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由SACD红不起来想到的 [复制链接]

21#

JWang 在 2005-11-14 7:12:04 发表的内容
http://users.bigpond.net.au/christie/comparo/part4.html


顺便从那位女发烧友的测试数据可以看出,现在CD播放机的确还有很大的改善余地。今后CD唱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必定会让各位朋友手中的CD有另一番新面目。

请看第一列,是EAC抓轨然后计算出来的理想值,我们可以看到那张CD的动态范围(Max RMS - Min RMS)的确达到了CD格式标准的90分贝了;但是请看第二列,是那位测试者用自己的CD机播放,然后测试CD机的输出,可以看出经过那台CD唱机的解码、电路等等部件,播放出来的动态范围只有65分贝左右了。(至于LP,那就更惨了,她实测的动态范围只有46分贝不到!)

所以看回音乐传真老板所说的“CD其实已经包含了很丰富的音乐信息”这些观点,我比较了上述的测试数据才真正感受到:CD唱机技术的进一步大改进仍然是相当必要的。现在很多CD机的播放,其实只发挥了CD唱片的70%左右威力。所以下阶段,我还是不能缩减购好版本CD的开支。
TOP
22#

JWang 在 2005-11-14 2:34:09 发表的内容
乱七八糟,我在以前就讲过,你的文化水平有待提高。现在看来一点也不错。



好几次了,别人要和你讨论的时候你老是这样说来逃避话题,能不能换些新花样?你老是说别人“没文化”是没用的,只会让别人觉得你又开始耍小孩子脾气了。编,继续编!
TOP
23#

JWang 在 2005-11-15 12:34:15 发表的内容
不过不要被她的叙述迷惑了:动态范围的讨论,为什么她不采用"最大-最小"的标准,而是采用“最大 - 平均”呢?这样为了证明自己论点而设立的标准,究竟有何说服力呢?假如她坚持说“最大 - 平均”有理的话,那么用相同的理由我们也可以说“平均 - 最小”也有理,但问题是“平均 - 最小”和“最大 - 最小”这两个标准,都是明显CD胜LP。

部分有道理,但没有真正看懂。我下次讲。

我和你讲,你讲东西有道理的没多少,都和Raxel的差不多。就象Raxel的最后一个回答我的贴一样,也是乱七八糟的。我也懒得答。为了几个字眼扳来扳去的。不是没这个能力,而是豪无意义。什么定义咸的等等。有什么意义!再比如,你们抓住名琴LP兄品味一词作文章。我不想和你们扳字眼,如果我要做的话,还不还是照样把整个争论扳过来。但有意义吗?


假如我不回复一个贴子,那么JWang就会说是不是心虚了之类的话,所以这里借此分析一下。

各位朋友看到了吧,模式:开头先给自己壮胆“你讲东西有道理的没多少”“乱七八糟”,紧接着说自己的一堆无相关的事情,最后突然来一句结论“但有意义吗?”

估计JWang会这样回复:“你说的东西套用在自己身上更合适”。

好了,不说无关的东西。无论JWang如何去解释那个“相对动态范围”,他所借用的那个女发烧友的测试结果——那位女烧友的分析属于“报喜不报忧”类型的,或者说以偏概全。比如说,按noise floor这个概念,因为LP的底噪主要集中在低频 - 中频段,所以假如从频率数值所占的比例来讲,因为高频段占据了人耳可闻范围的很大一部分,所以她以为在高频段LP的底噪不大,那就很happy了。但是为什么她不同时说说:人耳最敏感的频段是什么呢?难道她不知道“低频对高频的听觉掩蔽效果大于高频对低频的掩蔽”这个科学事实吗?难道她以为中低频的噪音在听觉上只会影响中低频?!

所以那位女烧友的测试数据,加上听觉的科学研究结果,只会说明为何全模拟制式必定要被淘汰,而不是说谁胜过了谁。
TOP
24#

JWang 在 2005-11-15 12:18:06 发表的内容
几个字就完了?是不是心虚了?


这么无聊的问题我回答就已算给面子了。难道为了你这个问了等于没问的问题我要写个听后感?

