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德克网站摘录了朱晓波的这篇文章,供想了解新德克Silver-1纯银信号线的朋友参考,
日期: 2002-10-17 作者/文章来源: 朱晓波 阅读次数: 1591
我是一个“工薪族发烧友”,从玩矿石收音机至今三十多年来,一直对电子线路和音响相关设备器材的改良以及音箱设计、制作、研究等有着浓厚的兴趣。大学里也特别偏爱电子物理实验。在电子测试设备、工具上的投资也是常人难以理解的;因此又是一个“摩机发烧友”。高中毕业曾被调到县文工团乐队,多次参加省市“调演”,有机会接触和聆听各种乐器的现场真实声音,对音响器材还原声音的准确性、精确度有极高的要求。(这里所说的准确性:指还原声音的像征度特性;精确度:指声场的前后、在右、上下的精确定位能力,以及独奏乐器的形体感还原能力。)
自从三年前桂林“邓烧”带了一条SCLTECH-SL08号纯银线信号线到我处试听,高级纯银线材的声音怕是终身难以忘怀。从那时起,我一直寻觅于二手线材市场中,希望能找到一条自己满意的二手高级信号线,数年过去了,桂林“P烧”、“D烧”、“X烧”等带来我处试听的进口信号线听了数对,虽然表现着实不错,但仍无法找到高级纯银线给我留下的感受。再则,进口中高级线材的售价每对都在两三千元以上,其价位非我等“工薪族发烧友”所能愉快接受。因此,长久以来,我一直都在使用一对英国产二手6N无氧铜线。虽不算好,还算平衡;没有突出优点,也没有突出缺点;基本上能跺实反映CD摩机过程中的各种微妙变化。售价三四千元的中高级无氧铜信号线对比试听时,并非明显败阵。
我一直都在使用国产器材,“不崇洋”。原因有二:一是因为数万元一台的中高档进口机,一套下来十来万,我等实在玩不起。怎敢崇洋?二、并不是国产器材声音好,而是同样价位上的中低档器材,国产机在用料、设计、制作和音质上,大多不比进口器材差:部分名牌厂家在用料、设计、制作上远远优于同级进口机,性价比高。如山灵、新德克、钟神等名牌厂家便是如此。“工薪族发烧友”大多冲着这一点投资到了国产器材上。而我还有不同,发挥自己在电声方面的摩机动手能力,以最少投资,获取最佳效果的原则,重点看好设计、布局、用料、制作优良的产品,原机音质过得去即可,摩机升级有潜力就行。我目前使用的山灵HDCD-H24A CD机、新德克XA6800功放,就是以此原则投资购买的。事实上,这两件器材通过精心打磨改造,其实力不但得到了充分发挥,而且声音素质也提高到了常理无法令人置信的高水准。去年新德克老总凌君彦先生(应该算高级发烧友吧)曾到寒舍试听了约三个多小时,对整套器材的表现大加赞赏。这里并非用“名人”包装自己,而是要向读者表明这套用于试听Silver-1纯银信号线的器材虽然不是进口高级品,但实力素质并不低。其声音的准确性、声场的精确度都并非等闲之辈,足以精确反映线材、包括银版CD碟与金版CD碟的音色差别等各种音质变化特征。
九月中旬从邮局将邮购的纯银信号线取回后,便迫不及待地召集了数位“烧友”到我的听音室,立即进行了试听。这里顺便介绍一下我的听音室:面积约32.5平方米{长7.5m x 宽(前宽4.25m;后宽4.45m)x 高2.65m};楼面前高、后低(水平高差约12cm);天花吊顶进行微孔吸音处理;墙面包1.5cm海绵外贴墙毯;墙裙用宽10cm x 厚1.8cm实木板条间1.8cm钉制,并在实木板后面垫入厚5cm中密度海绵吸音:楼面贴瓷砖硬化处理;听音室中音铺上厚1cm x 宽300cm x 385cm地毯。听音位置离后墙约2.6m;音箱离前墙约1.68m;离侧墙0.75m。后墙有宽3m x 高1.8m铝合金窗一个,加双层“天鹅绒”窗帘吸音。总体效果不错,属于比较专业的听音室。当天试听的CD有《乘着歌声的翅膀》(PCLO PMB10004-2)、《舒伯特幻想曲、爱尔加的故事》(名琴二重奏)(ACCD-S106)等。在试听器材不变的情况下,当切换到新德克Silver-1号纯银信号线时,中高频的透明度、能量感、密度感明显提升;高频的空气感更为丰富细致;中频显得高贵、厚润、通透;低频松软且有弹性。这种给你信息量极其丰富的细致;中频显得高贵、厚润、通透;低频松软且有弹性。