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2005 两张SACD,已经完好收到多谢.最近因为新碟比较多,还没有仔细聆听.粗听2005年,声场的宽度和深度给我印象很深刻.特别是深度和层次感在我的SACD收藏里面,也少有如此的表现.因为我的播放机DV-50s不能简单的通过遥控器切换SACD层和CD层,所以我只比较了第一首歌.两者的差别还是比较明显的.除了SACD的音量小了一些(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动态优势).CD层的声场表现的近身一些,人声结像也稍大一些.SACD层夏绍声站得远一些,但声音较CD层而言更柔和.不过SACD层和CD层的差异应该是不同混音版本的表现,而不一定是两者本身的技术指标差异.
2005年给我的另一个深刻印象就是音质的统一.精选中的各个曲子选自不同的专辑的,录音年代,录音工作人员,录音介质都不尽相同.但各个曲子经过混音制作后,音质声场等表现相当统一.没有明显的差异.这也反应了,不同的录音,只要制作细致,具体是模拟录音,数码录音并不重要.
粗听之下,我个人比较偏爱的是第1,3,6,14首.SACD在欧美市场前景不明的情况下,音响技术杂志仍然能为我们广大玩家提高如此制作精良的SACD,实在让我们惊喜.相信这张2005年一定会让更多玩家领略到SACD的潜力.希望大家以后可以一起支持制作精良的SACD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