JWang 在 2005-11-15 12:18:06 发表的内容
在这里你讲了这么对我的结论没有丝毫影响。就算你加了一百个滤波器,那个工程师在测的时放了个臭屁。这个波形还是这么个波形,建立在这个测试的上的结论还是这么个结论。


没错,人家是这个测试,也是给出这么个图形结果。但是解释这个测试与结果有很多方法,人家说的那个解释方法是对的;但你看了之后一知半解,想用自己的话写出来,结果意思就歪了。至于如何歪了,前面的贴子里我已经详细说了。我这里最后一次说为什么你的理解歪了:

失真,反映的是重播出来的信号和原来的信号之间的差别。重播出来的信号好理解,关键是什么是“原来的信号”?原来的信号不是指自然界的声音(在你的例子里,示波器产生模拟的方波),而是指自然声音中,这种录音制式所负责的频段的那一部分,对于CD来讲便是20Hz - 20kHz这一部分,这一部分的声波,才是用来比较计算失真的“原来的信号”。这样的“原来信号”,才能使得计算出来的失真有意义,才能反映出这种录音制式的性能。

这就是为什么厂家标示的CD取样格式的数码录音仪器的性能时,都会标注例如“1kHz时的谐波失真”这种参数,因为1kHz以及它的很多谐波都属于CD制式所负责的频率范围,这样测出来的结果能够反映性能好坏。否则的话,假如我们用10000kHz的超声波来作为检测,那么LP,CD,SACD等等制式都绝对录不下来,所以“失真”是100%(此处这个带引号的“失真”并非指谐波失真),那样这个100%的失真的数据能说明什么问题?

你举的那个10kHz的方波的例子,它由10kHz,30kHz,50kHz。。。的声波(这里声波指正弦波型)信号所组成,其中10kHz那个属于CD制式所负责的范围,其余的不属于CD所负责的范围。对于CD索要负责的10kHz那个,CD完美地完成了任务。

当然,你一定要把失真认为是重播和自然声音的差别,那也没人阻止你,也没人禁止你这样做——但是业界没有人会这样做,不信的话,你能找出有任何一家唱机厂商,用超出该制式所负责的频段的信号来测试他们产品的失真?

SONY(或者是SMR)那个演示的意思是在于说明:对于CD制式所要负责的频段,的确CD负责了;对于要负责的之外的频段,不属于自己的任务,CD果真就一点都不管了;对比显示SACD能够精确地负责更宽的频段,能够胜任更重的任务。人家比较的是SACD和DVDA能够比CD应付更宽的频段,不是说CD的失真能有多大——事实上假如要这样的话,那不要用方波了,来个10000kHz的超声波,所有制式的“失真”立刻是100%,人类录音技术完蛋了。

假如到这里,你还不明白我所说的,那么我们举个例子:你用方波的例子来测试CD格式,然后看到CD只重播出它所负责的频段里面的那个10kHz的正弦波,然后就说:CD的失真比我们想象的要大,对吧?

好,现在我也举个例子,我就用另外一个振幅恰当的20kHz的正弦波来测试CD,明显CD制式原封不动地还原出这个正弦波,对吧?那么这时候,CD制式的失真是0%,那么按照JWang原来的逻辑,我们也可以说:瞧,CD的失真比我们想象中的要小。

可能你会问:假如不这样,那该怎样?——我前面就说,我们根本不应该去讨论“想象中要大、要小”这些幼稚结论。假如你对失真有足够的认识,就不会提出这类”想象中要大”的话题了。

JWang 在 2005-11-15 12:18:06 发表的内容
好啊,即然你也认为CD的编码不是包医百病误差很大的话。我们在这点上没有什么好争的。


错,你连我的观点都归纳错了。CD编码不是包医百病,但肯定的是:对于20Hz - 20kHz之内的所有正弦波类型信号,它的确是高精度地包医百病。所以CD编码不是误差很大,而是要加一个定语:对于频率远高于20kHz的信号,它才还原不出来。

JWang 在 2005-11-15 12:18:06 发表的内容
你好象很多东西也是引用而没加出处吧。再说我也并不一定要引用他的。我在前面就是讲明了,你要是争这个波形是不是科学,你找Sony去争好了。我已经告诉你这个分析的出处了。


我写的东西,都是给了出处的。尤其是这一类大段地引用他人的资料数据图片的,我肯定还给出链接。

对了,你不是懂SACD技术的原理吗?为什么把担子推给SONY呢?人家说的话是对的,只是你试图复述SONY的观点的时候说歪了,所以假如说要争的话,也是跟你争。

JWang 在 2005-11-15 12:18:06 发表的内容
第一次才知道主观失真这个概念吧?看,马上去Google搜了。你啊对主观失真这个概念至今还没理解。你的同党Raxel在这一点上比你强一点。他讲(大意)如果没有客观失真的话,主观失真也不存在。他这样讲至少表明了他在一定程度上理解了我这个概念的内涵。但我也一针见血地指出。首先,他假设的前提是不可能存在的;其次,很多变量是没法度量的。

