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9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LP、CD格式里的几点总结和几点容易理解错的概念 [复制链接]

查看: 74380|回复: 613
21#

4. 旧版CD一般都比新版CD音质更好?

这个问题涉及的主要就是个人的主观因素了。客观来讲,我们只能说:旧版CD和新版CD的声音一般都有听觉可闻的不同。至于这些不同之中,觉得谁更好的话,那就是每个人自己的感觉了。对于旧的模拟录音,我个人的取向是觉得不少旧版、正价版的CD出来的声音更符合了那个录音年代的音效特点,而有一部分最新再版旧录音的CD,音效处理得比较“现代”——当然这是我个人很主观的看法,没有太多参考价值。

下面我们抛除个人主观的因素,用客观的测试来看看旧版CD跟新版CD有什么客观上的不同。

这次用来测试的是Curzon/Szell合作录制的布拉姆斯第一钢协,1960年Decca录音。测试的对象是80年代Decca的正价版和前些年Decca最新的Legends系列再版,钢协的第一乐章。

首先看看两版的电平、动态等。请注意这里因为为了客观起见,我都是测量CD中磁带母带开始播放之后,有音乐的那部分,音轨开头和结尾的静音不算在内,所以动态范围要稍小。

旧版:
峰值电平:-0.88分贝(左),-0.98分贝(右);
最小RMS功率:-61.71分贝(左),-57.6分贝(右);
最大RMS功率:-11.04分贝(左),-11.57分贝(右);
平均RMS功率:-24.32分贝(左),-25.58分贝(右);
动态范围(= 最大RMS功率 - 最小RMS功率):50.67分贝(左),46.03分贝(右)。

新版:
峰值电平:-0.57分贝(左),-0.2分贝(右);
最小RMS功率:-61.31分贝(左),-53.63分贝(右);
最大RMS功率:-8.67分贝(左),-8.24分贝(右);
平均RMS功率:-22.2分贝(左),-22.47分贝(右);
动态范围:52.64分贝(左),45.39分贝(右)。

这里可见,新版的电平要比旧版CD大一些(请看平均RMS功率),实际聆听的时候在音量旋钮一样的时候,新版要比旧版大声一些。动态范围的话,旧版比新版的左声道小一些,但是右声道旧版却比新版要大一些。

因此可见旧版和新版是两次不同的混音,从左右声道的动态范围来考察,新旧两版在音场的营造上肯定也少有不同。由于新版特地标明了由原始母带制作,所以由以上测试数据,我估计旧版也使用第一手的母带(这仅仅是猜测,理由并不充分)。

好了,看完动态那一面,我们来看看音质上的不同。也就是看看此两版在频谱分析上,都各有什么特点。

以下两幅图是旧版、新版里各截取相同的一段进行的频谱分析。其中横坐标是时间,纵坐标是频率值,该时间该频率的强度用色彩的亮度来表示,越明亮的代表强度越大,反之则最小。

旧版:
[upload=jpg]Upload/20051124834877237.jpg[/upload]

新版:
[upload=jpg]Upload/2005112484522635.jpg[/upload]

由于原图比较大,大小超过了100K,所以这里贴的是缩小之后的图,清晰度有影响,那就麻烦大家将就着看看 :)

首先我们可以发现,旧版CD的频率上限大概就在20kHz(图中20kHz上基本看不到色彩);但新版CD的频率上限明显就达到了22kHz附近,所以新版CD比旧版CD有更宽的频响。

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是:当初旧版CD制作的时候,还没有24/96取样等新技术,尽管CD可以有22.05kHz的上限频响,但由于滤波器不能100%做到在截至频率之外把所有多余的频段都滤掉,所以在20kHz的时候我们就要开始滤波,以免有超过22.05kHz的信号漏进来,引起信号混叠。

但是新版CD制作的时候,有24/96等新的取样技术,所以在取样的时候就可以先容纳更宽的频响,然后再在数码信号里面处理,所以就能够做到直到22kHz的频响。

再继续看看中低频部分,我们能够发现新版的图像在中低频那里特别明亮,这说明新版在中低频方面分量比旧版多。所以在听感上面,我聆听之后的确觉得新版的低频比旧版要明显重。至于母带上真正的中低频情况是如何的,那我们就不可得知了。

除了以上说的两个方面,我从上面两幅图中看不出新旧两版还有什么不同。

(未完待续)
TOP
22#

JWang 在 2005-11-24 17:51:37 发表的内容
首先我们可以发现,旧版CD的频率上限大概就在20kHz(图中20kHz上基本看不到色彩);但新版CD的频率上限明显就达到了22kHz附近,所以新版CD比旧版CD有更宽的频响。


这个结论下了太无断了吧?


