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11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hifi线材原理11条反常规总结(新增一条第11条超高频延伸决定论) [复制链接]

查看: 57792|回复: 444
11#

Wilmer威馬 在 2006-1-9 21:08:27 发表的内容
张老三兄抬举了,关键是实在,科学态度本来就是「大胆尝试,小心求证」,当中过程可以很数理化学术性,也可以只靠多翻试验失败的经验综合而成,说不出道理和有没有道理是两回事,但因说不出道理而自行制定一些没支持性的理论去试图解释该道理就绝对不是一件好事。

在此我也不妨说白一点,正所谓无商不奸,但也看是否盗亦有道,相位兄你给人多翻问及用什么工具、仪器、系统,你连骗说一下说相机坏了贴不了图,再瞎吹列一堆工具、仪器、系统的品牌型号去唬一下人,再加上网上很多、数以百计相关电子/声学的测试程序免费试用版,你连下载个版面都没有,更连图表也只是自行绘画,并非由某某仪器、软件编印抓图,即使你原意就是不想骗人说真话,但连门面功夫都做不好,一翻空谈又有多实在!?

中国藏龙伏虎,不作声的并非呆子,只是你/我走运还没遇上,才还能混口苦饭吃吃而已。。。。

说多了,长路漫漫,我花了十多二十年才有点小名气,相位兄你自己计划一下吧。

  
张老三 在 2006-1-10 1:31:34 发表的内容

  威马老兄客气了.但有些想法我和您不同.相位兄没有搞花哨的东西正说明了他的实在.他要说自己用的是某某顶级音响,也不会有人上他家去看的,反而肯定会说话更有说服力.但也就是他的这种实在的性格得罪了某些人.在这个帖子里就可以看到这几个人.但是这是一种嫉妒心理.
   我是一个JS,不懂科学.但我可以在另一个角度看到某些人的想法,毕竟是行内的,谁也瞒不了谁.所以看到某一两个故意起哄捣乱的我就一定出来说.我奉劝这一两个人不要像小丑一样.
   另外,我认为一个人可以不断的追求他的理想,认真的做一件事,就是好的.哪怕他会犯错误.所以只要按自己的路走下去,不用理会别人枕样说.
  

  

  


首先我没针对相位兄,相信明眼人也看得出每到边沿危险时期我总会为相位兄打开不少后门,让他有个下台阶,至於相位兄能否洞悉接上,又或相位兄是否愿意暂退一步缓和一了,再谋定而进,则是他个人的事。

表面上相位兄没搞花哨,但实际上他却在大搞花哨,其实我之前也说过,技术层面,别再着意在那些大品牌身上了,我们稍有经验的都知道,音响工业除了由模拟跳进数码这制式大变动外,从来科技上就没大进步,来来去去只是物料上的进化,什么 AIRTUBE、AERO PE、B3 绕法、金银合金。。。。在工业界上全是老生常谈,只是大品牌够财力去为这些「老生常谈」在宣传上包装成音响新科技而已,既然人家也只是一大堆宣传文章,你却拿来像天书般支持你的「实验科学」,硬去把事情学术化理论化,那自然再有道理也变成了废话连篇。

而且相位兄也急了,或许「一炮而红」的震撼及压力太多吧!?这也是我说了句「。。。长路漫漫,我花了十多二十年才有点小名气。。。」的用意,虽则之前时来运到,但人有三衰六旺,那到你急呢?

每个人也会因为某些名牌或前人的启发,而变出自己的东西,例如黑胶唱臂人所共识首推 SME,但唱臂是 SME 发明吗?SME 曾否或够胆说自己比唱臂发明者更棒吗?所以相位兄不必太刻意拉着人家去肯定自己,只有你自己才可肯定自己,而且从来没有人表示介意你可能只用一套全部只是几千块的 YJL + DIY 系统去监听,也没人会介意你可能手上只有一个万用表和旧到书皮也没了的无线电参考书,也没人介意你只是闭门造车,因为你根本不是做天价的东西,说白点难听点得罪说就是竹门对竹门的道理,但我们都会非常非常介意事情是否言之有物,例如泰兄搞保险丝,还不是单纯的「实验科学」!?当中有出现过一条算式一台仪器吗!?但泰兄把整个过程也言之有物地公开,这才是令人信服的科学性方向。

别再误会「科学」一定要什么图片、仪器、算式及学术论句,就如我之前层举例,用真实、实在的历史背景去解释一首交响乐章的艺术性、为何和怎样出现、存在,这也是科学,所以感性的、艺术的,都一样可以很科学,只要实在、只要言之有物就是科学!
最后编辑Wilmer威馬
TOP
12#

张老三 在 2006-1-10 1:59:02 发表的内容
。。。。您肯定也看到过,一件东西大家都说好,于是更多的人跟在后面也说好.突然有几个发现一些问题.于是大家都开始说有问题,但实际上是,刚开始并没那么好,后来也没那么不好.这就是发烧.有理性的,也有非理性的,还有感性因素在里面.就好象有些人就喜欢听失真,枕么解释这个问题?当然也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解释,就是这人脑袋有病,和正常人不一样.但话说回来,什么又是正常呢?
。。。。


其实这些也能用听觉心理学、市场心理学及群众心理学很科学地去解释,在此不作洋述,但凡事有因必有果,言之有物的说出因果就是科学的态度。

又四点了,下班回家小睡几小时又要干苦活了。。。。

:(
最后编辑Wilmer威馬
TOP
13#

其实都说了不止一次,只谈音响线,单指数理化基础看,全世界包括欧美各大国,谁够小日本斗!?既然如此,何不转向讨论实验科学,例如 TAD01 兄说过的焊接工艺,我们大可不谈什么份子结构,就谈实试时同一堆线和插头,在用一个什么组合的系统,放什么片子,用什么含量的锡、温度及时间,A、B、C、D 的比较下有什么不同,那岂非更实际,更易让人理解吗?说实在,全球发烧友中又有多少个看得懂技术?既然是要说一些话才确立自己的能力、地位、想法,什至乎达到推销的目的,就说一些大家也看得懂的吧!
TOP
14#

相位传真 在 2006-1-13 8:08:51 发表的内容
人耳对声音的分辨率比仪器要灵敏,这点不用再讨论了,电子工程师们只相信仪器,那也是没办法的事,不用勉强他们相信仪器对声音的微妙变化其实无能为力。
发烧友相信的是自己的耳朵。否则设计音响只靠仪器,那么搞航天的转行搞音响应该一路领先,其实是不可能的。


别再说「人耳」了,应该说「人」,仪器也不是单纯一个拾音「咪头」就有结果数据呢!
最后编辑Wilmer威馬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