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11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hifi线材原理11条反常规总结(新增一条第11条超高频延伸决定论) [复制链接]

查看: 57891|回复: 444
11#

dr kuang 在 2006-1-3 15:40:50 发表的内容
关于第一个问题我初步也是这样想,但还没找到有足够说服力的解释。
在后级上的问题不是“变粗”,而是觉得后级的功率缩水了,最奇怪的是在前级上单支的高频延伸比多股好,但在后级却经常会有多股延伸比单支好的奇怪现象。具体是什么原因实在想不明白。
合并机的电源线,在听感上我更倾向于用多股。


    版主,50Hz工频电上干扰太多,最简单的办法,把你的变压器都换成三相三角型接法,当然有条件改400HZ三角形接法更好,LP转盘的电机换一个三相电机什么问题都解决了,或者换直流电机,稳压供电。
最后编辑www.www
TOP
12#

超导是有屏蔽的,外面的冷凝管不是吗?哈哈!!!
TOP
13#

相位传真 在 2006-1-4 8:24:16 发表的内容
www.www 在 2006-1-3 22:56:44 发表的内容

老兄,线材的失真称为无源互调,是由不同介质(包括导体)分界面的微电池效应产生的,虽然很微弱,但对音色有很大的调整作用,但是到现在还没有公开的资料说明那两种介质(导体)产生的无源互调更在听感上讨人喜欢,也可能线材厂家不想公开。


请电子工程师不要乱定义线材的失真!线材失真也没有你想的那么简单。

那么你告诉我线材的失真都包括什么?你见过无源互调测试仪?我在和你讨论发烧中的科学,发烧不是发昏!
TOP
14#

相位传真 在 2006-1-4 8:15:10 发表的内容
www.www 在 2006-1-3 16:54:11 发表的内容

     请您告诉我交流放大器的输入阻抗是怎么定义的?我拿三个版本的电子线路书,等待核对您的定义。


想看看您是怎么定义的。


请看我的帖,(几件有关发烧想做而做不到的事)
TOP
15#

相位传真 在 2006-1-4 8:48:16 发表的内容
线材的影响因素在我最前面的几条里已经说明了,这些也不是我自己的想象,都是参考很多老牌线材公司的技术文章归纳出来的。


你自己测试过?验证了吗?在牛顿力学中,光是直线传播的,可是爱因斯坦说光的传播可以弯曲,最后验证光的传播可以弯曲,我测试过不同材料的无源互调,目的不是音响,确实几种听感较好,但不是我喜欢的,鉴于手上材料样本有限,所以,我很关注材料厂家(不止是音响线材厂)这方面的资料.另外告诉你,你所惊艳的美国军标线,我这里以公里计,每米28元(采购价).
最后编辑www.www
TOP
16#

相位传真 在 2006-1-3 16:04:20 发表的内容
www.www 在 2006-1-3 15:32:56 发表的内容
相位传真 在 2006-1-3 13:25:02 发表的内容
音频信号线实际工作状态就是接受2v的输入电压,负载是功放输入阻抗100k欧左右,这个条件只会衰减低频,不会衰减高频,怎么又撤到50欧,75欧和阻抗变化了,电子工程师肯定是喝酒了还没有醒:)


    真怀疑你有没有学过电子学,连阻抗匹配都不知道,音频功放就不能75欧输入阻抗?


我说的是常用的输入阻抗,您的是特别定制的高级东西,另当别论。


     请您告诉我交流放大器的输入阻抗是怎么定义的?我拿三个版本的电子线路书,等待核对您的定义。
TOP
17#

niuniu 在 2006-1-3 16:15:53 发表的内容
这个贴比较热烈,只是争鸣中应多一些理智。爱因斯坦曾与玻尔进行过物理学史上罕见的长达几十年的大论战,但休会期两人一样能登台合作,小提琴与钢琴的和谐同样奏出了优美的乐章。


    谢!爱因斯坦和玻尔的论战是一个经典,可是玻尔到死都在怀疑自己的量子力学,况且交流放大器的输入阻抗是有定论的吧。需要争论吗?
最后编辑www.www
TOP
18#

带屏蔽的电源线,终端悬空,实际上就是把这段屏蔽层作为一个到地的滤波电容,只不过尺寸大一点,滤波效果稍微好一点,和阿泰兄说的在两根电源线并联小电容到地是一个道理。原理有点像天线理论中的四分之一波长轭流。
最后编辑www.www
TOP
19#

kenbeyond 在 2006-1-3 22:32:37 发表的内容
今天从头到尾看了一下这贴, 实在是收益不浅, 也另我想到论坛上另外一个观点--" 你喜欢真还是美?" , 个人理解,追求真实在太难了, 客观因素下,真也未必好听, 打个比喻, 我不喜欢单拿的风格, 我觉得她太真的, 反而我喜欢ROGERS和HARBETH等, 也许这就是美.同样道理,我测试过一些我DIY的电子管IV放大,前,后级, SN, 分离度,失真度,阻尼系数,转换速率等都不理想, 但声音却让我接受, 这说明什么呢?我倒觉得这就是良性的失真, 迎合人耳的失真.
返回来我们想想线材在系统的作用和影响, 理论我就不多说了, 我就觉得是美化作用, 也就是一种良性的失真, 曾经在广州跟JBL的前设计师有过一席之谈, 综合之意就是HIFI线材的结构,材料等因素已经决定了里面存在一定的电容和电感, 或许, 这就是调整声音的因素吧.


老兄,线材的失真称为无源互调,是由不同介质(包括导体)分界面的微电池效应产生的,虽然很微弱,但对音色有很大的调整作用,但是到现在还没有公开的资料说明那两种介质(导体)产生的无源互调更在听感上讨人喜欢,也可能线材厂家不想公开。
TOP
20#

如果能做一套自动检测相位误差和幅度误差并能自适应补偿的设备,那才是高手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