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历历在目”的诱惑…… [复制链接]

查看: 15389|回复: 71
11#

摆实例,听音场,看定位:

今天听薛伟加盟EMI后推出的第一张CD:《爱的致意》,由李小沛于2002年12月在中央电视台录音棚录制。先听听李小沛本人对本录音的解说:“这个录音从拾音到处理和后期制作,可以说是既专业又带有发烧色彩,象动态、细节、质感、空间感、空气感等等都有一些新的东西、新的想法、新的追求,希望发烧友在唱片中能体会到这些东西”。



在我的系统中,钢琴前部边缘位于离音箱前面板连线后约2M处,整架钢琴在纵深度上几乎完全穿墙而出,演奏家侧面面对皇帝位,钢琴横跨整个音场,音场宽度几乎就是房间宽度。独奏小提琴定位于左音箱右侧约1M,深度约1.2M,小提琴本身的长、宽、厚度较接近实际尺寸,形体不偏瘦也不臃肿。薛伟在演奏到动情处时,小提琴会随着他的身体左右、前后、上下不停地摆动,其中以左右摆幅较大,达0.3—0.5M之多,弓接触弦的角度也在不断的变化,分辨力高的系统能轻易“看”到这些变化。

真正的高难度在于重播第10首:《拔弦间奏曲》,大家可以复习一下,大提琴在什么位置,演奏者拨弦的轻重缓急的力度变化你能捕捉到多少;小提琴与大提琴同时拔奏时你可以分辨得出它们之间的距离吗?薛伟是站着还是坐着呢?……


明天继续。
TOP
12#

KENTRYFO 在 2005-6-25 11:46:19 发表的内容
什么是“房间本身不会发声”?——我的看法是:房间本身也是发声体!



你要这样理解,我也不反对。

但准确点说,应该是房间的尺寸和布置能影响声波的反射,从而对声音重播产生影响。
TOP
13#

孤独!老鹰 在 2005-6-25 23:50:14 发表的内容


房间不会发声??个个频段的驻波,这些难道不是房间的反射嘛。也就等于房间也在发声,镜子本身不发光,但你对着太阳你看他是不是也会发光,一个道理。我并没说器材,搭配不重要,只是不同意你说的硬调房间的声音比软调的房间好声。






感谢您的精彩发言,大家能讨论本身就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有讨论才能有进步嘛!

在房间处理上,我认为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如果八仙必须用同一种方式过海,是否有点单调乏味呢?再说,只要能过得了海,又何必计较是用什么方法过去得呢?


在房间处理上,如果说哪种方法必然是对的,而哪种方法又是绝对不可取的,那我们是不是少了一点发烧的乐趣呢?要知道,有些烧友的房间是不规则的,书上并无现成的实例可以照搬,只能靠我们自己的智慧去战胜一个个的艰难险阻,这过程不也是一种乐趣吗?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