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56789101112» / 23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春兰——春节花正艳——新内容:兰花——还是一道美味 [复制链接]

查看: 24084|回复: 222
81#

上两张当地杨梅场里的照片;

[upload=jpg]Upload/20062713561861557.jpg[/upload]

[upload=jpg]Upload/20062713572934909.jpg[/upload]

[upload=jpg]Upload/2006271453942965.jpg[/upload]
TOP
82#

天神 在 2006-2-7 15:20:35 发表的内容
松香味 在 2006-2-7 13:16:12 发表的内容
人的时间、精力是有限的,自认为已经比多数人努力了,但是近十年来主要时间、精力都放到了电子、音响上,并辞去了这里的摄影协会理事职务,目前摄影方面可以说一事无成。更多的靓相——失望了。上些照片交流、交友,倒是乐意的事情。
年龄可能大些,前辈可不敢当。很多年轻人厉害得很,过去的“徒弟”现在都拿国家级摄影大奖了,他们都变成了我真正的师傅。
你的时间在那里,你的成功就在那里。(条件:必须努力)
“大奖”是别人对自己的一种肯定和赞许,不过现今的社会,大奖的背后有太多不确定因素了,我觉得只要自己玩得开心,学到东西就是对自己最大的奖赏,记得一个前辈说过:“摄影者的追求是什么呢?是一种幸福,这种幸福不仅在陶醉于大自然瞬息万变的美景之中,也在摄取美景按下快门的酣畅淋漓的快感,更在把美景带回家园,带给亲人、爱人、好友与他们分享时的喜悦!”
不过这种“喜悦”真的需要不少时间和金钱,在享受这种喜悦的同时,也是我们奋斗实现人生目标的过程吧。


天神兄说的非常对,只要自己玩得开心,学到东西就是对自己最大的奖赏。关于器材我有这样一个经验,普通的相机同样可以拍出非常优秀的照片作品,同样可以拿到国家级摄影大奖,重要的是你能不能具备超出常规的发挥手上器材性能的能力,是不是对光圈效应、速度原理、ISO性能、超焦距的应用理解等等方面都有深入的研究功底。玩音响也是一样。有了深入的研究功底,就能把自己手上的器材玩出水平,玩出“档次”,玩出大家认可或基本认可的效果来。本人认为,这样的玩法是最有生命力、最能持之以恒的。
现今的社会,大奖的背后有太多不确定因素了——这种现象是普遍存在的,但也有凭能力争取的。我们摄影协会里的几位摄影者就是凭能力争取到国家级摄影大奖的。当然,对风光山水专题的比赛来说,我们这里就占尽了“天时、地利”的优势,获得大奖也“正常”。仅仅2005年,我们这个小小县级摄影协会就获得国家级、省级、市级的各种摄影比赛三等奖以上五十三个,人选作品的就更多了;个人摄影展办了五期,协会摄影展办了两期,国际摄影交流活动若干次。在全国县级摄影协会里,我有信心地说可以例入“前三甲”吧。
TOP
83#

老哥的器材一般. 分点音响预算买摄影器材吧.呵呵
TOP
84#

松香味 在 2006-2-7 11:14:16 发表的内容
天神 在 2006-2-7 9:32:21 发表的内容
松香味 在 2006-2-6 22:57:55 发表的内容
对于快门速度,如果你用28以下的广角拍照,快门速度1/30秒或者以下,也不会有问题;如果你用200以上的长焦拍照,快门速度1/100秒你也不容易拍清楚。其实这里面有一个规律;当快门速度的分母等于或者大于焦长时,手震抖晃的影响就不明显了。
比方,用200的长焦拍照,快门速度达到1/200秒时,手震抖晃的影响就不明显了。
用400的长焦拍照,快门速度达到1/400秒时,手震抖晃的影响也就不明显了。
如此类推。
明白,不过现在的防抖技术也挺管用,例如尼康的VR镜就很好用,但不知这项技术有没有负面影响?


我现在用的A200就有防手震抖晃功能,起用这个功能后,消耗电量比较大,所以一般是关闭的。上面的兰花就没有起用这个功能,是因为不习惯用忘记打开了。在这之前做过对比,的确,防抖技术挺管用。我现在只体会到的负面影响就是消耗电量比较大。

防手震抖晃功能有两种不同的方式,一种是控制镜片方式,多用于有机玻璃镜头的中低档相机中;另一种是控制DDC方式,多用于中高档单反机中;后一种方式就比较科学,不会影响镜头成象质量,技术也比较成熟。
最后编辑rokey2
TOP
85#

松香味兄:传统滤镜还是PS滤镜?^-^

使用传统滤镜,后期处理。
TOP
86#

阿泰 在 2006-2-7 13:18:35 发表的内容
松香味 在 2006-2-7 11:14:16 发表的内容


我现在用的A200就有防手震抖晃功能,起用这个功能后,消耗电量比较大,所以一般是关闭的。上面的兰花就没有起用这个功能,是因为不习惯用忘记打开了。在这之前做过对比,的确,防抖技术挺管用。我现在只体会到的负面影响就是消耗电量比较大。

防手震抖晃功能有两种不同的方式,一种是控制镜片方式,多用于有机玻璃镜头的中低档相机中;另一种是控制DDC方式,多用于中高档单反机中;后一种方式就比较科学,不会影响镜头成象质量,技术也比较成熟。


防抖功能是利用芯片高速截图换算出来,细节会有所消失,如果你高速摆动相机就会发现有时滞出现,防抖功能对稍大的振动无能为力,价钱相约的话,考虑大光圈高速快门机子更好.


