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9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偏向虎山行:当300B遇上丹拿 [复制链接]

查看: 16658|回复: 84
21#

期待……
TOP
22#

这台老蔡的300B单端设计,功率8W。以前也听过并管16w的机型,我的理解是:宁可推不动,也不玩并管机,否则300B特有的品味尽失。
8W,推1.3MK2,是否有点搞笑?说心里话,当这台机子放上我的器材架时,我都没有抱太大希望。
周五晚,初试啼声(新机,第一次开声),颇感意外,居然是很平衡的声音,非我概念中薄弱的低频表现,但声音略紧且有点直白,300B的特有气质没有尽现,不急,器材肯定需要调整!
双休日的两天,通过一番搭配调整后,300B逐渐褪去了那份青涩,丹拿在它面前居然显得温顺又服帖!

我的器材实用至上,目前听音的搭配如下:
音源:马兰士19K(当转盘)+英国之宝203解码器,解码线用JENSON纯银线土炮制作
功放:老蔡300B合并机,超时空空气3号信号线, POWER SOURCE SE MK2电源线
音箱:丹拿1.3MK2, AQ花岗岩喇叭线

大卫和奥柏林合作的老贝小提琴奏鸣曲全集是我最近常听的作品。这部作品乐感不错,但细节并不容易播好。但当大卫的小提琴一触弦,就能感觉到我晶体管后级的高频差距了。待到奥柏林的钢琴以饱满的琴腔共鸣展现时,我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是在推丹拿吗?300B在表现室内乐的过程中,没有出现我所担心的任何现象,低频呈现不错的线条感和饱满的量感,在它拿手的高频端,细腻、柔滑,丝丝如扣。以前,有位朋友每次来我家,都要提出一句批评:小提琴太霸气。而我是虚心接受、屡教不改,以为这是丹拿的个性使然。但在300B的驱策下,曾经的霸气荡然无存,看来我对丹拿的理解还不够啊!
马上又塞进一张肖斯塔克维奇的第14、15弦乐四重奏,这也是近期最常听的唱片之一,一直都以为录音略偏尖利。看来我又错了,不但小提琴部细腻、密实,而且大提琴也不失饱满的沉浸感,音乐始终在不张扬的过程中顺畅的淌进。。。。。
300B表现人声更是强项了,我没有使用雨林、帕菲的口水碟,这些太容易播。选了一套《宝丽金-闪耀乐坛一世纪》8片装大碟。里面的都是伴随我们这一代人成长的港台经典,不管是邓丽君、许冠杰还是张学友,嗓音都是那么自然、松弛、细腻,而伴奏的电贝思丝毫没有脚软,干净饱满而弹性十足。背景充满了各种细节,都如过滤的细水滴,圆润、晶莹,在幽暗的扇形舞台中有序铺开。其后播放的细川凌子的爵士女声(三盲鼠),居然有从未感受到的不食人间烟火的感觉。。。。。。
8W的功率对付大动态的古典如何呢?在一定音量下,播放穆特的流浪者之歌的快板部分时,虽然对比有所减弱,但无大的破绽。如果音量再加大,确实力不从心了。所以就打消了试马勒第二的念头。
最后,钢琴是不得不听的。肖邦夜曲的音符没有晶体管刺激,但胜在晶莹透明毫无毛刺感,巨大的琴腔共鸣和钢弦的强烈震动也表现出了5成。动态确实较弱,但和谐度和泛音表现充分,整体听感反而比晶体管更接近我客厅的那台雅马哈。

纵观全局表现,这台300B推丹拿平衡、透明、滋润,弦乐已经呈现出高贵气质。细节在柔顺的气氛中舒展地展现,听感不急不躁,低频的线条和控制力超出预期。对于纯欣赏音乐而已,已经够了。回头听我习惯多时的晶体管组合,发现暗而毛躁,下潜虽深却不圆润,听了几分钟后竟难以适应,又接回了300B。

300B推丹拿,看来不是神话,虽然有一定局限,但没有大的障碍。半月前,我们本地几位烧友扛来高文的单声道225W的后级来我家玩,同时还有银彩等线材,虽然表现有板有眼,但却并没有达到300B那种令我陶醉的境地。
看来,我也中了胆毒了!
TOP
23#

我有个朋友用丹拿1.3,土炮300B单端,细节缝隙,中高频表现上佳,低频基本没有。他正打算用8支300B上双管并联推挽----但是我并不觉得这是个好主意
TOP
24#

胆机推丹拿是一种玩法,可以很好地中和丹拿因为准确中性而容易嫌冷、嫌硬的问题,中高频的细节和味道真是不好说。要说推不好,关键还是在低频动态方面,300B单端在这方面确实没有所长,这是意料之中的事。靠并联、推挽来增加功率,我并不认为是好办法,容易弄巧成拙,反而恶声
TOP
25#

