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6个“巴赫6首(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和帕蒂塔”版本比较 [复制链接]

查看: 11689|回复: 61
11#

敏兹,敏兹可能是此曲最年轻的诠释者了,他的大胆本身就令人佩服,实际聆听中也不觉得其中有稚嫩之气,处理得也颇为老练,总体来说还是比较成功的一个版本,题:“后生可畏,不落俗套”。[upload=jpg]Upload/20056188525480251.jpg[/upload]
TOP
12#

格鲁米欧,格鲁米欧的诠释很容易让人接受,生动活泼。和谢霖很少运用揉弦相反格鲁米欧在揉弦上下足了功夫,因而显得丰满又异常华丽,但总觉得这种过度的华丽如“油彩”般出现在此曲中听久了多少会令人觉腻,加之感觉格氏下盘不稳,业余戏言其“拉的有点晃”,题:“花枝乱颤,撩拨人心”。[upload=jpg]Upload/2005618923893729.jpg[/upload]
TOP
13#

darajan 在 2005-6-18 2:37:27 发表的内容
米尔斯坦(右边的)、谢林、格鲁米欧三个当中,比较中意最后者。第一此接触时,曾让我坐在自家卫生间里长达45分钟,那种酣畅淋漓让我不想起身

巴赫小无我曾经用来配过影片(我学院之形象片),发现那是天生的电影音乐。当时截取的每段音乐大概一天就会听上百遍,来来回回,颠来倒去,却每每有不同的感觉。以致每次看那片子总有新的味道。

另外,个人窃以为 Partita No.3 in E的 第一乐章 Preludio 可以考虑陈美小妹妹的电子版作为参考,因为那个小妹妹把巴赫拉得确实有板有眼,有模有样,又性又感,决不输给上面各位叔叔,爷爷。


我也想了解专业人氏是怎么看待这些版本的。
TOP
14#

阿龙 在 2005-6-18 9:28:43 发表的内容
题:“花枝乱颤,撩拨人心”。

我们单位的领导一说话,那些拍马屁的女记者们不管是否真的幽默,都一律笑得花枝乱颤。当然,我们也顺便得到了对花枝的审美愉悦。所以我觉得花枝乱颤是能讨好大多数人的。
打了个岔,不好意思。


呵呵,本来就没有贬义的意思。
另,请求龙胸以马屁、幽默、笑为相互关系作文一篇。
TOP
15#

因为网速实在太慢又在观球中,容后再续。
TOP
16#

克莱默,克莱默的诠释是入选日本三百名篇目录的,客观地说日本国民的总体音乐教育要远远超过中国,但我实在搞不明白在这么多优秀版本面前,克莱默的演绎是如何混入其中的,看来鉴赏能力还待提高。曰:“不知所云”。[upload=jpg]Upload/200561817311963993.jpg[/upload]
TOP
17#

如果非要娱乐性地给这6个版本分个高低的话,目前我会这样排行:
1.谢霖
2.米尔斯坦(单声道)
3.米尔斯坦(立体声)
4.敏兹
5.格鲁米欧
6.克莱默
TOP
18#

ZXW2216 在 2005-6-18 20:53:43 发表的内容
好久没在168的"音乐唱片"版里看到这样精彩的美文了:)
谢谢小克兄!!


美文是阿龙的专利,我实不敢当。
TOP
19#

左旋多巴 在 2005-6-19 9:53:35 发表的内容
帕尔曼呢?西盖蒂呢?


我也知道很不全面,一个人就不叫玩了。
阿龙对西盖蒂比较有感觉,帕尔曼等等了解的朋友也不在少数,即使是我上传的6个版本肯定也会有各人不同的心得。
我也为我所发的贴没有一个得以展开而遗憾。
TOP
20#

多谢闲云兄的共舞。
记得闲云对海飞兹是有特别感情的,说实在我曾经对对海飞兹无以伦比的技艺深深折服,但久后,总觉海老表现自己多于表现“内涵”(这个“内涵”当然每个人会有不同理解,或许有夸夸其谈的感觉)。不过海老的“恰空”真的很棒!
至于格鲁米欧和谢霖,我的谬论是格鲁米欧是将巴赫画在脸上,而谢霖则把巴赫刻在心中。
西盖蒂的感觉和闲云兄有趣地统一。

帕尔曼我对他没有一点偏见,但就本曲而言,帕尔曼还有很多东西要长进,尽管他和“三星带花”画上了等号。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