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太阳老头儿兄长与<<赋格的艺术>>!!! [复制链接]

查看: 4985|回复: 25
11#

  萨瓦尔指挥晚星二十乐团录制的《赋格的艺术》也相当优秀,其端庄、雅正、沉静、平和深得个中三味。只是这个录音在市面上不太好找,令人遗憾。顺带着说一句,萨瓦尔指挥卡塔卢亚皇家合奏团演绎的《音乐的奉献》非常出色,喜欢的话不可错失!

    坊间对戈培尔指挥科隆古艺乐团演绎的《赋格的艺术》评价甚高,但我至今未有缘聆赏,深以为憾。据资料显示DG方面有两套唱片,一张是画廊版,一张是档案馆版;但不知是否为同一录音。如果那位同好有幸聆听,不妨娓娓道来,我这里洗耳恭听了!
TOP
12#

鉴于shinelb兄荣任版主,发了个帖子以示祝贺,不想错受抬爱,被shinelb兄转贴到了168。惭愧惭愧!想来也有一段时间没在论坛发贴了,原因无它,总是理不出自己的心绪。等心境平复了,沉下心来整理思绪,还望诸位同好不嫌鄙陋才是!

再次感谢shinelb兄的抬爱!
TOP
13#

喜欢这张唱片,其实是很个性的问题。我个人比较散淡,对风格率性、自由、洒脱的演绎有所偏好。就工整而言,这个录音是我听过的同类曲目中最不工整的,速度变化之大引人注目。坊间说这个演绎的音准似乎与原作不尽相符,遗憾的是我对此不懂。就个人的听感而言我并不觉得这个演绎另类,其率性、洒脱、自由的背后则是忠实于巴赫的精神,正可谓“心从所欲不逾矩”者也!巴赫对作品的创作如是,科勒尔四重奏的再创作亦如是。
TOP
14#

[upload=jpg]Upload/20056221983418232.jpg[/upload]
TOP
15#

E版:
谢谢您一直以来对我的帮助!!
TOP
16#

[原创]从《赋格的艺术》谈起!

喜欢聆听古典断续间也有十数年了,而喜欢聆听巴赫却只是近三、两年的事情。虽然之前也稍有接触,但一直是敬畏有加,未敢亲近。《g弦上的咏叹调》、《圣母颂》、三首小提琴协奏曲、四首管弦乐组曲、《勃兰登堡协奏曲》;耳熟能详的曲目却一直未能让我敢说真的喜欢这位音乐的创教者,直到“遇到”了《赋格的艺术》。

《赋格的艺术》被称作音乐老人最后的“遗产”,对于丝毫不懂乐理甚至连简谱也不认识的我实在是喜欢的蹊跷。几年下来,对于巴赫那些“大众”化的作品都不敢说听懂了一二,更遑论这部被视为音乐的“数学抽象”和“科学基石”的纯音乐巨著了。这也恰恰是我一直回避这部作品的根本原因。不可思议的是《赋格的艺术》却成了我聆听最多、收藏版本最多的音乐作品,莫非是为了标榜自己的与众不同???可喜欢确是真心的,尽管我自己也说不清个中缘由。

有意无意间也聆听过八、九个不同版本的《赋格的艺术》了,这对堪称“版盲”的我而言也算得是一个异数了,而我至今仍醉心于继续寻找更多的演绎。我不敢妄言哪一个版本更优秀,每次聆听都觉得那是一场音乐的盛宴;我不敢妄言听懂了这部作品的分毫,每次聆听却都会给我不同的感受。巴赫生前从未指定用什么乐器来呈现这部作品,未指定各部分的演奏次序,也未能完成这部纯音乐作品;可恰恰是这么多的未知,才使得这部篇幅有限的作品幻化出无限姿容。或许这就是其魅力所在,甚至正是巴赫想要的。乐队版的色彩斑斓、四重奏的清晰明了、管风琴的庄严宏大、大键琴的晶莹剔透;马里纳棒下的温情、科勒四重奏弓弦上的洒脱、萨瓦尔心中的端庄、吕布桑姆指下的肃穆……。这一切的一切,使得这部作品具有非凡的魅力;这一切的一切,也许正是巴赫想呈现给我们的。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这是中庸之道中艺术的最高原则;巴赫的很多作品能给我这样的感受。譬如《赋格的艺术》、《六首大提琴组曲》、《哥德堡变奏曲》、《平均律》……等等。“心从所欲不逾矩”,在艺术创作中堪称化境,巴赫在很多作品的创作中做到了,《赋格的艺术》体现的尤为充分。也许这或可作为我喜欢这部作品的注脚吧。至于其他作品,我聆听尚少,未敢妄言。shinelb兄称我为“巴赫专家”,这真是谬夸了,实在令我汗颜。虽然痴迷于《赋格的艺术》,但对巴赫的了解可谓是九牛一毛;更何况我是一个业余的不能再业余的音乐爱好者呢。比起其他同好,我要学习、聆听的还有很多很多。愚钝之人做个学生尚很勉强,其他的则近乎天方夜谭了!
TOP
17#

[upload=jpg]Upload/200562218474562919.jpg[/upload]
TOP
18#

[upload=jpg]Upload/200562218571795484.jpg[/upload]
TOP
19#

戈培尔指挥科隆古艺乐团演绎的《赋格的艺术》,一张是档案馆版,一张是画廊版。DG公司网站的资料显示,这两个版次应该是同一录音。
TOP
20#

[upload=jpg]Upload/20056221955999503.jpg[/upload]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