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批评TAD300太HI-FI,缺人情味,缺音乐感染力,不耐久听。我承认从某种角度观之,的确就是这样。TAD300音色之直白,让某些听惯味精的人完全无法忍受。因为不事修饰,所以把录音的优缺点都反映出来,让人觉得:咦,这张唱片怎么会这样啊……
有些发烧友,耳朵长期浸淫在某种固定的声底下,就算自己的系统音色有点朦胧,有点软慢,有点不够生猛活泼,就算自己的系统有些女性化,缺点热情和火花,仍然固执地认为,只要有钱,买回世界最贵的器材,自己的声音就是最靓声和最具贵气!
我来大胆地泼盆冷水:错!大错特错!在我看来,器材只占靓声诸因素的20%。何解?曰:房间30%,器材20%,调校50%。而且这20%并非完全以金钱计算,如果用钱能买到靓声,也就根本不存在玩HI-FI这个概念了,还不如比赛称谁的银子重了。
不要以为我是穷人在说酸话,也不是说我买不起几十万的贵价器材,我只是想说,如果你把90%以上的心思花在斥资购买器材上,那你未必懂HI-FI,也未必能玩出靓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