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CC 精打细算选器材 提高修养为上策 [复制链接]

查看: 3008|回复: 14
1#
精打细算选器材 提高修养为上策

文·【杨逸】  
  



“发烧门”是一个高深莫测的乐林大派,它有如宇宙的无底洞,深不可测,永无止境。这条路荆棘密布,艰难重重。若功力达到某个境界而来个金盆洗手的人,相信是廖廖无几,就因为有许多人精神可嘉,偏向虎山行,才能把“发烧门”发扬光大。

是的,这条路到处充满陷阱,一不小心就会跌倒。也许你在音响店内曾有以下的遭遇,当你问售货员:「这部机的声音如何?」而所得到的答案就是滔滔不绝的音响术语和技术性规格数字。接着又在另一间音响店试听,又收到许多资料。走多几间越搞越糊涂了,到底是哪一样好?杂志明明写得很好,试听后也觉得还可以,但却又被别间售货员打了毒针,信心却动摇了,为了生意上的竞争,这种事的发生在所难免。

一般说,对音响音色好与劣的定夺,是凭个人的口味,再加上凭听觉分析出来的可闻性失真而定高低,个中带着浓厚的主观因素。某些人听了一些不适合自己口味的音响,都马上直觉地知道自己喜不喜欢这种音色。所谓标准音色,一定有个参考标准,而这个标准却要先藏在脑海中。这个标准绝不能自圆其说作为个人的口味。它是一种以时间、知识及实践所培养出来的结晶,形成一股坚实的判断力。这其中也可能包括了个人品味,而品味的优劣却因判断力之强弱而定格。

标准音色的来源
标准音色的资料,是要从现场演奏汲取的,而大多数的演奏,却是古典音乐居多。若能经常去欣赏这类现场演奏,不但对各种乐器所产生的自然音色有所认识,而且更能够深切地体会到乐器的共鸣与动态,那么除了古典音乐外, 其他如流行音乐或爵士音乐的音色资料是否可靠呢?由于这类衾盅葑喽纪?许多电子器材作为播送音响的工具,所以这种资料只能作为一种参考而不能当作标准。流行乐或爵士乐的过程,多数是以电子器材记录了电子音响,平衡度是由混音器制造出来的,更真实的重播资料,是那些精心制作的发烧级录音,除了人声最有价值外,其他部份都可能被一些音响效果所渲染,基于种种因素,我们脑海里所储藏的参考资料,必须是绝对正确的,才能够作为一种标准,而这方面的修养越高,对器材好坏的判断力也越强。

失真的辨认
音响器材最低频率响应要求,要视听觉系统的频率和幅度限制性,此乃生理上的极限:明显超出20 Hz至20 KHz范围外的频率将不能被听见,只能用仪器测量出来,然而,这种极限将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

现在要谈的是可闻性的失真。线性平衡度很容易受聆听室音响效果影响,扬声器的三次谐波失真,会严重地影响线性平衡。这种失真可从中高频及高频过于显著而察觉出来。至于双数谐波失真的辨认,却要靠一些真正的实力。它是能使音乐听起来较醇厚、较宽阔的音乐化和谐失真。无此类失真的重播听起来较为清淡一些,但却更加有生命力,带有活泼跳跃的动感,至于更严重的平衡度失调,是线性、相位及时间失真加起来的产品。它使音乐的天然音色改变了、渲染了,这类失真是不容易分辨出来的,理由很简单,因为它与个人口味、个人修养的深浅息息相关。

形象与定位
在早期的再生系统重播,只能做到从左到右的音场感,听起来整个形象是平面化的,左右声道协调不足,中间部份有些空洞的感觉。但在科技突飞猛进的今日,许多音响定义都有待纠正。一般稍有水准的系统,除了有宽阔的音场外,还可建立一个3D式的立体音响空间,无形中产生了一种身临现场的幻觉。若技术水平更高的器材,能够把这幻觉舞台显得非常逼真,它能把扬声器前后左右包围着,阔度不只超过了扬声器之外,甚至超越了聆听室的阔度,当然这种3D立体感的重播,必须要配合上乘质素的录音才能显著的体现出来。至于定位,向来就是发烧友的热门话题,有些人认为定位就是每件乐器都要按照录音时的排列准确地重播出来,其实并不完全正确,定位的内容包括甚广。所谓好的定位是指乐器所投射出来的方位感,由始至终稳定不变,形象鲜明,令人可以用听觉去触摸整个乐队的存在。例如单一乐器的独奏再到其他乐器加入齐奏至乐章的高潮时,其原本的位置不变动,完全不受到干扰而导致重播形象不清。但有时听歌剧时演员的位置时常漂浮不定,前后左左的移动,只有非常上乘的器材才能准确地表达这种方位的移动,就好象歌剧团活生生地在眼前演出。

