升取样频率与字符串长度,而得到更好的声音。


IEEE1394贯穿三部机器


    好!到此为止您已经把同步频率锁定的接线连上了(三部机器之间),传送44.1kHz的AES3也连接上了(Verdi与Purcell之间),甚至传送更高规格的AES1、AES2也连上了(Purcell与Elgar Plus之间),现在还缺什么呢?还缺DSD 数字讯号的传输,这种数字讯号是1Bit/2.8224MHz的比特流规格,它们要怎么传送呢?这三部机器都配有IEEE1394端子,DSD讯号就以这种端子传送。在这三部机器背板上都各有二组IEEE1394端子,由于这种端子同时可以做输出输入双向传输,所以您怎么接都没关系,不必考虑到那端接输入、哪端接输出?重要的是三部机器都要连接上,也就是从Verdi要连接到Purcell,再从Purcell连接到Elgar Plus,这样就大功告成了。当然,您别忘了最后还要从Elgar Plus的模拟讯号输出端把已经译码完成的模拟讯号输入到前级去。

把所有的CD转成SACD来听


    写到这里,我们已经把三部机器背板上应该连接的各种接线都接好了,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打该三部机器的电源,准备进入Menu选单的设定了。三部机器的选单设定复杂吗?说复杂的确很复杂,因为这三部机器上都设计了很多的功能。不过,如果您只要听CD或SACD,暂时不做别的事情,那事情就简单了。在此我教您一个更简单的操作方法,那就是把所有的CD都经由Purcell转换成SACD来听。这样一来,虽然Verdi是一部SACD/CD二用机,但无论是放CD进去、或SACD进去,您所听到的都是SACD的声音。或许您又要怀疑,Purcell不是可以做各式的取样频率与字符串长度的提升吗?难道我就不用24Bit/192kHz的提升了吗?当然您有权力使用24Bit/192kHz的规格,只要进入选单设定好就成。不过我建议您可以把所有的CD都转成SACD来听,保证不会让您失望。


    要把CD转成SACD来听时,操作设定过程很简单,您先把一张CD放进Verdi,按Play键让它唱,接着按Purcell面板上右边的Function,把Menu叫出来,然后利用左边的Function Step键找Out Mode,叫出DSD输出,此时Purcell显示屏上会显示44.1kHz→DSD或DSD→1394,这表示Purcell知道您想把44.1kHz的数字讯号转换成DSD数字讯号。


检查面板上该亮的字有没有亮


    接着我们要设定Elgar Plus,好让它能够接受来自Purcell的DSD讯号。此时,我们要同时按住Display键与Volume/Balance键,等显示屏上出现Menu字样才松手。接着我们转动Elgar Plus面板上旋钮键,一次一次转(如果停止几秒不动作,它就会退出Menu,退出之后,那个旋扭就是音量旋钮,请把它旋在最大的0输出位置),一直到显示屏出现Syc→1394,此时立刻按Volume/Balance键,选择Purcell就可以了(这个选单有Purcell与Verdi两个可以选)。这代表Elgar Plus与Purcell之间已经用1394连接上了,此时DSD讯号就可以传送无误。要注意的是,假若Elgar Plus显示屏上没有显出Purcell字样的话,你就是调到死也不会有声音出来。


    到此为止,您只要调整前级的音量,就可以听到美妙的音乐了。此时,Verdi面板上应该显示CD与WCLK(频率锁定)字样,另外PWR(Power)与CONT字样也会显示。要提醒您,假若您放入的是SACD,SACD的字不一定会亮起,因为许多SACD都是复合层的,Verdi会先选CD层,此时您要用遥控器上的SACD键切换,无法从Verdi的面板切换SACD或CD。
    再来,您要检查Purcell面板上是否有PWR、AES、WCLK、1394等四个字亮起,这代表着Purcell有频率锁定,有接受到用AES端子从Verdi传送来的数字讯号,也已经用1394接口把转换成的DSD讯号传送给Elgar Plus。至于Elgars面板则应该有PWR、DSD、1394三个字亮起,还有显示屏中间要有Purcell大字显示,这表示Elgar Plus已经成功的透过1394接口,从Purcell接收到DSD讯号。在此还要提醒您的是,假若您怕机器温度太高而在平常把电源拔掉的话,每次接回电源播放音乐前都要检查一下面板显示,看看是否如上所述,因为拔掉电源后原则上三部机器应该都要回到最后一次播放的模式上,但我发现Elgar Plus不一定会回到上一次播放的模式,所以有时可能要再调整一次。把所有该有的设定叫出来。


