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对艺术家6。6的再认识 [复制链接]

查看: 6780|回复: 30
11#


引用禅若兄:
“失去技术创新的中国音响业就是一艘靠口水承着的小船 ”

现在国内给人好印象的品牌使越来越少了,不断涌现的新品牌靠吹捧取得了一些先机,但缺少技术及艺术支撑的发展我不知能持续多久?
还是觉得一些多年前的老厂更有希望,毕竟经历了这么多年风浪。比如:声雅,2000年以前就进入到这个领域,一些老烧应该还记得vl250,还记得当时有一篇文章“摩尽声雅声方雅“,当时大家对国产好声的孜孜以求。我记得,当时主要摩改电源,现在看来路子正确但手段单一,其实,声雅厂这些年自己的进步颇大,前胆后石的设计解决了前级不易出好声的弊端。其设计的sv-121,50w功放进入了美国发烧天书c榜,确实不易!而150w的A10评价也颇高,定价也只是4000余元,虽然我不喜欢他的外形设计,但这个品牌确实给了我好印象,因为我很少在声雅网站上看到过于吹捧的文章。
TOP
12#

这一阵子,AA事件弄的很热闹,铼卡兄是大侠,那么贵的东西说拆就拆,水平也很高,让我们很长了见识,但铼卡兄也有不好的地方,就是说话偏激了一点,不够客观,这点SMART兄要好,在论坛上,SMART兄是我比较欣赏的人之一,评论客观,得体,也很热心。
其实,孩子都是自己的好,铼卡兄如果是父亲,应该有体会,就像我现在用的系统,麦景图6900+天朗图贝利,声音个性太强,当然缺点也明显,但对别人的批评我是排斥的,我会说,这个价位你还要求更多吗?其实,可以要求更多的。。。
TOP
13#

先引一下 felixcat   兄的话:

对于数字电路不太肯定,但对于模拟电路来讲,并非把电路图设计好就万事大吉了。实际生产出来的模拟电路的实测性能都会和电路图里的理论计算结果绝对有偏差的。

这是因为许多模拟电路的器件的性质很难用公式来准确描述,并且电路板的制作工艺也会极大地决定一块线路板的性能。也就是说,对于模拟电路来说,两块电路板,虽然用的是同样一张设计图纸,但制作工艺不同,那么它们最后的性能肯定是有很大不同的。这一点对于模拟集成电路来讲更为重要。

既然有人这么“看好”西方的器材观,那我就根据我的亲身经历说说真正的西方的专业电路设计的情况吧。在美国的大学里的EE系模拟电路专业的研究人员,一旦设计出新的电路方案,他们一般都会找例如TI,ADI等老牌大公司来帮忙制造样品电路板,而不是自己去系里的实验室自己制造,这是因为大公司里有一流的制造仪器,还有一组专业人员来帮你把电路设计画成生产用的Layout图(画电路板图也是一门不简单的学问),所以同样是一种设计方案,大公司帮你制造出来的电路板的性能一般都比你自己去动手做的要好得多。

大公司的这些人员和设备不是那些创业的、或者手工作坊式的小公司所能比拟的,因为那些设备不是小公司所能承担得起的,或者说,这些设备的技术几乎都被大公司垄断了;还有电路制造的每个环节工序都有很多学问和技术,几十人的小公司根本不可能每个环节都能顾及得来。

我们假如留意观察一下就能发现,那些老牌的有积累的、规模大的音响厂家,不管用的零件是否是高档,但他们制造的器材里面的布线、制作工艺都是整齐、干净、科学的;而某些创业的、新兴的小厂家做出来的产品的电路板,则是布线凌乱、制作工艺粗糙的,这是因为他们没有资本去顾及这些。

我仔细看过AA公司的介绍。据AA自己的官方网站,我发现AA公司根本不具备电路理论开发(Circuit Design)的能力,它的Graphic Design只具备把现成的电路方案画成Layout而已。和其他老牌的经典厂家相比,AA公司没有任何电路设计上的专利,本质上它是靠用别的各个厂家生产的成品零件然后按照现成的电路方案装配起来。甚至,连AA自己也没有解释自己的电路有哪些好处。它的产品介绍文字太苍白了,那些一大堆形容词放在谁的身上都可以。
TOP
14#

当然,争论还是好,就会有一些高手露脸讲两句,大家也跟着受益,只可惜高手见识多了,许多时候到了“预说还休”的地步,可惜,可惜。。。
我不是高手,所以还是有些感想,如果对一些人有帮助,我会偷着乐。毕竟论坛上象天神兄那么热心的人不多,我刚来168时,对天神兄的热心还有一些暖意。
168虽然越来越商业化了,但通过争论,还是能看到与杂志不同的声音,使我们选择商品时,多了一份不同的见解,感谢那些为此付出的朋友。
最近坛子上的高文推FS788非常值得一看,还有铼卡兄的大作,还有一点兄的摸索。。。
哎,论坛如果少一些污浊,多一些探讨会更好!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