太极 在 2005-7-5 23:06:57 发表的内容

对于这台300B的低频,其实我已很满意。我听过的很多英国箱,用大功率机推,也难以出这种质量的低频。

不过对于胆机,我只会去玩300B、845、2A3这三种。因为它们具有晶体管无法达到的先天优势。除非哪天晶体管全面取消了负反馈。

其实我回想起来,SIM AUDIO高端机型的音色,倒是接近300B。
这点非常认同。
TOP
26#


对于这台300B的低频,其实我已很满意。我听过的很多英国箱,用大功率机推,也难以出这种质量的低频。

不过对于胆机,我只会去玩300B、845、2A3这三种。因为它们具有晶体管无法达到的先天优势。除非哪天晶体管全面取消了负反馈。

其实我回想起来,SIM AUDIO高端机型的音色,倒是接近300B。
TOP
27#

太极,又在毒害各位了!
TOP
28#

我几个月前,300B推过9900+8545,低音全散架了!
TOP
29#

光明圣骑 在 2005-7-5 23:13:32 发表的内容
太极过几天来你家享享耳福,向大家坦白,太极提到的哪个经常批评他的朋友就是俺,嘿嘿~~


欢迎老兄继续,狠狠地批评,才有利于小弟的进步啊!
TOP
30#

再看看这篇好文:


