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516171819202122» / 69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HIFI168的版主终于都全部倒下了! [复制链接]

查看: 82134|回复: 687
181#

Raxel 在 2005-10-7 18:53:51 发表的内容
johnleeh 在 2005-10-7 18:43:45 发表的内容
另外,真还想问你一个问题:你认真地在家里系统上玩过比较上档次的LP吗?如有,能详细介绍一下吗?


几千元的LP可以胜几万的CD,怎么一到说对比的时候,就要找上档次的LP?我比较过,LP设备也不止使用过一套,从80年代国内薄膜唱片开始玩的.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黑胶.中间停过一段时期.去年重新又开始搞的.你不要看我签名里面没有LP设备就以为我没有啊.我还有一套系统在加拿大,只不过我目前在国内用这套而已.是否每次讨论LP和CD的时候,都要大家列出设备,比一下高低,然后谁的档次高,谁说的话就更有力呢?音乐是这样玩的吗?



我有说过几千元的可以胜几万的CD吗?之所以说要上点档次的LP,因为日本的那种低价电唱机的确不好听,我怕我们说的不是一回事.玩任何东西都是有档次的.不然最好的LP要比最好的CD也不会贵上很多了.


说出你自己玩过是什么样档次的器材,也好让别人了解你对声音评价,判断的依据.不然谈了半天理论,结论,原来是从日本电唱机上得来的印象.说实话,那样我也懒得和你谈论了.
TOP
182#

人家花了大钱新买了LP,你们还不让人家吹两句,是不是有点过分了!
TOP
183#

felixcat 在 2005-10-7 15:06:56 发表的内容
Raxel 在 2005-10-7 14:50:01 发表的内容
2.LP的动态可以达到相当大的范围,超过普通人的认识,但是LP回放时的动态受到播放设备的影响,例如唱头,唱针.以前放1812,一些调试不当的LP,经常会跳针.所以LP所能达到的动态范围,不代表你实际播放也能达到.


说得相当好。理论上来讲可以在LP上刻任意大的动态,比如说可以刻一条纹,这条纹的振幅等于LP半径(6英寸),那么我想这条纹所对应的动态可能有几亿分贝了吧?不过估计唱针刚走到这条纹的时候就身首异处了。

另外动态过大的地方,唱针播放的失真度会随之增大(除非用激光读取方式)。

所以刻片工程师会在刻片的时候强制地限制所有信号的动态,因此LP时代的唱片,动态只能有50分贝。前些年Classic Records用最新材料、最新刻片技术生产200克系列的LP,想试图把LP动态提升为70dB这个级别,但后来根据实际测试,没成功。

比比看吧,一台中低档CD机,可以不困难地达到90dB的动态。

所以对于独奏或者几重奏的作品,我有一部分是选用LP版本的;但对于大编制的管弦乐录音,我一般采用CD版本。





===============

争论到此为止,因是没结果的,理论的DD我不懂。我是在同系统比较的!尽管CD机更高价,别说独奏或者几重奏的作品,大编制的管弦乐录音更是死穴。兄台还是请人调节调节LP好点(我只能相信我调CD机能力比您调LP能力好)
最后编辑Real
TOP
184#

johnleeh 在 2005-10-7 18:43:45 发表的内容
另外,真还想问你一个问题:你认真地在家里系统上玩过比较上档次的LP吗?如有,能详细介绍一下吗?


几千元的LP可以胜几万的CD,怎么一到说对比的时候,就要找上档次的LP?我比较过,LP设备也不止使用过一套,从80年代国内薄膜唱片开始玩的.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黑胶.中间停过一段时期.去年重新又开始搞的.你不要看我签名里面没有LP设备就以为我没有啊.我还有一套系统在加拿大,只不过我目前在国内用这套而已.是否每次讨论LP和CD的时候,都要大家列出设备,比一下高低,然后谁的档次高,谁说的话就更有力呢?音乐是这样玩的吗?
最后编辑Raxel
TOP
185#

Raxel 在 2005-10-7 20:12:51 发表的内容
johnleeh 在 2005-10-7 20:02:44 发表的内容
PRO-JECT宝碟的唱机据好几位业内专家和资深玩家告知,其转速等基本指标都有问题,有机会还是乘早换了,真心话.东欧和台湾的电机工艺,质量,素质和西欧,美国的大厂还是很大差距,表面上不一定看得出,没有专业工具也不一定会发现.

SONY 9000ES我以前也用过,对它的声音评价我上面已经说了,我也试着用它做转盘,搭过先后自用的MARK NO.36,CHORD DAC 64,MSB PLATINUM LINK PLUS解码,其做转盘的素质也很一般.会把日本机那种冷淡硬寡的声底带过去.你订的徕卡的菲利普CDM PRO 2机芯转盘也许是个平且好的选择,不过它的声音我还没听到过,暂时不能发表评论.


