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PROAC访谈记 [复制链接]

1#
南方音响

[upload=jpg]Upload/2005122213282912669.jpg[/upload]

高雄和台北还是有差的,至少鲜少看到外国厂家的行销专员会堂而皇之的入门「恳谈」...,2005 年 11 月 1 日,英国扬声器 ProAc 的行销专员 David 来访南方,让我得到许多 ProAc 的第一手信息,在此分享给本地 ProAc 的新朋旧友...。

在许多音响玩家眼中,ProAc 的老板 Stewart Tyler 是个谜样人物,从不接受采访,从不开产品发表会...,南方自今年( 2005 ) 6 月开始经营 ProAc,在资料收集上可真吃足苦头,我一直不解:都什么时代了,好听,需要搞神秘吗?因此上周代理商询问我是否可安排 ProAc 的行销专员 David 来访,我马上答应,并立刻收集问题...,磨刀霍霍呼! 11 月 1 日下午二时许,David 依约来访,手工饼干和黄金曼特宁等客套完毕,我和代理商业务经理刘先生马上联手出击,「人家 &^%$%* 今年推出新系列时轰轰烈烈办了新产品发表会...」,「人家 *&^ 有出示范 CD,其录音及选曲品味甚高..」,人家长人家短的...共轰他一个半小时,David 终于按捺不住,他站起身来走到 ProAc 喇叭前,手还轻扶在喇叭上,有些...不爽的说他飞了大半个地球来这儿可不是来听我抱怨的...,他可以说很多关于 ProAc 产品的 know how,在第二杯黄金曼特宁下肚后 David 的 showtime 开始...。    

不同观念与不同材料的组合...
 
一开场 David 便指着 ProAc Response D 15 说 --- 喇叭是不同观念不同材料等不同因素的组合,除了要好听,还要有好的低音,要让单体充分发挥其活塞运动之余尚能紧密地固定在喇叭箱上...,因此喇叭结构之建构上便相当重要...,David 重复地说喇叭制作并不是施了什么神奇魔法,于是他决定从喇叭音箱说起。

音箱
 
对任何扬声器而言,音箱的设计及制作都是十分重要的,ProAc 使用 MDF 板做为音箱的材料,David 强调 ProAc 音箱是使用“厚的” MDF 板制成,有多厚呢?旗舰 Response D 100 的面板及背板各厚 30 mm,两侧则有 25 mm 厚,而 Response 1 SC 面板背板及两侧板各厚 18 mm 及 15 mm,基本上,扬声器愈高大需要愈厚的 MDF 板,以减少箱体的震动。
[upload=jpg]Upload/2005122213284877560.jpg[/upload]

沥青 谈到音箱,David 特别花了许多时间和我谈“沥青”的使用...,是的,沥青;David 指着我随手播放的 LP 说 --- 这张唱片大概是 1970 年代的录音...,英国这时录音室大多使用 BBC 设计的 Monitor,这些 Monitor 音箱内大多贴有沥青,而现今 ProAc 可能是极少数仍在使用沥青的扬声器厂家,这种沥青当时多涂抹上汽车的底层( 用以隔音及吸震 ),David 后来拆下一颗 Response 1 SC 的低音,指出箱体内沥青的所在,他说当这种沥青与喇叭箱紧密结合,单体工作时向内发出的声波会“不反射( 这些声音被吸收了...)”,还有,ProAc 会在喇叭箱内再置入 25 mm 厚的泡绵,以彻底吸收箱内的声波...。    
    这张是将 ProAc Response D 15 倒置后由低音反射孔向内拍得的照片,贴在喇叭箱内层的暗黑色物体便是吸音防震用的沥青,我细看了一下,黏在喇叭箱上的沥青其实是由三片约 2.5 mm 厚呈毯状的沥青密合而成,由于这已是喇叭最底层,因此沥青实际覆盖了喇叭内箱大部份的区域。
 
您一定想问 --- 既然「沥青」这么神,这项技术为何不再被广泛使用呢?我问了,David 答得有趣,他说:「昂贵,相较于别家只在喇叭箱内塞吸音泡绵,ProAc 可是下足本钱才能使用沥青做吸音材料...,你知道沥青占每对 ProAc 的箱体成本有多高吗?百分之二十吔...。」( 他还说近来石油大涨,沥青的成本还会再更高...)
 
有没有人担心...这些沥青会不会黏手,会不会将整个木箱搞得黑潻潻的呢?我用手摸了一下,这些“沥青”其实有个硬度,不黏手,并可减裁得宜...。
[upload=jpg]Upload/2005122213293351863.jpg[/upload]
分享 转发
TOP
2#

[upload=jpg]Upload/200512221336462923.jpg[/upload]

说完木箱结构等,下一步便是单体组装及成品测试的阶段。

单体
    说到单体,David 表示 ProAc 现今使用的单体主要来自丹麦 Scan-Speak、挪威 seas 及英国 Volt 等三家专业单体制造商,不过 David 特别强调 --- 这些单体都是 ProAc 特别向这些公司订做的( 我们只订符合我们需要的单体 ), 在这些单体的金属边框上都刻有或印有 ProAc 的字样( 如左图 ),所以这些单体外面是买不到的...,他还补充说 ProAc 只要品质最好的单体,这些单体都经过原厂最严格的 QC,因此都有着一致的规格...云云。

测试
 
每支组装完成的 ProAc 扬声器都需先经过仪器进行相位及频率响应等方面的测试( 测试相位是否正确与频率响应是否平坦等...),然后再经过人耳试听的程序,便可进行清洁及包装的工作,David 不忘提醒我 ProAc 设计者 Stewart Tyler 有一双好耳朵,他有能力整合不同单体成为他想要的声音...。