关于主观失真,我还是举个例子为你们讲讲。单是抽象地讲概念,你们也理解不了。我就拿Horenstein的M3作为例子。在这张LP的封套上有如下的文字。An 8-channel Dolby-system recording. Mixed under the supervision of the conductor.(8个声道的录音。在指挥的指导下而混音的。)这个录音本身是8声道的,混音师是用8个声道混成为两声道的。在混的过程中,混音师要根据他对现场的理解来混。为什么要指挥来指导呢?这是因为指挥当然对现场的声音是什么样了解的清清楚楚。也可以讲他的主观失真小。由此可见,主观失真是个很复杂的概念。在目前科学发展的条件下根本没法度量。主观失真贯串在整个音响重播技术中。这不单单是个电子的问题,也是一个心理的,文化的问题。有些人从心理声学(Psychoacoustics)的角度来研究主观失真,比如MP3,或者Sony的Super Bit Mapping等。这只是主观失真这个大概念下的皮毛而已。


JWang喜欢臆想,这次又来想象我第一次接触主观失真了,多可笑啊。

JWang的说话模式是:把一堆没什么联系的事情摆在一起,然后最后写一句类如“由此可见XXXX”的判断句,就当成是论据和论点了。有时候他可能会在开头加一句“你理解不了”来先给自己壮壮胆。还有大家是否发现:JWang从来没有以严谨的方式来叙述出一个概念,他老是用“讲抽象的话你们理解不了”为理由,然后就开始把一堆没什么联系的具体事情摆在一起,然后最后写一句类如“由此可见XXXX”的判断句。

并且JWang假如说你的观点有错的时候,他总是不会指出你的观点在哪里有错(因为假如你用一些专业的科学观点和事实来讨论的时候,他根本无法给你挑错);他只会说你出错了之后,紧接着就开始说他的那一堆没联系的事情,然后立刻“啪”一声,“由此可见XXXX”。

JWang也不必跟我争主观失真与度量的问题了,我写的回帖主要不是让你看的。我就是想列出各种了解这个问题、搜寻已有的成果的途径和方法,让各位看客自己去亲自去看看,然后自己思考得出正确的答案。

这里请各位有兴趣的朋友在了解了主观失真和度量的一些知识之后,再对比一下JWang在这个长贴子里面最开始写的那些东西,就知道他到底懂多少了。对于他说的观点,有错的地方我在回帖里面都具体指出来并且有对应的分析。

另外也请注意因为JWang为了能自圆其说,所以写的东西从来不会把意思和概念明确化,喜欢用“没法度量”、“很复杂”之类的模棱两可的词汇来掩饰过去,就类似算命先生给人算命时说的话那样。

到这里,我发现似乎讨论的内容跑题了,我觉得应该止一止了,最后说一句:请各位不要依赖,相信别人说的话(包括我的),自己动手去搜索一下相关材料,自己思考一下,自己得出答案,自己判断到底谁说的更有道理。
最后编辑felixcat
TOP
25#

JWang 在 2005-11-17 11:04:59 发表的内容
严格来讲,CD在目前的抽样下,来处理10hz及其中包括的高于20khz的component frequencies时的误差大于我想象的。


CD的格式根本就是设计成完全、绝对不反映任何高于20kHz的component frequencies的,难道你当初是把CD想象成能够反映哪怕只是一丁点的高于20kHz的信号?换句话说,难道你以为因为方波的频率是10kHz,并且10kHz属于20Hz - 20kHz的范围,所以CD就要保证把它还原出来?——CD保证的只是还原20Hz - 20kHz的正弦波成分(看清楚了,是正弦波)。可见你连CD格式的最基本原理都没有弄清楚,也可见你当初“想象”的时候对CD应该还原什么样的信号都没有弄清楚,所以人家摆个演示,你看了之后会觉得“啊,原来是这样啊”。

第二点“SACD的DSD在处理10khz的信息及包括了component frequencies时的大大比CD来到精确。”这是Sony测试的直接结果,我没有说你叙述这个结果有错,只是说你的论证方法有错。所以我前面就说,为何看你的讨论总是觉得别扭,就是因为你照搬人家的开头和结论,然后中途试图用自己的话来叙述论证过程,因为你的理解歪了,所以论证过程荒谬。
TOP
26#