空气 残响及余韵
空气一词,常出现在近代的一些音响杂志中。它是指乐器演奏时所包围在周围的空气感,而从中也听出了演奏现场的空气特性来。要领悟其中的奥妙不但要靠些想象力,器材方面也要具备一定的水准才能体现出来。空气感好的重播,听起来生动活泼,乐器的特性鲜明,个别的表现也较突出。

残响与余韵都是指音乐尾音的延伸。残响的延伸较长,将接近回音。而余韵是入于更细腻的描写,乐器本身一种自然的延伸,一些共鸣性强的乐器如钢琴、大提琴、日本竹笛等,都有明显的余韵,录音素材里本来是含有空气、残响和余韵,若把它们原原本本的重播出来就可以造出逼真生动的音乐,因此质素越高的器材,重播空气及余韵的传真度越高,音色逼真自然,缺乏余韵表现能力的组合,音色生硬呆滞,没有音乐感。

层次与内容
称得上水准的器材的重播。你可以追踪一件乐器及其附近的一些乐器,从而感觉到它们的深度。层次分明的重播要达到一定的成绩是不简单的,若能在重播一些百人大合唱的音乐,还能够明显地分辨出乐队及歌咏队的深度,甚至歌咏队高低排列的位置,那必是属于极品级的器材。一件乐器有一件乐器的清脆,十件有十件的厚度,独奏与合奏的动态表现准确,乐器的音色自然,整个画面晶莹通透,绝不带「雾」感。

中音域的重要性
我们的耳朵的幅度与灵敏度在所有频率并不平均,当声音强度上升,频率灵敏度渐趋平坦。因此实际情况中,高音上端及低音下端以高强度播放时会较易被听到,而中音域又如何呢?许多人在物色器材时特别留意规格的频响,其实高低频能做到多少万赫也由它去吧,反正软件方面的供应是有限的,而且有些频段是不易听出的,要知道,中音域是整个音乐音响的黄金地带,许多优美的画面都是由中音线条勾划出来的,所以中音频的准确性千万不可忽视,选择器材时,首先要分析它中音的质素、互调失真、爵态失真、功率供应、扬声器单元之间的相位漂移,均足以严重影响中音线条的统一性及明朗性。

流畅与动态
听音乐要听得舒服,久听不倦,表示器材工作流畅,由最弱的一节音符一下子升至最强音,象不费吹灰之力般的轻松,是为上品。有些系统可以开得很大声,但画面变了形。有些可以开得很响,但音色变得粗糙,因此在购买器材试强音时,不是为了要知道它是否顶得住,而是对它的功率供应的一项考验。那些不悦耳的毛病可能与功率供应不稳定有关,抑或是线路上选用了有副作用的零件。这对工作流畅的影响还严重过不同线路设计的影响。

什么是动态?有些人认为是指劲力,其实它应该是再生系统能有多静的考究,静的境界,要比响的难搞多了。响而不悦耳的音乐是不耐听的。静,会令人全神贯注地追随甚至陶醉在音乐的意境里,尤其是弱音的表现。因为静,杂念就少,纤巧细腻的弱音才能非常突出地表现无遗。

A类?AB类?哪类好?
这个问题相信许多发烧友都曾讨论过。纯A类设计是否一定好声?AB类是否较逊色?理论归理论,现实归现实。漂亮的规格并不一定属于好声,而好声并不一定有吸引人的天文数字。把两部同厂同型号的扩大器放在一齐,只要把其中一部换上高品质的讯号线,肯定也能改善音色,更何况是电容和电阻。A类或AB类只是设计的方针,而理论上A类的设计失真较低,音色富有生命力。但经过不同设计者设计出来的器材,优劣有别,而优秀的AB类设计也能与A类设计齐名天下,甚至有过之而不及,象Krell, Audio Research, Cello, Goldmund等都享有崇高的地位,就证明了一切。
分享 转发
TOP
2#

