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lmer威馬 在 2005-12-16 15:52:14 发表的内容 也有另一个原因: 音响市场这么多年来,店铺/商家也随着客户跟大家同步升级,例如大家熟悉的力高,十多年前只是金海印的一个小档口,一天做几百块生意已乐透,但随着客户跟大家同步升级,货种越来越多,档次越来越高,生意越做越大,营运成本也越来越贵,根本不可能再如当年一天只做几百块生意,即使仅仅只为存活,要达到收支平衡,也只迫住主攻高档货,或坚守一定利润空间,就间接令发烧圈子在供应方面缺了推动力。
今年白天鹅我在咖啡厅歇息时,身边就听到不少香港同行意识到这问题,准备重新投放资源在低档入门市场,希望咬牙几年可重新带动圈子,总比坐以待毙好,盼望这是一道曙光,虽说发烧在人生中微不足道,但音响业在经济上已有一定地位,如果一个有份量的行业烟没,对整个会/国家的负面经济连锁反应是可以很惊人,连带性可能收音机也没一台的农村也可以受牵连的。 |
威马兄说得有道理,音响业该放下架子,做点普及大众的事,也为自己培育和扩大市场。
正是因为音响行业利润太厚,才有这么多所谓Hi-End厂,规模不大,利润却奇高,试想,按照经济学理论,规模效应才能带来低成本和高利润,而音响行业却背道而驰,价格越来越走奢侈品路线,但奢侈品必须具有贵族的品格,才能被上流阶层追捧,可音响本身是工业化的产品,没有丝毫贵族品格,走奢侈品路线根本不够格,声音这虚无的东西也不保值,只得个高不成低不就。
中国联通CDMA网络刚开张时鼓吹是高端成功人士,社会精英的手机,也想凭着所谓技术优势沾点贵族气,走走高端路线,结果怎样?还不是落得入网白送手机,价格降到连民工都用得起时才转亏为盈。
另外,在中国,行业经济地位就是看市场规模和产值,Hi-Fi行业的规模产值可能还远没有到够资格谈经济地位的程度,高比不上卖珠宝的,低比不过做袜子的。即使湮灭,说不定连个响动都没有。MP3经济湮灭了倒是会引起不小的链式反应。
一点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