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音响High Fidelity的绝对与相对性 [复制链接]

查看: 26447|回复: 167
11#

我们每个人的审美观点都不一样,有相当多的人把音乐当成茶余饭后的、让自己耳朵和大脑满意的娱乐活动,这样做的人谁人敢说什么?他们在求真和求美方面都做到了。但事实上也有相当多的人,追求音乐真实的声音,喜欢或者尝试去领悟音乐的本质东西,既然这样,真实是一个必要在一个前提基础上——拥有一套音响器材。

可是,现实里要找一套拥有真实的声音音响器材谈何容易?!我们能够找到的,无论如何也算不上十分真实,只能说在真实的道路上走了多远,距离真实有多近……

在走向真实的道路这个一个发烧目标中,发烧者大多数认为是「条条大路通罗马」的,于是,各自选择认为正确的路走、各施各法、各出奇谋、有用土办法的、有用洋办法的、百花齐放……
TOP
12#

发烧者大多数认为是「条条大路通罗马」的,就是因为这样,乱子却是捅得太大了!js利用了这种情况,各施各法的各展奇谋地设计制造了了各式各样的、似是而非的、治标不治本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产品」,迎合市场上各种发烧友各自的兴趣,搞乱了整个音响发烧文化。
TOP
13#

“在同等适合和调教好前提下”高档器器材绝对优势!!!在能力范围内追求、接近完美也是发烧友任务(反之当爱乐人士也人各有志。我有听说过一音乐老师听了顶级威卓后感动到流下热涙的事。)

这些话我完全同意,我就是认为我已经寻索到我自己喜爱的声音,才会毅然跳出圈子的。
TOP
14#

Real 在 2006-1-28 0:44:54 发表的内容
松香味 在 2006-1-28 0:00:56 发表的内容
Real 在 2006-1-27 21:11:49 发表的内容
音响这DD,什么奇谈怪论都有


是啊,所以到这里来,就必须培养自己对问题和各种不同看法、意见的“过滤”能力,吸收精华的东西;有些吃不准的,可以多看看再去“过滤”吸收。多看看,包括各种不同的意见,总是能学习到一些对自己有帮助的东西的。



================
对!!!!!

请看如下
1,哈哈!!!看来敏强兄弟的系统就比较平衡了。不然老录音是没有人能听到感觉了。 -----------这是什么逻辑
2,最最可怕的是制造了一个又一个光怪陆离的音响神话,使得一大批中国发烧友象虔诚的信徒般步步紧跟着神话般的音响产品,用无谓的金钱购买着并且进入一个又一个怪圈。-----------------------------harvey不知是神话制造者还是受害者??harvey没有用(不知是加/中的)VV箱,而用奇贵的YD。


我不是说了我已经是跳出了发烧界外的人吗!,我用的音响系统大部份已经沿用自1991年,改变很少!
TOP
15#

REAL 在 2006-1-28 22:33:17 发表的内容
松香味 在 2006-1-28 22:16:22 发表的内容
Real 在 2006-1-28 10:20:07 发表的内容
寻索到我自己喜爱的声音是最值得高兴的!!!



这是绝对没有错的。
如果你喜爱的“声音”又能得到大多数发烧友的认同,那才是最值得高兴的。




==========
在我没听过以前,真的不敢怀疑harvey前辈的系统是否能得到大多数发烧友的认同呀!算我拍马。。。。


半点儿没有拍马,我的系统回放出来的“声音”,的确能够得到大多数到访的发烧友朋友们认同,就是还未达到「有口皆碑」的亏张情况吧了!
TOP
16#

对于自己拥有的音响系统质素高低产生自卑感的发烧友是可怜的,我认为他已经不再可以自称自己是发烧友了,因为他已经丧失了发烧友自强奋发永不言败的坚毅精神!
TOP
17#

上这个人相对性帖子,目的主要提醒发烧友们发烧时必须带有警觉的相对性,不要过于主观而迷失了自己。事实上,发烧友们的听感绝对不可能会一致的,各人会有自己的偏爱。以我为例,我喜欢聆听的女声是带有「嗲」劲的娇滴滴声调,因此我比较喜欢的女歌唱家是邓丽君和杨小琳,喜欢就是喜欢,没有什么特别理由!

所以我建议大家不要硬把自己的看法希望别人也是同样的想,这是辩论不出结果的。发烧这玩意其实是一种寻开心的文化活动,文化程度不同欣赏的深度也不相同。
TOP
18#

崇尚音响器材的发烧友的确为数不少,我认为主要的原因在于设计风格与气质上的差异。以我个人的经验和见解,认为回放出来的声音质素影响取大的组件是前级放大器,因此我在购买前比较试听了不少前级放大器,结果由于它们之间的设计风格与气质上的存在着差异,令我难以定夺取舍,因为几种风格与气质我都喜欢!最后只好用笨办法:决定将选好的两部「都把它们买了」,大乔小乔都在抱还会有错?!

为什么要这样?例如前级放大器德国的Auriolabor的Karr,它的风格与气质是丰盈温暖、有真空管机的韵味、人声荡气回绕余韵连绵…我把它叫做「环肥」,说明她仿似杨玉环;前级放大器德国的Restek Vector,它的风格与气质是纤细致微,晶莹通透,玲珑浮凸…是我想聆听交响乐音乐时的首选搭配,我把它叫做「燕瘦」,说她仿似赵飞燕。

追求好器材的人,当然会有的是想聆听几声蛙鸣,但想聆听更多细致的东西的人会更多。
TOP
19#

monom 在 2006-2-2 12:45:19 发表的内容
harvey兄如何看专业监听箱? 这类箱子回放的正确性应该不容置疑,但烧友为何少问津呢?


专业监听箱是为录音工作室的监听而设计,正如你说的正确性应该不容置疑,烧友为何少问津的原因就是因为正确性过强了,聆听起来比较寡情,缺少了烧友所追求的特殊韵味——一种音乐性的韵味。
TOP
20#

monom 在 2006-2-2 18:16:38 发表的内容
harvey 在 2006-2-2 14:06:57 发表的内容
monom 在 2006-2-2 12:45:19 发表的内容
harvey兄如何看专业监听箱? 这类箱子回放的正确性应该不容置疑,但烧友为何少问津呢?


专业监听箱是为录音工作室的监听而设计,正如你说的正确性应该不容置疑,烧友为何少问津的原因就是因为正确性过强了,聆听起来比较寡情,缺少了烧友所追求的特殊韵味——一种音乐性的韵味。



音乐本来就是指有韵味,悦耳的一些声响,正确的回放就应该包含有韵味的成份,可现在最“正确”的箱子却没有韵味,到底是谁错了?烧友,还是专业监听箱?


不是谁错,而是设计的用途不同!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