受艺非浅
TOP
3#

[upload=jpg]Upload/2005122111484262142.jpg[/upload]
Jean Marie Reymaud - Trente


文·【何首乌】
  

法国是一个令人向往的国度,它的香水、葡萄酒,世界闻名;它的铁塔、博物馆,令人神往;它的美食,令人垂涎;它的音乐,独树一帜;当然,法国的音乐与音响也是令人非常兴奋的话题。就音响而言,Jadis的胆机扩大器是发烧友的梦中情人,她令人朝思暮想,为的是一攀发烧梦里的圣母峰。

Jean Marie Reynaud(简称JMR)是来自法国的喇叭,不久前刚引进本地市场,朋友们也许对它还不太熟悉,本刊在此安排测试一款名为trente的书架型喇叭,让大家先听为快!

Trente是一对二路二单元喇叭,功率是80-240瓦,阻抗是4欧姆,频率响应为45Hz-22,000Hz,灵敏度是88dB/W/M,体重8kg,“三围”是19.6" x 7.9" x 10.6",除此以外,它还备有双线分音栓子。测试兵员与本期测试Jamo D870的监听系统完全一样。

首先试听的是爵士乐Jazz at the Pawnshop。当乐声响起,整体音响活泼,弹跳感强烈。尤其是低音提琴的拨弦,低频下潜得极为深沉。音响在冲击的一瞬间,简约明快,毫不拖泥带水,可赞也。此外,各种敲击乐出击时的颗粒感鲜明,清脆悦耳,欢愉之情,油然而生。

为了进一步考验Trente的低音本色,本人拿出蔡琴的“渡口”、黄莺莺的“葬心”、杨小琳的“在那遥远的地方”等看门CD来一探究竟。Trente在重播低音出击时,强横实在,令人不敢相信竟是出自书架型喇叭。

Trente播女声并非热力四射,也不以魅力韵味取胜,而是平实含蓄,需要较长的时间慢慢配搭、咀嚼、体会,才能品味其中的韵味。听“渡口”中的小提琴演奏,音质顺滑、细腻。也许你得像法国人一样,手持香槟或红酒,浪漫与悠闲地欣赏音乐,才能解其中味。

令本人始料不及的是,Trente的男声浑厚、极富质感,尤其是听Peter Seeger的guantanamera,其音场定位与分隔度,令人感觉美好。乐器与人声结象位置拉得离喇叭好远,而且音场开阔。唯独Trente在制造音场时不象Mirsch NG20那样,能将音场延伸到喇叭前方,但别忘了,Mirsch NG20是难得一见的制造音场的高手。然而Trente在重播音乐时,所衍生出来的音场高度,比例适中、舒服,人声定位鲜明,我想这是书架型喇叭的一大特点,也是它的强项。

拿起Close,听听Here,There, Everywhere里的钢琴,Trente的琴音颇为温润,余韵及泛音丰富,背景女声清晰悠远。在Fairy Tales里,其钢琴声也时有明快的色泽与光彩释放出来。

接着,再听听新世纪音乐“漂流的小舟”,Trente的表现绝对称得上胜任有余。这首曲子再次印证了Trente在重现敲击乐时,声音悠扬荡漾的魅力。

末了,欣赏了古典乐“卡门”、Shostakovich的第一号大提琴协奏曲,还有诸如放马山歌等,你会发现Trente的中音表现颇为特别,也许它会让你重拾那份对法国音响追寻的愿望。
TOP
4#

好文章。
TOP
5#

[upload=jpg]Upload/2005122111503270903.jpg[/upload]

精益求精的Jadis Orchestra SE 合并式胆机


文·【谭泽江】

  

今年九月,与法国著名胆机Jadis的第二代传人Patrick及Jean会面;这两兄弟的父亲,正是Jadis的创办人兼设计师Mr. Andre Calmettes!Andre目前已处于半退休状态,业务交由两位儿子打理,自己则担任顾问的角色。

