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老丹那新听感--可以忘记器材了 [复制链接]

查看: 8853|回复: 49
11#

ray_ji发表的内容:
感觉只要仔细听,每个环节对声音都有影响。现在明白天价线怎么卖出去的了。呵呵


     你试一下在音箱和脚架之间垫上黑檀木或者简单点换成厚点的象棋听听,或者有惊喜哦.
TOP
12#

ray_ji发表的内容:
米人啊!俺也就只打算自己刻些碟听听


    听克录碟也没什么,我也有。但碰到经典的还是要买正版的。不过买碟也要作好功课哦,去论坛里的音乐唱片潜水也不错的。
TOP
13#

ray_ji发表的内容:
俺音量正常用9点,10-11点就很爆。功放力够吗?

     小音量的时候能觉得声音还是饱满的话力水就够了。若感到声音尖的话就从线材和脚钉下手吧。慢慢调试,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TOP
14#

最近经常半夜2点钟后只开到7点钟听音响,那个感觉真叫绝妙,不信试一试:)


      深夜似乎已经成了发烧友的天堂了,可惜只有周末才能享受。而且建议你试听一下柯曾的勃拉姆斯钢协和阿卡多等四人演奏的《罗西尼弦乐奏鸣曲》-飞利浦版的。你很快就会发现原来不一定是现代的录音好的碟就好听,名家名奏更加棒!
TOP
15#

ray_ji发表的内容:
我的52试线时发现怪事。用BONA的低价线听感比BONA高价线好很多。线条分明,层次感强不少。高频延伸好,低频结实。高价线只是油滑些,但太软,偏暖


     个人认为线才这东西不一定高价就好,关键看你的器材在你的环境里(非常强调在你的环境!)是不是适合你的器材.哈哈,看来你是高手,换个法子来指导我的,电源相位你都找到了,恐怕功力不浅啊!
TOP
16#

ray_ji发表的内容:
我的脚架是仿原厂架,工艺不错。托板上的四颗螺钉还没拧上去呢。心疼音箱垫在螺钉上!


      说老实话,玩过落地后我再也玩不回书架了!不过据老烧友说, 玩这玩意的过程是:   书架到落地,到号角,然后又到用小胆机推小书架,哈哈,我看你是最后那级别!
TOP
17#

apc64发表的内容:爱音乐的国斗士兄:这个问题我在几个月前就说过,在有关CD和sacd的比较里也说过,可是我有一点没有想到的是现在的SACD碟是用旧格式转换成SACD格式的,此种SACD真的是比不上CD格式的舞台感音场的。
我现在的听音要求是把声音(音场)都尽量的往音箱后面“摆”,好像我小时听大戏般,因为我现在再也没有机会用公费去欧洲听教堂里的“玛丽娅”了。
我感觉意大利的声韵和KERLL推单拿真的很好(包括意大利的FASE),但是声韵和KERLL400的音场真的是又大又深,很容易的把“皇帝位”包围的,我想这可能是它们都不是纯甲类的公房,只是“超”甲类的公房。
按照我的经验,只有纯甲类的公房才能真正的出现舞台的感觉,而“超甲类”的公房在音乐的气氛中表现就很上乘,对否?请老兄细心 观察和交流。


      近日忙于所有电源线入墙。没上网,才看到老兄的贴子。同意老兄的看法,近日在海印认识一个二十年前就用丹拿功放推丹拿监听的录音师。聊天后收获颇多,改天另作新贴一起交流一下。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