JWang 在 2005-11-17 13:06:24 发表的内容
即然能提到,我也来讲几句。如果模拟母带能够录到50khz以上的信息,输个10khz的信息进去,说不定其失真还真比CD小呢。


这哪里是“说不定”呢?排除硬件的因素,结果必然是“必定的”。假如10kHz的这个信息是方波,那么这盘模拟母带还可以录到这个方波里的30k、50k的正弦波成分,但这两个成分CD不可能录到,所以“失真”必定是CD要大一些。
TOP
27#

JWang 在 2005-11-17 11:56:27 发表的内容
很简单,在现实中,analog的录音可达到50khz以上,20khz以上的信息也是存在的(不要讲20Khz以上人耳听不出,那是另外的问题)。但CD做不到。套用我的名言,CD是残疾的技术。


引用这段发言,一并把你上述几个帖子的意见评论一下。

CD格式就是设计成只记录20Hz - 20kHz这个频段的正弦波型的信息,模拟母带是设计成(其实也不是设计了,只是想让它录下更广的频段)能够记录从x Hz - yHz(x和y根据不同的磁带具体确定)的正弦波型信号,现在只是这个频段比CD的设计频段要宽罢了。至于为何CD要定在20 - 20k这个频段,这个是那群工程师等当初讨论定下来的,至于他们这么定有没有错,合不合理,这个可以另文讨论。

所以说由于就是设计成只记录20- 20k的频段,所以说CD必然丝毫都不能反映、还原超出这个频段之外的任何信息。但是CD必然能够很好地以较高精度胜任20 - 20k以内的任何正弦波型信息——至于这个频段内的误差,这绝对是有上界的,并且效果是让人满意的。

CD能说是残疾吗?那么好,我们看看模拟母带,它可以录到50kHz对吧,然后用25kHz的方波去测试,结果模拟母带把这个方波录成是正弦波了,这时我们也可以类似地说“你看,模拟母带也是残疾的”。JWang你敢说人体感受不到比如说60kHz的声波?所以说按照你的逻辑,模拟母带也是残疾的。

这样吧,干脆来个递推法:对于任何一种录音制式(模拟、数码甚至不管怎样的形式,甚至外星人的技术也可以),假设它能录到最高 X kHz的正弦波型信号。好,现在我们用频率为X kHz的方波去测试它,由于X kHz的方波由频率为 X,3X,5X,7X。。。kHz的正弦波所叠加组成,其中除了XkHz那一项之外其余全部超出该制式的范围,所以该录音制式只能录下并且还原频率为 X kHz的那个正弦波成分,所以该录音制式把该方波还原成了正弦波,造成了极大的误差。并且JWang你敢说,人体感受不到频率超过X kHz的声波吗?——不敢吧,所以由你的逻辑,可以推出这种录音制式是残疾的,或者说,这种录音制式的误差其实比我们想象中大,对吧?

好了,因为上述录音制式可以是任何的录音制式,所以由JWang的逻辑我们可以得出,人类的录音技术在任何时候都是残疾的,任何时候的录音技术的误差其实都比我们想象中大。——于是大家可见这个结论其实是个废话,说了等于没说。

你不要拿Sony的话当挡箭牌,因为按照你的逻辑,Sony举的例子在任何时代都是万能的,比如说有了更新的格式的时候,我们又可以拿100kHz的方波去测试SACD或者DVDA之类的,按你的逻辑又照样可以的出它们是残疾的结论。

最后说一个事实:CD格式理论保证了:在20Hz - 20kHz的频段内,假设要量化的最大电压是1伏的话,那么CD格式在每个取样点的量化误差最大也不会超过1/65536 = 0.0000153伏。(当然硬件方面设计不当造成额外的失真那是厂家们自身的问题了)
最后编辑felixcat
TOP
28#

JWang 在 2005-11-17 13:19:38 发表的内容
那你不认为这也是模拟胜过CD类的数码的一方面?