天涯何处觅靓胆

原文·【谭泽江】

上一世纪六、七十年代,晶体管以超长寿、低价、低温、省电等优势,将真空管(胆)打得落花流水、脸青鼻肿!全球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的音响厂家视真空管为洪水猛兽,许多音响史上的名胆,如:GEC,Mullard、德律风根、“西电”(Western Electric)、PHILIPS、RCA等含恨而终!甚至连胆机中的龙头老大——McIntosh亦与真空管划清界线!在晶体机凌厉的攻势及众叛亲离的情况下,胆机的皇朝终于瓦解,胆机进入了暗无天日的黑暗时期!
发烧友与晶体机共度了一段你侬我侬的蜜月期后,开始感到耳根不适!原来取得“超长寿、低价、低温、省电”的同时,却失去了丝丝入扣的音乐感。而一般晶体机的锐利音色,久听之后更是令人耳朵隐隐作痛!于是,从八十年代中旬开始,部分发烧友重投真空管的怀抱,掀起了胆机复兴的浪潮。
到了今天,胆机已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它醉人的音乐感及迷人的音色,令顾曲周郎听得如痴如醉。再加上胆机具有高度的可塑性,配搭不同牌子的胆,表现迥然而异,可调校出自己所喜爱的音色与气质,体现个人的音乐品味,将发烧音响推向更高的文化层次。
不言而喻,胆乃是胆机的灵魂。无奈的是,上一世纪的浩劫,已对真空管的供应造成无法弥补的破坏,经典名胆厂家全都走进了历史!目前市场上残存的经典名胆都是仓底货,价格被推高得脱离现实,令忠心耿耿的胆痴痛心疾首!幸运的是,目前仍有少数几个国家产胆,无独有偶的是,这些国家都是或曾是共产国家,胆的价格亦比经典胆合理得多。
音响市场上,新胆、旧胆存在着许多动人的传说与迷思。初叩胆机之门的初哥,该何去何从,如何取舍呢?
今天且让我们直捣黄龙,一探真空管总汇——Well Audio Lab。
Well Audio Lab的老总Frankie,温文尔雅,弱冠之年便开始做“机”。卧薪尝“胆”了大半生后,恶向“胆”边生,狠下心来从事器官买卖——卖“胆”!
据Frankie透露,目前还在产胆的国家有下列几个:
1.中国
主要的产地在长沙,天津及柳州,品牌包括了“曙光”、金龙、ALLMUSIC及FULLMUSIC等。
中国胆胜在价格便宜,但声音较为尖锐。以价论声,中国300B胆的表现出色!每枚价格低于百元,却比苏联Sovtek 300B更为稳定可靠,能耐更高的屏极电压。
一般300B胆机的屏极电压介于350V-400V之间(扣除阴极电压之后),当电压超过400V时,Sovtek胆会“发火”——出现火花,产生大量的噪音,中国300B则气定神闲、面不改色。
2. 苏联
主要的品牌为Sovtek、Electro-Harmonix及Svetlana。
三个牌子中,以Sveltana的表现最佳、品质管理最好。据Frankie透露,他所进口的胆都亲自一一以试胆机测试配对,在众多牌子之中,Sveltana胆的互导率及屏流电流都在可接受的范围里,不像某些国家的胆,每枚胆的参数大起大落,毫无标准可言!
一般上,Sveltana胆的音色较厚,人声也较为温暖。据Frankie表示,Sveltana 6922(6DJ8)是最出色的一枚!它便宜可靠,完全没有一般6922常见的麦克风效应(时隐时现的高频噪音),几乎所有胆机厂家都一致采用它!300B则是Sveltana的另一杰作!它的表现极接近脍炙人口的“西电” 300B,只是高频不如“西电”的通透,但低频的表现则横扫“西电”,动态更佳!
除了中、苏之外,下期继续为各位介绍其他数个产胆国。由于全球各地的发烧友(尤其是亚洲)求胆若渴,巨大的购买力甚至令300B之皇——“西电”重操旧业,重新生产300B而轰动音响界!“西电”是众多经典真空管厂家中,唯一重生的火凤凰!更戏剧性的是,这只万众期待的火凤凰却偏偏遇上了......
目前真空管的供应充沛,何以经典真空管的价格却越炒越高?是发烧友烧坏了脑筋抑或是新不如旧?胆痴该如何在“超现实”的价格中寻宝?
在经典胆市场中,假胆当道,令发烧友吓破胆,你我该如何自保?
  看过了中、俄的胆后,今天继续咱们的寻胆之旅。
3.美国
众所周知,300B在日本被誉为“幻之名球”,是日本发烧友的最爱!而早已停产的美国“西电”300B,更被视为至尊!日本发烧友不惜一掷千金,在世界各地大事搜罗“西电”300B,再加上新、港、台发烧友亦加入战围,将价格推高到人神共愤的地步!
由于亚洲发烧友求胆若渴,美国“西电”见猎心喜,决定东山再起,重新生产“幻之名球”!一九九七年,首批全新制造的“西电”300B悉数卖到日本去,形势一片大好!
“好梦由来最易醒”!“西电”是众多经典真空管中,唯一重新投入生产的品牌。不幸的是,它生不逢时!同年,亚洲爆发了前所未有金融风暴,人人自危,以高姿态出现的“西电”300B首当其冲,有价无市。到了一九九九年,含恨而终,正是出师未捷身先死!
登山运动员的最终的目标,决非珠穆朗玛峰,而是更为险峻的K2险峰。对于正在使用300B胆机的发烧友,“西电”300B的魅力正如K2,若不曾拥有,发烧生涯始终是个缺憾,百年之后恐怕还得被牛头马脸嘲笑一番。
为了让今生无怨无悔,“西电”300B非买不可!
值得注意的是,Frankie建议各位避免购买1997年的产品。这是“西电”恢复生产的第一年,品质控制仍不够稳定,偶尔会有灯丝断裂或管内有玻璃碎片的现象!到了1998及1999年,生产及品控都上了轨道,可放心选购。
4.捷克
在共产时代,以TESLA品牌而闻名于世。当实行具有捷克色彩的社会主义后,牌子改为JJ Electronics。
据Frankie表示,JJ Electronics胆音色不俗,只可惜红颜薄命,胆的寿命较短。
凭心而论,在共产制度下,TESLA胆的表现更佳!经济挂帅之后,表现反而大不如前。
TESLA的得意之作首推EL34 Brown Base / Double Getter,其表现之佳,甚至有人认为超越威震江湖的Mullard EL34!
由于Mullard EL34成名已久,被全球发烧友列入“通缉”名单,在江湖上已不多见,价格更被推高到令人发指的地步!若TESLA EL34 Brown Base / Double Getter的表现果真能与Mullard EL34争一日之长短,你可千万别错过这亡羊补牢的大好机会!
4.南斯拉夫
以EI作为品牌,价格比中国胆更便宜,表现也逊于中国胆。
在新胆供应充沛的情况下,何以经典胆的价格却越炒越高,完全脱离现实?
据Frankie表示,原因很简单——新不如旧!只要一听,便高下立分,根本无需仪器测量。新不如旧的主要原因是,材料与人为的因素。就以南斯拉夫的的EI胆作为例子,它甚至连屏极上的深灰色涂料都省了,露出了光秃秃的屏极!而捷克JJ Electronics的前身是颇有名气TESLA,虽然是同一间厂,但自从实行市场经济之后,却再也造不出以往的水平!
由于供求的关系,经典胆价格高昂,令“胆痴”心如刀割!更令人心寒的是,偷鸡摸狗的无良商人见有机可乘,将廉价胆改头换面,摇身一变成为经典胆,谋取暴利!
在鸡犬升天的胆市中,你我该如何自保呢?
Frankie的建议是多学、多看,多比较。各位可从玻璃管的形状、内部结构以及印在胆身的细小代号加以求证。众多古典胆中,“德律风根”及Mullard价格高昂,但却最受欢迎,因此假胆也最多。由于“德律风根”胆的底部都刻着菱形标志,因此最容易识别,是真是假,一看便知!
Mullard胆则较考功力,如:小功率胆机用得最多的Mullard EL84胆,屏极两侧开的应是圆孔,而非常见的长方形孔!
最冤枉的则是一些对胆的认识不深的进口商,由于本身无法判断真伪,因此照卖不误。虽然是无心之过,但却很容易出现“白狗偷吃,黑狗当灾”的局面。
也许有些读者会问,经典胆虽是全新的仓底货,但经过了数十年岁月的洗礼,性能是否可靠?
为了确保胆的性能稳定可靠,Frankie所进口的胆都亲自以试胆机测试配对,保证屏流及互导率符合规格。
了解了胆的前世今生后,相信各位在下槌时,眼光更准,更有信心为宝贝胆机壮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