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转贴:外国发烧友关于电源线的非常严谨的盲听测试 [复制链接]

21#

dr kuang 在 2005-12-18 0:18:57 发表的内容
证明了有一半以上的“资深发烧友”听音能力有限。


邝版说得精辟
TOP
22#

我能听出电源线的区别,但需要5分钟以上的时间;60秒太少了,而且与选的曲目也有很大关系。
喇叭线和信号线则比较明显了,2分钟就可以,尤其是大编制作品。
TOP
23#

dr kuang 在 2005-12-18 0:18:57 发表的内容
证明了有一半以上的“资深发烧友”听音能力有限。


------------------------
!!!,!!!
TOP
24#

问题的关键是:既然区别如此小,那天价(或者贵价)电源线就没什么性价比了.一句话,不值!
TOP
25#

看了,有感觉
TOP
26#

老哥 在 2005-12-19 12:09:53 发表的内容
dr kuang 在 2005-12-18 17:39:19 发表的内容
这里也说一段故事,前段时间广州某唱片公司装修录音室,在更换不同的电源线时,可以用眼在示波器上看到使用不同的电源线来供电时,在某些频段有高达2dB的差别。也就是说,每条电源线有可用仪器检测出来的不同的频响曲线。
但另一方面,也确实是有很多人不能分辨出3dB之内的差别。

当真?故事吧。


如果觉得不相信,再来做个在自己家里就可以进行的试验:把电视机的电源线换成美试尾插,再用普通电源线和高档发烧电源线对比看看同一段画质较出色的DVD影片,试试有没有差别?
TOP
27#

看了,感触很多啊!
TOP
28#

魔帅 在 2005-12-19 23:05:59 发表的内容
人家外国人就是科学严谨些,而我们一根保险丝都可以吹得天花乱坠。


发烧保险丝最早好象是英国人搞出来的。
TOP
29#

能否多换几根电源线呢?

其实这种测试还是有些疑问:
1)系统里是否还有更大的瓶颈,如果有,那局部的换机换线确实差别不大完全可能发生;
2)老实讲音乐丝带的风格走向与跟机线的差别也真正是没有天壤之别的,但如果是NBS,或其他很多粗壮型的线材与跟机线对比的话,我想准确率会高很多;
3)听音作品和时间太短也是一个很大问题,前面很多烧友也提到的,如果作品本生是个最大瓶颈,我想怎么听也一样的,因为我家就有很多以前买的流行歌曲的CD,放在十万器材上和不过千元的组合音响上听就没有什么区别的.
TOP
30#

电源线有用没有试试看不就知道了。不用买太贵的,二手买条1000以下1的,听下来没用再出手亏不了多少钱,但是着就明白了一个道理。干说不练没用的。我以前也不信电源线的,可是花小钱买了一条试了以后觉得效果比信号线和喇叭线还明显,我不明白是什么道理,但是这是事实。
最后编辑kevinlove
TOP
31#

這樣的測試不能代表甚麼,搞這類測試,十次全中的多了.
TOP
32#

ray_ji 在 2005-12-19 22:03:26 发表的内容
我盲听NAD CD和公房的跟机线相位。跟万用表测试结果一样。因为事先CD和公房的相位都不知道,跟机线素质也不高,盲听难度很大。但还是听对了,说明确实有区别。

音乐丝带的线不太可能跟普通线没区别,欧阳的音乐丝带我听过,一听就知道档次不错。

测试不出区别不可能是听力的问题,我估计是听众对曲目不熟,没有反复AB, 每次放的曲子时间太长了,听众无法记住。




听是否接错相位很容易听,但与线材没什么关系。
TOP
33#

ray_ji 在 2005-12-19 10:33:37 发表的内容

乐器演奏者是不是也有一半以上听音能力有限?这一半的乐器演奏者的听音能力是否还不如那一半的“资深发烧友”?

再烧都还是业余的!看看围棋就知道

咸菜对声音绝对有影响,而且差别还很大。但我也听过差价几十倍的咸菜声音表现几乎一样。不知道老外的测试是否遇到这种巧合

我发烧资历浅,但不耳背,AB比较还行


被测试那条电源线我比较熟悉,在不同系统都听过它的声音,风格是比较特殊的,高频延伸特别强,应该说是很难被“听错”的。这样的盲听结果让我实在想不明白那条“跟机线”是什么线,如果是普通工业电线,那么只能怀疑出错者的听力。
而贴子中提供少了一个非常关键的数据——没说清楚有几个人是全对或者全错的(或者非常接近全对或者全错),而这个数字非常重要——假设两条线声音是一样的,如果有人全对或全错的话又怎么解释?有人全对就说明确实有差别,有人全错也同样说明了有差别,因为按测试次数几乎没有全蒙对或蒙错的机率。如果每个人的选择正确率都比较相近而且没有人接近全对或者全错才能证明这两条线确实没差别。如果是多数人都只有50%左右的命中率,但有少数人几乎全对,那么不管出错的是什么人,听力就确实是不行。
TOP
34#

紊乱 在 2005-12-20 1:00:24 发表的内容
难道只能用人耳?不能用仪器测?
在听音位置放一对仪器记录60秒,然后比较,岂不是更有说服力


人耳精度要比最好的仪器精度要高。

你在功放那边换一粒耦合电容,在听音位置用仪器测是什么差异也测不出来。当然要是说人耳不能盲听分辨耦合电容我就真的没话说了。
TOP
35#

我盲听NAD CD和公房的跟机线相位。跟万用表测试结果一样。因为事先CD和公房的相位都不知道,跟机线素质也不高,盲听难度很大。但还是听对了,说明确实有区别。

音乐丝带的线不太可能跟普通线没区别,欧阳的音乐丝带我听过,一听就知道档次不错。

测试不出区别不可能是听力的问题,我估计是听众对曲目不熟,没有反复AB, 每次放的曲子时间太长了,听众无法记住。
TOP
36#

魔帅 在 2005-12-19 23:05:59 发表的内容
人家外国人就是科学严谨些,而我们一根保险丝都可以吹得天花乱坠。


!!!
最后编辑dr kuang
TOP
37#

dr kuang 在 2005-12-19 23:12:15 发表的内容
魔帅 在 2005-12-19 23:05:59 发表的内容
人家外国人就是科学严谨些,而我们一根保险丝都可以吹得天花乱坠。


发烧保险丝最早好象是英国人搞出来的。




英国人搞出来出口到中国创汇的?

要大力支持相位传真等民族品牌
TOP
38#

以后买任何线,自己背过身去,让家人帮接换一下。

看自己的听力如何了,错了就把线出了!
TOP
39#

难道只能用人耳?不能用仪器测?
在听音位置放一对仪器记录60秒,然后比较,岂不是更有说服力
TOP
40#

fengni70 在 2005-12-19 13:36:15 发表的内容
2)老实讲音乐丝带的风格走向与跟机线的差别也真正是没有天壤之别的,.

呵呵,听一下它的喇叭线和信号线吧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