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LP系统中的几个被忽视的小节 [复制链接]

查看: 48858|回复: 342
21#

csdam 在 2005-12-24 16:40:24 发表的内容
既然不说,“你们的方法我早已试过了,也不能较出好声。”又是什么意思?我、或许大家真的希望听听你是怎么较出好声的,方法是不是非常简单啊?
+++++++++++++++++++++++++

简单简单:
(1)靓唱盘。
(2)靓唱头。
(3)靓唱臂。
(4)依我之前的帖子来调教。
我已修成正果,欢迎光临引证,事实胜于雄辩!!!


csdam兄简单简单经验真的简单得很
「简单简单:
(1)靓唱盘。
(2)靓唱头。
(3)靓唱臂。
(4)依我之前的帖子来调教。
我已修成正果,欢迎光临引证,事实胜于雄辩!!!」

csdam兄既是已修成正果,更应该普渡众生了。「依我之前的帖子来调教」请问之前的帖子在那里?
TOP
22#

dr kuang 在 2005-12-24 23:52:41 发表的内容
harvey 在 2005-12-24 9:03:38 发表的内容

说到这张Telarc 1812 的LP碟,在放炮那段音槽的槽与槽之间的距离,是大约有3-4 mm之多,普通唱臂唱头系统的确不容易以通过的。两位先生说得这样轻松便可以通过了,委实令我佩服,究竟你们是用什么唱臂唱头系统通过的?通过后炮声的质感怎样?

说到这里我感到十分惭愧,我浸淫于LP这么多年,只曾经在Morch单点支承唱臂,加Clearaudio Goldmund唱头这组合里,品尝到真正「通过」的炮声的质感!这种真正「通过」必须是建立在非常灵敏的、柔顺的、质量惯性较轻的唱臂唱头系统基础上,否则不是真正的「通过」!


确实是唱针通过容易,炮声质感通过就很困难。
唱臂灵敏度好,唱针柔顺度高,只要不是质量太差的系统,调整准确基本能做到不跳针,但这么大动态的超低频,能过关的功放和音箱本来就不多了,相信前辈听的那套组合定是后级控制力很强的HIEND级系统。
至于LP器材方面,重质转盘,轻质单点臂或非主动式正切臂,高柔顺度唱头这样的组合确实有更好的音响特性,也是近年高档LP系统的发展趋向,所以前辈能在这样的组合上听到有质感的炮声。高文的主动式正切臂在应付摆幅达近4MM的“炮声”坑纹调整难度确实比较大。


「做到不跳针,但这么大动态的超低频,能过关的功放和音箱本来就不多了」确实是这样,因此我认为能够不跳针通过,并不一定能聆听到真实的炮声质感。

说到我的后级和音箱,后级Restek的旗舰Exponent Mono-block每边8Ω900瓦,这对后级除了设有大型瓦数显示表外还设有瞬态的输出瓦数数字显示,当1812的炮声响起来时,瞬态的输出瓦数数字显示1780瓦!我的Dynaudio Consequence完全承受得了。
TOP
23#

不错,我也是用类似这种珠宝行业用的小砰测针压的不同的是我用的step-down是2 mm透明胶片。我发现针尖放在A、B两点的读数都是相同的。

[upload=jpg]Upload/2005122511432225093.jpg[/upload]
TOP
24#

JWang 在 2005-12-25 12:21:13 发表的内容
我也是用类似这种珠宝行业用的小砰测针压的不同的是我用的step-down是2 mm透明胶片。我发现针尖放在A、B两点的读数都是相同的。

这种寸有不同的最小可读数。大部分是0.1克,也有0.2克,0.05克。0.05克的要比0.1和0.2来到敏感。你的可能是灵敏度小于0.1克,故测不出。

这些秤都是中国出的。尽管在实际上并不需要灵敏度大于0.1克,但我建议买0.05克灵敏度的。


我的电子秤是可以读到小数点后两位数,表示可以读到.01克,算不算灵敏度颇高?
TOP
25#

松香味 在 2005-12-26 23:31:05 发表的内容
csdam 在 2005-12-26 22:54:46 发表的内容
   各位LP调教高手,本贴本来不想发出的,为免误会荼毒众生,我再简单简单地澄清之前用玻璃片调教唱针偏压的理论根据。
    如果看官们拥有逆思考能力是比较容易明白的……
(1)向圆心力和水平偏压的力矩是相反的,如果两者相等,假设垂直针压是恒定的,针尖和唱片之间的接触面积也是恒定的,那么向圆心力恒定的(唱盘转速恒定),只要提供一个水平偏压的反向拉力,这种条件之下,向圆心力和偏压力矩互相抵消,唱针就可以不偏不倚地在音槽里面工作了

