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24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丹拿究竟有什么好? [复制链接]

查看: 41470|回复: 232
41#

这个争论没有意义
TOP
42#

张无忌 在 2005-9-13 12:50:23 发表的内容
    网上的丹拿客看来不少,我也曾在不同场合听过多次丹拿(配置都不低),但始终不明白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追捧丹拿。依我看,丹拿的唯一优势是高音够亮,但缺点却有一萝:1、外形丑陋,细脚零丁,下盘不稳,缺乏厚重感,表面没有装饰,毫无美感(或许有人会说我买来是听的,不是看的,但视觉影响听觉是一个不能否认的事实,音响器材是一种家用电器,外形缺乏艺术性在现时代只能被认定为该公司的设计能力有限,再高级的音响器材都害怕盲听,其原因就在于听之前的视觉感受已经对下一步的听觉产生了心理暗示);2、高音太亮,没有柔和感,不能久听,否则不仅很累,而且影响耳朵健康;3、高中低频失衡,尤其是低频基本上是无药可救,除非在功放上的投资数倍于音箱,这不是搭配功力的问题,因是产品的设计本身就存在缺陷;4、声音失真极大,在专业领域,基本上没人用丹拿音箱作为鉴听音箱就是一个铁证;5、基本上是不会设计音箱,以它家的证据系列为例,高级型号只不过是低级型号的叠加,即头对头往上叠罗汉,因而高级型号与低型号相双只是声音量的增加,音质本身变化不大;6、音箱对前端器材的反应迟钝,用什么音源和功放基本上就那个味,因而不仅录音的不用他,做器材评论的也不用他。


丹拿应该还有第7个缺点:喜欢生惹事生非。君不见坛子里就她是非多!
TOP
43#


这是中国(包括台湾、香港)获取知名度的一个屡试不爽的手法,就是挑战权威、批判权威。使自己鹤立鸡群,任何反对者的批评都是在往批判者脸上贴金并增加知名度。
丹拿是人类音响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但是丹拿在中国的推广似乎有点高估了中国人的发烧水平 ,希望丹拿的JS们都去富盛培训一周,另外希望丹拿公司多拿点银子给代理商,不要让发烧友跑到卖场里只听到丹拿音箱没有煲熟和配上不恰当的器材和线材发出的怪声音。QUOTE
我不同意上文的看法 我对这品牌的看法和楼主相同 丹拿的确对我一丝一毫的吸引力都没有 不过我没在这发表过这样意见罢了 爱好说不清的
TOP
44#

还是那就话,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人家丹拿也没有强要你说好呀
TOP
45#

张无忌 在 2005-9-13 12:50:23 发表的内容
    网上的丹拿客看来不少,我也曾在不同场合听过多次丹拿(配置都不低),但始终不明白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追捧丹拿。依我看,丹拿的唯一优势是高音够亮,但缺点却有一萝:1、外形丑陋,细脚零丁,下盘不稳,缺乏厚重感,表面没有装饰,毫无美感(或许有人会说我买来是听的,不是看的,但视觉影响听觉是一个不能否认的事实,音响器材是一种家用电器,外形缺乏艺术性在现时代只能被认定为该公司的设计能力有限,再高级的音响器材都害怕盲听,其原因就在于听之前的视觉感受已经对下一步的听觉产生了心理暗示);2、高音太亮,没有柔和感,不能久听,否则不仅很累,而且影响耳朵健康;3、高中低频失衡,尤其是低频基本上是无药可救,除非在功放上的投资数倍于音箱,这不是搭配功力的问题,因是产品的设计本身就存在缺陷;4、声音失真极大,在专业领域,基本上没人用丹拿音箱作为鉴听音箱就是一个铁证;5、基本上是不会设计音箱,以它家的证据系列为例,高级型号只不过是低级型号的叠加,即头对头往上叠罗汉,因而高级型号与低型号相双只是声音量的增加,音质本身变化不大;6、音箱对前端器材的反应迟钝,用什么音源和功放基本上就那个味,因而不仅录音的不用他,做器材评论的也不用他。