OK!这大概是防抖技术的完善和补充。“价钱相约的话,考虑大光圈高速快门机子更好.”的确这样。个人认为三脚架比较实惠,并可发挥镜头的潜力。
TOP
87#

[upload=jpg]Upload/20062714272555013.jpg[/upload]

[upload=jpg]Upload/2006271428327278.jpg[/upload]

[upload=jpg]Upload/20062714284779968.jpg[/upload]
TOP
88#

学到东西了。我也上一张兰花,看来景深大点才好。
[upload=jpg]Upload/2006271759990429.jpg[/upload]
TOP
89#

松香味 在 2006-2-7 17:37:49 发表的内容
天神 在 2006-2-7 15:20:35 发表的内容
松香味 在 2006-2-7 13:16:12 发表的内容
人的时间、精力是有限的,自认为已经比多数人努力了,但是近十年来主要时间、精力都放到了电子、音响上,并辞去了这里的摄影协会理事职务,目前摄影方面可以说一事无成。更多的靓相——失望了。上些照片交流、交友,倒是乐意的事情。
年龄可能大些,前辈可不敢当。很多年轻人厉害得很,过去的“徒弟”现在都拿国家级摄影大奖了,他们都变成了我真正的师傅。
你的时间在那里,你的成功就在那里。(条件:必须努力)
“大奖”是别人对自己的一种肯定和赞许,不过现今的社会,大奖的背后有太多不确定因素了,我觉得只要自己玩得开心,学到东西就是对自己最大的奖赏,记得一个前辈说过:“摄影者的追求是什么呢?是一种幸福,这种幸福不仅在陶醉于大自然瞬息万变的美景之中,也在摄取美景按下快门的酣畅淋漓的快感,更在把美景带回家园,带给亲人、爱人、好友与他们分享时的喜悦!”
不过这种“喜悦”真的需要不少时间和金钱,在享受这种喜悦的同时,也是我们奋斗实现人生目标的过程吧。


天神兄说的非常对,只要自己玩得开心,学到东西就是对自己最大的奖赏。关于器材我有这样一个经验,普通的相机同样可以拍出非常优秀的照片作品,同样可以拿到国家级摄影大奖,重要的是你能不能具备超出常规的发挥手上器材性能的能力,是不是对光圈效应、速度原理、ISO性能、超焦距的应用理解等等方面都有深入的研究功底。玩音响也是一样。有了深入的研究功底,就能把自己手上的器材玩出水平,玩出“档次”,玩出大家认可或基本认可的效果来。本人认为,这样的玩法是最有生命力、最能持之以恒的。
现今的社会,大奖的背后有太多不确定因素了——这种现象是普遍存在的,但也有凭能力争取的。我们摄影协会里的几位摄影者就是凭能力争取到国家级摄影大奖的。当然,对风光山水专题的比赛来说,我们这里就占尽了“天时、地利”的优势,获得大奖也“正常”。仅仅2005年,我们这个小小县级摄影协会就获得国家级、省级、市级的各种摄影比赛三等奖以上五十三个,人选作品的就更多了;个人摄影展办了五期,协会摄影展办了两期,国际摄影交流活动若干次。在全国县级摄影协会里,我有信心地说可以例入“前三甲”吧。


据知,泰兄也是用一台千多元的松下LC33全自动DC,PP拍得那么有水平.汗颜,PF!
TOP
90#

松香味 在 2006-2-7 11:14:16 发表的内容

我现在用的A200就有防手震抖晃功能,起用这个功能后,消耗电量比较大,所以一般是关闭的。上面的兰花就没有起用这个功能,是因为不习惯用忘记打开了。在这之前做过对比,的确,防抖技术挺管用。我现在只体会到的负面影响就是消耗电量比较大。

防手震抖晃功能有两种不同的方式,一种是控制镜片方式,多用于有机玻璃镜头的中低档相机中;另一种是控制DDC方式,多用于中高档单反机中;后一种方式就比较科学,不会影响镜头成象质量,技术也比较成熟。

受教了!松香老大功力深厚!望能多讲一些技术上的问题咯!我是属于"瞎拍"一族,对理论真的肤浅啊!!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