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转]索尼丑闻的正面意义:用户隐私比反盗版更重要 [复制链接]

查看: 1982|回复: 5
1#
一直以来,都有电脑使用者和网友担心在音乐CD,电影DVD光碟和其他电脑软件中会存在一些厂商设置的反盗版后门程序,害怕他们的隐私会被这些厂商所侵犯。同时,包括好莱坞的电影公司和硅谷的很多电脑媒体制造公司在内的多媒体内容供应商在不断向美国政府施压,要求立法对付网上盗版活动,限制通过KaZa等文件交换网络非法下载音乐和电影的行为。因此这些多媒体内容供应商在不断想办法来限制消费者对其购买的音乐、电影等多媒体内容的使用权利。

  然而,另人讽刺的是由于索尼后门程序事件的曝光使多媒体内容供应商们不得不停下来,审视一下自己的反盗版措施是否做得过份。

  今年10月31日,一名电脑专家兼博客Mark Russinovich首先发现了索尼BMG公司的音乐CD在自己的电脑上安装了隐藏后门程序。该后门程序本来是为了防止消费者将CD的音乐内容复制和在网上传播,但该程序非常隐蔽地藏在Windows操作系统内,这无疑给黑客提供了一个机会让其可以利用该程序无声无息地侵入用户的电脑系统。

  过了不久,软件工程技术人员也发现这种被称为“rootkit”的后门程序会被电脑病毒制造者所轻易利用来传播电脑病毒。而一些通过这个漏洞传播的电脑病毒也开始出现了。一些美国消费者因此而起诉索尼公司违反了美国联邦法例。

  索尼的这件后门程序事件因此得到了公众的广泛关注,连美国国土安全部的助理部长也公开发布言论指出索尼唱片公司的行为不当。紧接着,微软和一些电脑安全和杀毒软件公司如Symantec都发布消息指出,这类后门程序是一种恶意程序,会对电脑安全造成危险,需要引起广大电脑用户的注意。

  索尼BMG唱片公司在受到广大的社会压力下,宣布紧急回收采用了该后门程序的470万张音乐CD,而其中有210万张这样的CD已售卖给了消费者。

  有致力于维护消费者权益的法律界人士认为,该事件是一个转折点。数以百万计的消费者通过索尼公司的这次丑闻,突然认识到这些后门程序与其他电脑病毒及电脑安全漏洞一样都会危害自己电脑的数据安全。从而,也使其他厂商对实施类似的反盗版侵权措施需要三思而行。

  索尼公司需要对自己这次的违法行为负责,已经有消费者向法院提出诉讼,控告索尼公司违反了几项加州的消费者保障法,还有联邦防止电脑欺骗的法律。今后,如何如何在保护知识产权和防止个人私隐受到侵害之间取得平衡,成为了很多多媒体内容供应商应该仔细考虑的问题。现时,关于这些方便的法律仍然不够完善,存在不少的法律真空和灰色地带。

  有市场调查公司报告称,全美有大约百分之三十的消费者会从他们的朋友那里借CD刻录音乐或获得音乐媒体文件。然而这会和现时大多数多媒体内容供应商的最终用户使用协议有冲突。因此,如何在现今这个数码内容传输如此方便的时代,在能保护多媒体内容供应商的版权前提下,如何保障消费者使用多媒体内容的权力成为了很多法律学家和厂商的头痛问题。所以,索尼的这次后门软件的丑闻只是引起了公众对该问题的关注与思考,对于彻底解决该问题,还需要各方面更多的包容和努力
分享 转发
TOP
2#

好可怕
TOP
3#

还有两篇
《索尼"救火"行动一错再错 被迫全面回收问题CD》
《入侵用户PC!索尼音乐CD反盗版保护惹争议》
网页里有连接,我就不转贴了。
http://www.pconline.com.cn/news/hy/0511/723721.html
TOP
4#

不使用电脑放音乐就没事吗?
TOP
5#

linnman 在 2005-11-19 19:21:26 发表的内容
好可怕



再可怕又能怎样,去告SONY吗?在国内估计是告不赢的 :(
TOP
6#

david 在 2005-11-20 17:43:27 发表的内容
再可怕又能怎样,去告SONY吗?在国内估计是告不赢的 :(

如果不告,连赢的机会都没有了,更不要说赢了。只有大家都重视保护自己的权益的时候,法律才会进步。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