    写到这里,我已经手软了,但是却还没有开始谈论到这三部机器在声音上的表现。事实上Elgar Plus与Purcell身上还有很多要设定的东西,例如Elgar Plus 内Filter的种类就牵涉到声音。而Purcell也有Filter与Dither、Noise Shape等与声音有关的滤波、涤圾、噪音整型等功能调整。不过这些我都不说了,原厂说明书有推荐听什么音乐采用哪种滤波、涤圾、噪音整型搭配,您可以照着调整或按自己的喜好去做。总之,这三部机器功能多多,假若您有幸买下来,就有权请此间代理商或经销商好好将您教会怎么设定操作,我要赶紧向读者报告我所听到的声音表现了。试听时用的前级是Lexicon MC-12B,后级是Linear Acoustic LA105.2二部桥接,喇叭则是AER Momentum。透过这套dCS,让我惊觉原来我这些前、后级与喇叭的真正实力还不仅是我平常所熟悉的而已,可见好器材的潜力无穷,需要使用者好好挖掘。

一切声音变得更真实了


    如果要以最精简的话来形容这三部机器的好处,那就是:「它们让一切的声音变得更真实了。」而所谓的「真实」包括了钢琴与小提琴听起来木头味更浓,触键拉弦质感更真实,所有乐器的音质更美,质感更棒,乐器形体更饱满,重量感更重,密度更高。人声则让我感觉嗓音更直接、更真实,当然也更饱满。这些改善无论听SACD或以CD转成SACD皆然。例如聽Bendorfer 所出版那張「雙鋼琴」時,演奏者施加在琴鍵上的力度變化變得更清楚,擊槌打在弦上的結實紮實、電光石火接觸感覺也更驚人。听Naxos那张「舒伯特钢琴三重奏」时,您会很清楚的感受到钢琴的实体、规模感、权威感、触键质感整体都提升了,而且木头味更浓些。而小提琴与大提琴这些弦乐的擦弦质感也提升许多,这就是我所谓的更真实。而在听江蕙「台湾红歌」时,您也会发现江蕙嗓音抖动的细微变化更清楚,彷佛您就站在她前面一公尺在听她唱歌那般真实。此外,听罗时丰那张「唱歌的人」时,更会惊觉原本就已经很直接的录音变得更直接,罗时丰嗓音的细节与音像的凝聚真实简直已经到了「夸张」的地步。我所谓的「夸张」是指我们好像钻进麦克风中去听罗时丰唱歌,这与一般有距离的聆听经验完全不同,所以我说「夸张」。


    除了一切都变得更真实之外,这套dCS还有一个优点也是马上可以强烈感受到的,那就是整体解析力提升很多。解析力一旦提升,您会觉得所有的声音都清楚起来、顺耳起来,而且细节变多了。就以「决战猩球」这张电影原声带为例,第一首是表现难度非常高的曲子,一般器材要把那复杂强烈的节奏旋律清楚展现并不容易。换上dCS之后,马上感受到那复杂强烈的低频声音里面浮现出许多细节,甚至连本来纷乱的低频部份也显出前后的空间层次感。而低频乐器的形状与声音质感表现也整体提升很多。


    可不要以为上面我所形容的声音改善都是老生常谈,您没有亲耳听到这样的声音提升,就无法了解我听到之后内心的感受。就我这么多年的评论器材经验,我可以说dCS这三件器材是我所听过最好的数字讯源,它们把数字声音拉得更近模拟声音。聆听它们的这些日子来,我平日用来测试器材的CD一张接一张的听,每张CD的音质、音色、乐器与人声质感都更美更真实了,它们都从CD转化为SACD,这种得到更接近真实的喜悦真的不是文字可以形容的,唯有亲身体会才得以传神。


