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怎样令聆听室回放出美妙的泛音和谐波 [复制链接]

查看: 10365|回复: 60
21#

recorders 在 2005-8-22 11:14:56 发表的内容
harvey兄你说不接超高音就觉得缺少了很多信息,我的理解:超高音就是把箱子没有重播出来的一些环境残响重播出来,这样做会令到声音结像更为清晰和具体化。


对,正是这样。

谈了这样多的影响回放出来的声音的因素,综合地说都是为了想声音听来好听吧了。音响器材回放声音的好坏,与聆听环境的建筑声学特性,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要使音响系统发挥最高性能,必须对聆听房间作一定的声学处理。聆听室到底有些甚么问题会影响声音回放的好坏?

为了容易一些说明,这里将我曾多次的图片再引用,这样说明起来会较容易深入。下图是一幅某段时间的声音氛围的变化过程:

[upload=gif]Upload/200582213353346856.gif[/upload]

图中纵坐标代表声音的amplitudes振幅,横坐标time代表声音的传送时间,整个时间历程曲线所包围面积,即是声音在这段时间历程的氛围,声音强度随着时间历程的变化;声音的传送时间历程是由:attack冲撞先后产生数个onset transient实时瞬态声波→进入stationary state稳定状态(期间偶然会有transient瞬态声波突发)→声音开decay衰落(这个阶段就是我们说的泛音、残响、余韵等等声音绕梁表现……因此,我们要研究的,就是怎样能令到整个音响系统不会改变这个声音氛围的状态。要弄清楚:这张图表只是展示那一瞬间的、某一个音符的、某种乐器所发出来的、声音的声音氛围,真实的情况中,该瞬间应该还有同样的n个声音氛围同时发生,所聆听到的该瞬间的整体声音氛围 = n个声音氛围曲线的总累迭值。它的声音氛围曲线的总累迭的情况,与下述的谐波频谱总累迭的情况相似:

attack冲撞先后产生数个onset transient实时瞬态声波,当然首先牵连到音响器材的瞬态响应,这一点我们已经谈了。其次就是聆听房间的频率响应特性:

驻波(standing waves) 上文已经谈及聆听房间里在相对的墙壁之间,由于声音的多重反射而产生驻波,当驻波发生时能产生共振,其频率取决于墙壁间的距离,可见房间实际上就是个谐振器。房间里产生的驻波,很多地方会洐生出声音的音色染,尤其是音箱后墙的两边墙角,它会反射不干净的低音,这种效应称为房间轰隆声(room booming)。这种低频驻波是常见的声学缺陷,造成低音清晰度下降,需要小心处理。控制驻波反射的办法,另外有机会再谈。

聆听房间的混响时间(reverberation time) ,与聆听房间的建筑声学特性各不相同,不同物体对声音的反射和吸收的特性也各不相同。尽可能避免房间任何两面墙壁的尺寸相等及平行,或一面恰好是另一面的倍数,正方形或长宽比是两倍的房间,因为这种比例的房间会产生驻波、低频声音产生共振,造成声音染。

聆听房间里从墙壁、天花板、地板、家具和人的身体,反复地反射所形成的声音持续存在、逐渐衰减的现象,称为混响。它与回声(echo)不同,回声不是一种平滑的衰减,而是声音的突然返回。对于室内声学的最重要指标,首先是混响时间,它是声能衰减下跌到原有强度的百万分之一(60dB)所需的时间,对于一个已确定的房间,混响时间主要取决于吸声处理。对于Hi-Fi聆听房间的混响时间,控制在0.4~0.5秒范围较为适当。混响时间适度可使乐音丰满;语音饱满,混响时间稍长的话,声音较活泼丰润;但太长时声音容易含混不清,语音清晰度下降,乐音缺乏力度和节奏感;混响时间太短则声音较干硬,缺少生气,没有混响的声音(如室外)常有呆板感。
TOP
22#