Jadis虽然是全球胆痴梦里的圣母峰,但Patrick及Jean并不因此而沾沾自喜,得意忘形。事实上,他俩对音响的前景感到忧心仲仲,充满了危机感!放眼四海,高压缩率、低音质的MP3大行其道,电脑及MP3播放器成为年轻人欣赏音乐的主要工具。

在学生时代,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而听MP3当然无可厚非;但踏入社会后,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若仍停留在MP3的层次,则是人类音响精神文明的大倒退!有鉴于此,Patrick及Jean决定在“国际视听器材展2005”上推出Orchestra SE(Special Edition)特别版,并以优惠的价格出售,让喜欢音乐与音响的朋友可以欣赏到美好的音响,以及一圆拥有Jadis胆机的梦想。

Orchestra在市场上虽然有数年的历史,但熟悉Jadis产品的读者都知道,Jadis从不轻易更换型号,许多型号更是十年如一日。目前主掌设计的Jean强调,Jadis胆机的线路已非常成熟稳定,没有必要为了改变而改变。Orchestra SE主要是从零件的提升方面着手,熟悉Jadis顶级胆机的读者,相信会对伫立于机壳上的四枚蓝色电容感到非常眼熟,原来它正是广泛使用于JA顶级系列上的电容器。

事实上,Jadis的工厂位于法国南部的Villedubert,距离空中巴士的工厂只有100公里,它的周边有许高科技的卫星工厂为空中巴士提供所需的零件与服务;而Jadis所采用的零件及原料的加工,很多都是来自宇航工业。

“进补”后的Orchestra SE版,究竟表现如何?相信正在物色胆机的读者,一定会和我一样感好奇,于是致电Jadis总代理安排测试。
Orchestra SE与Orchestra的外型几乎雷同,主要的差别在于SE的面板采用了一片黑色哑克力胶,机壳的右侧嵌着一块巨大的金属片,骄傲地刻上Jadis Orchestra Special Edition的字样;定睛一看,扩音机的编号为001,这是全球首部Orchestra SE!

打开Orchestra SE的机壳,发现除了电源供应部份采用线路板之外,其他电路都以搭棚的方式连接,布线简洁美观。据Patrick透露,Jadis的胆机全都以手工制作,每部胆机从头到尾都由同一位工匠负责装嵌,与其他只懂得将零件插入线路板的流水作业不可同日而语。

贵价如JA800功率放大器或入门级的Orchestra合并式胆机,都由同一批工匠负责装嵌;因此,不论器材价格的高低,制作都达到同样高度的水平。最后,Patrick悲壮地表示,法国的人工极为高昂,虽然Orchestra备受市场欢迎,但这个型号根本没有利润可言!

看过了Orchestra SE的内在美及制作背景之后,,正打算下槌胆机的读者,还请戒急用忍
TOP
6#

我是想烧,我爱这类帖子,别嚷,正上课呢....
TOP
7#

[upload=jpg]Upload/2005122111454194594.jpg[/upload][upload=jpg]Upload/2005122111471278334.jpg[/upload]
TOP
8#

好文,强人,帮顶了!!!
TOP
9#

L版总能找到写平时看不到的东西,开眼了!
TOP
10#

烧游园之
“远看婆娑树影 近看发烧森林”

文·【H.K.Lee】
  


到发烧友司徒家中听音乐,再一次让我领略Hi- Fi大千世界的五光十色与变化无穷,绝对没有一本通书看到老的公式。

老实说,我玩Hi- Fi的方式,跟司徒兄完全是两码子的事。打个比喻说,我永远向东走,而他却直往西跑。

我的两个系统,喇叭都是以英国老牌Goodmans为中心,不但是全音域,更是全纸盆的单元。在客厅,我用细功率300B单端机配搭一对12寸的Goodmans 22喇叭。而在房间的那套更夸张,用一部只有2瓦的老古董Philips合并机,推一对9寸半的Goodmans Axion 80喇叭。

很多人玩全音域喇叭都喜欢配一对超高音,或者嫌低音不够,加一只或一对超低音帮补。我自己并不这样玩,怕污染了全音域喇叭单纯洁净的个性。

以我玩Hi- Fi的方式,到司徒兄家听歌,最初真是有点茫然。司徒的系统一起发声的单元,屈指一数,竟然达36只之多!所谓三三不尽,六六无穷。36只单元,还好一些是开放式设计(不装木箱),但场面已经够壮观。我取笑司徒说,高高低低,左左右右的喇叭阵,好似一座“发烧森林”。