从CD格式确定为只反映20 - 20kHz这个频段的正弦波型信息那一刻起,就注定了CD在转录其他频宽比它宽的信息时候,一定要损失20-20kHz之外的任何东西了。

对于频宽上限能有50kHz的模拟母带,它肯定是胜过CD的。但是模拟母带也有好多时期,好多规格的。JWang兄不妨了解一下50年代Decca FFSS时期它所采用模拟母带的频宽是如何呢?还有在80年代之前各大唱片公司普遍采用的录音母带一般的频宽是多少?还有它们的动态范围一般是有多少?尽管指标可能仍要好于CD,但程度不会太离谱,否则80年代初制定CD制式的时候人们就普遍使用含有丰富的超过20kHz的信号的母带,那么那些工程师肯定也会考虑到这点因素。(当然硬件的性能限制也是一个考虑的因素)

当然是人都知道:不管用什么格式来复制母带,效果肯定最多和被复制的那个母带相当。但这是历史的无奈——谁教在1950-1980年间模拟录音技术比较发达呢?谁教那个时候还没有普及数码录音呢?可以肯定的是假如有了时间旅行的技术,那么我们以现在最先进的数码录音技术,回到1950年代去为各大师录音,那么录出来的必然比历史中的模拟录音要好得多。

最后还提供几点业界的关于LP声音和CD声音之间听感差别的研究结果:

1. 为何LP的高频段和CD的高频段听上去会有可分辨的不同呢?原因之一:CD的频率响应曲线在20kHz是一刀截断的,是一个几乎垂直的台阶;而LP的频率响应曲线在10多千赫兹处就有明显的滚降,但是它是倾斜地往下降,所以形象来看它是慢慢地下降到20kHz处接近于零,然后到20多kHz的地方完全消失。所以这两个不同的频响曲线在听感上会有不同。

2. 为何“LP”的声音有时被LP爱好者称为“暖”呢?一个重要的原因已被实验所证实:LP格式在播放时具有额外的动态谐波失真这种特性,实验证明这种特性就是造成人们说“暖”的感觉。这是一种失真,只是有的人会喜欢这种失真的感觉。

3. 为何某些CD听上去会有“硬”的感觉——那是因为在模拟-数字转换的时候,一些厂家使用的编码器的滤波芯片不能完美地滤去会引起混叠的那些高于22.05kHz的频段,因此信号产生混叠,导致取样出错,声音劣化。所以编码器技术一直都在被不断研究和改进。
最后编辑felixcat
TOP
29#

松香味 在 2005-11-18 9:43:15 发表的内容
D版的说法,没有经历,不敢苟同。科研级旗舰 在 2005-11-17 20:44:41 发表的内容,倒是有同感。制作精良的CD、包括CD机, 听上去丝毫没觉得有“偏冷”的问题。


我也没经历过啊。我昨晚拿出数张LP和CD来听,试图说服自己一定要听出邝版所描述的感觉。结果不管怎么听,怎么留意,还是觉得LP和CD音场、音色都同样逼真啊,真的没法子听出谁有“冷”和“乱”的感觉。我想这会不会是因为我去过的音乐厅的音色都比较冷并且音场都是比较乱的呢?
TOP
30#

dr kuang 在 2005-11-20 3:23:41 发表的内容
很遗憾当时没留意FELIXCAT兄的回贴。

如果F兄的CD系统能做到“音色和LP系统一样,听管弦乐团音场不乱”,请公布一下所用CD和配合的系统,如果确实是这样的话,只要不是太偏门的器材,我在国内应该可以找得到,重复实验也应可以得出相同效果?如果确实能做得到,这款器材应该就是普及级民用的“终极CD机”了,必定第一时间购买——因为我由2,3W元的解码一直试到6W的解码,居然始终无法找到能做到两全的,就简单地以为CD系统有这个通病。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F兄的LP器材在国内价格总值要1W多,完全合符测试要求的档次。


很简单的一个组合:Sony 5ES+Luxman 505S+Jamo Concert 11。

我不是说我的组合是这个价位最完美最终极的,比它更好的选择肯定还有很多很多。只是拿它来和我听现场的感觉来比,我觉得它能让我有如在现场的感觉,符合我的口味。
TOP
31#

dr kuang 在 2005-11-20 13:09:55 发表的内容
喔,知道了。
不如你自己试试这样听:用一张你曾介绍过的那张EMI天使版CD——布尔格隆德指挥的《列宁格勒》来测试,在第一乐章序奏时,我可以肯定这张唱片有着宽广的音场和良好的分隔度,每组乐器有良好的定位和空间感;当插段到高潮时,这样的音场,分隔度,定位和空间感仍能维持吗?千万不要说:在现场听大型管弦乐团的强奏时也会出现这样“乱成一团”的现象!
先声明我不敢说我自己一定没说错,但这套组合,恐怕无论配合何种高档声源(包括LP,CD,SACD),在重播任何大动态管弦乐录音时根本不可能达到保持“宽广的音场和良好的分隔度,每组乐器有良好的定位和空间感”这个标准。我甚至武断地认为这套组合在重播唱片时瓶颈更多是在于器材而不是声源的不同了。而且我敢肯定,如果你换一台功放(比如说麦景图6850),效果提升绝对会比把荷兰版EMI换成德国天使版EMI大得多。