是SCD-XA9000ES,不是DVP-9000ES, XA9000ES我本人觉得他本身的SACD表现是很好的,转盘的表现也不错.它能够名列Stereophile的A+榜(2005年10月期),和Linn Unidisc 1.1等上万美元的机子并列,并非完全浪得虚名.至于MBL 1511D的表现应该也不算差.

至于宝碟的转盘,我买东西向来不是盲目上的.去年买这套LP设备,也是看到大家谈得有意思,而我以前也留下了些黑胶,所以想买一套重新给它一次机会.但它没有给我带来惊喜,没有让我再投资升级的欲望.同时我觉得在上海玩黑胶,就像一块鸡肋,完全没有适合玩LP的软件环境.所以我就把设备拿到了加拿大,那里平时买些便宜的二手LP听听,还是可以.目前来看,在国内花几万元上LP设备,我个人觉得没什么意思,除非在广东,买二手软件比较方便.



榜单之类的东西看看可以,也不要太当真.因为发烧天书的榜单评级时是不分价位的,但实际上一分价钱一分货,高高低低的都是A级,素质怎么会没有区别呢.记得音乐传真的A3CR前后级也是A级,B级呢,麦景图6900也是A级,它们就真的是最好等级了?台湾<音响论坛>评级就要相对可信一些..回头有机会你再听一听KRELL STANDARD SACD机放SACD,你就会发现SONY的SACD声音质量究竟如何了.人不能比人,东西也不能比啊.

玩LP软件,如果能够进入圈子,也不那么难找片子.上海的ROBIN等就是专做新旧LP片子的,你在上海,要联络他们是很方便的事情.当然如果能先把基础建设搞对了,再玩那才更放心.
TOP
186#

felixcat 在 2005-10-7 17:20:21 发表的内容
所以Real朋友,增加邓丽君声音的结像度可以通过增强录音中的“齿音”感觉来达到。从上面转贴的资料当中,您可以大概知道混音师是调整哪一个频段所取得的这种效果了。



-----------------------------
没听过您好的系统,没法知道您的CD好在哪。

但,我觉得LP邓丽君胜出CD的地方,不单结像、分析力,空气感好外,在音乐味、流畅、转接、饱满更有一手,F兄在那听过LP齿音重的呢?不是您家的LP吧!
TOP
187#

这两年国内二手LP的价格上升幅度太大了,现在国内很多LP大买家甚至当成是古董一样来收藏;几百过千的LP对于大多数音乐爱好者而言,已经背离了音乐欣赏的范畴了。
对于单纯的音乐爱好者和绝大部分HIFI发烧友,我都不主张把软件收藏的重点放在LP上。
TOP
188#

felixcat 在 2005-10-7 9:25:18 发表的内容
johnleeh 在 2005-10-7 8:54:36 发表的内容
老兄,回头等你自己也去办了份杂志,要那些唱片公司给你投广告,维持经营的时候,恐怕那句"CD误我20年"都要咽在肚子里了.什么时候都是站着说话不腰痛啊.


老兄啊,搞传媒也不能弄得明目张胆地自相矛盾啊。很明显CD和LP不可能说谁绝对地胜过谁,所以“XXX最棒,一定要买”、"XXX误了我"这类如此肯定的话本来就是很不对的,说其中任何一句都是个错误;现在刘同学更甚,居然把两句都说出来了,那更是错上加错。

假如真想讨好厂商,那完全可以这样做:谁赞助你了,你可以在文章里面称赞他,但称赞之余不要同时贬低其它东西。那样被称赞的厂商高兴了,同时也没有得罪其他厂商。这是个很简单很基本的做法,在西方社会里面很常见,假如您买一些欧美的音响杂志看看,就会发现洋鬼子写手常常运用这种八面玲珑的方法,尽管可能有点虚伪,但是起码让人觉得有道德。

“CD误我20年”的确是刘汉盛说的,原话出自《音响论坛》2002年170期
11月号,刘汉盛的德国参观录之四里说的。他原话里的“误”是因为发现DVDA的音效好,读下来让人觉得刘同学似乎有点数典忘祖。



话是我引来表达我自己感受的.刘汉盛应该怎么说话,老兄改天有机会再当面去教训他吧.不过我想刘汉盛多少也一大把年纪了,口口声声刘同学,不知您是把自己把他老师了还是他同学?
TOP
189#

felixcat 在 2005-10-7 14:51:11 发表的内容
johnleeh 在 2005-10-7 14:18:23 发表的内容

我以前在数码音源上的投资更多(有一个阶段,我同时拥有2套AA+MSB,一台KRELL STANDARD SACD,一台SONY 9000ES SACD/DVD机,但我未怎么在网上和朋友中赞过我的数码系统有多好,说实话,我觉得SACD的确要比贵它一倍价的CD系统更靓声),LP我听了觉得好就是好,喜欢就是喜欢,不是吹,也不用吹,听过的自有感受.