36只单元一齐发声,最大的特点是细节多、音域阔,擅长重播现场演唱会的唱片。司徒兄似乎胸有成竹,点播的歌曲,如邓丽君日本演唱会“船歌”、雨果“阳春白雪”、上扬“桃花过渡”等,全部都是热热闹闹、动态十足,极为配合他的系统个性。

我认识司徒只有短短两年,他是一位十足的Hi- Fi玩家。他家中进进出出的喇叭,多到数不胜数。有时候,三天一小换,七天一大换。他经常到二手音响器材店“寻宝”,由于他已退休,所以时间特别多,我常取笑他到发烧店去上班。

司徒说,他16岁起即开始玩Hi- Fi,至今已有40年的历史。他玩过的喇叭、胆机应有尽有,连我十分倾慕的Rogers LS 3/5a旧装15ohm,都曾经进出他家门几次。他玩过的大喇叭、大屏风也不计其数。我问他究竟玩过多少喇叭?他自己也说不清,大概有两、三百对左右吧。至于扩音机,无论胆机、晶体机也难以一一算准。我又发现他珍藏的LP起码过万,而CD应超过三千。

司徒历尽Hi-Fi沧桑之后,设计了一个“发烧森林”来满足自己。“发烧森林”里面的单元,由4寸、6寸、8寸、10寸、12寸到15寸不等。这些单元的牌子也是“联合国部队”,包括Tannoy、Toa、Yamaha、Philips、Wharfeadale、Coral、Jamo、Goodmans等。

他拥有两对Tannoy Stirling,索性用叠罗汉的方式,一上一下让它们发声。

这么多单元,当然要用几部扩音机才可以搞掂它。司徒采用清一色晶体粒,计有Electrocompaniet、英国Lecterm、Krell、Quad等,全部都是落足本钱的单声道设计。

究竟是什么原因驱使司徒放弃传统的Hi-Fi玩法,转而改玩好莱坞式的大制作呢?司徒叹一口气说,他玩了几十年喇叭,泥足越陷越深,普通的大小喇叭已引不起他的兴趣。反正他自己已退休,空闲时间多。而且家人非常配合他,让出整个客厅给他玩Hi-Fi。如此得天独厚的条件,真是此时不玩尽Hi-Fi,更待何时。

司徒的五房式组屋客厅,对于玩Hi-Fi来说,非常理想。“发烧森林”背靠门窗,一面听音乐,一面可以观赏的街景。最令人羡慕的是,这个客厅有两道平衡而坚实的侧墙。当所有的器材、喇叭放进“发烧森林”,就算未开声,已经有一种身处舞台的感受。

司徒花了足足两年的时间来Set up这个系统,无论喇叭的摆位、器材的分布都十分整齐。我特别注意到,地面有很多摆位的记号。而且,所有的接线,都用胶绳绑好。虽然说是“发烧森林”,但一点都没有杂草丛生的情景。司徒说,他这两年花了很大的精力与气力去弄这个系统。有好几次,腰背弄得麻痛不堪,直想放弃,但又不甘心,直到今天才修成正果。

司徒的玩法,给了我一点启示。以司徒40多年玩Hi-Fi的经验,他走了一条发烧友不常走的路。我虽然绝不会仿效他的玩法,但也绝对尊重他的口味。老实说,我在他家听歌,跟我自己习惯的系统,有天壤之别。

发烧友特别容易有一个毛病(可能包括我自己在内),听到其他发烧友系统发出的音响,若跟自己的系统有分别,立即嗤之以鼻。

我认为,这种态度并不正确。说到底,玩Hi-Fi是非常个人化的事情:你喜欢的,我不一定欣赏。玩Hi-Fi跟做人一样,必须包容。正如我自己非常满意自己的全音域世界,但别人一听,可能觉得没高没低,只有一个中音,怎么听得下去?

所以,每个人只要在自已的Hi-Fi乐园里Enjoy就好了,哪怕这个乐园是人家的失乐园!
[upload=jpg]Upload/200512211130765980.jpg[/upload][upload=jpg]Upload/2005122111303089694.jpg[/upload][upload=jpg]Upload/2005122111444271050.jpg[/upload]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