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注册
密码
登录
关闭
安全选项
找回密码
记住我
我的中心
登录或注册新用户,开通自己的个人中心
HIFI168首页
快速搜索
帖子标题
作者
版块
发烧论坛
»
发烧专区
»
音乐唱片
»
[分享]《爱乐》七期:“继续永远”的切利
发烧专区
HiFi乐趣
音乐唱片
器材用家专区
在线试听
交易论坛
硬件交易
软件交易
返回列表
查看:
2262
|
回复:
5
[分享]《爱乐》七期:“继续永远”的切利
[复制链接]
查看:
2262
|
回复:
5
发送短消息
UID
68780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干股
干股
组别
论坛博士后
生日
19720110
帖子
998
积分
1023
性别
注册时间
2004-05-10
干股
论坛博士后
1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05-07-22 14:48
|
只看楼主
今年7期《爱乐》刊发子祺的文章:《“继续永远”的切利》OCR与广大切迷同享!
实在想不出更贴切的题目,“永远的”已经被使用得太多,但伟大的切利比达奇仍然最有资格机当这三个字。时隔六年,我再次被切利的音乐击倒,再次在他的音乐沐浴中心醉神迷,欲仙欲死。我原以为那套EMI版的布鲁克纳是切利最后的遗产,因为在它问世五年多的时间里,除了一张他和巴伦波伊姆的钢琴协奏曲唱片偶一露面之外,再也没有任何消息。为此我问过唱片公司的人,既然切利在指挥慕尼黑爱乐乐团期间几乎留下全部在嘉斯台爱乐大厅音乐会的工作录音,为何EMI的唱片出版行动中断了?回答是首先版税太高,切利的儿子赛尔吉为了给切利的音乐教育基金会筹资,向唱片公司狮子大开口;其次是销售方面不很理想,因为并非所有的爱乐者都喜欢切利,切利生前极为狂妄,口无遮拦,得罪的大腕太多,而后者的录音又偏偏占据唱片市场的半壁江山。所以,尽管切利已经获得评论界以及绝大多数他曾经指挥过的乐团乐手的绝对赞扬,但是从音乐的绝对人口方面考量,他仍属毁誉参半的人,甚至“毁”多于“誉”。
我在六年前写过关于切利的专题文章,对他在慕尼黑爱乐乐团期间的音乐会录音唱片给予由衷的毫无保留的赞美。今天我仍然认为,六年前当我第一次听到切利指挥的贝多芬、勃拉姆斯和布鲁克纳,还有莫扎特、海顿,舒曼和拉威尔,我对音乐诠释观念的理解发生了重大改变,这于一位狂热的音乐爱好者来说,当时的感觉就是拔经洗髓,脱胎换骨,由此我坚信我的一生只要不离开音乐,就必定有切利陪伴。
六年来,切利的伟大与神话始终处于我的持续深入的认织当中,在此期间,我读到更多关于切利的书和文章,认识了几位曾经与切利共事近十年的慕尼黑爱乐乐团的乐手,还与切利的学生及追随者进行过交流,并亲耳听取了当代数位著名指挥家对切利的评价。令我欣慰的是,切利正在越来越广泛的范围内得到日益增量地认同,在音乐的表现方面,他也越来越接近终极的目标。
这批新发行的切利录音当中,既有众乐迷翘首似待多时的传奇演出弗雷的《安魂曲》和巴赫的《B小凋弥撒》,也有专属切利独家诠释风格的米约的玛林巴协奏曲和普罗科菲耶夫的两首交响曲。从总共15张唱片的曲目分布上看,声乐作品占据相当比重,不仅一口气推出威尔第、莫扎特和弗雷的《安魂曲》,还有斯特拉文斯基的《圣诗交响曲》和巴赫的《B小调弥撒》,如果再加上六年前出版的勃拉姆斯《安魂曲》和布鲁克纳的《F小调第三号弥撒》以及《感恩赞》,那么在最重要的乐队与合唱作品方面,我们真是再无所求了。当然,只要是切利指挥的音乐会,每一场都是“惟一”,而我们实在有必要也非常渴望能够在同一曲目上多听几种录音,那一定是相当奇特的聆听体验。
切利继续在任何他诠释的曲目上给我们激动与惊喜。一首《奥伯龙》序曲,一首《沃尔塔瓦河》,一首《罗莎蒙德》就让我们领略到从未有过的气象万千,异彩纷呈。不论是叙述、挖掘还是铺陈,切利都有独到的句法,与众不同的呼吸节律以及等同宇宙和谐的和声关系。他从精神和生理两个层面都把你牢牢控制住,用他的节奏框住你的节奏,让你如丢了魂魄般随他而去。
在听他的瓦格纳《帕西法尔》中“神圣礼拜五的音乐”时,我陷入真正的宗教迷狂当中,我在想,如果瓦格纳生前能够听到这样的声音该有多满足多幸福啊。当然,切利对瓦格纳是持保留看法的,他尤其不能容忍将诗与音乐等同的观点,所以他对瓦格纳的诠释仅限于几首歌剧中的管弦乐,比如《纽伦堡的名歌手》和《唐豪舍》序曲,《众神的黄昏》中的“西格弗里德葬礼进行曲”,《帕西法尔》中的“神圣礼拜五的音乐”,《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第一幕前奏曲和“爱之死”,还有一首《西格弗里德牧歌》。在这几首作品当中,境界最高也最具有震撼力的两首正在最新发行的这张专辑里,除了“神圣礼拜五的音乐”外,《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的两段音乐呈现出真正“天人合一”的意境,足以令听者“灵魂出窍”,心驰神游。这又是—个“终结版”, 一个连瓦格纳都无法想像的结局。