多谢邝版意见。听过了,全部要素仍然能够维持。

当然高档一些的器材肯定会能做得更好,不然的话谁愿意掏钱买呢? :)
TOP
32#

科研级旗舰 在 2005-11-19 23:49:14 发表的内容
"对于人的听觉系统,对模拟讯号的误差不如对数码系统的误差敏感? "

应该是这样,数字/模拟转换中不可避免带来非线性失真,也许人对这种东西比较敏感。。。


很赞同!对于数字编码来讲,信号读取出错率低并不代表解码出来的信号的准确度高。

比如说二进制信号,原本应该是这样的:0001011001,假如现在比如说出现了读取错误,或者出现了jitter之类等等的因素,解码芯片收到的要解码的二进制信号是:1001011001。请看,这里二进制数只错了一位(开头的那一位)吧,但是1001011001和0001011001所解出来的电平值,前者是后者的17倍——可见只错了一位,出来的结果却有极大的不同。

所以说不要误以为CD在任何CD机上播声音都大致一个模样,要设计和制造真正能发挥出CD威力的唱机,难度极大,它所花费的成本和人力物力,不是那些Hi-End级别的LP唱机所能比拟的。
TOP
33#

开心果 在 2005-11-22 12:47:23 发表的内容

在对样本进行分析时果然发现,在一些时间段内,样本都没有采到峰值。心想如果用这些样本恢复原信号,那么在没有采到峰值的地方,重现的波形将产生失真(幅值变低了)。为了验证这个问题,就进行了试验,结果就是前面所说的。



呵呵还是没完全看明白。开心果兄这里所说的“样本”,是否指从正弦曲线上面等间隔取的点呢?

另外,Nyquist定理似乎并没有要求每个峰值都要有采样点采到哦?也就是说不管怎么采,只要采样频率大于信号最大频率的两倍,都可以完美地还原(不考虑量化失真)。
TOP
34#

开心果 在 2005-11-21 23:19:57 发表的内容
CD格式的抽样特性。如果仅从抽样来说,不论是什么D ,样本的特性都是一样的。但具体到那种D 时,其主要问题是不同的。CD格式的主要问题是混频干扰严重,原因是抽样频率低了。

下图是按CD格式对频率为11175 hz 的正弦信号进行理想式的抽样,每个周期约有不到4个的抽样点,显然少了点,仅取了几百多个样本,这里仅取出其中的几个特殊点进行说明。

取样开始后不久,样本就能取到峰值了(第26和28点,近似值,下同),过一段时间后又能取到峰值了(99和101点)。但在28到99点之间,取样点是逐步远离峰值的。往后的数据基本是这个规律,显然这些样本已经走样了。如果使这些样本通过滤波器,显然恢复的波形将不是理想的正弦波,而是振幅受到调制的波。从数据中可分析出,调制周期约为0.0016秒,相应的频率是625赫兹。不过准确的频率应该是11175*4- 44100=600。显然这个频率是落在听觉范围内的,是无法去掉的,从而形成一种特讨厌的干扰声。这就是数码声的来源之一。



我觉得为何开心果兄用示波器得到这个结果,原因可能在于硬件的设置上有失误。我用MATLAB内置的D/A算法计算出来的结果是和原来输入的是一模一样的,100%完美的正弦波。

或许开心果兄的意思是:某些D/A解码芯片因为设计上的问题,会导致解码有失真?因为Nyquist定理保证了:假如取样频率大于(请注意,一定要是“大于”才行,不包含“等于”)所取样对象最高频率的两倍,那么取样的数据就100%包含了那个频段里面的所有信息。所以开心果兄的这个实验结果和Nyquist定理是矛盾的。

felixcat估计导致这个实验结果的原因是:1. 示波器内部电路在滤波之后有自身产生了高频震荡,导致取样时产生alaising(这一点可能性比较大);2. 是否是量化误差导致的呢?(我觉得可能性比较小)

最后,也可能是felixcat理解开心果兄的意思有误,这里就烦请您详细说一说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