    听过这三部机器之后,让我对SACD的声音表现有了更深层的认识,因为我可以说都是在听44.1kHz转换为DSD声音。我想,如果您没听过dCS,一定无法接受原来的44.1kHz在经过CD制作定型之后还可以表现得更好,事实上我前面也说过,dCS并不是单纯的提高取样频率而已,它是把原本的数字讯号拆掉重组,因此您所听到的已经不是原本的CD讯号了。虽然SACD与DVD Audio各有优缺点,也各有簇拥者,但在使用dCS器材的大前提下,我认为SACD应该会凌驾于DVD Audio之上。


我听过最好的数字讯源


    听dCS越久,越觉得数字声音并非万恶不赦,而是大部份的人都只能用差劲(与dCS相比)的数字讯源来听CD,以至于严重扭曲了数字声音的成就。想到这里,心里不禁一阵叹息:难道要拥抱优质的数字声音就一定要付出那么高的代价吗?dCS能够把器材做得那么好,令人听过之后无法自拔,但却又无法让更多人负担得起,这无疑是人间憾事之一。


    焦点:虽然三部都可以单独使用,但是我建议您最好买齐三部,这样所获得的改善效果最大。使用中发现Elgar Plus的温度相当高,连大理石顶盖都会发热,所以散热要特别注意。


    搭配建议:这套器材的改善重点并不是堂音增加或细节增加,而是所有乐器或人声都更真实了,真实的令一面也代表着音质音色更美,当然这是各项表现平均提升的综合效果。
TOP
607#

Roksan(乐圣),一个历史悠久、内涵优秀的英国品牌,其CD机机音乐味浓极,只是由于音响性的原因而往往容易被人忽略。
TOP
608#

Roksan(乐圣)是一个很著名的英国音响品牌。它成立于1985年,是一家对音乐美学无限执着的公司。Roksan的第一款作品是Xerxes模拟唱盘,推出后立刻获得巨大成功,成为一件以相对低廉价格获得Hi-End级表现的传奇性产品。即使二十年之后,全球发烧友对它的热爱仍未褪减,为此,Roksan公司在2005年特别推出Xerxes 20周年纪念版。1992年,Roksan推出Rok DP1大型单体式CD机,它采用了3重避震,音色以Xerxes模拟唱盘为基础,特别优美流畅,赢得了业界的一致尊重,由此奠定了Roksan在数码产品方面的地位。随后Roksan又推出Attessa三分体Hi-End级CD机。1993年,Roksan推出Ojan 3/3X音箱。Ojan 3/3X音箱在保留英国产品声音甜美、润泽的基础上,还融入了德国产品的精确和美国产品的大气,从而成为一件划时代的产品。在音源和音箱产品获得空前成功的基础上,Roksan公司在1998年推出Hi-End级的Caspian(里海)系列产品,该系列包括合并式功放、前后级功放、CD机和唱头放大器。推出当年,全系列产品即获得《WHAT HI-FI?》五星评价,这对于一个新系列来说,能获得如此的成就,可以说是难能可贵的。在2000年,Roksan又推出了Kandy(肯迪),致力于以大众化的价格提供高品质的音乐享受。Kandy系列的功放和CD机同样获得了《WHAT HI-FI?》五星评价,其中Kandy合并式功放还荣获《WHAT HI-FI?》2004年“500-800英镑功放Best Buy”的称号。
目前,Roksan的产品涵盖了模拟唱盘、CD机、功放、音箱、唱头、唱臂、唱放等,几乎每个型号都获得了《WHAT HI-FI?》五星评价的殊荣,能在这么多个领域都能获得成功,这在同行中是不多见的。
Roksan的产品音色一向以高贵、细腻、纯净而著称。选择Roksan,就是选择一种精致的音响文化!
最后编辑musicwalker
TOP
609#

新出的英国CD机机品牌,还有Rotel   和 exposure。
TOP
610#

英国音源,当今擂主 dcs , 也出合并CD机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