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CD是否能完美复制(终结版)!不要再作无谓的扯谈了! [复制链接]

查看: 13154|回复: 111
11#

个人认为终极解决之道,只有重新制定声音技术规范,传输的数据流中间一半的数据是时钟同步信号,
TOP
12#

简言之, 如果你的DAC足够好的话,转盘烂一点没关系,只要能正常工作. 而且刻录的碟也能完美再现所有音乐.

前提是, DAC足够好.
TOP
13#

不过现有的高端CD机的研究也揭示了电源,时钟, IC 等和声音的微妙关系. 将来全面转成新的格式的话, 还是这些高端公司能拿出高端产品.
TOP
14#

大烧 在 2005-12-15 17:28:59 发表的内容

大烧 在 2005-12-15 14:11:12 发表的内容
有什么证据证明JITTER值是影响最终音质的主要因素?

enrique 在 2005-12-15 14:56:42 发表的内容
不是主要因素,但是重要因素之一.
还有很多因素也很重要. 比如电源的稳定性影响信噪比,影响动态,甚至影响时钟jitter.
后端模拟放大和滤波电路也很重要, 不同厂家用同一DAC做出不同的声音,其特色也在于次.


纠错系统的精度应该以时钟为参考,并且有针对性才行,因此如果转盘的素质不高,后面部份再好,整个系统好打有限,这就是为何好的转盘用好的解码如锦上添花,差的再用也是枉然。希望烧友摩机要有针对性,免得花无谓的冤枉钱。



大烧兄讲的有理,不过我们是在探讨理论罢了, 现在的英国之宝G08用CD-ROM当转盘,  但是声音不差,已经证实了DAC好到一定程度可以忽视转盘.

之所以转盘仍然非常重要,是现在的大多数DAC都不能很好的消除jitter带来的是真. 所以要借助好的转盘.

以后DAC技术提高了,就不需要非常顶级的转盘了.

如今的Benchmark DAC1也是随便接一个DVD-ROM就比ML 的CD机jitter值低.

当然,决定是否好声并不是只有一个因素了,所以未来的DAC的技术发展是我们期望看到的.
TOP
15#

是的, 机械的成分越多, 成本越难降下来
TOP
16#

大烧 在 2005-12-15 18:31:27 发表的内容
回到正题,说一个简单一些的比较:
1。从CD碟片上抓轨到我电脑硬盘上的WAV文件和最初“数字母带”上的WAV文件有区别吗?
2。刻录CD-R碟片上的文件和电脑硬盘上的WAV文件有区别吗?


前面已经说过了,并且作了实验,数据都是一样的。
TOP
17#

英国之宝G08就是这样做的,通过CD-ROM 读数据缓冲到内存里,采用一块Motorola 的DSP进行升频,然后重新校准时钟,最后交给DAC解码。杂志上看到的。

还有Creek 的一款中低档CD机也是这样做,还有Wadia 的CD机也是这样做。其实很多高端机都这样做了。

按Raxel兄的意思,碟片上的jitter在理论上也可以被类似G08的算法给消除掉。
TOP
18#

大烧 在 2005-12-15 17:57:23 发表的内容
撇开纯数码技术不谈,从HIFI角度是否可以这样理解:
CD机的数字部份影响声音的清晰度,动态等方面;而模拟部份影响声音的音色,质感等,并最终决定音质。
执着于数字技术的朋友往往只从“0,1”的角度看问题,因此认为数码技术没有差别性,而忽略最终达到人耳的声音要通过模拟部份的转换放大,而影响模拟电路的因素和数字电路在频率,磁场干扰,等等方面根本不是一个级别。



是的, 但再好的转盘和DAC也是数字连接而无模拟连接.而且模拟电路的不好在转盘这边最多造成jitter,不会造成0, 1的错误. (出错的都是不合格产品)  .所以模拟电路在DAC那边比转盘这边要重要的多. 所以还是DAC最终制胜.
最后编辑enrique
TOP
19#

大烧 在 2005-12-15 18:20:14 发表的内容
Raxel兄说得不错,不过我提出此问题,一是很多解码器以标榜自己的低JITTER开卖,另外,这里HIFI论坛,不是纯数字技术论坛,因此自然而然引到我关心的这一部份。


看来以后买解码器Jitter只是一个参考而已,不能太大,但小到一定程度以后,还是要看实际听感。

Stereophile 上面测一款日本CD,叫什么Sumo ,jitter有好几千ps,赶上DVD了,其他各项噪声测试指标都不行,说明是典型一台烂机。

而如今的Meitner  CD可以达到50 ps 左右,其他各家旗舰的jitter在100~ 300ps 左右。

大概这样:顶级机jitter一般都比较低; 但是jitter低,未必能叫顶级机。
最后编辑enrique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