据权威评论家的一致反映,切利最值得称道的是法国与俄罗斯音乐,也就是说处理音乐的色彩是他的拿手好戏。相对于他本人最引以为傲的布鲁克纳、勃拉姆斯和贝多芬在评论界各执一端,德彪西、拉威尔,柴科夫斯基、里姆斯基—科萨柯夫和斯特拉文斯基在切利的解读下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局面,这一点已为世所公认。新专辑中的柴科夫斯基第四交响曲是六年前第五和第六的补充,切利重点挖掘了柴科夫斯基在管乐使用上的独特思维,将其与弦乐的关系处理得更加有机,不仅丝丝人扣,而且各有表情,比例与距离妙到毫巅,毫不夸张地讲,对于第一次听这张唱片的人来说,这完全是一部新作品,一部脱离了柴氏“低级趣味”的足以与勃拉姆斯媲美的高格调交响曲,正如切利所说,在管乐的运用中,勃拉姆斯比起柴可夫斯基就显得业余了。
在DG出版的切利指挥斯图加特广播交响乐闭的唱片中,有一个里姆斯基—科萨柯大的《舍赫拉查达》,1982年的演出用时49分钟,但是两年之后在嘉斯台爱乐大厅指挥慕尼黑爱乐乐团的演出却延长了6分钟。这放慢的6分钟乍一听来确有肆无忌惮的倾向,似乎乐曲的平衡被打破了,白发的激情变成孤芳自赏的迟疑,甚至故事内容和外国情调都不复存在。但是,就音乐本身而言,不仅结构变得宏大凝重,而且色彩表现也更加华丽繁复,场景拉开了,背景更深了,这是前所未有的铺张与奢华,它层层叠叠,眼花缭乱,亦真亦幻。切利再一次突破了底线,过足了编制音响层次以及构造旋律节奏的瘾。大概也只有这首《舍赫拉查达》才能够让他如此肆意妄为,昏天黑地。
本套专辑中其实令人惊奇的是米约的玛林巴协奏曲,这可以看做是切利对慕尼黑爱乐乐团的定音鼓手彼得·萨德罗的一种感恩和奖赏。据说,每当萨德罗在演奏中心领神会地将鼓槌轻柔地与鼓面接触并连续保持极弱时,那奇妙的沉静感往往将切利感动得要死。他多么希望每一位乐手都能有萨德罗这样的悟性,他毕生追求的音乐就是能够拥有这种梦一样的瞬间。于是,切利要为萨德罗开拓一个空间,让他的表现成为聚焦的核心。这首玛林巴协奏曲因为有了1991年的这次演奏而名扬天下,萨德罗作为打击乐手的NO.1地位得到确立,切利与萨德罗的心意相通而呈现出的美妙音响,正如他和米凯朗杰利演奏的拉威尔和舒曼一样,体现了和谐的极至,呼唤与同应的极至,空谷足音的极至。
切利远离歌剧自有他的道理,因为他对人声有非常特殊的要求,这种要求甚至不近人情,带有反自然的倾向,这种“反自然”也许理解成“泛自然”更为恰当。无论是为艺术歌曲伴奏,还是在排演人声与乐队的宗教作品,切利都是反世俗化反戏剧化的。他像要求乐器的声音一样要求人声,要求沉静肃穆,要求完美的声响比例和泛音,要求与宇宙自然同律的呼吸。他在威尔第和莫扎特的《安魂曲》中所聚集的能量感具有摧毁一切想像的力量,这种力量足以改变方向,改变命运,像《圣经》一样具备了预言性和确定性。
传说中的弗雷《安魂曲》果然名不虚传.这是所有演奏中最伟大的版本.它的危险还在于让听者品味到死亡的甜美滋味,在它的声响包围当中,按触到它的人莫不从心底自然泛出迷醉的狂喜,心满意足的微笑。“此曲只应天上有”说的是这回事么?我甚至不愿意简单地相信他是所谓的“天堂之声”,更真实的感觉是只要它一响起,宇宙的每一个缝隙都回荡着它的声音,它属于大千世界,所有有福的人都可以听到和感应到这个声音。
我曾经将切利指挥慕尼黑爱乐乐团演奏的音乐比作毒品,如果这种说法得到验证,我再补充一句,切利演绎的音乐史上最著名的四大安魂曲是毒品中的毒品,而其中的弗雷《安魂曲》所呈现的美丽和感动足可致命。我的一位同样热爱切利的朋友告诫我,当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一定要远离切利,特别是弗雷的《安魂曲》。当然,我并没有听他的话,我总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聆听切利,有时会翻看一本莫名其妙的书,更多的时候是闭上眼睛,静静地躺在沙发上,接受切利音响的沐浴。每当这样一个夜晚过后,我都会觉得第二天清晨的太空格外纯净,格外令人遐想。我之所以如此有恃无恐,无所畏惧,原因在于我住一层,还有一个被田园风光包围的温馨小院。而告诫我的朋友却高踞将嘈杂的尘嚣一览无余的33层楼顶,记得某天我们在他家听切利的时候,夕阳的余辉被怒号的狂风刮得正逐渐失去本来的颇色,暮霭覆盖的苍茫大地一片肃杀凄凉。
[upload=jpg]Upload/20057221448823132.jpg[/upload]
分享
转发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78576
精华