这种给人信息量极其丰富的声音,让人听上去感觉到非常富贵、温暖、舒适。同时,新德克纯银信号线的三维空间结像力非常棒,声场与原线相比也进一步扩展。听《乘着歌声的翅膀》第五曲,第00:09秒的第一声雷鸣,如当空霹雳般地从头顶直压下来;第00:26秒第二声雷鸣,则从正前上方远处传来,而后缓缓离去。临场感极为强烈、细致、准确。声场的扩展似乎完全没有了四周墙面的限制;三维空间声场的自由度极高,声相凝聚稳定。人声表现也极佳;左边成年女声温存甜美,右边童声清纯可爱;而人声伴唱部相对主唱演员则靠后一米有余,三维空间结像定位可谓一绝。听《舒伯特幻想曲、爱尔加的故事》(名琴二重奏)(ACCD-S106);两把名琴音色饱满富贵、厚润而又能通透,结像定位凝聚稳定;只一把小提琴和一把中提琴,便营造出了一个广阔的声场。当切换到二手6N无氧铜线时,声场的三维空间感有所收缩;低频、中高频的能量感、密度感明显有所减弱;信息量明显减少,似乎多了一层面纱,总觉得不够通透了。当天试听的CD还有《旧情复炽》片号(MB-2001G)HDCD24K金版。新德克纯银线其表现也都全面超过原用的二手6N无氧铜线。尤其当你久听新德克纯银信号线后再切换到原用的二手6N无氧铜线时,那种似乎多了一层面纱、不够通透凝聚的声音会令你无法再接受。有“烧友”说:这对线会让人“中毒”,用上它就再也离不开它了。其实,在座的“烧友”都有这样共同的感受。
新德克纯银信号线尚未“煲线”使能有如此表现,真的让我感动。同时产生了好奇。次日,我对该线进行了条件允许的测试。测试结果;分布电容约56P、直流电阻小于0.00欧姆;分布电感由于电子测试设备、工具等尚不齐全,欲测而不能。但其只有56P左右的分布电容,可见其绝缘材料的电价常数之优秀和制造工艺及结构均已非同一般。其制作设计和用料已属非常发烧(注:超时空空气二号无氧铜信号线市场价每对约4250元人民币,分布电容约为106P)。
接下来再用《鬼太鼓座》(A09-948)、《魔鬼琴音》(449858-2G)24K金版、《名琴四季》(吕思清24K日本金版B.225955G)、钢琴CD《黑毒》(TCD014)等名碟进行全面试听。其结果依然令人兴奋《鬼太鼓座》鼓声动态凝励,极富弹性和控制力,尤其鼓皮震动质感准确、细腻,三维空间声场深远宏伟,定位极其凝聚平稳,上下、左右、远近定位精确。乐手齐奏时,稍有不太整齐的细微纰漏,可谓明察秋毫,不用注意也绝不会逃过你的耳朵。小提琴表现力更是纯银信号线的绝活。播放《魔鬼琴音》第五段;弦乐队声场丰富;厚实温暖而又飘逸富贵的小提琴高音区表现,打动了所有在场烧友的心。高频具有厚度!我想很少有人能领受到,似乎所有的音响评论文章都没有出现过“高频具有厚实度”的评语,言而这种感觉是客观存在的。看来,整套系统(尤其是音箱:其失真包括高频失真和高频延伸等指标都不易做好)只有具备极小的高频失真和极其丰富的信息还原能力,才能获此种“奢望”了。其实大多数器材包括进口器材在内,这些方面是没有做好的(尤其是音箱)。当然,纯银信号线在整套系统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表现非常出色,令人喜出望外。理论上地相对其他线材而言,它几乎没有丢失信息,没有引入传导失真,高频低频非常平衡。丰富的信息量使得在试听《名琴四季》(吕思清)24K日本金版与普通银版对比时,24K金版明显比银版来得温暖细致,信息量更丰富、音乐味更浓;六把名琴特质音色区别分明,各有所长。表现最为全面的是瓜氏1742年制造的“斯隆”名琴,在播放10-12段时,音色十分甜美迷人,灵性十足;高中低频平衡、圆润、流畅,琴声泛音十分丰富,空气感无时不在向听众倾诉和包装着每一个音符。美哉!……!在座的每个人似呼忘记了试听线材的“任务”,全神贯注地投入到了音乐中去了。在接下来试听的中提琴《BEAU SOIR》(CD99-432)、钢琴CD《黑毒》(TCD014)等名碟时,其泛音十分丰富,控制力超群;钢琴高音区音色华丽、富贵、通透;中低音区丰满厚实,能量感、力度感、重量感、速度感、形体感都非常到位,各谐波成分高度凝聚地烘托着每一个音符,像真度极高,如同现场聆听名琴、名家演奏一般。难怪《CD圣经》上评论说:“听了钢琴CD《黑毒》……,其它的钢琴录音便能找出更多的不足和遗憾。”