    四个多小时的会面,咖啡饼干喝完吃完,连喇叭都破例拆了,该是告别的时刻...,我送了一张“谁在山上唱歌”( 太平国小布农儿童合唱团, 风潮 TCD 1522 )的 CD 给 David...;对了,在言谈中,我发现 David 非常自豪 ProAc 的声音表现,我希望他用最简单的话来形容 ProAc,他想了一下,答:「好声音 、好单体、好设计。」嗯!简洁有力的结语,您,有因此更了解传说中的 ProAc 吗?
TOP
3#

我的至爱!支持!支持!http://bbs.hifi168.com/bbs/article.asp?ntypeid=10&titleid=88362
TOP
4#

看了小小一部份.沥青在箱内重要作用是增大箱子的阻尼.缓和一下内部声波反射.同时还要配合吸音棉来吸声.并非只是直接用沥清来吸声.不知是否理解错误还是翻译错误.还有箱内声波是不可能完全吸声的.吸音棉对于各频段的吸声效果还不一至呢.
TOP
5#

端子...
 
说着说着,David 戴起老花眼镜,向我借了纸笔画了左图,您知道他在画什么吗?
 
先由左上方的图型看起 --- David 想说的是 ProAc Response 系列扬声器其喇叭端子是直接与喇叭背板榫合...,端子一端穿过背板,另一端在穿过垫片后直接锁紧并焊死在分音器上( 照片如下 )。
 

 
此一做法可让来自扩大器的喇叭线透过端子直接与分音器接触,因此 ProAc 的箱内配线只有分音器到单体的这段( 所以图的右下方 David 想表达的是一般喇叭其喇叭线与端子接合后需先拉一段配线与分音器相连,然后再拉一段分音器与单体间的配线...),此设计让 ProAc 能将箱内配线维持在最短的长度范围内,这可是她好声的原因之一呢!
 
【也因为这样,ProAc 落地型扬声器其端子都装在喇叭极高的位置( 如左图 ),原因便是为了配合分音器位置并缩短箱内配线长度...。】
[upload=jpg]Upload/2005122213305157637.jpg[/upload][upload=jpg]Upload/2005122213311537406.jpg[/upload][upload=jpg]Upload/2005122213315989569.jpg[/upload]
TOP
6#

很及时的贴,谢L版
TOP
7#

大沙发,支持L版
TOP
8#

好文章,感谢L版。

纳闷的是ProAC内部用铁芯线圈而不是空气芯线圈。而且铁芯线圈的线径还很细。所以总体上,直流电阻估计也不会比空气芯的低。
唯一能解释的就是----- 成本。

当然他们的声音是很好的,这一点不用怀疑。
TOP
9#

再来一段看图说故事...)

    
随后 David 又画了一张图( 左上 ),麻烦的是他画完讲完抬头后却是面对一头露水的我们,他又说了一次,后来索性向我借螺丝起子拆起喇叭来了...。
    当 David 刚卸下第一颗螺丝,我心中便嘀咕:「乖乖,这颗螺线怎么这么长,而且...不是尖头的...。」用尺量了一下,足足 2.5 公分长;待将螺丝全部卸下,David 轻轻拆下单体,他指着喇叭箱体锁单体的螺丝洞,原来他画的是 ---ProAc 会先在喇叭木箱上磨出一个凹槽,好让单体边框得以平整与箱体贴齐( 也就是不让单体边框凸出箱体外 ),然后再精准地挖出锁单体的螺孔,并在孔内预先埋入螺母座,这样锁单体的螺丝就不需用尖头的,而且锁单体时不但不会破坏喇叭箱,透过螺母的固定,单体还可以锁的更紧实,即使重复拆装单体也无损其紧密性...。 左图便可看到 ProAc Response D 15 木箱为锁定单体所修磨出的凹座,以及螺孔上螺母座,真是简单、有效、费时的工法...。 对了,提醒一下:左图喇叭木箱与白色吸音绵间的黑色填充物是 --- 沥青,没忘记吧!
[upload=jpg]Upload/2005122213332960906.jpg[/upload][upload=jpg]Upload/2005122213335622064.jpg[/upload][upload=jpg]Upload/2005122213341939773.jpg[/upload]
TOP
10#

[upload=jpg]Upload/2005122215142254336.jpg[/upload][upload=jpg]Upload/2005122215205829497.jpg[/upload]
TOP
11#

好文! 收了! 狂顶!
TOP
12#

[upload=jpg]Upload/2005122219174216152.jpg[/upload]
音响展上很喜欢它的声音,问过型号是140,2万多。
TOP
13#

欧洲的贷物来到我国就是太贵了。
TOP
14#

不过个人感觉物有所值,前一段听开价9000的Tablette 2000,感觉非常自然平衡,这个价格上恐怕难有对手。
TOP
15#

维卡亚 在 2005-12-22 16:52:58 发表的内容
看了小小一部份.沥青在箱内重要作用是增大箱子的阻尼.缓和一下内部声波反射.同时还要配合吸音棉来吸声.并非只是直接用沥清来吸声.不知是否理解错误还是翻译错误.还有箱内声波是不可能完全吸声的.吸音棉对于各频段的吸声效果还不一至呢.


高音吸掉就行了,低音还要出倒相孔呢
TOP
16#

TOP
17#

问题是……沥青占成本20%?搞笑吧……
TOP
18#

占材料成本20%还是可能的。占人工成本? 可能很少
TOP
19#

的确是好文章,这种特制沥青占材料成本20%不奇怪。沥青占(总)成本20%是不是有点夸张了,他们的人工工资很高噢。
TOP
20#

csdam 在 2005-12-24 20:57:03 发表的内容
他们的工资的确很高,但利润更高。


利润率高,但量也不大。精品行业大抵如此。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