24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白色狮子
白色狮子
组别
论坛博士后
生日
帖子
593
积分
1287
性别
注册时间
2003-08-20
白色狮子
论坛博士后
2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05-07-22 17:50
|
只看该用户
切利的老肖会是什么样子呢?我不可能在最近找到答案,因为我还买不到这些唱片.那天,把切利的老布放给朋友听,他竟然听得入了迷,我们找到了切利那个在高空上的星星的开关.12张唱片,1200元钱,我们又要为音乐破费了.
看文风,估计是刘雪枫的手笔------爱乐换了主编,他也得用笔名来写他心爱的切利了.
但天边的落日,真的是"暮霭覆盖的苍茫大地一片肃杀凄凉"啊。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64867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swann
swann
组别
论坛博士
生日
2000-1-1
帖子
339
积分
339
性别
注册时间
2005-03-26
swann
论坛博士
3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05-07-23 10:22
|
只看该用户
刘雪枫主政《爱乐》时,大家都骂刘;但自刘雪枫走后,《爱乐》完得更快,倒叫人有点怀念起刘了。
朱伟反而跑到“生活周刊”写点业余爱乐文章。不知为什么不在《爱乐》上登。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86324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posthouse
posthouse
组别
论坛博士
生日
19720110
帖子
289
积分
289
性别
注册时间
2005-06-23
posthouse
论坛博士
4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05-07-24 07:45
|
只看该用户
这篇文章其实是雪峰以前写的,在网络上很容易就搜索到。他推荐的福雷安魂曲听了真是感到震撼和感动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63734
精华
1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scfan
组别
论坛博士后
生日
2007-7-7
帖子
7528
积分
7615
性别
注册时间
2002-07-29
scfan
论坛博士后
5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05-07-24 13:11
|
只看该用户
禅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78576
精华
24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白色狮子
白色狮子
组别
论坛博士后
生日
帖子
593
积分
1287
性别
注册时间
2003-08-20
白色狮子
论坛博士后
6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05-07-24 14:40
|
只看该用户
我一直买爱乐的杂志,现在不买了,整个搞得像一个唱片公司的说明书,毫无想象力,那些发烧的味道去哪里了?
欧阳江河等等也不给爱乐写东西了,我们大家就看着她没落;还好,唱片我还是继续买,音乐我还是继续听,-------想来朱伟也是办过杂志的人啊,现在真要再禅一禅了------当然,这是音乐以外的话题了.
白色狮子
TOP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返回列表
高级编辑器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默认表情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帖
登录
|
注册
发表回复
查看背景广告
隐藏
发新主题
发烧专区
HiFi乐趣
音乐唱片
器材用家专区
在线试听
交易论坛
硬件交易
软件交易
浏览过的版块
软件交易
硬件交易
HiFi乐趣
器材用家专区
在线试听
TOP
设置头像
个人资料
更改密码
用户组
收藏夹
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