请不要断章取义,我这个结论是专门针对我测试那款Decca录音来说的。

测试图摆在那里,大家看得清清楚楚。
TOP
23#

JWang 在 2005-11-24 18:05:44 发表的内容
不但是电平的讲法有毛病。

那个横向力,纵向力的讲法也不科学。lp是v型的。这个作用力是一个复合的力。一个复合的力并不等于两个分离的力。


不是说我不想JWang在我的帖子里面发言,只是JWang经常说一些连最基本的科学常识都缺乏的话,经常就导致讨论偏移主题。你看,这回他又说了一句“一个复合的力并不等于两个分离的力”这个连初中学生都笑得喷饭的话了。

空间是三维的,所以运动肯定是左右、上下、前后这三个分量的矢量和了。你的唱针是连在唱头上的吧?它是金属造的,总不会“前后前后”那样抽动吧?那么就剩下左右、上下这两个方向值得考虑。

最后,我再重复一次:这个帖子里面不讨论谁比谁好,谁胜过谁。
TOP
24#

JWang 在 2005-11-25 7:30:02 发表的内容
兄弟,你理解错了。

这里明明白白地是在讲lp轨迹间的距离。lp的轨迹是v型的。声音大,也就是说电平大,轨迹就要刻得深,它的宽度也就是大。为了更好地利用lp的表面积,CBS根据电平的高低,即轨迹宽窄来变化轨迹之间的距离。和速度豪无关系。lp必须保持一个稳定的速度。
TOP
25#

各位朋友对我的鼓励,我心领了。写这个帖子的目的是希望和大家一起讨论,互相学习 :)

另外对上面的频谱分析补充一点:我刚才看了看上传上来的那两幅缩小了之后的图象,发现在14000Hz以上的部分,新版的频谱里颜色要比旧版要深,这说明了新版在高频部分似乎分量也比旧版多。

但是,我又找回没有缩小之前的原来的频谱图,我怎么看也没发现在大图里面颜色有这个区别。所以我也弄不清楚到底是哪个环节产生出这个变化了(有可能是Photoshop的问题)。不过不管怎样,我们还是能得出:新版CD和旧版CD之间听感的不同,是源于在各个频段上声音能量分布的不同所造成的。

不过请不要以为频谱图中新版的颜色整体看上去比旧版深就说明新版含有更多细节,真正的原因是:颜色深是因为新版整体平均电平都比旧版高(请参见上述“平均RMS功率”那一栏数值)。

噢,差点忘了,明天开始是四天的感恩节假期,星期天晚上我们再继续这个帖子的讨论。祝各位朋友节日愉快 :)

(未完待续)
TOP
26#

menn 在 2005-11-25 11:50:30 发表的内容

如果合力为零,那功从何来?何况还要发电!


前后方向的合力为零,但还有横向和竖直两个方向的呢,此两方向合力并不为零。
TOP
27#

menn 在 2005-11-25 9:44:01 发表的内容
刻盘速度可变?真怀疑此人是否死读书给秀逗了。


我前面哪个地方说过刻盘速度可变?我说的是刻针往内移的速度,也就是音音纹与音纹间距的调整。
TOP
28#

dr kuang 在 2005-11-24 17:55:38 发表的内容
另外,felixcat 兄提到在LP刻盘时要根据电平大小来调整速度,我想知道这个说法的出处,因为我能查到的资料是刻录过程的速度和母带播放的速度要求严格的一致1:1,否则会出现走音,情况就象在一个转速不稳的唱盘上播放LP唱片,或者在一个转速不稳的卡座中播发磁带。而且严格恒定准确的转速众所周知是衡量转盘质素的一个关键因素。


这个速度不是指转盘转动的速度,而是指刻针从转盘外边缘逐渐向内移动至盘心的速度。

有的厂家使这个移动速度跟电平大小相关,比如说CBS,在M2S 601里,在每张LP的小的硬封套上面就印着这种技术的technical note。
TOP
29#

Raxel 在 2005-11-25 13:18:07 发表的内容
felixcat 在 2005-11-25 13:13:18 发表的内容
Raxel兄,不用管他说的。看完这两个动画演示,就知道menn是在自己还一知半解的情况下,教训人的(当然我自己也不是万事通,但我写出来之前都是想过的东西):

Westrex的45-45方式刻录的内涵意义:
http://www.vinylrecorder.com/stereo.html


通过这个动画来看,我觉得你的L+R和L-R的说法是合理的.


Raxel朋友请不用担心,我当初自己想出这个解释之后,心里觉得不是100% secure,所以特地跑去图书馆,把里面关于录音工程的书籍都几乎查了一遍,几乎每本书都推导出我上述的结论。所以我觉得,一般烧友不明白这可以理解,但是居然menn大侠都为这类错误的表面理解呐喊,那我真觉得惊讶了。

幸亏,这下找到了直观的动画演示,大家也就看得清清楚楚了。
TOP
30#

JWang 在 2005-11-25 2:02:54 发表的内容
好啊,把这个tech note 打上来看看再讲。


乐意至极。请看红框圈住那部分,还有接下来的那一段话。

[upload=jpg]Upload/20051125785053917.jpg[/upload]
最后编辑felixcat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