其他的有事实说话,没有必要罗嗦,我只说说第1条。这是个美学和审美观的问题。外观设计是美学和科学的结合,当今世界设计的主流在欧洲,欧洲又以北欧(瑞典、丹麦、芬兰等)最具有鲜明的特点。丹拿的外观设计是典型的北欧风格,以线条和轮廓,以木材和金属的简单搭配来达到最大限度声音的完美,透露出简约和实用的风格,美感从中而生。看看北欧的家具就知道,为什么在世界上那么畅销,就是因为它最大限度地突出了以实用为目的,而以简约的设计风格来吸引人,既实用又耐看。
当然,这种风格在我们国家还是不被大多数人所接受,这里要扯点与音响无关的话了。我们国人大多数所喜欢的是大气,豪华,富丽堂皇的设计,看上去就很有气派很争面子的那种设计。可能与中国五千年封建帝王统治和普通老百姓一直穷惯了穷怕了有关。(从国内品牌CAV之流的设计就可以看出来,什么钢琴漆,罗马皇庭等等,极尽奢华大气的名词。)甚至有些国外品牌进入中国市场后为了迎合国人这种主流审美观,产品的设计也倾向本土化。举个例子,从汽车产业就可以看出来,国外的车型一旦引入中国生产,就要进行本土化改装。本来好好的车改得面目全非不伦不类。国人喜欢三箱车,不管看上去协不协调,实不实用,两厢车就统统加个别扭的屁股变三箱;国人喜欢桃木内饰,结果假桃木,桃木贴纸盛行,大到几十万的车,小到几万的入门车,统统以桃木内饰为卖点,泛滥成灾;国人喜欢配置齐全,什么都有最好,于是什么车载电话,DVD,卫星导航之类,只要你要就往里加。还有纯国产车仿制成风,什么正面象霸道,背面象宝马,什么正面象宝马,背面象VOLVO,更有甚者连改都不改就直接换个商标,弄得外国厂商官司不停,等等。在这些浮华的外表背后的是其原有的性能大打折扣,在关键部位能省就省,能减就减,这些只要看看同款车型的国产和进口的技术指标就知道,真是一种悲哀!
不知楼主喜欢的是怎样的设计?
TOP
46#

音响器材是一种家用电器,外形缺乏艺术性在现时代只能被认定为该公司的设计能力有限,再高级的音响器材都害怕盲听,其原因就在于听之前的视觉感受已经对下一步的听觉产生了心理暗示);

这个观点我同意!!!!!!!!!!!!!!!!!!!!!!!!!!!!!!!!!!!!!!!!!!!!!!!!!!!!!!!!!!!!!!!
TOP
47#

在音响店的单拿好多是新箱,我用单拿的感觉是单元在同价位的箱子中是出类拔萃的,箱子的调教和修饰就不一定一流了,现代的英国箱就有优势了,两者中我还是更看中单元的重要性,潜力大。
TOP
48#

爱乐168 在 2005-9-13 12:54:26 发表的内容
强贴留名。。。
其他的不好说,第4点我不同意,用丹拿监听的录音室太多了。

请列举一二?
TOP
49#

张无忌 在 2005-9-19 11:29:15 发表的内容
    到外地转了一圈,回来后发现本人在数日前的一点感慨竟然在网上引起了争论,于是再补充两点,以免误解:
    1、本人不喜欢丹拿,但对喜欢的人也没有恶感。萝卜青菜,各有所爱,要不然如CAV、爱浪等等早就破产了。
    2、为什么网上一提到丹拿、CAV、爱浪、EVD之类的话题就特别热闹?因为他们正是通过炒作来获取知名度的,而网上有一批人是靠帮他们炒作吃饭的。为什么网上Mark Levinson、B&W、ATC、JBL、PASS、WADIA(只谈与丹拿价位相当的品牌)等品牌总是很冷清?因为国内的商家钱好赚,都在家里数钱呢,哪有闲心到网上来浪费时间?而买家呢?也都在家中叹音乐呢,心情舒畅着呢,又何必到网上来瞎掺和呢?
    3、音响是用来闲时放松心情的玩物。如果买回来的是一个需要不断与之斗争的劲敌,需要不断与之斗智、斗力、斗金钱,那音响变成什么了?为什么不直接买花了钱就等着享受的器材?
    

以上3点均不敢苟同
TOP
50#

consequence 在 2005-9-13 14:03:57 发表的内容
张无忌 在 2005-9-13 12:50:23 发表的内容
    网上的丹拿客看来不少,我也曾在不同场合听过多次丹拿(配置都不低),但始终不明白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追捧丹拿。依我看,丹拿的唯一优势是高音够亮,但缺点却有一萝:1、外形丑陋,细脚零丁,下盘不稳,缺乏厚重感,表面没有装饰,毫无美感(或许有人会说我买来是听的,不是看的,但视觉影响听觉是一个不能否认的事实,音响器材是一种家用电器,外形缺乏艺术性在现时代只能被认定为该公司的设计能力有限,再高级的音响器材都害怕盲听,其原因就在于听之前的视觉感受已经对下一步的听觉产生了心理暗示);2、高音太亮,没有柔和感,不能久听,否则不仅很累,而且影响耳朵健康;3、高中低频失衡,尤其是低频基本上是无药可救,除非在功放上的投资数倍于音箱,这不是搭配功力的问题,因是产品的设计本身就存在缺陷;4、声音失真极大,在专业领域,基本上没人用丹拿音箱作为鉴听音箱就是一个铁证;5、基本上是不会设计音箱,以它家的证据系列为例,高级型号只不过是低级型号的叠加,即头对头往上叠罗汉,因而高级型号与低型号相双只是声音量的增加,音质本身变化不大;6、音箱对前端器材的反应迟钝,用什么音源和功放基本上就那个味,因而不仅录音的不用他,做器材评论的也不用他。


你若是音响发烧友的话,还是很值得同情的,居然对丹拿是这样的看法,看来对音响的理解太有限了...


请谈谈您对音响的理解?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