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11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hifi线材原理11条反常规总结(新增一条第11条超高频延伸决定论) [复制链接]

查看: 57807|回复: 444
41#

TAD01 在 2006-1-5 9:28:09 发表的内容
超时空不用特富龙是有他的道理,这一点以后有机会再讨论吧,但你用的特富龙管跟超时空的是一样吗。


洗耳恭听:超时空不用特富龙的道理?
TOP
42#

看来苦孩子是搞电子的了,水平一定在大一以上。
我想说的是纯电子工程师搞音响,不懂得把理论和实际听感互作参照,以为数据就能反映听感,是一种悲哀!
TAD01楼上的一番话很有道理。
TOP
43#

www.www兄太过谦了,不过音响中很多东西是纯电子学解决不了的,特别是线材,就算是航天雷达科技在音响中也不一定有用武之地!
TOP
44#

www.www 在 2006-1-4 16:50:13 发表的内容
想矫正相位误差,你要先测量相位误差,然后去补偿,难道你的线材对所有系统的相位误差补偿都是正确的?


很多hifi系统的相位失真都很类似,只要是有负反馈的系统,中高频段必然滞后,机器所标的失真率根本是没有用的。
信号线在高频段的补偿就是让相位适当提前!
TOP
45#

TAD01 在 2006-1-5 13:33:09 发表的内容
哈哈


TAD01兄这么说也就是默认自己是做线的了。
TOP
46#

TAD01 在 2006-1-5 13:45:06 发表的内容
哈哈,个人爱好。


haha,内行的话不是外行人能说出来的。
TOP
47#

苦孩子 在 2006-1-5 15:26:04 发表的内容
TAD01 在 2006-1-5 15:15:18 发表的内容
苦孩子兄还抓住相位传真不放啊,理论数据固然重要,这是根本,实践是延伸,更贴近现实。

也不是抓住不放啊

自己在家里随便想什么都可以

但在公共论坛

观点就必须站得住脚

否则误导烧友,罪莫大焉



有些理论专门搞电子的不懂,可以原谅!
但不要把自己不懂的认为是错误的!
苦孩子你有不同观点请一条一条说出来,否则我有理由认为你是来捣乱的,不是来讨论的。
最后编辑相位传真
TOP
48#

Wilmer威馬 在 2006-1-6 0:17:25 发表的内容

那么。。。。

TARA Labs Airtube™ technology emerged from our determination to minimize dielectric content of cables and eliminate coloration. Featured in all RSC Air™ interconnects, Airtube technology is used to suspend conductors inside Teflon® tubes to prevent the adverse sonic effects caused by typical dielectric material, such as fiber or PVC. These materials absorb energy and release it back into the conductor out of phase with the audio signal, causing distortion and coloration in the highly audible mid-bass and mid-range frequencies. By removing dielectric materials that cause distortion and coloration, Airtube technology allows listeners to easily experience neutrality, transparency and a wonderfully detailed, spacious soundstage.

超时空在 RSC - Air 及 THE ZERO 用 Airtube,Airtube 是 Teflon,ISM OnBoard 是用 Aero-PE,假设完全不谈结构(其实 Airtube 及 Aero-PE 卖点是在於 PE 还是 Teflon 之间的材质分别,还是另有奥妙,DX 们大家心里有数),只单论电介质材料,那 RSC - Air 排位在 ISM OnBoard 之下非常合理,因 RSC - Air 用 Teflon 但 ISM OnBoard 用 PE,的 THE ZERO 呢?旗舰哪!!用 Teflon!!!???


威马兄请把THE ZERO 用特富龙的证据拿出来,出自哪里?Air用特富龙的原因因为特富龙可以带来一种比较温暖的音色,分析力正象超时空说的,PE的电场吸收释放特性是最好的,理论上分析力是最好的。
PE和特富龙的材料成本的差异在超时空的中级线材上根本用不着考虑。
TOP
49#

yyy9 在 2006-1-6 8:38:20 发表的内容
请详细介绍测试过程和手段.


如果你的耳朵听不出不同线材的低频区别,只靠仪器,那只能算一个合格的电子工程师,而不是发烧友。
TOP
50#

松香味 在 2006-1-5 23:34:25 发表的内容
相位传真 在 2006-1-2 13:29:28 发表的内容
线材对高频的衰减表现在时间滞后,
而对低频的衰减表现在衰减低频的能量,低频的电能转变成了机械振动。



细心的发烧友都会有这样的体会感觉和客观事实结论。
低频的能量感与中高频有关;中高频的厚度感与低频的质量有关;低频的厚度感与低频的下潜质量有关;他们是相互联系的。
原因主要是:低频的能量感与低频的高次谐波成分及中高次谐波成分是否丰富完整有关;而低频的厚实感与低频的低次谐波成分是否丰富完整有关;中高频的厚度感与低次谐波成分及高次谐波成分的是否丰富完整有关;而且与低频、中频、高频的能量大小基本上没有关系,或者说与声音大小基本上没有关系。
我们可以细心观察并试听任何一个系统:
如果其中高频不理想的,其低频的“能量感”就会不理想。(有朋友加了“高音头”后感觉中低频的能量感及控制力也提高了,就是这个道理。)
如果其中低频不理想的器材,其中高频就没有“厚度感”或者说不理想。。(有朋友改善了器材的低频后感觉中高频厚度感提高了,就是这个道理。)
如果低频的低次谐波成分不够丰富完整,那么其低频也就缺少“厚度感”。(高级功率放大器低频可平坦放大到2Hz,就是为了获得具有厚度感的低频还原。)
注意:厚度感和能量感千万不要混为一谈。更不要把能量(声压的大小)与厚度感、能量感混为一谈。
在这里我想说明一个现象,就是关于中高频尤其是高频的厚度感;这种高频的“厚度感”可以说是肯定能够打动每个人的听觉感受的;因为他的频率波长已小于人的两耳间距,“生物学差异”的影响因素已大大减弱,因此每个人对高频的听觉感受可以说是基本上相同的(心身不健全的除外)。高频的厚度感表现为高频具备绒毛般的松绒细致柔顺和丰富的空气感、信息量;这样的高频表现,有时候会让人错误的认为高频少了、或者高频不够;其实,用电子仪表或者声压计测量时他一点也不少。这样的高频表现,就是具备“厚度感”的高频了。

我花费时间说这些,是为了说明厚度感、能量感与能量的关系,不知道相位传真兄所谓的“而对低频的衰减表现在衰减低频的能量”中所说的“能量”指“能量感”还是“能量(声压的大小)”?
如果指“能量感”,相位传真兄的解释好象就有不妥了。



谢谢松香味兄的解释,很有道理,各频段的影响确实如兄所说,但是在信号线中,不合理的结构真的会导致低频的声压的衰减,这是任何导体都有的电致伸缩效应。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