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4344454647484950» / 69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HIFI168的版主终于都全部倒下了! [复制链接]

查看: 82094|回复: 687
461#

转贴我的老朋友,也是我玩LP的鼓动者,北京MJB555兄的一些见解:



由我是LP初哥儿,谈谈自己的初步体会也许对站在LP阵营门口观望的朋友有点参考作用。
(1)    就听音乐而言,只要用心,套装机、汽车音响甚至收音机都能给我们带来无尽的享受和感动,何况多数朋友的器材组合已经相当不错了。
(2)    LP和CD是两种不同格式的音乐载体,LP以机械方式读取音乐信息,CD以光电方式读取,按理说CD的科技含量更高,应更好。但由于CD的16比特记录密度(当时成本和技术限制)不够,导致频宽不足(20KHz的频响是指正弦波,据低温大师说,在失真度<3%的条件下,方波频响只有7.8KHz,再加上量化级数不够和量化噪音影响,CD在格式上就先输给LP一筹。尽管各大音响厂家使出浑身解数来弥补CD的格式缺陷,但只是用不同的算法做内插和外延,提高信息密度。但弥补或修复这种先天的格式缺陷代价就是天价分体数码系统,如dcs、高文、TEAC等。从技术上说,CD被淘汰是必然的,但最终还是市场说了算。(3) LP调整非常重要,但也没有那么可怕。本人玩时间很短,调整方面没有什么经验,都是学习网上资深玩家(如records 33,Jim Wang等)的经验之谈,再仔细研究说明书,多实践。要想调整到理想状态,最好请有经验的玩家,如广州骆达声先生。但调整到有一定的可听性却没有那么难。这里举两个实例:(一)本人的一位同事非常喜欢音乐(以古典和爵士为主),五年前在本人的鼓动下买进LINN 12 + SME 3009 + SHURE 15V黑胶系统,除了针压外什么也不会调,当时本人没有玩LP,对调整也毫无经验,因此系统肯定调整不当。CD机是花38000大洋从BJDG买的KRELL 300cd。当时切换比较罗时丰的一张唱片,LP温暖自然,信息量大得多,能清楚感受到唱歌者周围空气震动,而CD又冷又干,差距之明显让我们目瞪口呆。(二)前些天,趁太座的几位女宾来家玩,即时切换比较同版本的LP与CD,这些对音响一无所知的圈外人,竟能准确的区分LP与CD,并一致认为LP好听。我的LP系统只是初步调整,而LP的对手是以音乐味见长的音乐甲虫。我想这应该有点说服力吧。(4) LP的版本非常复杂,初入门者很难分清。80年代以前的版本(头刻、二刻或三刻版)是模拟录音的顶峰之作,效果出色,但价格较高,品相好的难找。其实几大唱片公司80年代以后的正价版就很不错,价格在100元上下(当年约15元/张),应该可以承受。当然,从投资角度看,早期版本因存世稀少,在国际市场上升值空间大。若有品相好者,可适当吸纳。(5) LP来源不用发愁,近年来多数名版都有复刻版,品种起码有数百种,价格在200元上下。早期版和正价版也不难买到,能满足多数朋友的要求(收藏者除外)。 (6) 品相好的LP基本没有炒豆声,洗过的唱片还有明显的炒豆声是片基受损,非正常情况。况且LP比CD更容易令人融入音乐,从而令人对炒豆声听而不闻。 这些是一些粗浅认识,让行家见笑了。
TOP
462#

还是自文兄的见解:


LINN的盘特别难调,入门可从REGA,多能士,ROSHAN,CLEARAUDIO入手,
日本盘都是重型盘重臂,好看,但声音嘛还是摆脱不了日本声。
现在LP是贵,收藏上建议贵精不贵多!好声与否与版本有关。比CD还差的也见过不少!
ROCK近日已转投LP怀抱,以LP声音特性完满解决了C5在大空间低频不足的问题。
TOP
463#

上传老易在雨果《发烧十》扉页写的序言:
[upload=jpg]Upload/200510919205319995.jpg[/upload]
[upload=jpg]Upload/20051091921137840.jpg[/upload]
[upload=jpg]Upload/20051091921883941.jpg[/upload]
TOP
464#

一般现在热衷于LP的朋友都经历过CD------LP或LP-------CD------LP的过程,可说对CD也颇为熟悉;说CD声音比LP好的朋友,可能就未必放过太多心思在LP身上。
现实的情况是CD占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没见过谁在汽车上播放LP的,但在“发烧友”中LP在近几年有复兴的迹象,不然复刻版推出市场没有意义。
所以,无论怎么强调CD的好处绝对动摇不了LP迷追求,而现在还在享受CD(包括我)的乐迷却有不少可能会动LP这块“奶酪”,这是不争的事实。
最后编辑还是lichen
TOP
465#

dr kuang 在 2005-10-9 20:27:19 发表的内容
阿龙 在 2005-10-9 14:05:01 发表的内容
有没有这样一种可能:CD其实是比LP好的多的一种音源,只是很多人听不出来。这些人不是故意要说LP好过CD,只是他们的耳朵还需要一些时间来进化?
凡事都有个过程,就像人一开始不爱吃苦瓜,后来吃多了就觉得好吃了?
我这也是瞎猜的,别拍我啊。