隔壁和楼上家弹钢琴时的泛音都能绕过几层钢筋水泥板而清晰地传到我耳朵里,不知道什么时候音响也能做到
TOP
23#

recorders 在 2005-8-22 13:46:38 发表的内容
对于残响,我现在的做法是在原来的系统上加一对书架箱做残响的重播。


这是我在70年代的做法,好不容易才找到一部残响产生器,加在前级与后级之间。请问你是不是也需要多加一部残响产生器,由它另驳接一对书架箱?
TOP
24#

recorders 在 2005-8-22 13:14:54 发表的内容
在珠三角地区有不少专门做喇叭单元的工厂,而且不少是为国外的一些知名品牌做代工,厂内的生产能力和设备都非常好,可惜他们都是只会做喇叭单元,不懂得那些喇叭合适做好箱子。


对,制造单元和设计与制造音箱是两码子的事。但好的音箱制造厂多半自己设计制造单元的,如Dynaudio、ATC、JMLab则藉其附厂Focal制作……

音箱设计并不弄个箱子选择某些单元安装起来便完成,其中牵涉及声学、物理、数学、化学等等交缠在一起的问题太多了,夹缠不清的因而需要很多实验去聆听测试。

我住的小镇里就有数字发烧朋友DIY音箱,有位发烧朋友甚至不惜工本地试制一对多单元的大型音箱,分音器crossover密密排满了一个50 x 60的PCB,线圈、电容器、电阻纵横交错非常复杂,音箱内腔却只是做了单元分隔,没有什么加强支撑的桁架,也没有什么计算机分析曲线,究竟这对音箱的声音是否平衡,只凭耳朵收货!
TOP
25#

顶顶
TOP
26#

recorders 在 2005-8-22 11:14:56 发表的内容
harvey兄你说不接超高音就觉得缺少了很多信息,我的理解:超高音就是把箱子没有重播出来的一些环境残响重播出来,这样做会令到声音结像更为清晰和具体化。


我有机会参观了一次何氏音箱制造厂,承蒙主人家盛意招待,并许可拍了一些照片。下面几张照片是从该厂的研发室中拍摄的,它是一种用来测试振膜锥盘的频率响应的器具,照片左方放的是一部频率产生器,右方铝框下方是频率产生器用来产生振动的单元,铝框上方压着的是要测试的振膜锥盘。所有单元的振膜锥盘都必需经过这个步骤筛选,经过测试它的频率响应范围QC合格,才送往车间。

[upload=jpg]Upload/20058221222029747.jpg[/upload]

下方照片是不同直径尺寸的振膜锥盘压块。

[upload=jpg]Upload/200582212223871755.jpg[/upload]

这是另一种单元直径振膜锥盘的测试

[upload=jpg]Upload/200582212233266536.jpg[/upload]

从这点看来,何氏音箱在国内外都享有一点名声不是浪得虚名的。听说该厂的仿3/5A颇成功,我只是在何氏的聆听室聆听到,但该聆听室环境非常差,听不到真实效果。

我举这例子的意思仅是想说明中国的音响厂的确是在努力着,决不会满足于连基音都交代不出来这种局面的,终有这样的一天将国人的成见扭转!
TOP
27#

monom 在 2005-8-22 14:16:25 发表的内容
隔壁和楼上家弹钢琴时的泛音都能绕过几层钢筋水泥板而清晰地传到我耳朵里,不知道什么时候音响也能做到


这样的话说明你的聆听室隔音太差了!话说回来,我隔壁楼下有一套音响系统,当回放音乐时的蒙蒙混混的低频,却真的是唬人的,听到时全身的毛孔倒竖,低迷得不知所谓!?这样的低频还是不要传过来较好。
TOP
28#

harvey 在 2005-8-22 10:16:47 发表的内容

......加上超高音单元后也不是「这些声音可能需要身体去感觉」这回事,事实上超高音单元把基音的高次谐波丰富化了,再次呈露出录音本来的音色......




解释得太好了!同理,对于有些放大器频响远超20K而不解的朋友也该明白了吧。
TOP
29#

对于残响,我现在的做法是在原来的系统上加一对书架箱做残响的重播。
TOP
30#

我是比较欣赏单拿的低音单元。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