(2)(看图)虽然针尖部分不是接触音槽底部,但是(看图)两红点部分分别是拾取左右两声道不同的立体声讯号,像摇摇版原理,绿点就变成支点。
(3)假如,绿点不是落在音槽中,而落在玻璃片表面上,假设玻璃片是没有音槽的唱盘(因为我手上没有一张唱片是没音槽的,所以用玻璃片来代替)两个红点的接触面积总和只等于一个绿点。
(4)要解释以上原理,作以下比如:一辆4轮微型车和一辆2轮摩托车重量相同,两车的轮胎气压相同,那么,微型车的4轮贴地面积总和相等于摩托车的2轮贴地面积总和。
(5)LP 《1812》垂直针压调整法:理论上,针压越轻越好,客观事实上由于唱臂的Mass和轴承的柔顺度良莠不齐,唯有加重垂直针压来增加唱针的循迹能力,看官们可以作个试验,垂直针压越是加重,高频响应和泛音越是减少,因此,暂时小弟最难越过的唱片只有《1812》,所以我就把针压调到恰恰不跳线,这就是两全其美的临界点了。

因为小弟不会打中文,如有任何回帖只能用最简少的字数回应。
=============================================
原版LP的音槽是用三角形尖针刻录的,LP拾音唱针是圆锥型的,但不是尖的,尖端是半球形的,像圆珠笔一样。顶级的唱针是鸭嘴型的,例如Shure 55E,75E,V15E等。
因为不同形状的针尖在V型的坑槽拾音,由于两侧圆周在唱片转动时受不同速度的摩擦,外周的速度比内圆周的速度快,而另到唱头向圆心产生偏向的压力,所以,依本人前张帖子的方法来调整即可。至于垂直针压调整就更加简单了,可依照唱头商的数据调整即可。小弟另有一妙法,放一张Telarc 1812 的LP碟,在放炮那段音槽将垂直针压调整到恰恰不跳线就OK了。

在下想简单地发表调针偏压的心得:
(1)到玻璃店切割一块正圆形2mm-3mm厚的玻璃片,中心打孔,尺寸要完全和LP一样。
(2)然后放在唱盘上,将唱针放在中间位置,开动唱盘,细心调整偏压小秤砣。
(3)当唱臂不偏向圆心或走向圆周,这时就大功告成[upload=gif]Upload/2005122622525336417.gif[/upload][upload=jpg]Upload/2005122622543882138.jpg[/upload]



我倒是越看越糊涂了。有哪位大师可以证明其说法正确的依据?


同感!
TOP
26#

csdam 在 2005-12-27 20:19:46 发表的内容
首先我就很怀疑他的第一项,用2MM的玻璃,不要说裁一块圆形的玻璃再在中心开一个眼是多么麻烦的事,单论它的重量就和普通黑胶唱片相差许多,因为塑胶和玻璃的密度本身就相差好几倍,如果用在硬盘上咱们先不去管他对电机的影响,如果放在软盘上(譬如linn12),那么转盘的水平必须经过调整,就算调节好了,那么放上唱片后就必须又推倒重来,里面的误差有多少只有天知道了,呵呵。。。。。。。
#########################################

早期78转电胶木粉做的唱片硬度和质量和玻璃片差不多,每一次经唱针播完以后,都可呼气吹出粉末,跌落地一样像玻璃片碎裂。
这个你知道吗?

现代由于唱针针压由当年的100g唱重大大地减少到1-2g,因此,唱片的材质犯不着用这个硬度和成本来制做。试想一下,如果用更柔软的胶料来制造唱片,坚硬的钻石唱针可以准确拾取信号吗?所以,玻璃片和唱片的硬度对唱重调节唱针偏压,防滑之间的关系你不明白我也没办法。

我可以用更简单的比如:一辆车重量不变,轮胎气压不变,换任何型号尺寸的轮胎,轮胎的接地面积都是一样的。

唱针在音槽内运行,就是轮胎压在路面上行驶一样,路面的凹凸,就是模拟音乐信号,汽车悬挂系统的抖动就是唱头拾取音乐信号了。

你们看不明白我的帖子是我意料之中的事。比如爱因斯坦的学说,任何人士不论可以提出论据证实或反对的都即拿诺贝尔奖了。


「我可以用更简单的比如:一辆车重量不变,轮胎气压不变,换任何型号尺寸的轮胎,轮胎的接地面积都是一样的。、」这一点我认为举例不适当,事实上轮胎的气压即使不变,换任何型号尺寸的轮胎假如制造材料有(软硬)差异的话,轮胎的接地面积必然改变的!试问,为什么F1赛车的轮胎制造得这样软?目的是提高着地性能,能够有效地发挥马力。
TOP
27#

对所谓高级或低级档次的LP系统来说,我的看法是这样的:越高档次的LP系统的设计,它考虑到的各方面系统调校问题越多,因此它的需要系统调校方面的技术要求也简化了;相对来说低级档次的LP系统,由于生产成本的所限,系统调校问题存在很多,调校方面的技术要求的确繁琐,除了唱臂唱针转盘之间的力学平衡之外,调校者还必须考虑及各种情况的影响。因此,我认为识调校高级档次的LP系统的技艺,并不一定比较识调校低级档次的LP系统的技艺高!反之,后者的技艺会更高!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