一周后,新德克纯银信号线的声音似乎越来越好。为了证实这一点,再次切换到原二手6N无氧铜线对比试听,判别的确更明显了。要么是原二手6N无氧铜线几天不用变差了;要么就是纯银信号线变得更好了。大概这就是“煲线”的结果吧。
为了进一步证实新德克Silver-1纯银信号线的特质,国庆休假之机,我把它带到桂林市“邓烧”和荔浦县覃斌(汉声电子老板)等几位“烧友”处进行对比试听。在荔浦县覃斌处,尽管器材不太好,听音室尚未处理适当,但接上新德克纯银信号线后,音质音色都有大幅提升;声场似乎也宽阔了,声音的能量感、密度感都有明显提高。在桂林市“邓烧”处,所用器材是:CD转盘CEC5100;“古河”100数码线;华韵DAC-1解码器(4960元/台/1996年购买);功放为德国力无敌“挑战者”;音箱为丹麦“皇冠”签名三号书架箱;美国“线圣”蓝线音箱线;SCLTECH-SL08号纯银信号线(2800元/对;美国进口纯银线材,广州仙乐影音器材厂限量生产八对)。该系统在“邓烧”的精心调较下,总体效果已经不错。但接上新德克纯银信号线后,较之SCLTECH-SL08号纯银信号线,中低频明显松软、丰满、厚实;高频更为纤细;能量感、力度感、控制力等,均有上佳表现。SCLTECH-SL08号纯银信号线三年前就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说实话,新德克纯银信号线能达到SCLTECH-SL08号纯银信号线的水平,我就很满意了,真没想到却明显胜出。当天在座的“H烧”等说是现代的制造水平提高了;而我认为是新德克已经掌握、至少基本掌握了纯银信号线的关键制造技术,新德克纯银信号线近乎完美的表现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次日,桂林市的“Z烧”、“P烧”“L烧”和“C烧”驱车带来了“德国之声”CD机(市价2.7万元)和“WBP”无氧铜线到我的听音室进行对比试听,结果不论是接到“德国之声”CD机上还是接到我的山灵HDCD-H24ACD机上,对比试听后,在座的“烧友”也都一致认为新德克纯银信号线的表现都不错,对全频音质均有改善,这是在其他一些系统上试用得到的结论。CD、功放和音箱包括音箱线的素质越高,改善越明显,主要表现在信息量增加和音色更松软、透明、高贵。
新德克纯银信号线从用料、制作、到售价,已属国产高级线材之列,以人民币1600元的售价(含邮费邮购价),对大多数贵它数倍的进口中高档线材。尤其可贵的是新德克纯银信号线在保持了纯银信号线中高频优势的前提下,中低频获得了大幅改良;它克服了纯银线材通常中低频收得较紧的缺点,使中低频赋予松软质感且有适度的弹性,低频下潜顺畅沉稳,其低频表现极似高级无氧铜线的低频特质。正如在播放《古琴》(SWH-1023)HDCD第三曲《阳关三叠》时,拨弦肉质感非常好,琴声霸气十足。真可谓“鱼与熊掌兼得”。以声论价,新德克纯银信号线绝对超值。这一点,也是新德克产品的一贯作风。
当然,新德克纯银信号线也有不足之处;首选取是线材的外包装感觉不够结实,从线身看上去局部不够圆顺,大概是填充料不够紧密的缘故吧。在稍加弯折时更容易反映出这一纰漏。其次是两条线的分布电容不够一致。本人所邮购的这对新德克纯银信号线一根是54P,一根是57P(用经较正的数字表测量得到0。虽然整个试听过程中任何人也没感觉到有什么不妥,几个P的分布电容差理论上要到数MHz以上才有量的影响,远在听觉频率范围100倍以上。但是还是建议厂家配对出售为好。我测量过“超时空”空气芯二号信号线,双线均为106P。做音响产品嘛,可能且方便的情况下,配对总是好的。
从我所接触过的进口中高档信号线材看来,新德克纯银信号线已属表现最全面、音质音色近乎完美的一类。厂家如果在外包装上再下一些功夫,做好质量配对控制,完全可以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本人玩过的高档线材不多,特别是万元级或上以的高档线材还从没有接触过,难免孤陋寡闻。文中不妥之处,其望批评指正或者交流意见。同时期待广交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