完全支持龙胸的观点,如果我们的耳朵能保持婴儿状态的敏感度,或者干脆进化成麦克风,再让我们的大脑的思维模式进化到使用电脑音频工作站的算法语言,那么得出来的结论就一定会有不同了。情形就象《黑客帝国》里的尼尔看到的景象全部变成0和1,到时候我们听到的也全部变成0和1。
不过那时候我们可能都不用听音响了,来个蓝牙之类的传输,直接把那堆0和1灌到大脑皮层去。到时候发烧友见面时就不讨论什么前级音箱之类,而可能这样说:“昨天我升级了大脑,一秒钟就听完了《指环》。”


真是一篇科幻小说的好题材,我曾经写过一本近似的科幻小说,主编将书名改为「错体美人」,她就有这种超能力,将别人的脑子内的记忆片刻就考贝下来。

但是这样「欣赏」会有感性认知吗?
最后编辑harvey
TOP
466#

在这个论题上,本来吃过一次Raxel老兄的闷棍说:「我们之间有代沟」之后,凡是有Raxel老兄参与的帖子避之则吉,省得再吃一次Raxel老兄的闷棍。但看到大家讨论得这样火热,自己既然是LP的拥趸,当然会有不吐不快的感觉,难道真的能够不说上两句吗?
“Why can't digital capture "warmth" as well as analog?
It can. The engineers just have to do it carefully. Most engineers wanted to get away from "warmth" as soon as they could when the digital era started. They found that they could EQ as much treble boost as their slightly deaf ears could need, thus digital got a bad name.

The analog colorations that people mistake for warmth are possible to get in digital as well. Most engineers won't do it because they feel that it degrades the sound (which it does to some extent).”
读了这些句子,我的想法有几点感触:
1.    这些外国评论家的话,也只能说是他的观点吧了,他说这些话会有他的依据,我们当然可以把它作为参考;
2.    他说录音工程师们实际上是能够以模拟的「温暖感」,录制到CD版本上的,早期的录音他们就是这样做(这种说法解释了为什么一般人认为AAD、ADD录音较好听的原因),但录音工程师们在CD时代开始时,极力想把这种「温暖感」剔除去,因为他们希望在均衡上增加较多的高频,令耳朵高频轻微失聪者能听到。这就是CD坏名声的成因。这种说法我认为有些牵强,资本家会为少数耳朵高频轻微失聪者而作名声的牺牲?
3.    说人们误以为模拟上的音染当作为「温暖感」,CD数码上亦可以得到。录音工程师们不这样做的原因是:这样做的话,会把声音的质素降低!?我觉得录音工程师们想法只不过是他们的主观愿望,脱离了当年由模拟过度到数码录音的现实,难道录音工程师们会这样蠢,想不到听了多年的模拟声音,会不会接纳崭新的数码声音吗?CD时代开始时的AAD、ADD录音就是明显例子,谁会想到这些录音竟然是CD拥趸们的追逐对象呢!
TOP
467#

其实多数都是两样都玩的,明知道这种争论是没结果的,是为了那口气吗?不明白。
TOP
468#

阿龙 在 2005-10-9 14:05:01 发表的内容
有没有这样一种可能:CD其实是比LP好的多的一种音源,只是很多人听不出来。这些人不是故意要说LP好过CD,只是他们的耳朵还需要一些时间来进化?
凡事都有个过程,就像人一开始不爱吃苦瓜,后来吃多了就觉得好吃了?
我这也是瞎猜的,别拍我啊。



完全支持龙胸的观点,如果我们的耳朵能保持婴儿状态的敏感度,或者干脆进化成麦克风,再让我们的大脑的思维模式进化到使用电脑音频工作站的算法语言,那么得出来的结论就一定会有不同了。情形就象《黑客帝国》里的尼尔看到的景象全部变成0和1,到时候我们听到的也全部变成0和1。
不过那时候我们可能都不用听音响了,来个蓝牙之类的传输,直接把那堆0和1灌到大脑皮层去。到时候发烧友见面时就不讨论什么前级音箱之类,而可能这样说:“昨天我升级了大脑,一秒钟就听完了《指环》。”
TOP
469#

科研级旗舰 在 2005-10-9 19:42:05 发表的内容
wayned 在 2005-10-9 19:28:21 发表的内容
我是CD、LP、开盘机一起玩:)


幸福啊:)
看来还是搞三妻四妾爽。听烦了换一种,呵呵

我是每样都听不烦,越听心情越好:)
TOP
470#

felixcat 在 2005-10-9 23:38:08 发表的内容
还是lichen 在 2005-10-9 23:21:37 发表的内容
felixcat的物理、数学肯定非常出色,市场经济、自然科学肯定非常糟糕。


哈哈请看《新版岳飞传》的作者,著名作家“还是lichen”的惊人语录:物理、数学竟然不属于自然科学!


这正是你矛盾的地方。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