根据John朋友的描述,可能您不太经常听管弦乐的LP吧?我举个例子,Philips的Haitink指挥皇家音乐厅乐团演绎的柴五,在第一乐章和第四乐章管乐齐鸣的高潮乐段,LP版本在这里可以听得出混音师在进入高潮的前一两秒就巧妙地逐渐把动态缩小了(这个绝对不是我的唱头的问题,因为唱头不具备人工智能,它不可能预知哪里动态将会很大)。当然这个时候,乐器的音色不变,细节也没减少,但是对于我来讲,我觉得把动态压缩了是一种我不喜欢的失真。我听惯了现场音乐会,所以对于LP的这种动态压缩很不适应。

相反,我拿出CD版对照,在上述这些高潮乐段,CD很轻易地就把高潮所应有的动态展现出来了,让我有很强烈的自然感。

至于说音色,我听过纽约爱乐、费城爱乐、休斯顿交响乐团的现场还有他们和独奏艺术家演绎的钢琴、小提琴还有木琴协奏曲,我也分别拥有上述三个乐团的很多LP和相对应的CD版本。可以说,唱片里的音色和现场的音色根本不一样。因此我选择唱片,我只会挑选我觉得跟现场的音色比较接近的版本,我很少相信器材评论的言论的,因为至少在美国,有好些写手比较缺乏古典音乐的素养,他们试听器材宁愿多用流行乐唱片都不用管弦乐的,他们对于音色的评判很难让我信服。

另外顺便说说国内的音乐厅,我觉得北京上海广州三地的音乐厅,是让乐队发出精确声音的“发声辅助器”,但似乎缺少音色上的个性。纽约爱乐的大本营Avery Fisher音乐厅,它音色的浓郁性,简直可以迷死人了。马苏尔棒下的拉赫玛尼诺夫《死岛》,被这个音乐厅渲染得相当厚重、迫人,这种感觉,印象中只有Philips某张CD(该死,我竟忘了是哪张了)才给我过类似的感觉。我所听过的所有LP,只有音色的美,而缺乏那张Philips CD里除了美之外所体现出来的那种气势(这种气势不是单靠“音量大”就能够表现出来的)。



老兄,我其实挺喜欢听管弦乐的,买的200多张LP也基本上都是古典音乐,当然不全是大编制的.(CD我有1000多张,古典音乐占半多)LP当然不是全无缺点,但我喜欢的是那种非常舒服,流畅的感觉,毕竟我们听音乐是为了放松,享受,不是在搞科研.

老兄LP和CD用的是什么系统,能介绍一下吗?也许您的系统比我们高班很多,所以我们还未能体会到其间的妙处.
最后编辑johnleeh
TOP
190#

Raxel 在 2005-10-7 19:32:59 发表的内容
johnleeh 在 2005-10-7 19:10:47 发表的内容
我有说过几千元的可以胜几万的CD吗?之所以说要上点档次的LP,因为日本的那种低价电唱机的确不好听,我怕我们说的不是一回事.玩任何东西都是有档次的.不然最好的LP要比最好的CD也不会贵上很多了.


说出你自己玩过是什么样档次的器材,也好让别人了解你对声音评价,判断的依据.不然谈了半天理论,结论,原来是从日本电唱机上得来的印象.说实话,那样我也懒得和你谈论了.


模拟: 宝碟 Expression转盘 ,Dynavector DV-10X5唱头, Phono Box SE唱放.
数码: Sony SCD-XA9000ES和MBL1511解码





PRO-JECT宝碟的唱机据好几位业内专家和资深玩家告知,其转速等基本指标都有问题,有机会还是乘早换了,真心话.东欧和台湾的电机工艺,质量,素质和西欧,美国的大厂还是很大差距,表面上不一定看得出,没有专业工具也不一定会发现.

SONY 9000ES我以前也用过,对它的声音评价我上面已经说了,我也试着用它做转盘,搭过先后自用的MARK NO.36,CHORD DAC 64,MSB PLATINUM LINK PLUS解码,其做转盘的素质也很一般.会把日本机那种冷淡硬寡的声底带过去.你订的徕卡的菲利普CDM PRO 2机芯转盘也许是个平且好的选择,不过它的声音我还没听到过,暂时不能发表评论.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